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陽老師講失眠十方
整理群:山上月 高山 整理
大家周末好,剛才把今天要講的內容已經發(fā)到QQ群里了,大家先看看,然后我上午把今天要講的三個圖也發(fā)了,剛才發(fā)的是WORD文檔和今天的大綱。
今天先給大家講講失眠的辨證與常用的10個處方,因為這兩天我想失眠的時候,想來想去一下子想出了10個,加在一起,挺多呢,今天盡量把它講完了吧。
從《內經》上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反正這種情況下,肯定睡得好。至于睡不好,或者失眠,叫做不寐。就是陽不入陰,或者說陽不能秘藏到陰里面去。這個時候這個人會失眠,那么人體的五臟,各臟有各臟精神層面的精華,精神魂魄意等等。這里面涉及到失眠的主要在于神與精兩個方面,神不交精就成了。讓心之陽神秘藏到腎之陰精里面去,還有一句話叫做水火既濟。說到水火既濟,我想起一個小方子,叫交泰丸,黃連、肉桂,說到這剛想起來,做功課的時候沒有想起來,這是一方子沒有放進去。
我們常用的治失眠的方子,最常用最經典的方子當然是酸棗仁湯,治虛煩不能眠,是那種虛煩,應該是一個從木氣到火氣,從肝到心這個變化,這一段的氣虛、或者血虛、或者精虧,這兒導致的失眠睡不好,不過它有明顯的涉及肝血陰虧的因素的話,這種人往往是夜間1點到4點之間,或者兩三點鐘到三四點鐘,或者更早一點,一般的一兩點到兩三點的多。好的,酸棗仁湯,酸棗仁湯很簡單,大家看圖一。圖一的中間第二個,酸棗仁湯的藥示圖,第一個君藥,酸棗仁,它是本經上品,氣味酸平,這個棗仁呢,好的棗仁,就是很飽滿,表面光澤度很好,這種棗仁給他打碎之后,里面的香氣會散發(fā)出來,很香的。棗仁本身的顏色是赤色,形狀像心,加上他這種香氣,直接能到達心神這個狀態(tài),這個病所,上次說了這個概念——病所。它的主治呢,主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痛,濕痹。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凡是安五臟的東西她肯定有利于睡眠了,比如說我們最常用的人參,它安五臟,這里面呢,酸棗仁安五臟。一般來說,心煩不能眠,他上面這個心胸大致范圍的病所,會感覺煩熱、憋悶,都有可能。那么酸棗仁主治里面,主治心腹寒熱,邪結氣聚,這是正對,等于又去補充了,又去通暢了,所以作為君藥使,非常非常的正點的,應該是難以找到第二個藥能起到這個作用。
下面一個藥是知母,知母的氣味微寒,主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這里面它起到一個輔助酸棗仁去上面浮熱的作用。
第三個川穹,辛溫,主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攣緩急,金瘡,婦人血閉無子。它的主要位置進入頭上部,頭、腦這一帶,除了能夠活全身的血之外,它主要重點進入頭部。除了心臟這一位置,心氣的充足與平均,這些詞不太合適,心氣的充足與安靜,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會涉及到大腦中它氣血供應的充足,這兩方面都會影響到睡眠。它這方面用的川穹,它的作用也是難以替代的。
第四個茯苓,甘平,主治胸脅逆氣,憂驚恐悸,心下結痛,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養(yǎng)神,不饑延年。凡是久服,又是一個安魂養(yǎng)神的東西。茯苓整個給人作用的方向,就是從上到下,還有一個利小便的作用,從上到下能夠降氣,還有它本身特點能夠安神,能夠治療驚悸,有利于安眠。
最后一個甘草,甘草,甘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等。這里面甘草用于補中氣,有利于一氣周流從上面的火位下降到水位,甘草與茯苓共同起到這樣一個作用。這是酸棗仁湯一個大概的藥象。
酸棗仁湯直接這么用吧,臨床上涉及到失眠的時候,在辨證處方上往往要加炒棗仁這個藥,有助于安眠。最簡單的情況下,例如說我們平時睡不好覺,怎么辦呢,最簡單的從藥店買個一二兩的炒棗仁,把它打成粉末,每天睡覺前喝下去,這樣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黃連阿膠湯
第二方還是傷寒論里面的經方,叫黃連阿膠湯。剛才酸棗仁主治虛煩不能眠,那么黃連阿膠湯相對于虛煩不能眠,就是實煩不能眠,心火這個位置的實火?;鹪谎咨?,在正常生理情況下,不能讓它過于炎上,讓它下來與腎水相交。那么,它現(xiàn)在既然不能相交,再往上炎上,最直截了當?shù)厝ニ@個火,同時填補心火的陰分,一方去火,一方面填補心火的陰分,使心火充足,有利于它的養(yǎng)藏。這里面給大家分析一下,黃連苦寒,主治熱氣;黃芩苦寒,也主熱;這兩個沒得說,直接清心火。阿膠,甘平,主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入瘧狀。滋補心肺之藥也。阿膠在黃連與黃芩后面起到一個滋補心肺,充養(yǎng)心陰,充養(yǎng)到肝血這樣一個作用,它在雞子黃的配合下,一起起到一個滋陰的作用。芍藥,苦平,主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等。芍藥也起到一個清邪火的作用,同時,它本身也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主治邪氣腹痛,它發(fā)揮作用的一個重點部位就是腹部。它整體的一個走向,是從上往下,能夠起到把別的藥從上往下拉這樣一個作用,把上面的黃連、黃芩、阿膠、雞子黃把整個作用拉下來。這樣最后達到秘火于水的目的。圖里面藥起作用的方向,畫了兩個紅箭頭,一個按照順序來的,彎的這個箭頭,從火降到金,再降到水;另外一個直接從火一下降到水,這個就是剛才說芍藥起到的這樣一個作用,起到一個偕同的作用,不光是芍藥,要加上其他的藥。這是我對黃連阿膠湯的理解。在臨床實際運用上,黃連阿膠湯要比酸棗仁湯用的少,但也可以經常用。上次講到有個慢性咽炎急性發(fā)做的病例,可以翻翻上次的記錄,除了慢性咽炎以外,再就是胃里面的,胃的中上部分,胃部以上呈濕熱狀態(tài),同時也是失眠,也是睡不好覺,所以藥方里面也用了一部分黃蓮阿膠湯,清上面,降下面,最后看效果也可以,不錯。
半夏秼米湯
第三個方子,半夏秼米湯。這個應該是在內經里記錄的一個方子,原話大概是喝完這個東西,喝完這個東西,立馬就能睡著,這么形容的。秼米就是高粱米,除了管飽之外,能夠祛濕,在半夏的配合下,顯而易見是往下降氣,祛濕,能夠去濕降胃氣,在降胃氣的基礎上,能夠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達到安眠的作用。
金鼎湯
我把圖上把半夏秼米湯與第七個金鼎湯畫在一個圖里的。金鼎湯,這是四圣心源里精神這塊的一個方子,黃元御寫的這么一個方子,大家看他的組成呢,就是桂枝龍骨牡蠣湯,加上一個半夏?;蛘邉偛诺陌胂亩嬅诇チ硕嬅准由瞎鹬埞悄迪牅@樣一個東西。大家把這兩個方子合在一起用也沒有問題,等于多了一個秼米,增加一個祛濕的作用。我看看這個方子,正好有一個例子,大家看后面病歷的文檔,夜臥不安,夜半必醒,多夢。他的主要癥狀除了晚上會醒之外,同時胃難受,受胃的影響很大。然后他最近學習黃元御的方子,因為有鼻炎,照著這個方子吃了一下。方子如下:桔梗10克,元參10克,杏仁10克,橘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吃完之后,鼻涕又黃膿,喉嚨痰又多,2周過去了,現(xiàn)在基本才恢復。用這個方子的時候他沒有去管胃的東西,脈象,感覺關部的跳動并不是很有力。因為開始看不太清楚,也沒有舌相。實在分析不出什么原因,大致原因沒有問題,具體細的原因不好確定,有濕有熱,這是肯定是有的,胃也有問題,胃酸,所以給他用一個半夏秼米湯,加上茯苓、黃連、吳茱萸,加上甘草、白術,這個方子基本上是調胃的,因為高粱米買不到,我就把它換成薏仁了,這兩者作用接近,但是薏仁稍微相對偏涼一些,薏仁的作用能夠從肺到胃再到往下一點點的位置,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喝完藥,似乎是好了一點,能有一些變化,但還是醒,醒來的時候胃的感覺好一點,夢少一點,脈象也好一點。大家從這一點變化上可以看到胃的好壞對睡眠能起到一個關鍵的作用。為什么呢,道理很簡單,陽明胃土的氣降,能夠影響到上面的心氣的收降,從四象樞土的模式上看,是這樣的。所以過去說,胃不和臥不安。然后這次我給他用全了,前面的方子基礎上加上龍骨牡蠣,川穹、炒棗仁等于是把酸棗仁湯掐頭去尾地用了一下,把桂枝龍骨牡蠣湯掐頭去尾地用了一下,總體上藏精秘神,安眠、清肝,然后,三副藥吃過之后,睡眠好多了,能夠一覺睡到天亮。然后又過了兩天,一不吃藥又不成了,大家看他的舌象,比較模糊,但大致能看到胖,胖大,中間這個紋路,也可能是裂紋,也可能是有舌胖大的因素形起的,這不好確定,表面的苔呢,有一層薄的黃苔,就是這樣了,所以能夠診斷,肯定有脾虛,土氣的不能運轉,胃氣的不降,脾氣的不升,脾虛也就是中氣不足,后來給它加了一個生曬參、干姜,這個情況就是這樣的。
回來接著講這些個圖,剛才講到金鼎湯,下面第四和第五個,還有第六,這三個方子是在圖二里面,圖二里面中間與右邊這兩個圖。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這也是傷寒金匱里面的方子,很簡單,一共四味藥。龍骨牡蠣合在一起用,上面能夠降心火,下面能夠秘腎精,所以我把它寫的時候,分布藥性的時候,在心火里擱了,在腎水里也擱了。中間土這里擱的是甘草,然后木在那邊有桂枝在往上,運行木氣,這樣促成一個非常簡潔的一個趨勢。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這張方子在很多像現(xiàn)代病里面,神經衰弱用上這個一般來說就會有效果。神經衰弱那種失眠。
下一個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等于把桂枝湯都用在里面了,在大棗甘草生姜方面,在中氣上運用的更全變了,在木位置除了桂枝還加了芍藥,疏木而清風,相比桂甘龍骨牡蠣湯的基礎上,加強了從脾到肝再到心的運轉力量,補土疏木的升序。
同時后人又根據(jù)桂枝加龍牡湯,去掉桂枝,加一個白薇,加一個附子,治同時具有那種出虛汗的失眠,但是也有人不去桂枝,這個方子叫二加龍骨牡蠣湯。一邊用白薇去上面的浮熱,另外一方面下面加附子,加強腎氣到木氣的萌發(fā)作用,這樣使腎水向上,升木升火,交濟到火上去,從這方面,它升路的一個促進,這樣再去促進降路的氣化,聲東擊西。
大家請看圖三下面,圖三里面就是溫膽湯,歸脾湯,歸脾丸以及天王補心丹。溫膽湯最初是由《備急千金藥方》里整理出來的,后來有變化,在《千金方》里生姜用的是四兩,用的很重,后來生姜就不受重視,用的很輕了現(xiàn)在??梢钥吹揭运帨y方,以方測證的話,在千金方里它的生姜重用到那種程度,肯定是有因素的。生姜及半夏、竹茹配合一起,促痰降胃的作用是很強的,而且它應該是偏溫,成了溫膽湯;后來改了,把生姜用的量越來越少了,竹茹、枳實用量越來越大,用來清這個熱,有人說這實際上是清膽湯。關于它是溫膽還是清膽,咱們不去討論它。起碼從圖中一看,能夠很明確,就是降,著眼于降路,用在降路上的藥,基本上除了甘草和大棗,其它都在降。現(xiàn)在用溫膽湯治療失眠的大夫好像不少,有的人也很推崇溫膽湯。說它作用如何如何,然后溫膽湯,不這么分析的話,就是拿個散彈槍,直接往里打,這個想法也很容易理解,二陳湯加味,二陳湯去痰去濕,所以安眠。從這個角度講,所以很多人能夠很好運用這個方子?;蛘哒f溫膽湯和這小堆藥加在一起的形成的一個方向,就跟剛才的半夏秼米湯很像,把它擴充一下。
相對于溫膽湯的圖下面是歸脾湯,歸脾丸,人參歸脾丸,二個正好相對,前面的溫膽湯主要是降路上,后面歸脾湯主要用是升路上,歸脾湯一般書上的解釋是說助脾生血生木,有助于安眠。大家看白芍、人參、茯神、甘草、直接作用于中氣的,茯神有降的作用,同時歸脾湯里黃芪的作用整個把充養(yǎng)營氣的同時,能夠把胃氣往上提,木曰曲直,整體把木氣往上提,這里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引經報使藥就是遠志,遠志是直接作用于心火,這些藥形成的趨勢里的箭頭就是遠志,藥方里不要忘了擱一個棗仁。
最后一個天王補心丹,看圖里有兩個小圈圈,每個圈圈是個藥組,我這么分析的。第一個藥組:地黃、棗仁、遠志、柏仁、桔梗、丹參、燈芯,通通都是主要作用于心火這個位置的,這里面桔梗是個引經報使,把這些藥引到這些位置,發(fā)揮作用。第二個,右邊這個圈:玄參、五味子、天冬、麥冬、柏子仁,柏子仁出現(xiàn)在兩個地方,我覺得把它擱在一個心的部位還不夠理解,所以這個位置也放了,就像左邊的地黃也放在靠近心火的位置,也放在當歸下面,它是從下面腎到肝這么一個補陽的東西。擱在這里是補陽,也算清木,或者潤木、或者滋木,擱在上面叫清心、滋心?;剡^來說右邊這個小圈圈,玄參、五味子、天冬、麥冬、柏仁,很有特點的起到眼目作用的就是五味子,五味子溫而降,它雖然五種味道,主要味道,一個酸,一個辛,辛能開通,酸能收斂,這樣能夠把精氣,肺氣收斂下來,同時還能去溫腎。這是天王補心丹的價值分析。
圖講完了,一共十個藥方,基本上涵蓋了目前臨床上治療失眠的處方。互相之間加加減減,拼拼湊湊。然后這個案例也結合著半夏秼米湯講了,基本就這些了。
下面大家有什么問題
有人問,普通話很標準,是北方人嗎?
嗯,我是北京人。
有人說,講講對苦味藥的理解,對苦發(fā)破和苦收斂的看法。
一般來說,辛開苦降,應該是降,不是收斂,天然形成的藥,比方說苦杏仁,它同時具有溫性,一方面往下降,它同時具有溫性,它一方面降,同時有溫性,有擴散的作用,擴散肺氣的作用。不能那么機械的理解,得全面去看它的作用,而且在和別的藥合作的情況下會產生新的作用,很精微復雜。
有人說,晚上睡不著,白天不想睡,黑白顛倒。這怎么調理?
記得原來看書說出生的小孩嬰兒,黑白顛倒,有種辦法叫生鐵鉻飲,鐵鉻煮水喝,把陰陽強摁給顛倒過來,你是成人估計不是這種原因,首先還是要從作息時間上找吧。
有人問,中醫(yī)如何理解各種潰瘍的?
簡單說說,胃潰瘍也好,十二指腸潰瘍也好,在中醫(yī)里,它具體的病所可以稱為痰、瘀,很難把兩種分開來,擱在一起就是痰瘀。治療這個肯定有活血、化瘀、去痰,除濕,同時還有別的方面,比如說補氣、通陽、補血、運血等。
有人問,一切痰飲瓜蒂散處置,這句話咋理解。
我覺得這句話不正確,瓜蒂散,瓜蒂直接到達這個病所部位的痰,如果痰位置很深,怎么吐呢,吐不出來,只能是在上焦那個部位的痰飲。
有人說,講下舌苔辯證?
舌苔辯證這是個很復雜的領域,以后有時間可以專門開講,根據(jù)實際的圖來講。平時工作中,各種各樣的病都有,從輕感冒到癌癥都遇見過,沒有實際統(tǒng)計,只是模糊概念,大多數(shù)乃至絕大多數(shù)的舌和舌相都是偏陽虧陽虛的狀態(tài),很少見到真陰虧的舌相,局部陰虧還是常見的。比方說舌頭胖大,在這基礎上很多舌苔黃、厚膩,有的大夫可能看到同時有上火,同時可能有脈數(shù),很多人看脈象和舌象就是以為是濕熱,黃芩、黃連等等冷的不太常用的藥就招呼下去了,這個辯證起碼是不夠全面。
有人問:用黃元御的理論,高血壓怎么辨證治療?
這個應該是積累到一定資料單講,是個比較復雜的專題。簡單的說,用黃氏理論來分析高血壓,一方面是金水不降,再個也有木火余熱的作用,也有木郁生風,也有水寒土濕,這幾個方位都能找出導致高血壓的可能性,具體到每個人具體分析具體治療。如果拿高血壓與肝陽上亢,一起治的話,這個辯證還不夠深入不夠全面。
有人問,說說茯神吧。
茯神有通神安神的作用,治療神的層次上疾病的上品。茯神歷史上有人認為與茯苓作用沒什么區(qū)別,有人把它說的比茯苓高一個層次。茯苓應該是抱松木而生的真菌類,茯神是把它里面的那個木也算在里面,所抱的松木周圍那么一小片,跟外面似乎是功能上有點差別,但是我們用的話,我很少用茯神,沒怎么用過,至于它跟茯神的區(qū)別有多少呢,也不太清楚。
有人問,能否說說關于外傷怎么治療?就是骨折。
很抱歉,我是內科大夫,外傷還真不成。我過去陪一個親戚看病,他是滑雪把鎖骨摔折了,在積水潭醫(yī)院治過,在北京豐盛中醫(yī)骨科醫(yī)院治過,先中醫(yī)手法先固定,把骨頭弄回去 ,然后養(yǎng),因為鎖骨經?;顒樱恢睕]養(yǎng)上來,骨架長不上。然后找來找去,找到天津一個村子里一個中醫(yī)大夫,去的時候,位置很偏僻,到了這診所,外面很多車,大廳有好幾十人排著隊。我看可能是不透露方子的外用藥,一層藥粉,藥面撒在上面,把骨頭裹包裹包,再給種藥水,輕輕地這么治的,慢慢地就長上了,所以很多祖?zhèn)鞯臇|西確實很厲害,咱們不太可能知道他的配方。
有人問,臟器的炎癥是如何形成的?比如,腎炎、肝炎、肺炎。
這個問題夠大學里病理學學半個學期的,學習范圍太廣,得從西醫(yī)上說,從中醫(yī)上說沒有這種概念。簡單地講,肺炎多數(shù)是大葉性肺炎。有的也想不起來了,基本按能記住的講吧。大葉性肺炎,然后是肺炎雙球菌,鏈球菌感染等等要吐,一個是高燒發(fā)熱、一個是要咳,吐鐵銹色,痰。這是西醫(yī)這么理解。
中醫(yī)肺炎,相當于中醫(yī)里說的肺癰,現(xiàn)在特別是小孩,一著涼感冒,易發(fā)燒,這是普通的感冒。更嚴重點流感發(fā)熱很大、很重、高燒,很多家人著急,趕緊往兒童醫(yī)院、往大醫(yī)院送,這北京的情況。他們治療上來就是扎頭皮針,這是大點的小孩,總而言之,就上來就輸液,針對治療,并且認為如果不能控制住,很容易引起小兒肺炎。很多家人就怕“肺炎”兩個字。但是從某個中醫(yī)角度看,這些治療方法,相當一部分是屬于誤治吧,這些誤治,可以從《傷寒論》里太陽篇里找出它的對應條文,對應的特點,對應的錯誤之處。按照《傷寒論》里的六經辯證治療,小兒流感能夠往肺炎方面發(fā)展的可能性是很小很小,我可以負責這么說。
有人說,推薦幾本實踐指導性比較強的書。
張錫純的書就很好,他的實踐指導性很強,自己自創(chuàng)的每個方子里,后面跟著理法方藥,跟著很多病例,怎么治療,很多病例的記載就跟講故事樣,讀起來很舒服,這可以看。然后陳修園的書,至少把他那個時候常用的方子,熟的和不熟的,都通通分類,如果用的話也可以直接用,這個指導性比較強。第一次講過的近代的曹穎甫的《經方實驗錄》,《傷寒發(fā)微》,《金匱發(fā)微》都是實際性很強的,但他的書《經方實驗錄》,因為寫的很精密深入,如果沒有一定基礎的話,看起來很費勁,不如看張錫純的容易。再個《四圣心源》如果你能夠深入去讀的話,他的每個方向,每個部位的具體用方,分析他的小方用方里面的道理的話,也能夠理解出很多方法的話,這也算是實踐性比較強的書。然后我看實踐性最強的書就是《神農本草經》。
有人問,張錫純的書說山茱萸。
我先查下書,張錫純對山茱萸,是很推崇的。現(xiàn)在李可老中醫(yī)對山茱萸,在他的破格救心湯里也是很推崇很重用的。山茱萸這藥在《神農本草經》里記載,氣味酸甜,無毒,主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久服輕身。在明朝張志聰寫的,《本草崇原》里面對山茱萸也下了一番筆墨。在《傷寒論》里,山茱萸好像用的很有限。歷代醫(yī)家里,有的人認為山茱萸是斂肝的,酸平斂肝,有的人認為是溫肝的。說到藥性,還是以《神農本草經》最為權威,從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來看,我也很喜歡用山茱萸,它就是溫性的東西,而且它可以在心臟病的治療得到很好的運用,因為它主治心下邪氣寒熱。心下邪氣寒熱,雖然沒直接說是心臟,但是按古代的說法,心下是指胃這一帶,因為人體氣的左升右降,如能把心下邪氣把它拖下去,心上、心胸這一帶的邪氣也就會跟著暢通。同樣像丹參、苦參都是破心下邪氣的結聚,都用于治療心臟病。過去有個病例,整體是肝氣郁滯很深很嚴重的人,肝郁能生熱,開始治療時基本是按疏木清風的方向,治療一定時間改善之后,我著急了點,稍微加了點溫藥,加了些山茱萸,加的應該還是不多,第二天找我來了,大紅的舌頭,脈跳的極數(shù),立即人就熱起來了,所以山茱萸應該是溫性,它的作用還是很強的。它的作用除了,我的感覺斂和散同時具有。一方面有收斂作用,酸;另一方面有辛的味道,辛酸同具,發(fā)散的作用。很多天然的東西,本身是一個比較完滿的東西,但同時具體發(fā)散收斂的作用,看我們怎么去運用它了。
有人問祝味菊用藥量很大,對于一個方子的藥量和種類多少有什么說法嗎?
這個是很有爭議的問題,歷來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至少我們分析傷寒金匱要略或者其它漢唐以前的方子,比如說《千金方》,《外臺秘要》這些方子都要比《傷寒論》的方子要大,很多方子用量有十幾個,二十幾個,總體用量在200克以上,300克多的是,所以我的見解是,一沒必要厚古薄今,二也沒必要厚今薄古。實際有用的就成,用量還是要根據(jù)實際需要,實際使用時把幾個方子合在一起可以不可以呢,可以的,我可以很明確的說。當然了,從技術水平來說,越精煉越好,但是精煉是種很難的事情,不是我這么說,過去孫思邈都是這么說,原話不是這個,大致的意思是這個。
有人問,酸棗仁,炒與生的區(qū)別。
讓他睡覺時就用炒棗仁,讓他有精神的時候,醒來別睡覺就用生的。炒有收斂的作用,生的有種生發(fā)的作用,大致是這么說,但得具體到每樣東西上,具體到棗仁上炒的用來安眠,生棗仁用來醒神。
剛才的山茱萸,再補充一句,它有辛、有酸、還有很澀的作用,在收斂之中更有種澀能,整體來說收斂的作用很強。
有人說,附子這種藥到底怎么用法,什么時候該用?用量到底是多少?有人說需要可以用到200克,祝味菊常用與石配伍,有人說干姜配伍有什么講究。
附子我個人最多用過80克,可能跟在座的比,差遠了。隨著干這行,我是越來越小心,一般用的時候,5克,10克開始,常用確實需要用的時候15克用的多,這個量很安全,又能起到滿意的作用。附子小的配伍方法有很多,芪附湯,術附湯,參附湯、附子配干姜,附子配甘草等等,有很多。附子的運用,附子配伍的運用,又是一個大話題,三五天講不完,歷來很多同仁名家也好,運用經驗也很多。而且跟每個人體也有關系,有的人用量很大的時候特別沒什么反應,有的人用幾克會出現(xiàn)反應,畢竟是中藥,不是一個標準的規(guī)劃生產的東西,不像麥當勞,肯德基,該用多少克肉用多少克肉,所以每一批跟每一批的質量還是不太一樣,加上現(xiàn)在泡制的方法參差很多,我建議還是小心的使用為好。
有人問,胃飽脹?
胃飽脹,一般來說還是屬于相對虛證的多,同時還會有濕證,土濕水寒都有,同時虛的方面是脾虛的多,在這些基本上,還涉及到胃氣不降的因素,就這幾點比較多。
有人問,以前這里討論過如何使附子入腎,沒有結論?,F(xiàn)在講講吧。
我的看法是附子直接入腎,用不著誰去使它,附子入腎、入脾、入心,同時入等于下中上同時到。
胃飽脹用何藥?
這得具體辯證治療。實際上像附子理中丸、四君子湯、香砂養(yǎng)胃丸、參苓白術散,還有濕熱混雜的,瀉心湯、左金丸都會用到。
有人問,這里可以咨詢病情嗎?
這個恐怕現(xiàn)在沒有時間,如要問的話,去坤載養(yǎng)生室里發(fā)貼吧。
有人問,附子生與泡的區(qū)別,各自的功用。
生附子我沒用過,但是大家從《傷寒論》中看到,很多地方用生附子,附子一枚切成多少片等等,但是要煮透。泡制的就會減弱它的功能了,特別現(xiàn)在因為生產利潤的原因,很多泡制不符合傳統(tǒng)泡制方法,如果用傳統(tǒng)泡制方法會賠本的,所以良莠不齊。
有人問,請說一味中藥治胃。
附子就能治胃,但是要對癥也成。如果說濕寒導致胃脹,用點附子就會管用。但是你在這里直接問怎么治胃脹,我對你根本不了解,我怎么給你出方法。
有人問,熟地的運用應該用多大量,怎么用最好?
熟地我用的還真不多,一般的10克、20克、30克都用過,再大量沒有用過。像熟地,腰疼,補腎的話效果好像很快。更深層次為什么腰疼,不一定治得到。但是能夠起作用的話,會比較明顯,用法還是得結合具體病例才好講熟地怎么用。我在用地黃來補血補腎精填髓,我一般喜歡用生地,熟地用的少,我覺得熟地相對于生地來說,它缺少一種流通性。熟地傳統(tǒng)的泡制方法很復雜,現(xiàn)在買到的熟地應該不太可能達到這種泡制標準。
有人問,每個中醫(yī)都有經常喜歡用的幾個藥,是不是每個中醫(yī)都有所偏,對同一個病人開的方子也不同,說的也都有理,那是不是說只要精通幾味藥就可以治???
一、可能確實每個中醫(yī)都有所偏的地方;二、也可能條條道路通羅馬,自然界就這么奇怪,我們吃饅頭能吃飽,吃米飯也能吃飽,吃面包也能吃飽,但它們是不同的食品,都能讓人吃飽。至于說是不是說只要精通幾味藥就可以治???這個不成。還是應該對所有藥有個了解的基本上再精通幾味藥,如果只是精通幾味藥,有一部分病能治,或者有部分病的一部分能治,再往深入不一定能治得了。就像現(xiàn)在很多人學習火神派的方法,直接深入下去就是附子、干姜、甘草,而且膽子很大,好幾十就往上用,覺得用個四逆湯包治百病,開始有的人會有很明顯的效果,如果是濕寒重的話,有很明顯的效果,但是再深入一步,效果就達不到,因為濫用的會造成副作用。像我那有個人,這個人自己用四逆湯,手腳涼,血壓高,但是沒有什么難受之處,自己用四逆湯,好像附子用了60克,還有干姜、甘草等等,用的身上很燥熱,但是手腳還是涼,沒辦法,只好來看病了。因為溫陽也好,扶陽也好,總得達到陽氣通暢的目的,本身溫陽扶陽并不是目的。
有人問,不常用的藥,藥性肯定了解不夠,如何把握用量配伍?中藥又那么多,不可能每個都很了解,人的精力有限,你是怎么熟悉各個藥的特性的。
重要的、常用的藥,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都是嘗過的,或者單個嘗,或者是小藥方。在工作中,隨著治療的反饋,反復思考,也會推斷出有些藥的作用,特點,經驗累積,這些都有。但是對藥性不太了解,不夠把握的時候,會在治療中能夠起到滿意的基礎上,稍微運用一下,看它的結果如何,通過它的結果反饋來了解它的作用。一般常用的中藥應該是在400到600之間,一般大夫常用的藥不超過100個藥,再縮小一下,最常用的藥也就二三十個。
有人問,失眠和神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我覺得失眠就可以算在神經里面,神經包括失眠。
有人問,一般使用火神方子無法起到效果,比如剛才講的吃四逆湯,患者是哪些問題引起的,臨床怎么解決。
很簡單,是不對癥,所以沒效果。不是火神派方子的問題,是開藥人的問題。怎么解決,還是辯證論治。
有人問,最近總是膝關節(jié)、腳踝疼痛,上下樓梯困難,怎么治療下。舌胖大,有齒跡,白,應該是寒大等等。
對,應該是寒濕??梢韵扰菽_泡腿,先不吃藥。用艾葉一兩,吳茱萸30克、乳香、沒藥各20克,這四味藥,熬二十到三十分鐘,泡腳泡腿,泡完睡覺很舒服的。
有人問,對于了解常用藥的特性有好書推薦嗎?
最好的書就是《神農本草經》。主要是在量和配伍上變化,這是第二步要求了,這得在實踐中體會,你還是先把第一步搞好了。
有人問,祝味菊用附子、磁石、龍齒,龍骨、牡蠣并同?常有奇效。
這得具體到病癥,只要對癥,自然有奇效。
有人問,藥的用量與配伍如何把握。
這個實在是難講,是很靈活的。一個藥單獨用有種作用,它的量變大會有一種作用,加一種藥,組成藥組會有一種作用,再加一種藥,三種藥組成藥組又會有一種作用。二千多年來,積累了這么多的方子,這么的經驗,但在實踐中仍然是有時候讓人摸不著頭腦,因為排列組合可能性實在太多。
有人問,初學中醫(yī)能否推薦些中醫(yī)書籍學習。
可以先看《四圣心源》,這是我推薦的,據(jù)說光明中醫(yī)函授學院的教材也不錯,也可以去找找。要看中醫(yī)學院的教材呢,太散了,很難把它直接用起來,不運用的話,產生不了興趣,也就不好往下學。
有人問,怎么防治顱內淋巴瘤復發(fā)?。
這個沒治過,回答不了。
有人說,《四圣心源》太難讀了,有沒有好的注解的書。
這應該是你自己必須具有的古文能力,如果你過不了這關,也就學不了,再注解的話,也就注解不出來它里面的意義,到此為止沒法注解了。我的看法,至少要能看明清的書。明清時代的書,經驗也好,書籍也好,大家的立論,創(chuàng)論,經驗是很豐厚的,醫(yī)家輩出。
有人問,明清時代哪些名醫(yī)寫的書比較好。
一般來說是真正的名醫(yī),寫的書都是好書,都有他自己的獨到之處。像葉天士,像黃元御、陳修園等都有可取之處,對于我們來說,他們都比較好。但從理論來說,還是黃元御的理法方藥是很清晰的,自身很完善的,先把它學會,在頭腦建立基本理論模型之后,再去學其它醫(yī)家的東西,有種事半功倍的感覺。像我們今天講的十個處方,只有一個金鼎湯是黃元御《四圣心源》里記載他創(chuàng)制的。其它的都是像酸棗仁湯、黃蓮阿膠湯是《傷寒》里的方子,半夏秫米湯是《內經》里的方子,桂枝龍牡湯是《傷寒》里的方子,溫膽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等是更后來的方子,我們都可以用黃元御理論來分析它們,這是非常有實用性的。所以我們一直說建議大家學這個。
有人問,近現(xiàn)代能否有所推薦,我買的張錫純的書不知怎么樣?
張錫純的書,先通讀一遍就知道怎么樣了。那個時代號稱南北二張,北邊張錫純,南邊章次公,張次功的書沒看過,張錫純書讀過。鎮(zhèn)肝熄風湯,升陷湯,還有安沖湯,特別是升陷湯是很有名的方子,從現(xiàn)在很多醫(yī)案看還有很多人在用。他提出的大氣論,是很重要的一點,還有其它的觀點都是很有創(chuàng)意性的。張錫純對山茱萸的推論使用,也對后來人期盼很大,很多人運用山茱萸是從這里取來的,張錫純對黃芪的使用也是非常深入的。
有人問,據(jù)說張錫純當代影響最大的醫(yī)家,對中醫(yī)理論進行了很好的豐富和完善,經常簡單的幾味藥顯奇效。
應該不是當代,是上個世紀,是近代。影響是不是最大不知道,反正是影響非常大吧。對大氣論這方面進行很好的豐富和完善。我們以后有時間可以把張錫純的方子用今天講的理論來分析下。
有人問,現(xiàn)在好的中醫(yī)為什么越來越少?不是我們不想信中醫(yī),而是好的中醫(yī)很難遇到。
很簡單,因為好的醫(yī)生很難學出來。就像現(xiàn)在遇到寫好毛筆字的人肯定比過去少,因為大家都不用毛筆,都在打字,氛圍不是那個氛圍。
有人問,能否介紹你的學醫(yī)經歷,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學中醫(yī)。
要講出來也不是一句二句講的完的,很復雜,以后有時間再說吧。希望大家對我們講的理法方要感興趣,對我個人沒必要感興趣。
沒有問題的話,咱們今天就至此為止。祝大家晚安,周末愉快!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