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治療小兒遺尿以培元補腎、固澀小便為要。辯證治療主要分三型:下元虛寒者,施以溫腎固澀法;肺脾氣虛者,用益氣固澀法經(jīng)濕熱者,則宜用瀉肝清熱之法。 腎氣不足。
臨床表現(xiàn):常在睡眠中遺尿,一夜可發(fā)生數(shù)次,醒后方覺。伴見面色白,智力低下,小便頻數(shù),色白量多,甚則肢冷畏寒。舌質淡,脈沉遲無力。 治 法:溫補腎陽,固澀小便。
方 藥:右歸丸 山藥、 桑螵蛸 ,枸杞子、補骨脂、菟絲子 ,杜仲、五味子 。命門火衰,面白肢冷加附子、肉桂;睡眠較深,不易喚醒加廣菖蒲。 肺脾氣虛。
臨床表現(xiàn):多發(fā)于病后失養(yǎng)。睡中遺尿,尿頻而量少。伴見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納食減少, 大便稀溏。舌淡,脈緩或沉細。
治 法:益肺健脾,縮泉止溺。
方 藥:補中益氣湯合縮泉丸 黃芪 ,黨參、益智仁、桑螵蛸 ,白術、升麻、烏藥、陳皮 。納呆便溏加茯苓、薏苡仁;困蔌不醒加菖蒲、遠志。
肝經(jīng)濕熱
臨床表現(xiàn):睡中遺尿,小便黃臊,性情急躁,或夜間磨牙,唇紅面赤。舌苔薄黃,脈弦滑。
治 法:瀉肝清熱,固澀止溺。
方 藥:龍膽瀉肝湯 龍膽草、黃芩、覆盆子 ,車前子(包煎)、當歸、金櫻子 ,梔子、柴胡 , 夜熱口干加知母、黃柏;夢語磨牙加遠志、菖蒲、生牡蠣。
敷 貼:覆盆子 ,金櫻子 ,菟絲子 ,五味子 ,補骨脂 ,山萸肉 ,丁香 ,肉桂 共研細末,每次取藥粉1克,以酒調之敷臍,膠布密封固定,每3日換藥1次。適用于小兒遺尿屬脾腎兩虛者。以上這些中醫(yī)治法只供參考,具體應用遵醫(yī)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