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何 宇 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家長應該把培養(yǎng)子女良好的行為習慣作為家庭教育的著力點,大量事實充分證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眾所周知,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一定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良好的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便用不著借記憶,就很容易發(fā)揮作用,因此,無論家庭教育、還是學習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是關鍵。 幼兒期是人的一生身心發(fā)展尤其大腦結構和機能發(fā)展最為旺盛的時期,更是良好生活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兒童極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將成為人的第二天性。俗話說:“五歲成習,六十亦然”。這句話雖有點夸張,但也說明了幼兒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人的一生影響巨大,這是由于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這一時期一旦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確實能讓孩子終生受益。 好的生活習慣不僅關系到幼兒的身體健康,而且關系到對幼兒的自信心、意志品質、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例如:有的幼兒晚睡晚起,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所以不能保證按時上幼兒園,影響他與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動與交往,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小朋友沒有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還有的幼兒有吃手指的壞毛病,這些會影響幼兒的身體健康;高質量的睡眠能保證幼兒有充沛的精力參加各種活動,而有的幼兒沒有午睡的習慣,有的幼兒養(yǎng)成了不正確的睡眠姿勢,這樣就造成了幼兒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動中不能與同伴盡情游戲,使幼兒的交往能力受到影響。象勇敢堅強、克服困難、抑制不合理愿望等意志品質都要在良好生活習慣中形成。 為了使我們班每位幼兒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我結合實際就中班幼兒在幼兒園的良好生活習慣的內(nèi)容和養(yǎng)成談一點個人體會:
睡眠習慣包括: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以身作則。從一點一滴做起,給幼兒做榜樣,教育幼兒做到的家長一定要做到,以良好的生活習慣影響幼兒。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重在堅持,在各方面不斷重復和練習。在上個學期,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些現(xiàn)象:積木玩過就隨地仍,進餐后滿地是飯菜,這都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家長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幼兒今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而我們中國也有句"三歲定八十"的老話,揭示了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的的確確,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yǎng)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在這方面,許多家長與我們老師的意見是一致的,但談到具體的方法,卻是眾說紛紜。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抓好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我們都知道,孩子經(jīng)常是用他稚嫩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一切,孩子進入社會的第一步就是和家庭成員的頻繁接觸,由于幼兒的可塑性、模仿性強,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幼兒全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因此,家長要充分重視耳濡目染的作用。要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可供他們更多地觀察、模仿、活動的生活環(huán)境,采用恰當?shù)慕逃椒ǎ梢晃兜嘏u,指責。在對幼兒提出要求時,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要強制。如孩子學洗手弄濕了衣袖,孩子學拿筷子吃飯把米粒掉到了地上等。此時,家長不能因噎廢食而去中止他們的行動。而要放手讓他們?nèi)ジ?,用贊賞的目光去肯定他們活動中的積極因素,慢慢地在孩子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對他們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如吃飯不要把飯粒撒一地等。良好的習慣并非一日養(yǎng)成,對孩子要有耐心。如說些:“如果吃飯不講話,我會更喜歡你。”“你真能干。”等來激勵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的教育中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家長很想教育好孩子,養(yǎng)成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但往往事與愿違,這與教育方法不當有關。例如,有的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愛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錢任孩子花,結果導致孩子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自私任性的壞習慣,對老人卻不夠孝敬。因此,堅持科學的教育方法,對于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可以拿"孔融讓梨"的故事來引導他等等。 幼兒的思想很單純,對于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需要家長正確地指導,慢慢地引導。但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一味的責怪,只會造成幼兒的逆反心理。如小朋友在游戲過程中將玩具弄得滿地都是,家長如果責怪說:"你不可以這樣做!""你下次再這樣就不給你玩了。"等,他們可能會負氣地把玩具摔個稀爛,起不到教育引導的作用。但如果換個方式,說你這樣到處丟玩具,玩具很容易就壞了,那么下次你就都沒得玩了;或者以另一種的方式說:讓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把玩具保護得好。那么小朋友們就很容易接受這種教育方式,也會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三、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家園密切配合。 著名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jīng)說過:各種各樣的習慣都是一種連鎖條件反射系統(tǒng)??梢婐B(yǎng)成良好習慣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還要長期堅持,不能間斷,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習慣逐步養(yǎng)成。為了讓孩子成為健康、聰明、勇敢、堅強的棟梁之材,讓我們家園共同努力,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給孩子們一份享用終生的禮物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