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其實(shí)人人心里都有桿秤 【原文】桓公、管仲、鮑叔牙、寧戚四人飲,飲酣,桓公謂鮑叔牙曰:“闔1不起為寡人壽2乎?”鮑叔牙奉杯而起曰:“使公毋忘出如莒時也,使管子毋忘束縛在魯也,使寧戚毋忘飯牛車下也。”桓公辟席再拜曰:“寡人與二大夫能無忘夫子之言,則國之社稷必不危矣。” 【譯文】桓公、管仲、鮑叔牙、寧戚四人一起喝酒,喝到興濃時,桓公對鮑叔牙說:“為什么不起身為我祝酒呢?”鮑叔牙起身捧杯說:“希望您不要忘記出奔莒國的時候,希望管仲不要忘記被監(jiān)禁在魯國的時候,希望寧戚不要忘記在車下喂牛的時候。”桓公離席拜謝說:“我和二位大夫能夠不忘先生的忠言,那么齊國社稷必定不會有危險了。” 【說明】齊桓公飲酒興酣,有點(diǎn)得意忘形,于是鮑叔牙提起了往事。這說明鮑叔牙心里有桿秤,其實(shí)人人心里都有桿秤,都會對事物作出衡量。 本篇《小稱》,是指人民心里有桿秤,天子、 —————————————————— 【注釋】1.闔:(hé何)通“盍”。為什么不,何不?!肚f子·天地》:“夫子闔行邪?”《莊子·徐無鬼》:“闔不亦問是已,奚惑然為。”《管子·小稱》:“桓公謂鮑叔牙曰:‘闔不起為寡人壽乎?’” 2.壽:(shòu受)祝壽、祝福。多指奉酒祝人長壽?!对?#183;大雅·棫樸》:“周王壽考,遐不作人。”《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