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忠源出生于嘉慶十七年,西歷1812年。這一年,湖南還有兩個了不起的嬰兒出生,就是上文已有介紹的胡林翼和左宗棠。 江忠源出身的家庭無可挑剔,是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江上景是秀才,隱居教學,清貧度日。江忠源秉承父志,攻讀詩書,少年時即能寫一手好文章。雖然他不好八股,愛讀對考試無助的實用書籍,卻仍然是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十五歲便考中了秀才。 這個秀才不是中規(guī)中矩的斯文種,而是一個問題少年。他生就一副好身板,面目英俊,性格開朗,樂于交際。由于交游不慎,跟一幫賭徒混在一起,賭癮深種。賭癮越大,賭運越差,老是輸?shù)妹撓乱路ベ|押,得了錢又回到賭場。偶爾贏錢,便去冶游(找小姐)。那些守法執(zhí)禮的書生,對他側目而視,不敢與他為伍。江忠源并不在意,由著性子在社會上玩耍,一直混到二十五歲,他因貴人相助,考中舉人,才走上了大運。 江忠源中舉之后,很快就要進京參加會試,這件事使他非常為難。他混跡于社會,講的是哥們義氣,憂人之憂,急人所急。可是他自己手頭拮據(jù)時,卻常常過不了門檻。第一次進京趕考就沒有盤纏,只得空手而去。父親江上景送他上路,回家時兩眼含淚,擔心這個新寧罕見的舉人餓死在路上。江忠源偏偏籌到了旅費?;I措的辦法,肯定非偷非搶,最大的可能,就是進了賭場,贏了一把。有些受惠于他的人,在他急需用錢時幫了他,也非沒有可能。 江忠源雖有些許盤纏,進京時仍是一副落魄相。加上會試落第,心中落寞惆悵。他曾在京城旅社的壁上題詩一首: 勞生無計了情緣,踏遍紅泥意黯然。萬里關河魚腹紙,五更風雪馬頭鞭。浪游燕市悲前事,小別章臺感隔年。寂寂曉風殘月里,選詞誰唱柳屯田。 這個落拓的考生,只有在賭場和青樓才能暫時忘卻煩惱。可是寄存煩惱的地方都是銷金之所,江舉人的錢袋很快就空了。 更令他傷心的是,京城的秀才們都不屑于跟他交往。一名公車,行為不檢點,自然有人說他的壞話,令大家對他避之惟恐不及。 也有一兩人并不人云亦云。歐陽兆熊認為此人今后必有建樹。另有一個在京城當侍御的黎樾喬,第一次看見江忠源,便說此人是個勇士,必死于戰(zhàn)場。 這個預言在當時看來有些離譜,有幾分相術士故弄玄虛的意味。品頭論足是讀書人的愛好,說出來的話多半不著邊際。道光十八年天下太平已久,鴉片戰(zhàn)爭尚未爆發(fā),一般人都在展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和平。江忠源是公車而非武將,又怎么會在不打仗的年代死于戰(zhàn)場? 何況死于戰(zhàn)場也不是什么好前程,所以江忠源仍然是個問題人物。此人豪爽直率,落拓不羈,有俠士風骨,捐軀之勇,由此令人聯(lián)想到沙場猛將,如此而已。除此以外,他的價值無人欣賞,他的前程無人看好。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他的生活圈子里出現(xiàn)了一個救世主式的人物。湘鄉(xiāng)人曾國藩使勁拉了他一把。 曾國藩是個京官,在京城湖南人的圈子里影響很大,接觸面較廣。他耳邊早就有人說三道四:新寧來的那個江某又賭又嫖,千萬不要理睬他。 曾國藩和黎樾喬交往頗深。也許是黎樾喬的話引起了他對江忠源的注意。這一年江忠源因為打算參加會試而留居京城,跟隨郭嵩燾來求見曾國藩。江忠源打量眼前的這位京官,只見他身長約五尺,精神奕奕;體格雄偉,身材勻稱;方肩闊胸,頭大方正,額頭高闊;一對小三角眼,有棱有角,眸子榛色,目光平如直線,極為銳利;嘴寬唇薄,表明內心的信心和決斷。 郭嵩燾一愣,問道:“滌兄如何知道?” “凡人言行,如青天白日,毫無文飾者,必成大器?!痹鴩卮?。 江忠源的直率,也許正是曾國藩自己所缺乏的品質。人生的各種樂子,對年輕人誘惑最大。面對女人、美食和玩樂,此時的曾國藩心中也是波瀾起伏,但他非但不敢放浪形骸,還要在內心做劇烈的掙扎,又到日記中拷問自己的品性。他看到江忠源能夠心口如一,愛飲嗜賭,垂涎美色,并不藏掖,于是欽佩油然而生,非但能夠包容,還向別人推薦。 曾國藩對江忠源的評價與黎樾喬的預言異曲同工,把江忠源拔高了許多。黎樾喬和曾國藩都不是信口開河的人,盡管聽者不敢茍同,卻在吃驚之余有幾分羨慕,不知江忠源為何入了曾大人的法眼。 在江忠源花完了銀子的時候,也許曾國藩曾將他收留于自己的宅邸,勸他回家,并答應為他提供旅費。可是江忠源忽然不辭而行,曾國藩發(fā)現(xiàn)以后,連忙追趕上去。 追到長辛店,見江忠源正在用午膳,曾國藩安慰道:“以你的才干,何愁懷才不遇?但有父母在堂,還是回去吧,不要將此事放在心上。” 說罷,拿出一百兩銀子送給他。曾國藩回家后,門客問他去了哪里,曾國藩回答:“去追江岷樵,為他餞行。” 門客問道:“此人究竟有何長處,值得滌公如此費心?” 曾國藩說:“岷樵必以忠節(jié)聞名天下,諸君都比不上他,以后諸位就知道了?!?/span> 江忠源能夠打動曾國藩,也許不只是靠著幾句言談。他在下第南回時,三次為友人負靈柩歸葬,為人所難為。這個新寧人歷來視錢財為身外之物,哪怕典當衣物,徒步當車,也要將朋友的靈柩送回家。他的俠骨柔腸,對人的深刻同情和俠義之氣,曾國藩都看在眼中。 江忠源在京師客居八年,贏得的美譽,不下于注重修身養(yǎng)性的曾國藩。他們被譽為當時操節(jié)最佳的兩個湖南人。他們助人為樂,在官員和學者中有口皆碑。傳聞說,京城里只要死了人,曾國藩必送挽聯(lián),江忠源必會幫忙買棺材。 曾國藩被江忠源的行為感動了。他既居于京官之尊位,又以自我修養(yǎng)見長,就萌發(fā)了一個念頭,想給江忠源做思想品德的導師,要求他閱讀先儒的語錄,用以約束自己的言行,狠斗私心一閃念,痛擊邪念一抬頭。早請示,晚匯報,努力改造世界觀。 江忠源誠懇接受曾國藩的勸戒,開始與郭嵩燾、馮卓懷這些正人君子交往,折節(jié)讀書。除了端正品行,他還鉆研實用科學,仍然不屑于八股章句。 戒賭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好賭幾乎是發(fā)自人的天性,閹割本能,要下極大的決心。江忠源每次經過路邊的賭攤,或者聽到賭場內吆五喝六,都會情不自禁地停下腳步,流連忘返。但他還是忍住了,不再參與。偶然到友人家,還沒進門,聽見里面有打牌的聲音,便依依不舍地離去。 不過江忠源畢竟是江忠源,賭博雖是戒了,小姐還是照找不誤。 江忠源后來功勛卓著,榮登高位。歐陽兆熊一直關注此人的經歷,對江忠源現(xiàn)象做過研究。他的結論是,放蕩不羈的人,不乏建立奇功者,倒是號稱理學模范的人物,能建奇功者不多。 民國時期的徐凌宵兄弟用曾國藩作為例子來反駁這種說法,其實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曾國藩的內心何嘗波瀾不驚,他胸膛里也有個潘多拉盒子,只是關得比較嚴實而已。盡管嚴關死守,不時還會有小妖魔逃逸出來。 歐陽兆熊欣賞江忠源敢于流露真性情。他發(fā)現(xiàn),有些人深情厚貌,小廉曲謹,往往仕途順暢,卻無軍功政績。他們的討巧之處,是做足了表面功夫。他們不必深入理學殿堂,不讀《二程遺書》、《朱子大全》,不做內省之功,只須身著補丁衣,乘坐樸素的轎子去政府大院上班;親自去市場購物,量鹽數(shù)米,錙銖計較。如此便能成為傳統(tǒng)美德的標兵。 前人如此走順了仕途,后輩群起效仿,以為只須如此,便是得到了理學真?zhèn)?。且不說別人,就連胡林翼也不能免俗。他原是一名紈绔少年,搖身一變,渾身都是頭巾氣,去趕理學先生的時尚。然而究其根本,胡林翼之所以大有建樹,在于善用權術,而非通曉理學。樸謹之士并非無能,但若單憑外表取人,就會成為流弊,不免如晉人清談之禍。 江忠源將曾國藩尊為道德之師,努力按照曾老師的要求去做,做到多少算多少。因此,三十歲成為他個人修養(yǎng)的一條分界線。他開始留心圣賢之學,言行舉止大多中規(guī)中矩,猶如恂恂儒者,與往昔判若兩人。他不但自我修煉,還影響了三個弟弟。由于家貧,大弟江忠浚和二弟江忠濟自幼廢學,只有三弟江忠淑能夠讀書,考上了秀才,而他的老師就是江忠源。 江忠源從京城回家后,在匯原庵給三弟授課,嚴格要求,一絲不茍。江忠淑學業(yè)不上進,他含淚對弟弟說:“父母都老了,我多次進京會試,都沒中榜,你又不肯刻苦學習,雙親是等不到我們做官,用俸祿來奉養(yǎng)了。” 江上景詢問小兒子的學業(yè),江忠源極口夸獎,回過頭來嚴格要求弟弟。江忠淑犯了錯,害怕父親責罵,大哥總是為他說情,直到父親消氣。 道光二十五年,朝廷對參加三科會試未中的舉人進行六年一次的大挑,江忠源名列二等,可以當個教職官員。江忠源慨然說道:“窮達,命也。謀個教書的職位,奉養(yǎng)親人算了?!?span lang="EN-US"> 江忠源未能實現(xiàn)進士夢,失去了士人們渴望的進身之階。失意之余,產生了另辟蹊徑的想法。 曾國藩預言江忠源將因節(jié)烈而獻身,既是評價,也是鞭策,或許還是一種暗示。江忠源與社會基層接觸較廣,能夠洞察社會動向。嘉慶道光以來,社會危機四伏,他深有感觸,預見到天下兵戈將動,形勢將會大亂??途泳煏r,他還關注著家鄉(xiāng)的動態(tài),留意湖南天地會、青蓮教的動向。 他不滿足于觀察、思考和預見。他是一個實干家,血氣方剛,意氣風發(fā)。他將自己定位于經世之才,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執(zhí)行能力。 他對曾國藩說,他的家鄉(xiāng)新寧是一個動亂之源,他要回家團練鄉(xiāng)人,依靠民間武裝來保衛(wèi)桑梓。除了培養(yǎng)弟弟,他把全副精力用于鉆研兵法,從事本鄉(xiāng)的民兵建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