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今年來,針對“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的低效教學現(xiàn)象,“有效教學”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詞被提了出來,受到廣泛的關注,得到深入的探究。特別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著高耗時,低效益現(xiàn)象。筆者就自己在課堂教學及在聽課中碰到的一些低效甚至是“無效”,做一點探討。 一.“無效”導入 本來每堂課的導入,或概述故事情節(jié),或渲染氛圍,或創(chuàng)設情境,這無可厚非,但有些導入?yún)s長篇大論,費時低效。特別是有關名人寫的文章或?qū)懨说奈恼?。如教學有關魯迅寫的文章,初一初二都有,教師導入時就把魯迅的生平、成就等一一指出,惟恐遺留,初一如此,初二也如此,導入就花費了十幾分鐘。又如教學《列夫•托爾斯泰》一文 時,有教師在導入時介紹托爾斯泰生平,把教師教學用書上的全部內(nèi)容照本宣讀,花時將近20分鐘。這些導入耗時,效果也差,不如改教師傳遞,變學生收集交流,“傳遞教學是低效的、無效的,甚至是負效的”。 二.“無效”對話 教學模式由“傳遞中心教學”向“對話中心教學”轉(zhuǎn)型,實現(xiàn)教學模式多樣化,這是建構“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但現(xiàn)實是為了追求教學進度,課堂對話成了優(yōu)生主唱的專利,課堂成了優(yōu)等生表演的舞臺,教師也成就了課堂的“精彩”。一個問題的提出,有些學生還沒有來得及好好思考,就被同學的發(fā)言給搶先了,成就了自己的思考。長此以往,這種向優(yōu)生嚴重傾斜的對話無疑是與面向全體學生教學這一目標相違背的?;蚴亲非笳n堂熱鬧,教師把早已準備好的答案意義拋出:是不是這個意思???對不對啊?面對激情萬分的教師,下面的回答更是充滿了激情:是!對!試想,這樣的對話還是有效的對話嗎? 三.“無效”討論 組織學生課堂上展開討論,是體現(xiàn)新課程“合作探究”重要的一個方面。但討論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對文本有一個深入解讀的過程,對問題有一個深思的過程。而事實上,目前很多的討論“急功近利”,在沒有充分蓄勢,沒有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師自身對文本的解讀和氛圍的營造等)的情況下趕著學生“上轎”。或是看看教學時間還比較充裕,為了打發(fā)時間,順手拿來一個根本不需要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沒有精心設計問題的討論,沒有給學生充分時間準備的討論,怎算是有效的討論,另類的聲音怎會響起,多元的理解怎會生成,獨特的感悟怎會在我們的課堂上涓涓流淌? 四.“無效”展示 多媒體教學趣味、直觀、生動、信息量大,很有優(yōu)點,但一切要為教學服務。過多的展示,反對剝奪了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生吞活剝,任意灌輸,是一些教師過多運用多媒體帶來的弊端。有次聽一位教師上吳冠中的《橋之美》,多媒體出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橋上百座,真是應有盡有,從古代的到現(xiàn)代的,從國內(nèi)的到國外的,教師僅介紹這叫什么橋在那里,就用時十幾分鐘。面對這些漂亮的畫面,學生的興趣來了,可讓學生在文本中找找“橋美在何處?”,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這樣過多的展示有效嗎?有利于促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嗎,有利于學生的思考嗎?還有的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把一節(jié)好好的語文課演變成一節(jié)舞蹈課、美術課、音樂課、歷史課、思品課,實不可取。我們語文的課堂最終要用語文的手段來解決語文的問題,我們的語文課姓語,而不姓其他。 五.“無效”拓展 有效的拓展與延伸,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識,磨礪意志、陶冶情操、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但是,現(xiàn)在有的語文課堂上,為了體現(xiàn)開放性,每節(jié)課都把一定的時間用在課外的拓展上:名家寫的文章,一定要知其身世讀其作品,還要與他交流對話,美其名曰“與名人面對面”;描寫風景的,必須了解地理位置考察相關景觀知曉發(fā)展歷史,美其名曰“我是導游,我是講解師”……這原本不錯的設計一旦被機械套用,就近乎可笑。特別是一些教師在學生對文本還沒有徹底理解,就開始了拓展延伸,“還沒見樹木,就想見森林”了。 六.“無效”評價 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的評價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有利于協(xié)調(diào)和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途徑。但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多的是好與壞,對與錯的“判決”,比較籠統(tǒng),單一,一刀切,甚至有時的判決還是錯誤的。在這樣的評價下,課堂必將枯燥乏味,教學失去多元性,靈動性,也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如學生朗讀課文后,讀得很深情,教師僅以“不錯”“很好”評價之,沒更多的話,評價籠統(tǒng),沒有針對性,學生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怎樣可以做得更好。又如學生學習了《愚公移山》后批評愚公沒有環(huán)保意識,不會變通,固執(zhí);學習了《南郭先生》后提出南郭先生善于抓住時機等,教師針對這樣的理解卻大加贊賞,認為是“創(chuàng)造性閱讀”。這樣的評價對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顯然是極為不利的。 七.“無效”作業(yè) 有效的作業(yè),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且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語文教學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但有些教師對作業(yè)設計不夠重視,布置作業(yè)簡單化,更多注重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實行一刀切,設計的作業(yè)大多“以書為本”,抄抄寫寫,機械重復的低效甚至無效作業(yè),致使作業(yè)單調(diào)、盲目、機械,既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和身心負擔,也阻礙了學生自主、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導致學生對作業(yè)失去興趣,甚至望語文作業(yè)而生畏。“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愿我們借“有效教學”這股東風,來審視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直陳弊端,“對癥下藥”,摒棄過多的浮華和形式,刪繁就簡,權衡輕重,還原本色,切實提高我們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來自: 昵稱51014 > 《無效因素》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反思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反思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反思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作者:佚名 時間:2009-9-21 22:14:04 來源:zhangyong123 轉(zhuǎn)發(fā) 人氣:3774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脫離了語文本味,忽視了學生需要的語文課...
教學中要少點內(nèi)耗
同時,對普通一線教師而言,一周近20節(jié)課,如果讓教師每節(jié)課都寫詳細的教案,那你還讓教師有精力從事更重要的教育教學否?還有,有的作來是教師用來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習習慣的,我想就沒必要精批細改,如...
低效和無效的十種課堂
低效和無效的十種課堂低效和無效的十種課堂(2010-11-05 19:28:24)在教學中,我們常??吹竭@樣的現(xiàn)象:教學模式改頭換面,教學方法日益新潮,課堂氣氛日漸熱鬧,教學手段交替變化,這些似乎預示著現(xiàn)代課...
有效教學講座一之七(有效教學的四個維度)
編者按: 本人對“有效教學講座”分為七個系列:一有效教學理論實踐、二有效教學模式特征、三有效教學預計生成、四有效教學評價反思、五數(shù)學有效教學、六有效教學論、七有效教學管理指導”,對“有效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語言的有效性研究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語言的有效性研究。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評價語言的有效性研究: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及語文學科的客觀規(guī)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時的表現(xiàn),恰當?shù)丶右栽u...
教學常規(guī)檢查總結
教學常規(guī)檢查總結。某些老師注重課堂回顧,教案中教學反思的痕跡非常明顯,不僅反思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任務是否完成,重點難點確定是否合適,還反思學生課堂的反應和學習的效果。一個教師的教學成...
深化課改理念 推進有效教學
深化課改理念 推進有效教學深化課改理念 推進有效教學 開化縣村頭鎮(zhèn)初中 丁文勝摘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新的教學理念已經(jīng)根植于課堂教學之中,然而仍有部分教師對新課...
高效課堂學習心得體會
開展“高效課堂”研討,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zhuǎn)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務必在推進課...
教學案例成果五個改進
針對性教學,即解疑質(zhì)疑:通過預習檢測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真實問題,組內(nèi)、組間“先兵教兵,兵強兵”,教師再引導質(zhì)疑,幫助不同層次學生學會學透重難點和問題點,并掌握方法。課堂教學:學生課堂學習目標更明...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