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四塊糖果” 有感于愛的教育 天涯f號 2011.5.6
地為陶行知先生的愛的教育折服,并有兩點感受: 第一,“糖果效應” 傳遞 溫情。陶行知校長用甜甜的四塊糖果代替了苦口婆心的說教,卻取得了比說教更讓人欣喜的效果,這個巧妙的“糖果效應”讓我由衷的贊嘆。四快普通的糖果在陶校長的溫情傳遞下已變成了學生健康成長的心靈驛站。我感動于陶校長的與眾不同的處理方式,感動于他對犯錯誤的孩子的包容,感動于他的精彩的教育,感動于他的心細如絲,感動于他的愛心呵護。學生王友幸運地遇上了這位充滿愛心和寬容心的陶校長,我想他所得到的這次特別的教育一定會成為快樂的回憶而永遠地被銘刻在記憶的深處,這次的教育定會啟迪、感化王友同 學一輩子。 第二、用愛來啟迪學生,用愛來培育學生。陶行知校長“愛滿天下”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心頭激起了層層漣漪:師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能哺育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能營造出和諧、快樂、親密的師生情感。像王友這樣的孩子又何嘗不常常出現(xiàn)在我們聊城的學校之中呢?可是,我們聊城的中學小校長、老師甚至包括我們的家長,在處理類似問題時又有多少像陶行知那樣充滿了愛的教育機智?一味的追求分數、追求升學率來迎合學生家長 的心里需求,缺少了對學生的那份機智教育和濃濃的愛,而使我們的現(xiàn)行教育充滿了遺憾。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此時此刻我想起了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1949年以后中國大學教育中沒有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人才?這個問題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當然,目前我們的國家正在大力倡導、推行素質教教育。逐步將學生在高分低能的書山題海中解救出來。 那么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中小學的校長、老師應該如何應對呢? 我想:我們的校長、教師只有對工作充滿愛,對學生充滿愛,才能讓校園里洋溢溫馨,才能讓學生的心田里充滿陽光,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所以,應該為教育多準備一塊愛的糖果,讓愛在學生心頭化解,讓學生透過校長、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感受到他們處于愛的包圍中。像園丁關注園中的每一棵花草樹木一樣的心態(tài),去關愛各類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愛的雨露滋潤,吸取愛心營養(yǎng),真正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努力做到用愛來呼喚學生,用愛來啟迪學生,用愛來培育學生。同時也要讓學生在愛的教育中,感受愛、品味愛、理解 愛、傳遞愛……在愛的氛圍中吸收陽光雨露、捕捉智慧的火花,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茁壯成長,因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盛則國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