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先要明了太極拳對身體部位的要求,拳架是學練的形勢,透過拳架來學習拳架里面的東西,才能體會到太極拳的本意。頂頭懸:將頸部肌肉放松,頸椎自然舒直,頭部因為肌肉舒松開而自然座于頸椎上。頭頂似有繩懸,頭部有微微的懸空感。 松肩:要松肩,首先要將胳膊松透。這樣來體會胳膊放松:兩腿站直后彎腰,兩臂如吊環(huán)一般自然下垂,與地面成九十度角,感受一下此時的肩部、肘部、腕部的感覺。緩緩站直身體,每移動一分重新體會一下,放松的狀態(tài)如有變化就重新調(diào)整到松。胳膊能松開后,胳膊的重量都綴在肩關(guān)節(jié),有一定時間積累后肩關(guān)節(jié)會慢慢松開。 松肘(開肘):肘部微微外棚,肘尖微微向下有沉墜感,松開胳膊上的肌肉筋骨。肘不開肩不開。肘開后胳膊上棚勁自生。 松腕:腕不松則氣會斷在手腕處。腕不松則指不松,整條胳膊也不會真正松開。松腕,皮肉雖連著但腕部筋骨就如斷掉一般。 舒指:手指自然舒展,意念貫到指尖外緣。指雖柔軟,但練習日久,手指也會有棚意。 松胸:胸部松開后會自然腹式呼吸。 舒背:立身中正、頂頭懸后背部自然舒展。 松胯:稍息站立,將虛腿(右)松開,慢慢輕提右膝。保持立身中正,不可因提膝而身體有些微歪斜,胯始終保持水平位置。大腿、小腿肌肉松開,小腿自然垂直地面,腳腕松開。膝蓋似有細線牽引,每提一分重新體會腿上變化,練一段時間能體會到胯關(guān)節(jié),如此松著提步落步,胯關(guān)節(jié)會慢慢松開。 松膝(開膝):膝關(guān)節(jié)不開,則勁會困在膝蓋至大腿上,下盤必然輕浮。 松腳腕,腳腕不松,腿部不會真松。松腳腕,如同腳腕處的皮肉雖連,但筋已斷開。即使地面不平,身體中正也不會因地勢原因受影響。 尾閭:尾閭微向上向前托,猶如屁股下面有個你可以隨時落座的板凳一樣,而你也正時時準備坐下。此時尾閭中正。 松腰:腰腹松開。要將腰與胯分開,下盤充實又似有氣流不斷上涌,因此腰不會死壓下盤,與下盤是牽扯不斷又有彈性的。 剛開始練時不要刻意追求,松字易讀難做。太極拳是自我檢討、自我驗證的過程,要有否定自己、每次體會將自己當作白紙的勇氣。把心氣放下,沉在自我中,不要用已有的經(jīng)驗來檢驗,因為太極體驗是你從未有過的。 放松練習的時間選擇很廣泛,可以在生活中進行,比如洗碗時、乘車時、走路時,只要思想可以有閑暇就可以,在隨意的一舉一動中體會自身。 真松時會有感應,比如提膝時意掛膝關(guān)節(jié)上方與大腿連接處,抬手臂時意掛肘尖,不需要刻意去想,自然而然的似有絲線牽引,只需心念動,不需力道幫助。練拳也是如此,開始時招式要仔細研究好,方向、腳步辨清楚不要有誤差。等可以用心感悟時,才明白手臂為什么這么高,這一掌為什么按到這么高才正確,那是松沉著練的必然結(jié)果,也只有在放在那個位置身體最舒適自在。
下面咱們共同學習一下老師是怎樣講松腰的,基本上是直腿坐松腰法前邊講的那些內(nèi)容。一、松腰的含義:腰椎及其韌帶,腰兩側(cè)肌肉等都放松,逐步改變腰部的自然彎曲狀態(tài)。達到站立時腰部伸直乃至后突,坐時腰部伸直乃至前塌,伸直時不要硬挺,而是上下牽拉,好似各脊椎骨輕輕重疊在一起,古謂“形如九曲珠”,就指放松的脊椎而言。二、松腰的簡單標志:站立時腰能隨著呼吸自如地外凸和回縮。具體做法:自然站立,吸氣時,肚臍和命門同時往外凸,凸得越大越好,呼氣時還原。腰椎能做上下蛹動和左右轉(zhuǎn)動。在其他視頻上我也看到有些老師做的演示,那種只是說腰椎間隙拉大了,腰肌、背肌松動的比較好了。但是真正的腰椎沒有松開。真正松動開以后,我感覺脊柱和兩側(cè)肌肉象脫骨一樣,椎體和肌肉非常清晰。松腰的意義就不再說了,大家都看過老師寫的這些書籍。老師說:“松腰時要把命門松開,讓它自己會前后動,這個前后動說的主要是腰椎前后動。還說使脊柱不僅前后動還會轉(zhuǎn)著動。所以腰能真正起到強化周身氣的作用。”松腰后脊椎能夠逐節(jié)轉(zhuǎn)動,這個逐節(jié)轉(zhuǎn)動看來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點。不能逐節(jié)轉(zhuǎn)動啊,就說明腰和脊柱還沒有松開,象舞蹈、雜技動作做的幅度也非常大,但是腰椎和肌肉都是連在一塊的,不能單獨的運動,你的意識不能指揮他逐節(jié)轉(zhuǎn)動,這就是區(qū)別。這些人你給他講氣功道理,他們再練功,內(nèi)氣充足后很快就能把關(guān)節(jié)打開,意念加上念力就指揮著形體可以隨意地運動。再一個老師說:“松腰后,氣機變化非???,身體素質(zhì)也會迅速提高。不僅脊椎會松開,腰兩側(cè)的肌肉、兩個腰眼、腰椎和骶椎的連接部分也會松開,整個背部的肌肉、肌腱、韌帶也會象冰融化一樣松開。”這個我是非常有體會的。腰松開了以后,氣就比較足了,氣足了抗擊打能力就提高了。老師講的處處是丹田那。當你氣足,松開以后你就會有體會。對于我來說沒松腰之前,走路走上一段時間就很累,松腰后長時間走路疲勞感都沒有。腰部不能放松的弊病我就不再說了,大家回去自己看一看。老師講:“松腰是太極拳的基本功,也是練功的根本內(nèi)容。太極拳自始至終都很注重腰,除非它超出武道到了仙道。松腰后從外在的形體到內(nèi)在的氣機都會發(fā)生變化。”讓我去描述也不太好表述,因為水的冷暖你只有自己親口嘗一嘗,你才能知道。很難用語言表達。腰松開以后老師說:“氣往脊骨里邊走,甚至在脊骨前邊走,脊骨里邊的氣會和四肢連起來,意念一動,四肢當中一個氣會往回走,這種情形近似中脈的影子。”我的體會是當你不運動,靜下來時呼吸好長時間就沒了。我記得老師也談過,松了腰后你就可以練體呼吸了,我有時感覺怎么好長時間沒呼吸呀,念頭一動時,呼吸又來了。全身都是處在一種周身融融的狀態(tài)。有時候站完樁拉拉氣,就感覺周圍的氣和自己身體好象連為一體一樣。我感受氣有一種鼓蕩感。腰不松,向其他地方松不可能,也不可能做到。老師說的很明白,“腰松開后,慢慢要往周身各個地方去松。”你松腰后從形上來說其他地方才能松。松腰后來上松,松到胸椎有個深柱穴。深柱穴松開后,兩個肩關(guān)節(jié)才好松。肩關(guān)節(jié)、肘關(guān)節(jié)、腕關(guān)節(jié),下邊是胯關(guān)節(jié),一節(jié)節(jié)地松,松動了之后,你的關(guān)節(jié)才能就是有時象通臂咔吧響,這就是基本松開了。氣足了再做時就沒有聲音了。腕、膝關(guān)節(jié)活動的范圍和響聲都不一樣,這個只能是在一起相互地感受一下,你才能體會到松腰是這種狀態(tài)。不摸一摸,一輩子也不可能知道到底松開沒松開。如果是老師不給我印證,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松腰了。一開始時因為是學生做的招生廣告,因為措詞不當,說松腰第一人哪,論壇上很多議論就來了,松腰第一人是指經(jīng)老師印證的唯一的人,用詞是不太恰當,說老師放在哪啊,是老師給印證的,你說老師松腰沒松腰。過去的事咱就不提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