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季是薔薇科薔薇屬植物,是一種極易扦插生根的木本花木,一點不難,要樹立信心,誰都能扦插成活。
二、首先要選好枝條,不要太嫩的枝條,也不要太老的枝條。應當選當年生,生長充實,有彈性,花芽未萌發(fā)的枝條剪下,上部剪成平口,下部用利刀在節(jié)下5—8mm處削成馬耳型(大約45-60度)。春、夏、秋季留最上部兩片小葉,其余葉片除去。
三、買一點蛭石(花卉市場有賣),放在類似豆腐屜那樣多孔隙的塑料小筐內(nèi),厚度10-12公分,用木板或尺子刮平,即可在筐內(nèi)扦插。株距5-6公分,深度3-5公分。然后澆透水。用兩塊磚頭把小筐墊起來,便于排水。
四、將扦插好的月季,放在背陰處或樹蔭下,早晚可曬點太陽。最初4-5天每日噴水次數(shù)多一些,保護葉片不脫水,要看到筐下不斷滴水為佳。以后可早、中、晚各噴水一次。逐漸減少噴水次數(shù),直至3-5天噴一次。只要溫度合適(氣溫15-28度之間)大多都會形成愈合組織并逐漸生根?,F(xiàn)在是冬季,溫度是關鍵因素。若在20-28度,10 多天就會生根。溫度低點也沒關系,不過時間長點而已(如北京現(xiàn)在很冷,大約60-70天也會生根)。
五、月季生根后,原來留的兩片小葉會脫落,新芽會萌發(fā)。此時可移到陽光下,待新葉轉綠后,可噴千分之一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在葉面上,使根部更充實,更健壯。
六、月季成活后,不必急于移栽。等根部老化變成褐色后移栽,成活率更高。
七、有條件的在枝條剪下之后,可在千分之一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鐘,既可消毒,又可促使發(fā)根。當然也可蘸點生根粉。
八、如果塑料框孔隙太大,可在下部鋪一層尼龍紗,以免澆水時漏下蛭石。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http://image29.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5/1919/11857106_2)
一個扦插月季提高成活率的辦法:
下面是兩種扦插方案,第一種是提高成活率的剪枝辦法,也就是圈皮一周后再剪下扦插。第二個方案是利用修剪后的殘枝進行扦插,這個是浸在水里再修剪成合適的扦插枝辦法。
重點提示一下:剛剪掉花蒂的月季枝是不適合扦插的,因為太嫩,容易脫水和感染,成活率很低?,F(xiàn)在是7月份,3-5月間抽芽的那批枝條最適合扦插。太嫩的枝條就算成活,苗也很弱,遠比一般的扦插苗成長速度慢。如果不舍得剪其他枝條,可以剪掉花蒂后圈皮,2-3 周后再剪下扦插。
看到很多人都懷著小刀準備到公園做采花大盜,確實是增加品種的好辦法,網(wǎng)上買的月季苗很貴,花了金錢和力氣也不定能成活,所以這種不道德的行為也未嘗不可,盡量挑些無用的枝條,不要弄壞人家的苗就好了。帶上兩個保鮮袋,里面塞些濕透了的紙巾,切下的枝去掉葉和多余部份,塞進濕紙巾里,這樣可以讓枝條保鮮和避免放在口袋刺傷自己。
第一方案:圈皮后一周后再剪枝扦插
1、選扦插的苗不能太嫩,也不能用已經(jīng)木質化的枝桿,要選擇較粗壯和顏色透著深綠的枝干適合。
圖片中中間綠色的部位適合扦插,上面的太嫩,下面的已經(jīng)偏咖啡色,開始木質化,不適合。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http://image29.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5/1919/11857106_3)
2、在接近芽眼下1CM的地方圈掉一圈約0.2-0.3CM的外皮,一周后再剪下扦插成活率是最高的。因為我的月季還在花期,不好下手,只能圖片示范一下。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http://image29.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5/1919/11857106_4)
要保證100%成活,可以參考其他花友提供的高壓繁殖法。也就是說在缺口處上泥包住,一個來月肯定出根,缺點是高壓繁殖法只適用于強壯的枝干,數(shù)量少,速度慢,不如扦插法來得快速和簡單,因為扦插用的枝條甚至可以是修剪月季后殘余的枝干,能夠一次性繁殖數(shù)十棵苗。
第二方案:利用修剪后的殘枝進行扦插的辦法
下圖是準備剪的弱枝除扦插,除非是商業(yè)用途或決心為繁殖不惜一切,通?;ㄓ讯疾辉敢庑藜魪妷训闹l用以繁殖,弱枝雜枝更適合大家拿去練習,成功是固然欣喜,掛掉也不心痛。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http://image29.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5/1919/11857106_5)
夏季不適合扦插月季,溫度高,濕度也高,而月季在30度上以上很難出芽,土里的細菌更會在這時候大量增生,令苗的根部感染,90%的扦插失敗并非太陽曬死,是土泥的細菌將枝苗感染而亡
修剪后的結果。要記住浸在水里剪,剪口不要露出水面,避免虹吸現(xiàn)象令空氣進入枝干的輸水管道。因為枝條還不會自行新陳代謝,沒辦法從泥土里吸取水份,體內(nèi)的這點兒水份對它萌根前的生命維持非常重要。多余的葉要剪掉,能夠留一點兒會更好,沒葉也沒關系。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http://image29.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5/1919/11857106_6)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http://image29.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5/1919/11857106_7)
3、每根扦插枝3個芽眼,每根枝的底部都要有一個芽眼(枝丫部分做底部最適合的,容易出根)。扦插深度不要過深,否則下部會腐爛,如果是芽節(jié)之間較長,土表應該在底部和中部兩個芽之間,倘若節(jié)很短,以第二個芽剛好接觸到泥土表面就行。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 [轉載]月季扦插方法(轉)](http://image29.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5/1919/11857106_8)
4、補充一點基質的心得。這段時間做過幾次實驗,發(fā)現(xiàn)用純珍珠巖扦插的成活率最高。但珍珠巖成本畢竟較高,所以我找了一種更低成本的材料,就是燒過后的煤球渣(相信很容易找到吧?),將煤球渣弄成碎未,與普通干凈泥土按1:1的份量做成扦插基質效果也不錯,因為煤渣結構疏松,內(nèi)里多空洞,既能蓄水讓泥土保持濕潤,又能避免花盤積水而令根部腐敗,但以上兩種基質幾乎是沒營養(yǎng)可言的,苗長勢穩(wěn)定后應該移栽到適合的基質上。
5、扦插后馬上澆透水,再不能觸碰插枝,那管以后長出小葉子也不能摸它,因為一觸動就容易令枝干底部與泥土接觸出現(xiàn)空隙,明明活的都變死(所以才有人說越關心越死得快)。
6、春、秋季扦插,放在露天也無所謂,夏天要注意避光,早上的陽光10點前可以見陽光,中午和下午必須將盤搬到陰涼處,否則曬成柴桿,枝條一但出現(xiàn)皺皮,基本上是沒救了。
7、正常扦插苗出現(xiàn)2-3片葉后可能會停止生長,不要動它,這是蓄根過程,這情形維持半個月左右就能帶土移植,一定要帶土,面積越大越好,扦插苗的根是橫向生長的,太接近的話會傷掉新根。
8、移植的幼苗避免中午強光照射,但可以接受早晚的太陽光線照曬,大約半個月后可以直接在露天全日接受陽光。
因為有部份人問的問題都是關乎植物生長的基本常識,在這兒給大家補一下課。
1、為什么扦插的月季先出芽后出根。
扦插枝萌芽是由枝條內(nèi)帶的營養(yǎng)促成的,與根無關。嫩芽會產(chǎn)生生長激素(吲哚乙酸),向下傳遞到底部,誘發(fā)底部傷口愈合并生根,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枝條營養(yǎng)有限,制造的激素也不多,前期的萌芽和生長激素幾乎耗盡了所有資源,往后要靠新出的葉子通過光合作用制造能量,小苗不能動,因為光合作用時需要的水份只能靠與底部泥土的緊密接觸而交換得到。
這種情況大家叫“假活”,只有根長出,并出現(xiàn)第二次萌芽時,這才叫真活。
是故大家挑選枝條時應該選擇較壯實飽滿的枝干,過嫩的枝條由于營養(yǎng)累積不足和含水份太多,易受感染或脫水而掛掉,而過老的枝條已經(jīng)完全木質化,芽失去活性,也不容易成活。
2、什么程度可以移植?
扦插苗出芽后會停止生長很長時間,甚至1-2個月之久,不要施肥,但每周可以噴點稀薄的葉面肥營養(yǎng)它一下。當?shù)诙蚊妊繒r,表明根已經(jīng)長成。
通常第二次萌芽是不會開花的,根還嫩小,不足以吸收足夠的水份和營養(yǎng)促花,所以長幾片葉子后又會再度停止生長,這時候才是移植的適合時機。
移植時盡量帶土,這點大家要記住了,不帶土的話需要緩苗服盤一段時間才能正常生長。
3、環(huán)剝法(圈皮)為什么成活率較高?
枝條的結構主要分內(nèi)部木質和外皮兩大部份,水份和微量元素等由根部吸收,通過內(nèi)部木質管道向上輸送,葉子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營養(yǎng)則由外皮組織向下輸送。圈皮就是截斷向下輸送營養(yǎng)的管道,讓營養(yǎng)在斷口處累積,提前愈合并產(chǎn)生結締組織,扦插到土里時,避過了受泥土細菌感染的風險(感染是由外皮開始的),而且營養(yǎng)充足,出芽也快。
理論上圈皮后停枝時間越長,累積的養(yǎng)份就越多,但不能無限期延長,1-3周內(nèi)剪下扦插最適合,因為植株長時間沒收到截流枝條向下輸送的養(yǎng)份時,它會認為這株干已經(jīng)老化或接近死亡,不再或減少向上提供水份和其他元素,轉移到別處加速新芽的啟動,例如枝干的下半部份,所以圈皮后停枝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得到的水份營養(yǎng)會越來越少,而光合作用和新芽啟動又大量耗損內(nèi)藏的養(yǎng)分,強枝結果變成弱枝。
4、為什么有人圈皮后包泥?
泡泥就是高壓繁殖法。
延續(xù)上面的話題。當枝條收到根部提供的營養(yǎng)越來越少了,它必須自救,斷口處已經(jīng)長出愈傷組織,只要有適合的環(huán)境,它就能生根自行吸取所需,濕潤的泥土正是適合的生根環(huán)境。
所以高壓法就是樹上的“扦插”,成活率可以達到100%,缺點是繁殖數(shù)量少,時間長,適合家庭使用,不適合花場等大批量繁殖的方式。
扦插月季的心得體會
1、用河沙扦插易成功(關鍵)因為月季插苗不能太濕也不能太干,對于象我這種不會控制水分的人來說是關鍵。雖然,用沙子,澆水過多的話會自己流出來,但是,小苗也是不喜歡天天被水泡著的,要控制好自己,也是關鍵。
2、要想成功,忍字當頭。
(1)忍,忍住別澆太多水!
(2)忍,忍住別拔出來看!扦插后可能會繼續(xù)發(fā)芽長葉,但那是在消耗原來枝條的養(yǎng)分,因為它根本還沒長根,無法長期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一旦消耗完,就只有干枯死亡的命運。所以,還是別選有發(fā)太多芽的枝條。一般扦插后一個月左右是沒有什么變化的,也許你會想:怎么不長???會不會出了什么問題?生根了沒有呢?好想拔出來看個究竟啊!可是為了保證它能成活,你還是忍一忍吧,不要太好奇,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枝葉還是綠的,就說明它至少還是活的。
只是,它在頑強地與命運抗爭,在適應,在恢復,在努力長根,所以還顧不上發(fā)芽,我們只要不去打擾就好了。
(3)忍,忍住別老搬來搬去的為它找更好的“環(huán)境地點”!
3、選枝很重要(關鍵)
4、最佳扦插季節(jié)是春、秋、冬季,因為月季是溫帶花卉,怕熱喜溫涼,我們就投其所好吧。
5、要保證至少有2個月時間照料它。原因很簡單了,它不能缺水太干,還有就是插后2個月左右要適當增加光照—要見早9點前、晚5點后的太陽光,而這些都是需要你去判斷的,如果你覺得曬的話,它肯定也受不了,就應該避開了。
6、不能留太多葉子,也不能沒有一片葉子。最好是留濃綠顏色的成熟葉片,可以保障將來生根發(fā)芽的營養(yǎng)供應。
7、要在發(fā)新芽之后,開始長新葉了才換盆。大約插后2個半月,這時它已經(jīng)成活且長了較多的須根,不再怕小小的傷害了,但你移盆時還是要很小心,不要在換盆的時候把好不容易長好的根搞成重傷了。
8、要放陰涼處緩苗7到10天,讓新成活的小苗適應新的盆土環(huán)境,然后再進入正常的管理和養(yǎng)護,讓它茁壯成長,OK新的植株繁殖成功啦!
另有浩然現(xiàn)身說法曰:今年冬天我用珍珠巖扦插月季,100%成活,真簡單,只要水分足夠。建議大家也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