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第一次登黃山的日記

 化椒 2011-04-11

第一次登黃山的日記

翻故紙堆,在一大迭文革期間印刷的《學(xué)習(xí)資料》里,不經(jīng)意翻出來一本《工作手冊》,只寫了三十多頁。后邊全是空白。仔細一瞧,原來是1976821日至97日,我還是知青時下江南的原始筆記,讀過之后覺得尚可讀的,于是照搬。如今時興快餐文化,若嫌長,先致歉!

 

8.21;

早上,不到六點,從人旅上車,到了人民橋輪船站。但是,由于昨天的地震通知,我們碰到了壞運氣:買票的人空前多。輪船公司制定的制度是五號窗口排隊,四號(窗口)賣票。結(jié)果是造成了困難,混亂至極。從六點多到九點,我們才從一個啞巴的手中退到了兩張票,而臥鋪則睡不上了。

從輪船公司出來,我們到了獅子林。這個公園與蘇州的許多公園一樣,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一進門,拐了一個彎,一個石頭景,恰如一只活生生的獅子,躍躍欲飛,神態(tài)逼真。左拐右拐,彎彎曲曲千徊百轉(zhuǎn)的廊檐,引導(dǎo)人們漸入佳境。靜靜的池,幽雅的石,濃墨的林陰,使人流連。

西園,這個保護得很好的佛殿,大大小小,近千個泥塑金佛像,高大雄渾的大雄寶殿,如來及觀音,五百羅漢各具神態(tài),栩栩如生。

下午五點半,我們的船從人民橋輪船站出發(fā)了,蘇州的環(huán)城河,污濁不堪,但千船百舸,卻毫不在乎地穿梭來往。柴油機駁船激起了水波,江風(fēng)吹來,一股難言的腥臭氣。但好在這種氣味隨著船的前進而愈來愈淡以致消失了。大運河的水,也越來越清,終于使我產(chǎn)生了下去游它一陣的念頭。船艙里很熱,我到上層的走廊里去乘涼。

夕陽在盡其最后的力量,不愿離去;西天,越來越濃地泛著晚霞;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水網(wǎng)交錯;田野里的莊稼,綠茵茵的;一兩座叫不出名的塔,不斷出現(xiàn)的工廠煙囪,構(gòu)成圖畫般的美。夕陽終于把它最后一縷光,撒在河面上,被船激起的浪打碎,一片片的金。而這碎金般的波浪,又不斷地拍打河岸。岸邊的水面植物,隨波擺蕩著。不斷的浪,不斷的船隊。剛才過去的,是水泥船(用水泥制造的船),裝滿了煤。幾只木船,滿載著化肥,揚著帆過去了;一支運竹的船隊,一支運鋼筋的船隊,都由機船拖曳著,駛過去。這川流不息的水,載著無窮無盡的船。夜了,漁火船燈,航標(biāo)燈,組成一幅夜圖,美極了!

我突然想到,這一條大運河,難道不算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最好的古跡么?從萬里長城,到故宮、慈禧太后的頤和園,有哪一件可以和這條大運河媲美的呢?!一千多年來,這條用我們祖先的勞動,挖出來,又用鮮血澆灌出來的大運河,給我們造出多少福利啊,它給我們的祖國廣闊的土地增添了多少秀色。她用她的寬廣的胸懷,脯乳著廣大的田野,給我們以灌溉,給我們以舟輯之利,還為我們提供漁利。

大運河,我為你頂禮。

 

8.22

清晨,太陽還沒從地平線上升起,我就醒來了,站立于船上,遠望那美好的晨曦。東方泛著紅霞,寬闊的河,邊上長滿水面植物,田野在霞光里,船越來越近杭州。運河上,不時穿過一座座橋,古老的石砌拱橋,現(xiàn)代的水泥拱橋,都從船頂上向后移去,船愈來愈多,汽笛高唱,杭州到了。

在賣魚橋,四毛與人打了一架。

一路電車坐到火車站,辦好了旅社住宿,我們到了延安路,漫步走到西湖濱。從柳浪聞鶯遙望這舉世聞名的勝地,波光粼粼,清風(fēng)徐來,保俶塔聳立在蒼蒼莽莽的山林之上,為西湖添了不少的風(fēng)韻。美麗的杭州姑娘,也為西湖增加了許多光彩。

從湖濱公園走到柳浪聞鶯,名勝于實,幾棵柳樹,一片草地,什么都要票。

走累了,下午睡了一覺。

 

8.23;

今早,到了靈隱寺(云林寺),可惜正在修繕,不開放。到飛來峰看了一下,一個青年婦女走過來低聲問:“要不要龍井茶?三塊五一斤。”四毛說給他爹買一斤。那個女人鬼鬼祟祟,說是怕被抓住,拉著四毛轉(zhuǎn)過背靜處,四毛拿了個報紙包回來。到坐車處一打開,底下一迭學(xué)習(xí)資料,茶葉最多三兩。想回去找已經(jīng)太遲了,被我好好譏笑了一輪。

回來的路上,到了岳墳,墳沒了,里邊擺放“收租院”泥塑。從中山公園坐船到了三潭印月,一艘汽艇,滿載洋人,正游西湖。他們向我們招手,我們也揮草帽回敬,船上立即引來詫異的目光。從三潭印月到了花港觀魚,這是一個秀麗的公園,比名氣大的柳浪聞鶯要美麗得多。從花港,乘車到了六和塔,上到十三層極目遠眺,錢塘江的風(fēng)光盡收眼底,雄偉壯麗的錢塘江大橋橫跨大江,青山大江,煙霧騰騰的,好一派大好風(fēng)光。

又坐車到了虎跑,走路,南高峰、煙云洞、樂水洞、石屋洞、龍井村。這回四毛又買了一斤龍井茶,還是偷偷買的,不過這次注意了,沒有學(xué)習(xí)資料。樂水洞里波光蕩漾,洞深無底。走了很久,什么也看不見,水汽很大,地面也是水淋淋的,石壁也淌水。樂水和石屋外都有圍棋愛好者對弈,稍微看了一下。

一天過去,非常累,但挺有趣。

 

8.24;

看了一下返回蘇州的船票,四毛要去南京探他舅舅。船票很好買,這是傳說那邊地震的結(jié)果。據(jù)說南京都跑空了,留下的也都住在露天里,我們到了南京又怎么辦呢?(2

 

8.25

今早,船到蘇州,街上貼滿大標(biāo)語,走那天還沒有的:“震前不慌,堅持抓革命促生產(chǎn);震時不亂,服從命令聽指揮;震后大干,清理場地作貢獻!”沒打算再留蘇州,直奔火車站,隨便尋了班車就上。早八點,車到無錫即終點,滿街都是地震棚。我們干脆直接奔梅園、黿頭渚、蠡園、錫惠公園。

梅園里,到處都是梅樹,幽靜,但不很媚人,也許是季節(jié)不對吧。

出了梅園,沿著柏油路往東走去,到了一個小山坡后,鳥語林森,旁邊一條岔路,是往渡口去的,一直走的柏油路濃蔭蔽日。一問,這里都是洋大人和官住的,不準進去。渡口花了五分錢,一個小姑娘渡我們過去后,在森涼的小徑里走,拐彎一個大橋頭,是太湖賓館,遠遠望去,綠樹紅墻,自是一個好去處,輪不到我們?nèi)ァ?span lang=EN-US>

不一會,到了黿頭渚,站在渚尖的巖石上,放眼看去,太湖無邊無際,輕煙渺渺,一派大好風(fēng)光。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島若仙山瓊閣,若浮若沉,一點點帆影,一陣陣沙禽水鳥,卻是美極之地。看見這風(fēng)光,不由得想起西子湖。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西子湖,似乎濃施粉黛,雖美,卻難免奢華;這里一片自然清新,怎么肯讓西子湖半分的呢?!

出了黿頭渚,坐車到蠡園。傳說,這里是古代越王勾踐的謀士范蠡,伙同西施潛逃之地。進了園子,冬青夾道,亭臺樓閣,參差隱現(xiàn)。秀氣得很。太湖的一岔,正是蠡園的一邊。這美景使我想起蘇州園林,那里畢竟小家碧玉,行得多了,就有透不過氣來之感。遠不似此地,使人心曠神怡。惟那角落另圍一院,戒備森嚴。問及老翁,謂彭XX住于內(nèi)。嗚乎,彭大元帥!

蘇州無錫,各領(lǐng)風(fēng)騷,相宜得彰。無錫是來得對了,好極,若不到無錫,真不知該多遺憾。興致一來,作詩一首:紅日將落西山,征帆相伴與還。波光閃耀萬點,赤霞搖曳千斑。鷗鳶扶搖忘返,云天遙接水邊。我欲乘風(fēng)歸去,難舍此處人間。

夜晚,無錫旅社因地震緣故,都不讓住,只好溜進火車站,在天橋上睡覺。半夜四點,有車過南京,上車繼續(xù)睡。(3

 

8.26;

到南京,尋到雞鳴寺,四毛舅舅在地震所。洗罷澡,便吃午飯了。地震棚無法容納,其舅請示過領(lǐng)導(dǎo),我們倆獲準住舅舅家,因其家在一樓。

下午奔新街口,飯店很多,也不貴。但宙宙幫借的海鷗相機無法修,快門壞。失望而歸。

 

8.27;

今天又到新街口去轉(zhuǎn)去了,還到了長江大橋。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只好在雨中等車。但公交司機看見我們挨淋卻不停車。只好坐回頭車到橋那邊泰山新村吃飯。下午天轉(zhuǎn)晴,坐車到新街口,走回。

 

8.28;

一早到鼓樓買了30日到池州的船票,五等艙,2.20元。走到新街口,天已經(jīng)大晴,買了一部珠江照相機,不要票。到雨花臺,十年不見了,還是老樣子。想尋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昨晚四毛舅舅說,據(jù)他所知,南京沒有這紀念物。(4

 

8.29;

一早,天氣不壞,徒步出了太平門,經(jīng)過天文臺。在林中柏油路上,走走還是挺可以的。不久便到了廖仲凱、何香凝的合葬墓,又到了明孝陵,這座明代開國皇帝的墳,失修得厲害。也許多虧了他的后代遷都北京,否則明朝是混不了多久的。沒看南京定都的朝廷,全都是短命朝廷的么?

繼續(xù)走一段,到中山陵,氣勢雄偉,游人不少。到了陵室內(nèi),池子里靜靜地躺著一個大理石的人,這就是孫中山先生。外邊一點,有一個座像,是1930年雕塑的。還是那句話,把首都放在南京,能不完蛋嗎?

出了中山陵,下邊有一個別致的音樂池,真是休息的好地方。靈谷寺在中山陵以東,無梁殿是全部用磚砌出來的。后邊有一個精美的靈谷寺塔,九層,可惜因為地震的緣故,不開放。南京的人們,有如此好的休恬地應(yīng)該感到幸福了。一連片無盡的樹林,多美!

 

8.30

一大早,東方紅三號靠了岸,是從上海到漢口去的。我們上了船,五等艙是超員的,到處都擠滿了人,南京鬧地震,怎能不超員?領(lǐng)了床草席加一番棉毯,自己去尋個角落茍且安頓。

可是,走了一天,卻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諾大的長江,只看見我們這一條船。江水浩浩蕩蕩白白流去了,可惜,可惜!為什么不多開幾條船呢?半夜12點,船到池州我們上了岸,住進了迎江旅社。(5

 

8.30;

一大早,東方紅三號靠了岸,是從上海到漢口去的。我們上了船,五等艙是超員的,到處都擠滿了人,南京鬧地震,怎能不超員?領(lǐng)了床草席加一番棉毯,自己去尋個角落茍且安頓。

可是,走了一天,卻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諾大的長江,只看見我們這一條船。江水浩浩蕩蕩白白流去了,可惜,可惜!為什么不多開幾條船呢?半夜12點,船到池州我們上了岸,住進了迎江旅社。

 

8.31

在池州瞎逛,因為沒有汽車上黃山了。到地區(qū)醫(yī)院治腳,花了一元多。在杭州賣魚橋為早餐不讓別人夾塞,四毛跟那家伙打了起來,對方拉來幫手,我們逃離現(xiàn)場時我被一路電車門夾破腳背,現(xiàn)在潰瘍了,很疼。夜里給宙宙去了封信。

 

9.1;

買不到車票,四毛擠了半天才弄到明早510分赴太平縣的車票,從那兒再上黃山。該死的鬼地方,交通如此不便,早知道在南京打聽一下,直接奔黃山。真不知該如何打發(fā)這一天,搬到南湖旅社,為的是離汽車站近,明早別誤車。天下雨了,但愿明天別下了。(6

 

9.2;天晴

昨夜,想早點睡,對旅社發(fā)粘的席子被單都不顧了。誰知剛?cè)雺?,被吵醒了。房間里只有三張床,服務(wù)臺卻開了四張票,此人進來,吵吵鬧鬧,找來了服務(wù)員,看了我們的票,把他領(lǐng)走另外安排,睡意也被他們帶走了,真討厭,卻無奈。

許久,剛要入眠,隔壁又不知在釘什么東西,墻壁叮叮咚咚的。再過一陣,幾個服務(wù)員打撲克,吵鬧聲,拍打桌子聲,聲聲入耳。四毛也被吵醒了,發(fā)起火來,去關(guān)門上的氣窗,故意打得山響,能有什么用呢?

雨聲嗒嗒,幾個鐘頭的覺,醒來好幾次。對門汽車站吵鬧醒的,自己驚醒的。到四點二十,又醒了,這次不用睡了,510分開車呢!

在床上醒著時,想想這個小地方,真是氣從心中起,沒辦法,小地方就是小地方。聯(lián)想起我們那個小地方的許多事情,只好搖頭算了。

上午,是在山區(qū)的公路上度過的,汽車里昨天有人吐了一地,連掃都沒掃,今早就這么上客開車。窗外的景色是美的,汽車時入云端,只見遠遠近近的山尖,浮在靄靄的白云之上,阡佰田野村舍,在腳下萬丈深谷之中,倒是有一番詩情畫意的。十一點,到了太平縣,今天又沒有車了,只好進縣招待所住下,等明早的班車,到湯口下車,步行十里,可以到黃山。

卻不料夜里冒出點事情來:我們倆住了四人房中兩張床,入夜時分又進來兩位。閑話幾句之后,其中一位盯著我細看,突然發(fā)問道:“你是XXX?”我大吃一驚,世界如此之大,又如此之小,怎么會在這個交通極端閉塞的地方碰見認識我的人?四毛剛想稱奇,我趕緊給他遞個眼色,這小子也算機靈,頓時不說話了。然后我說:“那是我哥。”

這次出來,宙宙弄了張空白介紹信,我憑借做木雕的手藝,自己刻制了一枚“河南省游泳運動指揮部”印章,蓋了上去。一路都用這張介紹信住店,如今若被人認出來,那可是吃不了兜著走的。然后就是閑聊,這才知道他們是來搞外調(diào)的。外調(diào)人員都是勝利的那一派,我們屬于失敗了的一派,冤家路窄的話應(yīng)驗了。那位聽說我是“我弟”,接著夸贊到無以復(fù)加的地步,然后大談特談惋惜之情,仿佛我已經(jīng)成了廢品堆里的廢品。倘若我不說累極了想睡覺,他不知還會聊到何時。(7

 

9.3

汽車一早就從太平出發(fā)。清早我和四毛吃了一次今生最便宜的早餐:三分錢二兩糧的餐卷,一人一大碗濃濃的白粥,加上一碟青豆炒豆腐干。昨晚也不錯,一條紅燒鯽魚賣兩角錢。

汽車過了潭家橋,鄰座的乘客說,那些為搶救破木頭而犧牲的知青,就死在這一帶。他的話語中帶著不屑,我卻有點同感,生命怎么說都比木頭寶貴,無論那木頭是誰家的。車子開始爬山,在盤山公路上哼哼。這里,已是黃山的地界了??创巴猓蛔椒?,高聳入云,蒼松翠竹,滿山遍野。從山上的竹木叢中,彌漫出一縷縷清煙薄霧,升騰而上,成了一片片白云。

拐過彎去,透過云霧,一輪紅日,從山邊噴薄而出,頓時,隱隱現(xiàn)現(xiàn)的群山披上了金紅色的霞光。車出三岔,可以看見黃山最大的九龍瀑,從天上傾瀉而下,在石上九迭,故名。可惜現(xiàn)在水不多,據(jù)說在大雨之后,這兒可是一個壯觀的景色。

車到湯口,我們下車步行。不久,就在沙石公路上進入兩座大山之間,這峽谷是冰川擦痕,叫逍遙溪,又叫溫泉溪。巨大的花崗巖石礫,布滿山溪,流水在石礫間跳躍,發(fā)出歡快的喧嘩。行一公里,見黃山大門,陳老總手書“黃山”二字鑲在門上。沿登山石級穿過幾道盤旋的公路,遠遠望見溪對面一面巨大的石壁上,一股水流飛喘而下,這就是百丈泉。

走進溫泉賓館,住下,馬上就奔百丈泉前的觀瀑亭,亭上有匾,胡志明手書“觀瀑亭”三字于其上。字還看得過去,惟不知是字隨亭名還是亭隨字名。從觀瀑亭沿逍遙溪而上,過觀魚亭、溫泉,越鎖泉橋,上黃山禮堂,沿石級而上,在桃花峰上,有一個觀瀑樓,只是凡人免進,只接待達官貴人。于是在樓外看溪對面紫云峰,兩股巨大的瀑布成人字形,右邊一股大些,左邊一股小些,剛下過一場大雨,也有呼嘯之韻味。

黃山的瀑布,大抵都是些雨水的發(fā)泄,像百丈泉,無雨就是一堵石壁,暴雨才成壯觀的大瀑布。再行至桃源亭,亭在桃花峰下發(fā)芽的一座小山峰頂上,勁松挺拔,綠樹環(huán)繞。亭子上有郭沫若手書“桃源亭”三字,我不知此公何以選此亭發(fā)雅興,其實他一輩子都在湊熱鬧。上到亭的第二層,賓館一帶盡收眼底,巨大的峽谷,郁郁蔥蔥;谷底,溪流急喘直下,綠樹紅瓦,嬌嬈可愛。白云則沿兩岸的高山緩緩爬行,遠處的山坡上,分明可以看見陽光;近處的青山卻漸漸地被云霧籠罩。立于亭前,似乎伸手可握卻又一無所握,只有白茫茫一片,沿著山坡漸上的參差樹影,黑黢黢的,在白茫茫的天幕里犬牙交錯,慰為奇觀。

下亭東去,沿石級過白龍橋,又走在古木巨竹的林間小道上了。雨在一陣一陣地下,剛才那位與我們同住一室的安徽作家說,黃山就需要雨中游,越是下雨就越好看。我們趕緊出來了,趁著下午的雨。他卻依舊在屋里爬格子,說是看得多了。中國其實沒有作家,不過宣傳資料寫作員罷了。但看來他這番話倒是蠻對,雨中游黃山,樂趣確實無窮無盡。

天色還在不斷地變化,云霧一陣陣沿峽谷西去,一會兒,滿天皆白,人行于霧中;一會兒,云開日出,陽光立刻灑滿整個大地。到虎頭巖,這是一塊巨石,據(jù)說像老虎頭,口張,內(nèi)有石凳,在“虎口”內(nèi)小坐,天又下起雨來,不一會,又停了。繼續(xù)西進,不料雨又來了,還挺大,我們趕緊鉆進溪邊一塊巨石縫隙里,淋不著卻免不了沾著,雨卻越來越大。眼看溪水漸漲,很快就淹過腳背,那咆哮聲也越來越可怕,趕緊溜出來,爬上溪邊石路。剛幾分鐘,上游涌過來的山洪就沖騰下來,我們剛才棲身的地方已經(jīng)被洪水吞沒了。

前行不遠,一個不知名的大瀑布,水沫如雨,隨風(fēng)飄灑;一縷陽光斜照,彩虹橫貫溪流,漂亮。沒走幾步路,有三疊泉,飛瀑自山頂而下,從我們腳下入溪流,愈走,瀑布愈多,最大的該算鳴弦泉,兩股巨流自天而降,擊于巨石,水花四濺,又飛揚如雨,無怪旁邊那巨石要稱“醉石”,不醉才怪!看溪對面的大山,不時就有林中涌出的飛瀑入溪。一路上水聲喧嘩,激浪飛揚,確是雨中黃山獨有之美景。行至湯嶺關(guān),居高前后望,只見蒼綠的大山谷中,云煙時聚時散,仙風(fēng)若有若無,可贊,可嘆。

從湯嶺關(guān)回返,走了一兩里路,水霧之中,忽然感覺溪兩岸的山巒漸漸靠近,又逐漸分開。溪流依舊沖激,溪中不斷生成霧氣,騰騰而上;東方,風(fēng)又推過來無限白云,只見云層順山勢而爬升。就在這云霧的翻騰變幻中,對岸的陡山,縹縹緲渺,時而后退,時而前進;時而搖搖往上,時而沉沉飄下,真正是一幅山中海市蜃樓的奇景。那么巨大的山巖,莫非也要騰云而去?!心中自然明白這是水霧導(dǎo)致的奇觀,但這美不勝收的奇觀得以親眼目睹,不枉此次黃山之行也!

回到賓館,吃罷飯,應(yīng)四毛邀同入溫泉一泡,一切疲勞都散去,記了今日之苦樂,酣然睡去,明天還要進山哩?。?span lang=EN-US>8

 

9.4

整個右腳背都腫了,傷口依舊在潰,疼,看來池州地區(qū)醫(yī)院那一元多是白花了。四毛怕我爬不了山,提出撤退的動議,遭否決。只是五點多鐘就醒了,不想打擾他們倆的美夢,自己跑到外邊,旭日正東升,霞光也燦爛。我獨自欣賞了一回黃山早晨的迷人景色,回房間時他們也都起床了。感謝罷作家同志雨中游黃山的經(jīng)驗之談,我倆便上路。

沿著兩座通天的大山,林間石級濃蔭蔽日,很爽。不久到慈光閣,有千僧灶,不知當(dāng)年這里住過多少和尚。出慈光閣沿石階再上,行三里,到青鸞橋。只見朱砂、紫云兩大山之間,山水奔騰。橋架喘溪之上,舉目回望,對著谷口的是森森莽莽的桃花峰;上看山水從綠蔭之中沿溪奔涌而出,擊于巨石之上,聲如雷吼。石階在溪邊巨大石壁邊溯流而上,在陡峭的山坡林彎處即是半山寺,有劉伯承題匾一塊。

從半山寺眺望天都峰,云莽莽,不見天,太陽在云霧后面如玉盤,渾圓透亮。只見云漫漫時濃時淡,在云層之間明亮天空的映襯之下,天都峰頂一巨石,如母雞,昂首翹尾,對著更高處啼叫,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遠望天都峰在明亮的天空中,只是一片黑色的輪廓。不一會,云層沿山谷而上,漸漸地一切都不見了。我們都置身云霧中,天頂上依稀看到天都峰頂,灰蒙蒙一片樹影參差,如仙山瓊閣,如天上人間。半山寺海拔1110米。

從半山寺到龍蟠坡的路很險,俯身回看,老人峰不知啥時已經(jīng)到腳下去了。這才意識到自己還是挺偉大的,瘸著腳還能爬到這么高的地方,輕傷不下火線哪兒都有。老人峰頂一巨石立在云中,似老壽星將欲下山,大約因此得名吧!云也在腳下洶涌,時而上時而下。未幾,云開日出,剛才還以為海闊天空的地方突?,F(xiàn)出頂天立地的蓮蕊峰來。陽光一片片撒在群山之中,墨綠色的濃蔭里散落著幾處紅花,火紅火紅的,真叫“萬綠叢中一點紅”,妖艷極了。

過了天門坎,又墜入大霧里,人在霧中行走,不見什么景物。走著走著,霧淡云稀,天都峰頂又在眼前,確是天上都會。再看峰前,再細看峰前,一石尖聳,叫做“兔兒望月”,果真貼切。到天都峰腳下,路分兩岔,我們右上登天都,不是說“不到天都峰,等于一場空”么?既來之,決不肯“一場空”的。

石級陡峭,許多地方必須“四足”而走,不禁氣喘吁吁。將到頂峰,一片無土巨石,如魚背出水,號稱“鯽魚背”,背脊上僅狹路一條,兩邊有鐵鏈可扶,但兩邊都是萬丈深淵,云霧在不可測處晃悠,為天都最險處,仍嚇退不少人。前行鉆過幾節(jié)不得不彎腰的石洞,就到了天都極頂。回頭看看,1810米的天都峰頂,奇松照樣挺拔,姿態(tài)格外雄奇,可謂天工造物了。等了約一個小時,天終于放晴了一陣,只見遠近群山,云霧繚繞,分外雄渾壯觀。黃山四絕之中,最絕的恐怕就是這變幻莫測氣象萬千的云了。我想,中國畫一定是從這里發(fā)祥的。

從天都下來,又得沿石級而上,叫玉屏蹬道,險峻至極。過了渡仙橋、一線天、文殊洞,到玉屏樓。樓前路邊,千年迎客古松,立于懸崖之畔;姿態(tài)婀娜蒼勁,伸出那么長的枝條,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山路另一邊石壁上,劉伯承元帥手跡銘刻著:“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云霓望如何;黃山自古云成海,從此云天雨也多。”這老元帥真令人欽佩,如此年紀還能爬到如此絕境,且心境也如此之高。無錫聽聞的那位元帥,看來就不懂“從此云天雨也多”的道理。

玉屏樓,號稱黃山第一景,恐怕這迎客松就立了頭功。也不止,在樓前,望天都山石道沿山直上萬千層,我們就是從那里爬過來的,好漢!旁邊的耕云峰頂,一長石臥于兩山石之上,宛如一鼠,躍躍欲試跳上天都峰去,不愧“松鼠跳天都”;轉(zhuǎn)過這邊蓮蕊峰頂,一石如船,正欲向本樓開來,稱采蓮船。峰后石壁,突出一塊,尖尖的頭,長長的尾,又如一孔雀,攀于石壁,收尾支持,轉(zhuǎn)首四望。真是“孔雀戲蓮花”。再轉(zhuǎn)過去,是蓮花峰,山石成股,如蓮花。樓右邊,是一塊鼻子伸上天的“象石”;樓后的山上,一個叫做“金龜望月”的石頭,如巨龜想爬上山去找月亮,誰知將至山頂,才知月亮在天上,只好在那里干望著。樓對過,是伴客松,右邊還有送客松,比迎客松小,姿態(tài)相仿,仿佛在依依不舍招手送那些繼續(xù)進山的游客。只是今晚我們不走了,留宿玉屏樓,因為這里是觀前海和日出的勝地呢!但愿明天能如愿。傍晚下大雨了。(9

 

9.5

大清早,五點左右我就起床了,先去出恭,又繞到“天池”洗漱??匆姵厮m不過十余平方米、深兩米許,卻清澈涼爽,于是下水游泳,能在“天池”裸泳,也是今生難得之快事。水冰涼,真神仙沐浴之享受。不料正快活之時,一個小和尚來擔(dān)水,臭罵不已。原來這是整個玉屏樓的水源,無論和尚還是游客,都得用我的洗澡水煮飯吃了。

天氣看來很好,我們連忙爬到西邊山坡上去看日出,等找到合適的地方,太陽老高了。前海也沒有出現(xiàn),按理說,昨晚暴雨,今日云海日出都極易發(fā)生的,卻無,難道是我入“天池”游泳惹的禍?吃罷早飯,太陽光輝普照,我們背上背包出發(fā)了。下坡就是“蒲團松”,亭亭玉立,冠如華蓋,確是奇松一株。遙望山坡上,指路石手指向天,不如叫指天石吧!接踵而來的是蓮花、蓮蕊兩峰之間的八百級蹬道,直爬得人喪魂落魄。上了這八百石級,再下,就看見左邊不遠處的山林之中,綠色的山坡上爬著一只巨大的石龜,昂首向天,大約龜殼被砍開了,成了三瓣,謂“金龜探海”。

離開不久到蓮花峰腳下,沿右邊路上蓮花峰頂,一路奇松極多,只因生的不是地方,也就沒了名字。只有兩棵,名曰“雙龍”的那棵,不如“飛龍”來得神氣。到山頂上,只見萬朵云花,如絮如潮,盡在眼底;無數(shù)山尖之蒼影,浮于云層之中,不由得心胸坦蕩。杜甫所謂“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大抵應(yīng)是這個描繪。仙風(fēng)陣陣吹來,不覺將肚子里的污穢之氣,皆盡吐光。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我說“人生失意去爬山”,何必借酒澆愁?

山頂上石刻“阿彌佗佛”四字,每字大若八仙桌,不解其何意。依山頂最高巖柱,看山下裊裊而升的云霧,自是極大享受。忽然,只見稍矮些的山峰上,淡淡的五彩飛虹圍成一圓,乳白云幕恰似一巨鏡,中立一人影,絕了,剛欲招呼四毛來看,這小子要在黃山最高峰頂出恭留念,不知鉆進哪個角落里去了,卻發(fā)現(xiàn)那鏡中人影也招手。這才明白“鏡子里面不是我嗎”的含義,繼而手舞足蹈,鏡子里那人影也同時發(fā)了神經(jīng);同時大呼四毛,小子提著褲子鉆出來,看見這景卻愣了。我喊道:“快進來!”他才連忙過來,可惜晚了一步,那鏡子已消失了。那“阿彌佗佛”四字,我知其意了。

從蓮花峰下來,又有龜蛇二石夾路,黃山哪來那么多烏龜!此處遠看,云際峰上有一小小石影,輪廓恰似一女席地而坐,名曰“仙女繡花”。過龜蛇二石,即百步云梯;正對面山上,巨石又如張嘴之鰲魚,其實也是烏龜,嘴前不遠,幾個圓石如田螺,叫“鰲魚吃螺絲”。下到梯底,抬頭看看,赫然一個頭戴僧帽身披袈裟的僧人低頭下行,真?zhèn)€是“只顧低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無怪要叫“老僧入定”的。上石級穿鰲魚嘴過去,一大片低洼的松林地帶,叫“天海”;走到對面光明頂山腳下,回頭一看,原來這鰲魚身上還坐著一只大烏龜,小心翼翼爬著,一動不動。

上了天平矼,在氣象站大院邊上,路分岔,我們奔飛來石去了。所謂飛來石,就是在懸崖頂上立著一個十多公尺高的長石頭,仿佛推一下就會倒似的,但沒人能推得動。憑欄遠眺,千萬峰巒,險峻挺拔,各種樹木長滿山谷;放聲一吼,回響四方,就像千百人唱和一般。下山來,松逐漸少了,毛栗子、樺樹、櫟樹等做家具的樹我認得,其他更多以及那些灌木之類多了起來。

西海邊,有一亭,名排云亭。本在云間景最佳,可惜此時已無一絲云霧,眼前便臨萬丈深淵,令人心跳,山溪流水嘩嘩,就是不見水在何方。由排云亭行不遠,就到了北海賓館,兩人吃住一天得五元多,真貴。整個賓館靜悄悄的,沒幾個人住,據(jù)服務(wù)員說,除了八一制片廠有一幫人在此拍電影之外,只有我們倆。什么東西都沒有,我們的膠卷快完了,這里也沒有賣的,如此服務(wù)。

接著到散花塢,有散花精舍,供大人物來住的。我們在精舍門口,欣賞了黃山一大奇景:“夢筆生花”,小山渾圓如毛筆頭,上生小松一棵,婀娜如花,確實好景。旁邊不遠即是筆架峰,峰生五股,形同擱毛筆的架子,天成!附近那些山石,什么駱駝石、飛來鐘什么的,長得不是地方,給“夢筆生花”罩沒了。接著轉(zhuǎn)向始信峰,沿途有黑熊松、龍爪松之類。始信峰得名于到此始相信黃山美之意,據(jù)說是古代文人贊不絕口的名字。到了跟前,石筍矼確實奇特,怪石嶙峋,如刀如戟,刺破青天;松樹枝奇特,如錦上添花。叫始信也未嘗不可,但總覺得不盡人意。

下午四點多,狂暴的大雨下個不停,直至夜晚。(10

 

9.6

天不亮就起來了。昨晚與八一廠那幫人一桌吃飯,整個賓館住客就這一桌。他們拍一個叫《鶯歌燕舞》的片子,需要拍日出。來十幾天了,沒有日出,只有太陽升。我告訴他們,明天一定有日出,他們不信,問依據(jù)何在?我說,因為我來了,于是大笑。打賭。

租了大衣,四角,臟兮兮的,快趕上剃頭師傅的磨刀布了。出到清涼臺,居然有那么些人,他們昨晚住哪兒?看來已經(jīng)睹贏了一半,云海是肯定有了。“妙在非海,而確又似海”,無邊無際,真同凝固了的大海。蒼蒼茫茫,山都只剩個尖尖,倒像海里的一個個島嶼,什么是仙山瓊閣?眼前這景色就是仙山瓊閣。東方的天際泛成一線緋紅,逐漸擴大;5.45,歡呼聲中一輪紅日從云海盡頭的彩霞中冉冉升起,火紅透亮,格外鮮艷;頓時整個云海都映襯在霞光里,石筍矼尖利的山峰都成了黑色的輪廓,邊沿泛著朝暉染成的粉紅;這一輪紅日越來越高,越來越亮,壯觀極了。什么是大自然的美?這就是。我自知任何文章也不足以描繪,只恨沒有彩色膠卷,要不然,非拍它幾十個卷才過癮。

日頭漸高,景色也漸變。在各種山石的影子里,分明有一個人背著背簍站在那兒,這叫“童子背包”。在它前邊,兩個老態(tài)龍鐘的人正對坐弈棋,這叫“仙人下棋”;旁邊還有一個戴著古代官員烏紗帽的大漢,被稱為“丞相觀棋”。我們爬上更高的清涼頂,對面的平頂石山上,一個石頭突兀而立,真不愧是“石猴觀海”??催@猴子果然維妙維俏,面對波瀾壯闊的滔滔云海,它顯然是驚奇了,勾著頭,似乎還在抓腳丫子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這個奇跡!所有的人都嘖嘖稱奇,欣賞這云海,更感嘆這石猴。有人高聲道:“這有好多猴子都在觀海呢!”大家都笑了,一個女聲道:“我怎么就看見一個?別的在哪兒?”笑聲更歡了:“我們不都是猴子猴孫嗎?”黃山的美景吸引人們前來觀賞,應(yīng)該更多的人來觀賞才是。

景色太美,膠卷卻沒了。與四毛一商量,干脆跑一趟,走云谷寺這條路出山,買了膠卷再回來。腳背依舊紅腫,卻不甚覺得疼痛,回賓館吃過三兩固定早餐,我們上路。

這一路都是下坡,比中路遠些,但不必上山下山,沒那么累。平天矼往云谷寺,時而松徑幽邃,時而依山傍水,溪流始終在路邊淙淙作響,陽光分外明朗,這好天氣據(jù)說也不常有。山景不斷從身邊掠過,下山的腳步是比上山來得輕松。不時停下腳,按照導(dǎo)游圖上的指點,尋找那些景點。山確實奇?zhèn)?,石也確實怪異,要在這些奇山怪石中找出些名堂,也非易事。這是石鼓,好認:一個鼓狀巨石,立在一根高高的石柱上,自成一孤峰;那是“雙貓捕鼠”,我順著四毛的指向望去,一個石頭老鼠夾在兩個巨石之間,吱吱亂叫,急著想逃出這個石頭夾子。雙貓雖然有點牽強,這亡命鼠卻實在栩栩如生;“五老蕩船”、“天狗望月”,走著看著找著,樂不知疲。

“介子推背母”十分形象,那長長的石分明像是古裝漢子,背著個老人往山上走,腰間還露出老人的雙腳。費了些口舌給四毛講解戰(zhàn)國時的故事。那下邊的“仙人采藥”也形象。走到皮蓬,石上有“仙人指路”,接著就看見“猴子捧桃”,山頭極像猴頭,正捧著個石桃張開嘴咬,越看越象。這路到云谷寺有十五里,不知不覺就走完了,一路猜謎語般找景點,于是并不覺得遠,也不累。

九點多到達溫泉,買了兩卷膠卷,不甘心就這么離去,便補拍了兩張百丈泉。接著沿昨天進山的路回北海賓館,中午到玉屏樓午餐,這飯肯定是用我那“洗澡水”做的,那個小和尚看見我還在做鬼臉,估計他們還會享用好幾天。下午過東海門時,走了煉丹峰這邊,昨天沒走的。據(jù)說黃帝在此煉丹,倒去的藥渣變成黃山;在那個“龍王朝東海”的地方,幾個游客正在指指點點,原來有一處黃山圖上沒有標(biāo)出的景點。四毛突然叫道:“我給命名,就叫它仙人讀書。”我們大家一起看過去,只見兩個石峰如兩個仙人,正合讀一本書,一人低頭看,另一人搖羽毛扇在旁,一伙人同聲叫好,姑且如此定了。

回到北海,首先補拍了兩張“夢筆生花”,又到始信峰,拍了幾張。到排云亭,欣賞了“仙女繡花”、“仙女彈琴”、“天犬”、“仙人曬靴”、“武松打虎”等景色。這兒是觀西海的地方,也是看晚霞的好地點,我們一直等到太陽落山。

太陽終于落山了,它把那燦爛的余暉慷慨地撒在云層里,滿天火紅,滿天霞彩。這霞不同于朝霞,朝霞多鮮,晚霞多艷;血紅的日,越落越底了,終于在山巒間沉沒下去,但它的光,依舊染遍了天上那魚鱗般的云。(11

 

9.6;

天不亮就起來了。昨晚與八一廠那幫人一桌吃飯,整個賓館住客就這一桌。他們拍一個叫《鶯歌燕舞》的片子,需要拍日出。來十幾天了,沒有日出,只有太陽升。我告訴他們,明天一定有日出,他們不信,問依據(jù)何在?我說,因為我來了,于是大笑。打賭。

租了大衣,四角,臟兮兮的,快趕上剃頭師傅的磨刀布了。出到清涼臺,居然有那么些人,他們昨晚住哪兒?看來已經(jīng)睹贏了一半,云海是肯定有了。“妙在非海,而確又似海”,無邊無際,真同凝固了的大海。蒼蒼茫茫,山都只剩個尖尖,倒像海里的一個個島嶼,什么是仙山瓊閣?眼前這景色就是仙山瓊閣。東方的天際泛成一線緋紅,逐漸擴大;5.45,歡呼聲中一輪紅日從云海盡頭的彩霞中冉冉升起,火紅透亮,格外鮮艷;頓時整個云海都映襯在霞光里,石筍矼尖利的山峰都成了黑色的輪廓,邊沿泛著朝暉染成的粉紅;這一輪紅日越來越高,越來越亮,壯觀極了。什么是大自然的美?這就是。我自知任何文章也不足以描繪,只恨沒有彩色膠卷,要不然,非拍它幾十個卷才過癮。

日頭漸高,景色也漸變。在各種山石的影子里,分明有一個人背著背簍站在那兒,這叫“童子背包”。在它前邊,兩個老態(tài)龍鐘的人正對坐弈棋,這叫“仙人下棋”;旁邊還有一個戴著古代官員烏紗帽的大漢,被稱為“丞相觀棋”。我們爬上更高的清涼頂,對面的平頂石山上,一個石頭突兀而立,真不愧是“石猴觀海”??催@猴子果然維妙維俏,面對波瀾壯闊的滔滔云海,它顯然是驚奇了,勾著頭,似乎還在抓腳丫子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這個奇跡!所有的人都嘖嘖稱奇,欣賞這云海,更感嘆這石猴。有人高聲道:“這有好多猴子都在觀海呢!”大家都笑了,一個女聲道:“我怎么就看見一個?別的在哪兒?”笑聲更歡了:“我們不都是猴子猴孫嗎?”黃山的美景吸引人們前來觀賞,應(yīng)該更多的人來觀賞才是。

景色太美,膠卷卻沒了。與四毛一商量,干脆跑一趟,走云谷寺這條路出山,買了膠卷再回來。腳背依舊紅腫,卻不甚覺得疼痛,回賓館吃過三兩固定早餐,我們上路。

這一路都是下坡,比中路遠些,但不必上山下山,沒那么累。平天矼往云谷寺,時而松徑幽邃,時而依山傍水,溪流始終在路邊淙淙作響,陽光分外明朗,這好天氣據(jù)說也不常有。山景不斷從身邊掠過,下山的腳步是比上山來得輕松。不時停下腳,按照導(dǎo)游圖上的指點,尋找那些景點。山確實奇?zhèn)?,石也確實怪異,要在這些奇山怪石中找出些名堂,也非易事。這是石鼓,好認:一個鼓狀巨石,立在一根高高的石柱上,自成一孤峰;那是“雙貓捕鼠”,我順著四毛的指向望去,一個石頭老鼠夾在兩個巨石之間,吱吱亂叫,急著想逃出這個石頭夾子。雙貓雖然有點牽強,這亡命鼠卻實在栩栩如生;“五老蕩船”、“天狗望月”,走著看著找著,樂不知疲。

“介子推背母”十分形象,那長長的石分明像是古裝漢子,背著個老人往山上走,腰間還露出老人的雙腳。費了些口舌給四毛講解戰(zhàn)國時的故事。那下邊的“仙人采藥”也形象。走到皮蓬,石上有“仙人指路”,接著就看見“猴子捧桃”,山頭極像猴頭,正捧著個石桃張開嘴咬,越看越象。這路到云谷寺有十五里,不知不覺就走完了,一路猜謎語般找景點,于是并不覺得遠,也不累。

九點多到達溫泉,買了兩卷膠卷,不甘心就這么離去,便補拍了兩張百丈泉。接著沿昨天進山的路回北海賓館,中午到玉屏樓午餐,這飯肯定是用我那“洗澡水”做的,那個小和尚看見我還在做鬼臉,估計他們還會享用好幾天。下午過東海門時,走了煉丹峰這邊,昨天沒走的。據(jù)說黃帝在此煉丹,倒去的藥渣變成黃山;在那個“龍王朝東海”的地方,幾個游客正在指指點點,原來有一處黃山圖上沒有標(biāo)出的景點。四毛突然叫道:“我給命名,就叫它仙人讀書。”我們大家一起看過去,只見兩個石峰如兩個仙人,正合讀一本書,一人低頭看,另一人搖羽毛扇在旁,一伙人同聲叫好,姑且如此定了。

回到北海,首先補拍了兩張“夢筆生花”,又到始信峰,拍了幾張。到排云亭,欣賞了“仙女繡花”、“仙女彈琴”、“天犬”、“仙人曬靴”、“武松打虎”等景色。這兒是觀西海的地方,也是看晚霞的好地點,我們一直等到太陽落山。

太陽終于落山了,它把那燦爛的余暉慷慨地撒在云層里,滿天火紅,滿天霞彩。這霞不同于朝霞,朝霞多鮮,晚霞多艷;血紅的日,越落越底了,終于在山巒間沉沒下去,但它的光,依舊染遍了天上那魚鱗般的云。(12

 

9.7

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依我,還得多呆兩天,四毛卻想家了,沒出息的家伙。也沒錢了,繼續(xù)呆下去似乎也不可能。于是決定走路到太平,順便逛松谷庵這條路線。然后從太平到池州,坐船上武漢。早起,云海與日出都無,那伙拍電影的已經(jīng)溜了,白賭了一把。大霧彌漫,天顯得陰沉。

也得走。早飯只給一碗粥兩個饅頭,顯然不夠,想多買點都不行,說是要昨晚預(yù)定才給。我們于是離開黃山后海,沿著到松谷庵的山路向北走去,從地圖上看,松谷庵應(yīng)該離太平不遠的。過獅子峰,就是十八道彎,幾百級石階,急劇地下到谷底,之字形拐了十八次。路依舊是幽深的,石筍矼的奇松怪石,清涼臺的煙霞美景,都到后邊去了。

下了十八道彎,前邊的山上是一只石天鵝,正在巖頂上,伸長脖子望著。身下坐著十幾個圓石,所以就叫“天鵝孵蛋”了。這石怎么會這般奇?簡直不可思議。旁邊是駱駝峰,也就是一只引項朝天的駱駝,背上還站著一只小駱駝呢!走過去,仍是林間石路。密林中各種花含露珠而開,黃鶯、鷓鴣、山雀……都在比賽唱歌,清脆婉轉(zhuǎn)的鳥語,此起彼伏,互相應(yīng)答。我用口哨去學(xué)鳥語,居然也有應(yīng)答,可惜聽不懂,不知該如何繼續(xù)下去。那鳥大概也聽出破綻,不理我了。這條路有如此多鳥,不冤枉走一趟。

四毛還在尋找靈芝和天女花,我笑他也不在乎。我則自顧自地觀賞山色,山溪對面遠遠的樹林里,一只猴子閃了一下身影,那必定是黃山猴了。兩只松鼠正爭奪一只野果,一個負了,跑跑跳跳,一下子就從樹上溜到地面,又一溜煙跑去另一棵樹,飛快地爬上去。這只勝利了的銜著個綠色的果子,爬在樹上品嘗,竟然不知我們走近。等我們觀賞夠了,它才發(fā)現(xiàn),立即從這棵樹“飄”到那棵樹,一連幾棵便沒了影。

一直走,一個人也無,竟有些陰森感。我們又看了“仙人看榜”、“太白醉酒”,下到山溪里拍照。溪水清澈可愛,底下的石礫,一清二楚;順溪水上溯,石筍矼、上山峰等山影在云霧中,層次分明,這景自然不能放過。朝前走,過石橋,大雨來了。我們連忙跑跑躲躲,開始在密林中還是能躲一下雨的,后來不行了,雨既大又久,樹葉便無能為力,終于濕了大半。好在還翻出個塑料袋,把相機裝進去舉著。人終于成了落湯雞??繋r石、樹冠都不行,還是得找個真正擋雨的所在。

濕衣服穿在身上特別難受,走起路來到處都在拉拉扯扯,極其別扭。想著這漫長的路上都沒遇見人,如今暴雨,更不應(yīng)該有人來的。于是脫光,兩個裸奔的家伙,確實舒服了許多。四毛把褲衩當(dāng)帽子讓它引雨水流到脊背上去,不然眼睛都睜不開。天陰沉得可以,讓人以為近黃昏了,閃電和炸雷給人以恐怖感,先前還那么溫柔的山澗,現(xiàn)在咆哮得勝過黃河,十幾米高的浪頭一個接著一個,真有點害怕它卷到山路上來。

所謂天無絕人之路,我們終于連跑帶走地到了松谷庵。套上濕衣褲,顫顫驚驚尋入庵內(nèi),雨是淋不到了,看這破舊的房屋,斜柱歪梁,擔(dān)心它隨時會倒掉。庵不小,空無一人,蒿草叢生,門板沒有了,窗扇也掉得差不多。箱子柜子倒不少,都是東歪西倒的。一個鼎鍋翻在天井里,香爐散落在各處。大雨絲毫停的意思也沒有,屋子漏得一塌糊涂,畢竟強過外邊許多。樓上樓下,左廳右舍,根本找不到一個人影。柴火倒是不少,幾口大鐵鍋似乎還在使用,于是我們又一次脫干凈,點燃一堆篝火,烘烤衣服要緊。四毛原指望到此討口吃的,早起吃那三兩,早沒了。心有不甘地尋找半天,連紅薯根子也不見一根,卻發(fā)現(xiàn),這里大約是生產(chǎn)隊炒茶葉的所在。

也許被火烤得暖和點,我四處轉(zhuǎn)轉(zhuǎn),看來此處原本是個大庵,修造時還是挺講究的。園子里那個圓門,頂上書寫的“聽濤”匾額還在,如今,真是破敗得不能再破敗了。大殿那幅墻壁,原本是潔白的,如今滿是涂鴉,什么“到此一游”,什么“花錢買累”,還有些歪詩。差不多人夠得著的地方都涂滿了。庵外山溪里山洪繼續(xù)咆哮著,雨雖然小多了卻沒停。穿上烤干的衣服畢竟舒服許多,四毛還在繼續(xù)烤背包,我晃悠了一陣,來了詩興,搬了張破桌子,拿了根柴炭,爬上去,寫高些:

禪佛禪到松谷庵,煙滅佛亡庵也殘。
    
疊障峰前聽流喘,聽濤門內(nèi)忍饑寒。
    
陰霾未散衫已透,山雨無情走亦難。
    
自信浮云難蔽日,且燃篝火待衣干。

眼看雨停無望,又不甘在這個破庵里久留,我們各找來一個破簸箕的底子,頂在頭上繼續(xù)前行。經(jīng)翡翠池,已是激浪沖天,水花飛卷,完全另一種景色。想起那個雨中游黃山的經(jīng)驗之談,不免有些苦澀感。又經(jīng)過兩三處破廟的殘跡,花崗巖雕琢的石柱,六面都刻著佛家之對聯(lián),石墻雖飽經(jīng)風(fēng)霜,卻依然完好如新,只是屋頂都沒了,雜草已成沒頂之茂盛狀。

不料正在四毛嗷嗷叫餓時,居然看見一座完好的廟宇,大門上鐫刻著《芙蓉居》三字,里邊已不是佛家唱經(jīng)或文人歸隱之所在,成了兩戶農(nóng)民的住宅。趕緊尋了進去,每人五角錢半斤全國糧票,農(nóng)婦隨即造飯。大約是全國糧票帶來的喜悅,青椒炒蛋之外,還另炒了一對鷓鴣。這餐飯,吃得格外香甜。及至到達太平縣,天已經(jīng)全黑了。(日記到此結(jié)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