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jīng)看過一句話:如果人人都能對親密的人客氣一點,對陌生的人苛刻一點,這個世界就和諧了。然而事實是:你們對親密的人太苛刻,對陌生的人太客氣。 我不止一次地提出,當你受到陌生人的責難時,不要跟他客氣,直接以直報怨,飛他一板磚。然而你卻豁達地告訴我,用不著這樣。我以為,這是你的豁達、你的隱 忍。可是,為什么對于親密的人,你卻能用最殘忍的方式來折磨:拒絕言語的交流,拒絕對方的關心,用對待敵人的方法對待朋友。 我猜想,因為對于一個陌生人,你充滿了畏懼,所以你忍氣吞聲;而對于親密的人,你了解他,所以你運用情感上的暴力來折磨他,換取你內(nèi)心的舒暢。      可恨啊,這是一種多么愚蠢的做法! 當你向一個陌生人妥協(xié)的時候,你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沒有落淚時的紙巾,沒有高興是的擁抱。你們擦肩而過之后,依舊是陌生人。甚至對方還會慶幸,遇到 了一個懦弱的白癡。而在你低落時給你鼓勵、傷痛時給你安慰的親密的人,你竟然能肆意凌虐,把情感上小小的裂紋擴大成裂痕、最后玉石俱焚。 對待陌生人客氣,你可能得到的,只是你回避恐懼時的安慰,因為你不敢和未知的敵人發(fā)生沖突。對陌生人苛刻,你卻能據(jù)理力爭地得到自己的立場,即使沒有勝 利,也不會有損失。然后,對待你身邊親密的人,你的苛刻就是在踐踏你們的感情。要知道,要在人海中相遇的概率有多小,然后你們要跨越從陌生到熟悉的鴻溝, 分享彼此的快樂,接受彼此的理念,這一切都是珍貴的財富。然而究竟是出于怎樣一種原因讓你肆意糟蹋這種來之不易的財富?是因為厭倦了這種感情?還是真的走 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還是說,僅僅是為了別扭而傷害自己曾經(jīng)珍惜的人。      現(xiàn)在我才真的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長大時,并不是什么都在成長,甚至連最基本的本能都在拋棄。襁褓中的嬰兒,為什么面對父母會張開沒有牙齒的小嘴歡笑,為什么會 在面對陌生人時落淚大哭?因為在他們連語言也不懂的時候,他們保留了這個最天然的哲學:對親密的人客氣,而對陌生人苛刻。而你,長大了卻不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