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灸心法要訣》 摘要
衛(wèi)士你好:選其中感興趣的內容摘錄如下 http://db./zhongyiguji/399/cijiuxinfayaojue/index.shtml?96687
[卷八] 行針避忌歌 行針避忌雨大風,饑飽醉怒渴勞驚,男內女外猶堅守,更看人神不可逢。行針避忌雖如此,還推病之緩急行,緩病欲針擇吉日,急病行針莫稍停?!咀ⅰ堪葱嗅槺芗?,于未刺之先,如風雨晦冥,人之氣血,即凝滯而不調。大饑者氣虛,新飽者氣盛,大醉者氣亂,大怒者氣逆,大渴者液少,大勞者氣乏,大驚者氣散,凡此者脈亂氣散,行針須當避忌,俟其必清必靜,聚精會神,方保無誤也。既刺之后,尤當戒慎。男子忌內,女子忌外,忌外者堅拒勿出,忌內者謹守勿內,則邪氣必去,正氣必復,是謂得氣,理固然矣。猶有達變之法存焉,緩病須擇神吉,急病豈可待時哉。
衛(wèi)士你好:這幾天溫州天天下雨,我有三天沒有去針灸了。是那個針灸的人告訴我的,說下雨不能針灸,果然有如此說法。
[卷八] 灸法早晚次序歌 灸法溫暖宜于午,上下陽陰先后分,脈數新愈不宜灸,欲灸三里過三旬?!咀ⅰ糠簿陌俨?,原為溫暖經絡,宜在午時陽盛之時,火氣易行,必發(fā)上下先后∶上下經皆灸者,先灸上,后灸下;陰陽經皆灸者,先灸陽,后灸陰。若脈數有熱,新愈氣虛,俱不宜灸,恐傷氣血。但人有病,欲灸足三里者,須年三十以上,方許灸之,恐年少火盛傷目。故凡灸頭,必灸足三里者,以足三里能下火氣也。
衛(wèi)士你好:怎么這么多的名堂,我那幾天艾灸的時候沒仔細看這個,不知道??!
[卷八] 灸法大小多少歌 頭骨手足皮薄瘦,巨闕鳩尾小少宜,背腹臍下皮肉濃,大多方能起痼疾?!咀ⅰ糠簿闹T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求愈。然頭與四肢,皮肉淺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氣血難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炷宜小,壯數宜少。有病必當灸巨闕、鳩尾二穴者,必不可過三壯,艾炷如小麥,恐火氣傷心也。背腹下皮肉深濃,艾炷宜大,壯數宜多,使火氣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
衛(wèi)士你好:有天我用艾灸胳膊,大概時間長了些,后來一直出冷汗,“然頭與四肢......”看到這里,我明白了。
[卷八] 四季針灸坐向歌 四季針灸坐向理,宜從四季順自然,東南西北四維向,以迎生氣本乎天?!咀ⅰ酷樉淖颍芗芍?,《醫(yī)學入門》∶“春坐東向西,夏坐南向北,秋坐西向東,冬坐北向南。”皆背四季生氣之向,不可為法。宜從春向東,夏向南,秋向西,冬向北,四土旺月向四維,以迎生氣,本乎天理,順其自然為是也。
衛(wèi)士你好:針灸還要論方位???我每次針灸的時候還不是隨便坐的,怎么沒人告訴我這些知識?
[卷八] 禁針穴歌 禁針穴道要先明,腦戶囟會及神庭,絡卻玉枕角孫穴,顱息承泣隨承靈,神道靈臺膻中忌,水分神闕并會陰,橫骨氣沖手五里,箕門承筋及青靈,乳中上。三陽絡,二十三穴不可針。孕婦不宜針合谷,三陰交內亦通論,石門針灸應須忌,女子終身無妊娠。外有云門并鳩尾,缺盆客主人莫深,肩井深時人悶倒,三里急補人還平,刺中五臟膽皆死,沖陽血出投幽冥,海泉顴乳頭上,脊間中髓傴僂形,手魚腹陷陰股內,膝臏筋會及腎經,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關節(jié)皆通評。
[卷八] 灸法調養(yǎng)歌 灸后風寒須謹避,七情過極慎起居,生冷醇酒諸濃味,惟茹蔬淡適其宜?!咀ⅰ糠簿暮螅氈敱茱L寒,慎其起居,養(yǎng)其氣血,其喜、怒、憂、思、悲、恐、驚不可過極,和其情志,及禁食一切生冷醇酒濃味等物,即食蔬淡,亦當適宜,不可過度,以調養(yǎng)脾胃也。
衛(wèi)士你好:我以后要注意,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卷八] 灸瘡調治歌 灸瘡不發(fā)氣血竭,七日發(fā)膿病必除,發(fā)后膏貼防外襲,薄連蔥荽凈瘡污?!咀ⅰ糠簿闹T病,灸瘡應發(fā)不發(fā),是其氣血大虧,不必復灸,即灸亦多不能愈。過七天之后,艾疤發(fā)時,膿水稠多,其病易愈,以其氣血充暢,經絡流通也。發(fā)后貼膏藥者,防其六淫外襲也。如灸瘡黑痛,膿汁污穢,乃艾火毒盛,必用薄荷、黃連、蔥皮、芫荽煎湯,洗之自愈也。
衛(wèi)士你好:前幾天灸療,左右兩只胳膊各被燙了一個泡,后來一直流膿,但是一點都不疼,過了三四天瘡口才收膿,就是所謂的灸瘡吧。
[卷八] 禁灸穴歌 禁灸之穴四十七,承光啞門風府逆,睛明攢竹下迎香,天柱素上臨泣,腦戶耳門脈通,禾顴絲竹空,頭維下關人迎等,肩貞大牖心俞同,乳中脊中白環(huán)俞,鳩尾淵液和周榮,腹哀少商并魚際,經渠天府及中沖,陽池陽關地五會,漏谷陰陵條口逢,殷門申脈承扶忌,伏兔髀關連委中,陰市下行尋犢鼻,諸穴休將艾火攻。
衛(wèi)士你好:這些穴位以后要慢慢地記住,不要弄錯了傷了身體。
[卷八] 制針法歌 制針須用馬銜鐵,惟有金針更可嘉,煉涂酥插臘肉,煮針之藥有多法。【注】制針用馬嚼環(huán)鐵者,以馬屬午,午為火,火克金,取克制之義也。若以真金制針,用之更佳。其煉之法∶將鐵絲于火中紅,截為二寸或三寸或五寸長短不拘,次以蟾酥涂針上,入火中微,取起,復照前涂酥,三次,乘熱插入臘肉皮之里,肉之外,將后藥用水三碗煎沸,次入針肉在內,煮至水干,傾于水中,待冷將針取出,于黃土中插百余下,以去火毒,其針要光圓,不可用尖鋒,次以銅絲纏其柄。
[卷八] 煮針藥方 麝香(五分)膽礬(一錢)石斛(一錢)穿山甲(三錢)朱砂(三錢)沒藥(三錢)川芎(三錢)細辛(三錢)甘草節(jié)(五錢)沉香(五錢)磁石(一兩)以上諸藥氣味,能引入針內。
衛(wèi)士你好:想不到針灸用的針還要用藥來煮,以前都不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