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yǎng)生
過度服用維生素無益健康
對上班族來說,吃快餐和方便面之類的食物是常事,這往往會造成油脂有余,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而維生素C是最容易缺乏的維生素,因為它對保存條件的要求較為苛刻,光線、溫度、儲存和烹調方法都會造成維生素C的破壞或流失。因此,當感覺皮膚干燥、心情郁悶、容易疲勞時,很多人都會吃維生素C。對用電腦的人來說,服用維生素A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對眼睛有好處。
解析
成人正常進食一般不缺營養(yǎng)
現(xiàn)代人健康意識越來越強,明白吃得好不等于吃得健康。不少人尤其是白領一族,每天刻意吃各種保健藥丸以補充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認為這才是健康生活。果真如此嗎?
保健藥丸
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健康成年人服用多種維生素制劑不僅起不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反而可能對身體有害,甚至致癌。對部分重癥患者的觀察提示,過量服用維生素E可能使死亡率增加4%,過量服用β胡蘿卜素可能使死亡率增加7%,過量服用維生素A可能使死亡率增加16%。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除非身體急需,一般不建議特意補充,因為這些脂溶性維生素一旦過量,會在身體內形成蓄積,甚至造成中毒。
維生素C以及B族等水溶性維生素,大部分會隨尿液自行排出體外,不會對身體帶來太大的傷害。但如果每天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就會形成對該物質的依賴,一旦停用,可能出現(xiàn)“反跳性”的壞血病。過量服用維生素C,還可能使痛風病患者急性發(fā)作、糖尿病患者的尿糖定性試驗呈假陰性、消化道出血等。而且,大劑量維生素C還可能影響多種藥物的代謝作用,使個別人出現(xiàn)血栓。
短期大量服用維生素A可致急性中毒,長期連續(xù)大量服用維生素A,可致慢性中毒。過量長期服用維生素A還容易發(fā)生肝細胞壞死或引起肝硬變,會使垂體、腎上腺、性腺、甲狀腺等功能產(chǎn)生障礙,使腎臟形態(tài)和功能發(fā)生改變,少數(shù)患者還會出現(xiàn)腎小管細胞壞死、腎鈣化等。
糖、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水,是人體必需的從食物中攝取的六大營養(yǎng)素。
如今,害怕營養(yǎng)缺乏的人越來越多,身體一點小小的不適,都可能讓人焦慮、恐懼,很多上班族,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辦公室,都放著蛋白粉、維生素等,以便隨時服用;老年人更是熱衷于購買各種保健品,補鈣的、安神的、預防心血管病的,應有盡有;甚至不少中小學生的書桌上,除了厚厚的學習資料外,也擺著家長買來的維生素片、健腦營養(yǎng)品……
膳食纖維并非越多越好
成天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品后,人們開始厚愛玉米、高粱、小米等粗糧。粗糧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會促進腸蠕動,使大便暢通。這些作用,對于預防腸癌和由于血脂過高而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都有好處。很多白領總感覺自己每天高纖維攝入不足,除了吃粗糧,還服用果蔬纖維片等。
解析
一般單純性營養(yǎng)缺乏多發(fā)生在兒童時期,他們或因挑食、偏食等造成營養(yǎng)不良,或因生長發(fā)育快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足,或因先天性疾病造成營養(yǎng)吸收差等。
而一個正常的、健康的成年人,其每日所需營養(yǎng)可以全部來于自然食物。只要不挑食,一日三餐肥瘦肉、雞蛋、牛奶、豆類、蔬菜、水果、米飯、饅頭均衡攝取,一般不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缺乏問題,根本不需要其他營養(yǎng)保健品。
現(xiàn)在市場上銷售的蛋白粉類保健品很多,而真正缺乏蛋白質的人并不多。盲目吃蛋白粉,可能造成骨質疏松、彎腰駝背。因為蛋白質攝入增加時,代謝也相應增加了,蛋白質的代謝同時伴隨鈣的代謝,這樣,人體鈣質的流失就增加了。因為蛋白粉代謝的含氮廢物由腎臟排泄,無形中又增加了腎臟的負擔。
人們服用營養(yǎng)補充劑,心理依賴多于身體需要,更多的效果是心理暗示。暗示越強烈,似乎感覺效果越好、越長久。事實上,如果不服用營養(yǎng)補充劑,而通過暗示選用其他食物,效果一樣很好。
解析
食用高纖維食物應該有個度。如果平時就吃一些高纖維的食物,又補充纖維片,有可能造成膳食纖維超量。
過量的膳食纖維不但會阻礙有害物質的稀釋,也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的蛋白質、無機鹽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長期大量進食高纖維食物,會使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免疫抗病的能力。
因此,食用高膳食纖維食物即粗食,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掌握在一定的限度內。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膳食纖維攝入量以20—30克為宜。
不一定缺什么補什么
“補鈣”、“補血”、“補鋅”、“排鉛”……在這個廣告狂轟濫炸的時代,一些人的心理防線漸漸失守,懷疑自己缺這缺那。他們不是根據(jù)身體需要攝取營養(yǎng),而是根據(jù)廣告商的配方盲目進補。
解析
于康(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