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止3月31日,6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29只基金2010年年報披露完畢。我們姑且不再去談論60家基金公司2010年利潤僅僅只有50.8億元的話題,不再去算2010基金年報管理費收入高達302億元的賬單,也無須討論82只基金去年末38億豪賭雙匯重組的緣由,我們還是透過基金去年的年報看看基金們的投資思路吧! 公募、私募、保險、社保等基金雖說各有其不同的風格和市場定位,但其投資策略及思路卻有著許多相似或相近之處,簡而言之,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低估值高吸籌: 注重價值投資是基金們的共性,基金們普遍看好低估值板塊和品種,尤其是低估值的藍籌股,認為藍籌股特別是大盤藍籌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附近,市場下行風險相對有限,于是堅持高量配置,農業(yè)銀行、浦發(fā)銀行、寶鋼股份、萬科A等品種機構持股明細的新進家數(shù)及持股數(shù)上就可看出端倪,其中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這三大保險巨頭就對低估值的銀行品種進行了重倉配置。同時、基金們還力爭抓住低估值的二線藍籌股修復機會,對許多低估值的二線藍籌品種加大了倉位。緣于包括基金在內的機構資金大量流入,大盤藍籌品種接力中小盤品種的‘二八‘轉換或將成為2011年最大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緊跟行業(yè)景氣度: 注重行業(yè)景氣度是基金們重成長看預期的一大思路,因而、基金們十分注重對產業(yè)政策導向方面的把握,對“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強調的七大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重點圍獵,對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jié)能環(huán)保、下一代通訊技術等板塊進行深度挖掘,對其潛力品種進行積極地配置,對行業(yè)景氣度提升的保障房及建材等板塊品種加大配置量。另外、因通脹而配置資源等抗通脹的品種,因消費因素而去配置酒類、藥類等品種等,其中QFII就對景氣度不斷上調的機械、化工、建筑建材三大行業(yè)的潛力品種進行了重點配置。 擁抱業(yè)績增長: 實實在在地成長是股價最給力的推手,因而、基金們對高成長的行業(yè)及品種常常進行超額地配置,從而不僅僅得以分享上市公司的優(yōu)厚紅利,更多的是分享由此帶來的股價修復機會,贏得投資回報。如受益于行業(yè)回暖,幾家航空公司凈利潤均實現(xiàn)大幅增長。其中海南航空(600221) 主營業(yè)務收入為196.15億元,同比增長42.03%。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30.14億元,同比大幅上升800.56%。每股收益0.74元。其高成長也吸引了華夏成長證券投資基金、全國社保基金一零六組合、廣發(fā)小盤成長、嘉實主題新動力、廣發(fā)聚豐股票型、嘉實穩(wěn)健開放式等基金的新進持籌。博時系基金去年四季度對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國國航三家公司均大舉加倉,合計達1.15億股。可見、基金們對高成長的行業(yè)及品種是趨之若鶩的。 坐轎不抬轎: 緣于基金擁有信息、研發(fā)等諸多優(yōu)勢,因而往往可以拿出前瞻性計劃和方案,從而先于市場配置潛力品種,先入為主“坐轎”,等著市場反應過來后“抬轎”。當然也有一些后知后覺追高搶籌“抬轎”的案例,其中最擅長“坐轎不抬轎”的是QFII,QFII常常成功抄底,自然只管“坐轎”而不用“抬轎”了,從年報可以看出,QFII尤其看好滯漲股,QFII去年四季度新建倉的股票為52只,增持股票為22只,總共達74只。其中只有35只股票有所漲幅,漲幅在10%以上的又只有27只,漲幅達30%以上的更只有10只,漲幅翻倍的股票則為零只??梢奞FII 是“坐轎不抬轎”行家。 敢孵烏雞成鳳: 從年報可以看到以前少見的現(xiàn)象,即基金也扎堆ST品種,甚至有一些基金對ST個股情有獨鐘,敢于大倉位進駐,ST、尤其是披星戴月的*ST,常常是理性的投資者極力規(guī)避的對象,但ST往往也擁有否極泰來的翻倍機會。烏雞變鳳凰,重組脫變是市場中最美好的預期,緣于基金們擁有上市公司調研、政策理解、信息來源等優(yōu)勢,往往能有效地規(guī)避其存在的退市等風險,以致先人一步進駐,形成追逐ST也瘋狂的另類景觀。其成功的案例往往引起市場的一片贊嘆及唏噓聲,年報顯示,*ST山焦就被華夏大盤、華夏策略、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東方紅資產管理等機構大量買入,其中華夏大盤持有1100萬股,占總股本比例達1.94%。*ST匯通、*ST金馬等*ST品種同樣被基金們扎堆入駐。 (智多盈(微博) 投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