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常見魚病的病因及解決方法!
主要是結合自己的經驗(很多慘痛教訓?。。?,自己遇到、處理過的常見問題,辦法也是自己用過的,感覺比較實用的處方,未必完備,請大家多提意見,一起總結。
魚感染疾病的兩個途徑 1、由外來的魚帶入 一種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由混養(yǎng)在缸里的其他魚帶入,有經驗的玩家,都會在新魚買來之后在隔離缸里先做檢疫,這樣可以保證魚今后可以無病無瘓的生長,再者是保護原有的魚不會傳染疾病,引起疾病泛濫。所以無論養(yǎng)何種魚,一定在混養(yǎng)之前作好檢疫。再就是向有品質保證的魚商購買,這樣可以免除后患。但象龍和七彩等名貴的魚只,要和其他外來魚混養(yǎng)可是要好好先考慮的,不然被外來細菌或是病毒感染的機會是很高的。 說道外來魚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就是,飼料魚、蝦等,象龍魚愛吃的朱文錦等小魚,它們也算外來魚,它們身上可能身上可能攜帶致病的病原體,象白點纖毛蟲、卵圓鞭毛蟲、魚鲺、錨蟲等,這些病原體最易在億之間傳染,一旦魚的抵抗力減弱,或水環(huán)境不良,疾病在封閉環(huán)境的小小魚缸里爆發(fā)可是相當難收拾的。雖然說小魚、小蝦對魚是不錯的發(fā)色食物,最好不用,即使用也要經過處理之后再喂,使魚經常吃活餌傳染病的機會大大降低。 所以說田螺、野外捕撈的小魚不要輕易放到缸里,尤其注意那些有草魚,鯽魚和水草的池塘,不但會使魚傳染疾病,還會使水草染病,傳播各種藻害! 2、不干凈的食物(主要針對龍魚、彩等中、大型觀賞魚) 為了使魚發(fā)色,很多朋友努力尋找有效的魚食,但是,很多人都會推薦人工飼料給初學者使用,因為,人工飼料是經過研究,測試,不斷改良后才拿出來買的,可以說是最穩(wěn)定、安全的飼料,營養(yǎng)也充足,如果喂人工飼料可以杜絕病從口入,給我們省去很多麻煩。但注意盡量不要用含化學揚色劑的飼料,會減低魚的抵抗力,減短魚的壽命,而且影響觀賞! 雖然人工飼料好,但并不見得魚愛吃,有很多魚喜歡生餌,或味道重的食物。有些喂龍的朋友喜歡親自切碎一些牛肉,豬肉喂魚,而這些生揉里有不少寄生蟲的幼體,象絳蟲。中央臺播過的記錄片里我看到過,剝開牲畜皮下,一片片的蠕動的寄生蟲,而據(jù)說所有動物或多或少都會有,真是嚇人!魚吃下去之后,魚體就成了這些寄生蟲的天堂。大家在做七彩漢堡時也要注意牛心的消毒。還有不少朋友喜歡喂魚活的紅蟲等無脊椎動物,要是這些生餌未經殺菌處理,也會有大量的寄生蟲。大家盡量不要去捕撈水塘里的紅蟲等活食喂魚! 除了寄生蟲,再就是不新鮮的食物,也很容易使魚得病。魚和人一樣,吃到不新鮮的食物就會引起腸胃不適,或是體內器官損傷。還有一些食物本來的生長環(huán)境就很臟,象那些自然生長的赤蟲,幼蚊等,身上有很多的細菌,再加上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污染因素,不少人的魚吃后出現(xiàn)了內臟器官感染的問題,請大家一定注意! 魚得病的六個非病原性原因 有時魚生病并非是傳染疾病,請大家仔細觀察,找出真兇,對癥下藥! 1、 混養(yǎng)——同種魚之間混養(yǎng),或是不同種魚之間的混養(yǎng)有很大的學問,我們應先弄清楚這些魚個體的脾氣和體形,有時在兩個相同設備、大小、種類、數(shù)量的混養(yǎng)缸,魚相處的情形就會絕對不一樣。是否合適混養(yǎng)除了遵循生物規(guī)律之外,還要注意觀察,才能下結論。否則就從小訓練他們,讓他們接受團體生活的規(guī)律,習慣彼此合群。 如果混養(yǎng)的魚脾氣不對眼,肯定會發(fā)生打架,追咬,如果魚平時養(yǎng)的好,身體強壯,隔離治療之后應無大礙,至多是鰭條斷類、鱗片脫落等??山洺0l(fā)生的是,抵抗力差的魚傷口發(fā)炎、紅腫,這時細菌和寄生蟲就會借這些物理性的傷害入侵魚體,白毛、爛鰭、爛尾、淋巴囊腫等就會發(fā)生。 這些經常會發(fā)生在新手身上,禁不住那些美麗魚只的誘惑,加上一些不太*譜魚販子的胡謅,在水沒養(yǎng)好,新缸、新水的情況下放很多狀態(tài)也不好的各種魚,我可是有血的教訓?。€人經驗:不要混養(yǎng)虎皮。彩缸絕不要放清苔鼠(包括那種金的)。燕不要和燈科魚混。剛果燈不能放在有草蝦的缸里,呵呵,彩缸里也不能放蝦除藻,全成零食了。愛孔雀的別混養(yǎng)紅箭、黑馬力等。混養(yǎng),入缸本著小型魚成群,大型魚不成群,先養(yǎng)熟一群無攻擊性的魚,再放少量有攻擊性的魚。不過最好遵循一般規(guī)律,省得麻煩!我就見過一群幼龍把一條四十多厘米長的老清道夫給開了。 2、 造景——有時魚缸的造景會非常漂亮,但有些時候也會成為魚的負擔,尤其是大型魚,就那七彩來說,缸里的活動空間一定要夠,假設擺放太多造景,或是材料太尖銳,會使魚在活動過程中碰觸造成物理性傷害,接下來的感染機會就很多了。個人意見珊瑚類的東西最好不用。再就是沉木一定要經殺菌處理過再用。 還有要注意在換水,捕撈時也要注意不要造成魚的物理性傷害,如有可添加一些魚病預防藥(可向魚店咨詢,買那些大品牌的),以減少病原感染的機會。 3、 活動空間不夠大——如果沒有大型缸,最好不要飼養(yǎng)大型魚,即使是幼魚,隨著他們成長也會造成體質下降,因為運動不足,造成脊柱彎曲,或表皮擦傷,非常容易得病,加之小缸維持水質平衡相對較難,幾乎所有因素都不可控了! 再有就是新手一定要注意魚的密度,混養(yǎng)要注意上、中、下魚群分布的平衡。魚和水關系是互動的,一旦魚超過水的承載能力,整個循環(huán)關系就會崩潰! 4、 水質——有一句大家常說的話“養(yǎng)魚先養(yǎng)水”,這句話除了說新缸里的水外,同時也說明了魚缸里的水是養(yǎng)好魚的關鍵! 決定水好壞的因素,主要是過濾系統(tǒng)、控溫系統(tǒng)、和水的來源。馬達、過濾器是生態(tài)缸必不可少的維持系統(tǒng)恒定的設備,可如果我們選錯了設備,有時會造成過濾系統(tǒng)無法充分發(fā)揮作用,造成水質惡化,反之,如果造成缸內水流過大,沖擊力過強,也會有害。有時紅綠燈(或其他小型魚)莫名其妙的死亡,龍魚翻鰓就是水流過強造成的。 良好的過濾系統(tǒng)可以培育微生物過濾床,使他們自己代謝含氮廢物,水里的含氮廢物少了,水質自然就穩(wěn)定了,病就少了。含氮廢物在水里積累過多,會使魚氨中毒。還有就是含氮廢物積累過多時,會造成部分病原蟲數(shù)量上升,會使魚被病原蟲寄生得病。 再有就是PH值不穩(wěn)定,或是長期處于超過魚的忍受范圍的情況,會使魚酸中毒或堿中毒。酸中毒,當PH值劇烈變化時,魚會突然很興奮,泳速加快,死亡的會比較快。長期處在過酸的環(huán)境,鰓和身體黏膜會因為刺激大量分泌黏液,易引發(fā)細菌性感染。堿中毒情形會類似上述,但鰭部組織比較容易破損。避免這些的最好辦法就是穩(wěn)定水質,適當充氧,減少水中含氮廢物,一定要定期換水。 5、 營養(yǎng)不均衡——如果只喂魚一種餌料或飼料就會引起魚“偏食”,長期只吃某幾種營養(yǎng),就會有營養(yǎng)不均發(fā)生??梢杂^察診斷,看魚是否外型是否過肥、過瘦,體色變化是否正常,眼睛有沒有神,泳姿是否有力。嚴重時會使免疫力下降,感染得病。 6、 藥傷——最后是大家經常忽略的問題。用藥過度,或用藥方式不對,會使魚在愈后留下后遺癥,象內臟腫脹,神經組織受傷,可能使魚的外觀改變,嚴重的身體變形。我看到過這樣駝背的紅龍。個人慘痛經歷,彩治好了白毛和黑死并發(fā)癥,成了老頭魚,用藥劑量過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創(chuàng)造好條件,防患于未然!(整理自觀賞魚大百科) 一、癥狀:魚張著鰓,或同時氣喘吁吁吊在水面下 原因: 1、水質不好,主要是缺氧或魚的養(yǎng)殖密度過大。新手沒有過濾系統(tǒng)的缸易發(fā)生。 補救辦法:換一部分水,沒有過濾系統(tǒng)的缸可用氧泵打氧,但要防止魚跳缸,蓋住缸口。生態(tài)缸要馬上檢驗水質,長期沒有清洗過濾器的要馬上清洗。重新計算養(yǎng)殖密度,太大的話要分缸,不然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會很快崩潰,到時麻煩就不是犧牲幾條魚的問題了。有CO2的草缸要暫停打氣,另外就是檢驗過濾泵是不是不夠,計算方法:缸的長X寬X高=容積(升),個人經驗草缸的水每小時循環(huán)五次以上為佳,計算方法:泵每小時的循環(huán)量(購買時包裝上會注明)除以水的總容積=每小時的循環(huán)次數(shù)。一米以上的草缸最好是用兩個循環(huán)泵,1.5米以上的還要加。預防的辦法就是密植水草,每周至少換水1/4,抽出剩食和糞便。 2、鰓蟲侵襲。鰓蟲長約0.6厘米,象螞蝗,前端有兩個吸盤,后端有一個固定器,魚鰓會比缺氧紅,嚴重時病魚會左右擺頭、鰓部有蹭傷,張嘴,嚴重到呼吸受阻死亡。被寄生的魚會并發(fā)其他細菌性疾病,會很快傳染,所以要盡快。補救辦法:隔離做鰓涂片以便確診,福爾馬林浴,氟苯達唑浴。初發(fā)時用魚店買的治細菌劑藥浴即可。預防辦法:買魚時觀察,不要買狀態(tài)不好帶病的魚,不要喂未經消毒的活食,不要把釣來的魚或野外找來的螺、草等生物不經檢疫放入缸里。 |
|
|
來自: liu19an19 > 《養(yǎng)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