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氣”出自宋代醫(yī)學家裴宗元等編輯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傳統(tǒng)的解表化濕祛暑中成藥,主治暑濕型感冒。
中醫(yī)把感冒分為風寒、風熱、暑濕三型。一般來說,冬季以風寒為主,夏季以暑濕為主,風熱型沒有明顯季節(jié)性。近年來,防暑措施越來越多,不少家庭都安裝了空調、電扇等防暑設備,因此夏季也會有一些人患風寒型感冒。故夏季感冒不能都用“藿香正氣”,應辨證施治。
1、風寒感冒:惡寒重、發(fā)熱輕(或不發(fā)熱)、頭痛、鼻塞、流清鼻涕、喉癢、咳嗽、多稀白痰、苔薄白、脈浮數(shù)。應選用發(fā)散風寒的辛溫解表藥,如九味羌活丸、參蘇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用桑菊感冒片、銀翹解毒丸、羚羊解毒片、羚羊感冒片。
2、風熱感冒:發(fā)熱重、惡寒輕、頭痛且漲或口干欲飲、咯痰黃稠、舌苔薄白微黃、脈浮數(shù)。應選用清熱宣肺的辛涼解表藥,如桑菊感冒片或銀翹解毒片、羚羊感冒片、羚羊解毒片。不能選用羌活丸、理肺丸。
3、風寒濕滯:外有風寒表證,發(fā)熱惡寒,體溫不高,頭痛,內有痰濕中阻,胃脘滿悶、惡心嘔吐,腹痛瀉下??蛇x用解表化濕的藥物,如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膠囊。不可用保和丸、山楂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