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灣,它既是遮風擋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飛理想的錨地。寬松和諧的家庭氛圍,有益于孩子消除疲勞、緊張和煩惱,從而使家庭成為孩子前進的加油站,不斷為其注入生機與活力,增加信心與勇氣。 一、什么是和諧的家庭? 心理學家對家庭的和諧是這樣概括的:所謂和諧的家庭,是指家庭成員之間配合得非常適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沒有心理壓迫感,各方面都能得到正常的、自然的發(fā)展。 二、家庭為什么要和諧?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未來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取決于新一代的精神風貌,而良好的精神風貌又來自于和諧家庭的教育。長期處于愉快心理環(huán)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現(xiàn)為精神振奮、性格豁達、活潑樂觀、充滿自信。相反,一個壓抑的家庭氛圍,孩子往往是帶著忡忡憂心與精神負擔邁入家門,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表現(xiàn)為缺乏熱情、性格內(nèi)向、感情脆弱,甚至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出現(xiàn)憂郁癥、逆反心理等,形成子女與父母之間思想上的代溝或情感上的隔閡。 一位教育工作者曾經(jīng)對某校一、二年級的50名不愛學習、行動懶散的孩子進行了一次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12個家庭中,父母經(jīng)常吵架、說臟話;在7個家庭中,爸爸或媽媽只顧自己掙錢,對孩子基本不聞不問;在35個家庭中,爸爸或媽媽愛打麻將,玩撲克,對孩子敷衍了事;在9個家庭中,孩子在父母前沒有申訴的權(quán)利。 可想而知,生活在這樣家庭中的孩子將來會有怎樣的發(fā)展!他們整天被吵吵嚷嚷或鄙俗的謾罵聲所包圍,小小的年紀就要學會看父母的臉色做事,稍有不備就可能換來一頓莫名的拳腳。驚恐和無助在孩子的腦中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這些“病毒”在侵蝕著孩子幼小的身心,就像給幼苗噴灑不該用的農(nóng)藥一樣,那將會帶來怎樣的結(jié)果呢?經(jīng)過觀察和向老師同學了解,缺乏和諧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在學校里要么惹是生非,要么情緒低落、孤僻憂郁,很少有朋友,缺乏友誼。有資料顯示,不夠和諧的家庭極易造成家庭的不完整和孩子的畸形發(fā)展,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就有24。1%來自這樣的家庭。 三、怎樣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 首先,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多站在他們的立場來考慮問題,體會在他們這種年齡狀況下的心態(tài),才能做到以心交流。不要認為孩子尚小,就剝奪他的各種權(quán)利,家庭各成員之間要做到人人平等,創(chuàng)造出一種比較民主的家庭氛圍,少一些專制和獨裁。父母言行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要虛心接受孩子的意見和批評,孩子一旦做錯了事情,作為家長,一定要耐心誘導,切勿急躁,動輒就對孩子大發(fā)脾氣,拳打腳踢,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您對孩子應該多一絲微笑、多一些鼓勵、多一分贊美。 其次,心胸要豁達。不要因為某件小事影響孩子稚嫩的心靈。尤其要盡量避免家庭矛盾,更不要使矛盾激化,要求大同,存小異,保持和睦,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嚴重的創(chuàng)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