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253例臨床觀察
【摘要】 目的 觀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的臨床療效。方法 對502例嬰幼兒秋季腹瀉住院患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49例,觀察組253例,在常規(guī)補液基礎上,對照組給予病毒唑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結果 觀察組患兒發(fā)熱、腹瀉時間明顯縮短,治愈率明顯提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療效顯著,無明顯毒副反應,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腹瀉/藥物療法; 腸炎/治療; 傳染病; 喜炎平注射液/治療應用; 嬰兒 秋季腹瀉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病,好發(fā)于6~24個月嬰幼兒,多在10月份至次年1月份易發(fā),主要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1],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為探討有效治療方法,筆者在常規(guī)補液治療基礎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進行治療,臨床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609/200912長葛市公療醫(yī)院兒科收治住院嬰幼兒秋季腹瀉患兒502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253例,其中男136例,女117例;年齡6~12個月167例,~24個月86例。對照組249例,其中男128例,女121例;年齡6~12個月155例,~24個月94例。全部病例大便外觀均呈稀水或蛋花樣,每日4~20次,大便鏡檢見脂肪球及白細胞448例,偶見脂肪球或白細胞54例,無膿細胞及紅細胞。兩組患兒體溫、病程、腹瀉、脫水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嬰幼兒秋季腹瀉的診斷標準[1]。 1.3 納入標準 (1)符合嬰幼兒秋季腹瀉的診斷標準;(2)年齡6~24個月。 1.4 排除標準 (1)遷延性或慢性腹瀉患兒;(2)急性腹瀉合并重度營養(yǎng)不良;(3)有免疫缺陷和中性粒細胞<2.0×109/L;(4)嚴重心肝腎疾病和造血系統(tǒng)疾病。 1.5 治療方法 在補液、對癥等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對照組給予病毒唑注射液(鄭州卓峰制藥有限公司)10~15 mg/(kg·d)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3~5 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0.2~0.4 mL/(kg·d)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3~5 d。 1.6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病情變化,退熱、止瀉、平均住院時間及副反應。退熱時間指患兒入院后體溫降至37 ℃以下不再升高所需時間;止瀉時間指患兒入院后糞便次數(shù)恢復正常時間。 1.7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1998年全國小兒腹瀉會議制定的療效判定標準判斷[2]。(1)痊愈:治療72 h內,每日大便次數(shù)恢復正?;蛎咳?次,大便性狀恢復正常,全身癥狀及體征消失;(2)顯效:治療72 h內,大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至治療前的1/3或以下,大便性狀比以前改善且水分明顯減少,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3)有效:治療72 h內,大便次數(shù)減少至治療前1/2,大便性狀改善水分減少,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4)無效:治療72 h內,大便次數(shù)及性狀無好轉,臨床癥狀幾乎無改變或加重。 1.8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結果以±s表示,行t檢驗,率的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1。表1 兩組嬰幼兒秋季腹瀉患兒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n(%)]表1結果表明,觀察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兩組嬰幼兒秋季腹瀉患兒主要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見表2。表2 兩組嬰幼兒秋季腹瀉患兒主要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s,d)表2結果表明,觀察組在退熱、止瀉、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3 副反應 兩組患兒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明顯副反應。 3 討論 嬰幼兒秋季腹瀉主要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1],便次增多、發(fā)熱、嘔吐為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一般病初1~2 d以發(fā)熱、嘔吐為主要癥狀,具有特征性的水樣便或蛋花樣便,由于嘔吐、便次增多,患兒常常合并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還常導致多臟器損害,甚至危及生命。近幾年臨床上通過口服補液鹽,繼續(xù)飲食,腸黏膜保護劑與腸道微生物生態(tài)調節(jié)劑的使用,病死率已大大降低,但病程仍較長,恢復緩慢,影響嬰幼兒的健康成長[3,4]。 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穿心蓮內酯磺化物,具有抗病毒、抗菌、快速退熱、強勁消炎等廣泛的藥理作用,直接殺滅病毒、細菌,增強和提高巨噬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的吞噬能力,阻斷病毒、細菌DNA的復制,促進腎上腺皮質功能,抑制炎癥部位前列腺素的合成,保護溶酶體膜,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減少炎性滲出物的量,改善毛細血管的循環(huán)[5],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利于病情的恢復。筆者通過近3年來對253例嬰幼兒秋季腹瀉患兒采用喜炎平治療觀察,顯示患兒退熱、止瀉時間明顯縮短,平均住院時間亦明顯縮短,顯著地減少了患兒的痛苦,減輕了患兒家長的經(jīng)濟負擔,同時也減少了抗生素的濫用。 總之,通過兩組比較顯示,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可以明顯縮短患兒退熱、止瀉時間,提高治愈率,縮短患兒病程,且無明顯毒副反應。因此,喜炎平注射液用于嬰幼兒秋季腹瀉治療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