談到苗家的酒,品種可不少。除了羊糯甜酒,白糯水酒、香糯重陽酒、旱糯冬酒外,還有一種是用南瓜當(dāng)壇釀制的酒。這酒是桂北地區(qū)融水縣滾貝老山、元寶山一帶苗族同胞的傳統(tǒng)佳釀,稱南瓜酒。 釀制南瓜酒,要選擇那些表皮金黃、瓜肉厚實的熟透的大個南瓜,以及顆粒飽滿的羊染糯(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一種紅糯)作主料。制作方法是:用小刀在南瓜的頂端剜開一個直徑約五、六公分的圓口,將瓜籽和瓜瓤掏凈,然后按每十斤南瓜配三斤紅糯的比例,將糯米蒸熟晾涼,拌勻自制的土酒曲填入瓜肚內(nèi),封好開口,裹以舊棉胎保溫,裝進(jìn)藤筐里。隔三天打開摻一次酒曲,并用干凈筷條攪拌一下,五、六天即發(fā)酵糖化成甜酒。再把這些甜酒舀進(jìn)一個空酒罐內(nèi),摻入適量的山泉水或自制的15—20度的白酒,密封一個月左右,就可啟封飲用。封存的時日愈長,香味愈醇,后勁愈大。 南瓜酒呈天然的桔紅色,不需加任何染料。它既保持了南瓜的甜味,又有濃郁的酒香。喝起來更覺得爽口舒適,提神醒腦,把盞難舍,且具有活血補氣、消除疲勞、延年益壽之功效。 南瓜酒酒精濃度低,味道甜美,一般很難喝醉,但醉了也不容易醒。因此苗家有“喝醉南瓜酒,三天醒不了”的酒諺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