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林內(nèi)功是河南少林派氣功的基本功法之一,是以站襠為基礎,著重于腰腿(根基)的霸力和上肢運動的鍛煉。
少林內(nèi)功是河南少林派氣功的基本功法之一,是以站襠為基礎,著重于腰腿(根基)的霸力和上肢運動的鍛煉。鍛煉時,以意運氣,以氣生勁,循經(jīng)絡而達于四肢。 【功法操作】 一、基本襠式 1.站襠勢 (1)起式:并步,足尖并攏,兩手下垂,挺胸凹肚,目微平視。 (2)功式:左足向左平跨一步,寬于肩部,足尖略收成內(nèi)八字,五趾著地,運用霸力,勁由上貫下注足。前胸微挺,后臀要蓄,兩手后伸,挺肘屈腕,肩腋莫松,四指并攏,拇指外分;兩目平視,頭勿左右盼顧,精神貫注,呼吸隨意。 2.馬襠勢 (1)左足向左平開一步,屈膝下蹲,足踵距離較肩寬,兩膝和腳尖徽向內(nèi)扣,兩腳跟微向外蹬,足尖成內(nèi)八字形。 (2)兩手后伸,肘直腕曲,拇指分開,四指并攏,上身挺胸,收腹微微前傾,重心放在兩腿之間,頭如頂物,目須平視,呼吸隨意。 3.弓箭襠勢 (1)身體向右轉,右足向右前方跨出一大步,距離可根據(jù)自己身體高矮取其自然,在前之右腿屈膝半蹲,膝與足尖成垂直線,足尖微內(nèi)扣,左腿在后,膝部挺直,足略向外撇,腳跟必須著地,為前弓后箭之勢。 (2)上身略向前俯,重心下沉,臀須微收,兩臂后伸,挺肘伸腕掌根蓄勁,全神貫注,虛頜頂勁,呼吸隨意。 4.磨襠勢 (1)起式:右弓步。 (2)功式:上身略向前俯,重心下沉,臀部微收,右手仰掌護腰,左手俯掌屈肘向右上方推出,掌根及臂外側運勁徐徐向左方磨轉,同時身隨其向左旋轉,右弓步演變?yōu)樽蠊健5萌珓萦捎肄D左后,即左俯掌變仰掌收回護腰,右仰掌變俯掌屈肘向左上方推出,慢慢向右磨轉,左弓步隨變右弓步。左右各做2~3次。 5.亮襠勢 (1)起式:右弓步。 (2)功式:兩手由后向上亮掌,指端相對,掌心朝上,目注掌背,上身略前俯,重心下沉,換步時向左轉,兩掌收回由腰部向后,再返上亮掌,左右同之。 6.并襠勢兩足跟微向外蹬,足尖相攏,五趾著實,力宜勻。兩手挺肘屈腕,微向后伸,掌心朝下,四指并攏,拇指外分,目須平視。 7.大襠勢左足向左分開一大步,膝直足實。兩手后伸,虎口相對四指并攏,肘直腕曲。 8.懸襠勢左足向左橫開一大步,屈膝半蹲,兩襠寬,站式同馬檔勢。兩手后伸,肘直腕曲,四指并攏,拇指外分,動作與馬襠相當,故又稱大馬步。 9.低襠勢屈膝下蹲,足尖相攏,五趾著地,足跟外蹬,上身下沉,臀部后坐不可著地,故有蹲襠之稱。兩手握拳前舉,肘要微屈,拳心相對,目須平視。 10.坐襠勢雙腳交叉,盤膝而坐,腳外側著地,臀部坐于足跟,上身微前俯,又稱之為坐盤功架。兩手掌心朝下,腕要屈,使身平衡,兩目平視。 二、少林內(nèi)功姿勢法 1.前推八匹馬 (1)站好中檔或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直掌于兩脅待勢。 (2)兩掌心相對,拇指伸直,四指并攏,蓄勁于肩臂指端,使兩臂徐徐運力前推,以肩與掌成直線為度,胸須微挺,臂略收,頭勿顧盼,兩目平視,呼吸隨意。 (3)手臂運動,拇指上翹,指端力求與手臂成直線,慢慢屈肘,收回于兩脅。 (4)由直掌化為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站襠勢,或指定的襠勢。 2.倒拉九頭牛 (1)站好中襠或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直掌于兩脅,待勢。 (2)兩掌沿兩脅前推,邊推邊將前臂漸漸內(nèi)旋,手臂完全伸直時,虎口正好朝下,指端朝前,四指并攏,拇指用力外分,肘、腕伸直勿抬肩,力求與肩平。 (3)五指向內(nèi)屈收,由掌化拳如握物狀,勁注拳心,旋腕,拳眼朝上,緊緊內(nèi)收。徐徐行至達兩脅,身微前傾,臀部微收。 (4)由拳變直掌下按,兩臂后伸,恢復站襠勢或指定襠勢。 3.單掌拉金環(huán) (1)與倒拉九頭牛勢(1)相同。
(2)右手前推,邊推邊手掌緩緩向下,漸漸內(nèi)展,待虎口正朝下時,掌心朝外,四指并攏向前,拇指外分,臂欲蓄勁,掌側著力,肘、腕伸直,松肩,身體勿隨之偏斜,頭勿顧盼,兩目平視,呼吸隨意。 (3)五指內(nèi)收握拳使勁注拳心,旋腕,拳眼朝上,緊緊內(nèi)收,恢復成直掌護脅,身體勿隨意偏斜。 (4)左手進行動作與右手相同。左右各練2~3次。 4.鳳凰展翅 (1)站好中檔或指定襠勢,兩手屈肘上行,至上胸處成立掌交叉待勢。 (2)由立掌化為俯掌緩緩向左右外分,兩臂運動腕欲屈曲,四指并攏,拇指外分,指欲上翹,猶如開弓之勢,頭如頂物,目欲平視,切勿抬肩,呼吸隨意。 (3)兩掌旋腕,屈肘內(nèi)收,兩側蓄勁著力,徐徐收回,使掌心逐漸相對,處于胸前交叉立掌。 (4)由上胸之立掌化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站襠勢或指定的檔勢。 5.霸王舉鼎 (1)站好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勢。 (2)兩掌緩緩上托,掌心朝天,過肩部,掌根外展,指端由左右向內(nèi)旋轉,虎口相對,猶托重物,徐徐上舉,肘部要挺,指端相對,四指并攏,拇指外分,兩目平視,頭勿顧盼,兩膝勿松,勁要含蓄。 (3)旋腕翻掌,指端朝上,掌側相對,拇指外分,蓄力而下,漸漸收回護腰。 (4)在腰部之仰掌化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站襠或指定的襠勢。 6.順水推舟 (1)站好馬襠或指定襠勢,兩手屈肘直掌于脅部待勢。 (2)兩直掌運勁徐徐向前推出,邊推邊掌根外展,虎口朝下,四指并攏,拇指外分,由外向內(nèi)旋轉,指尖相對,肘欲伸直。腕欲屈曲,似環(huán)之形,頭勿低,身勿傾,力求掌側肘直與肩平。 (3)五指端慢慢向左右外旋,恢復直掌,四指并攏,拇指運動后翹,指端著力,屈肘蓄力而收,成仰掌護腰。 (4)由直掌化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馬襠或指定的襠勢。 7.懷中抱月 (1)站好懸襠或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勢。 (2)兩仰掌由腰部上提,化為立掌在上胸處交叉,緩緩向左右外分,肘欲直,指端朝左足,掌心朝前須與肩平,下部動作要求足跟外蹬。 (3)兩指端向下,掌心朝內(nèi),慢慢蓄勁,上身略前傾,兩手勢如抱物,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徐徐抄起仍直掌回收于上胸交叉。 (4)由上胸立掌化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馬襠或指定的襠勢。 8.仙人指路 (1)站好并襠或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仰掌護腰待勢。 (2)右仰掌上提至胸立掌而出,四指并攏,拇指伸直,手心內(nèi)凹成瓦楞掌,肘臂運勁立掌著力向前推出,力欲均勻。 (3)推直后旋腕握拳,蓄勁而收,左掌動作與右掌相同。 (4)待練好指定的次數(shù)或時間,即化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并襠或指定的襠勢。 9.平手托塔 (1)站好中襠或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仰掌,處于兩脅待勢。 (2)兩仰掌慢慢向前運勁推出,邊推邊拇指向左右外側傾斜,保持掌平運行,猶如托物在手,推足后手與肩平。 (3)拇指運動向左右外側傾斜,四指齊著力,屈肘緩緩蓄勁收回,處于兩脅。 (4)將在兩脅之仰掌化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站襠或指定的襠勢。 10.運掌合瓦 (1)站好大襠或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仰掌于腰待勢。 (2)右手由仰掌化俯掌,運勁于臂貫指向前推足,肩欲松開,肘欲伸直,指端朝前,掌心向下,蓄力待發(fā)。 (3)右手旋腕變仰掌徐徐收回,待近胸時左仰掌即變俯掌在右仰掌.上交叉,掌心相合,慢慢向前推出,掌心向下,右仰掌收回肋部,然后左仰掌收回于腰。 (4)將腰之仰掌化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站襠或指定的襠勢。 11.風擺荷葉 (1)站好中襠或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勢。
(2)兩手屈肘,掌心向上,四指并攏,拇指伸直,漸循至上胸。左在右上或右在左上交叉,運勁前推,然后緩慢向左右外分,肩、肘、掌須平成直線,拇指外側著力含蓄,使兩手平托成水平線,頭如頂物,目欲平視,呼吸隨意。 (3)兩仰掌慢慢合攏,左在右上或右在左上,交叉相迭,掌心向上。 (4)將相迭仰掌回收,屈肘由胸前變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站襠或指定的襠勢。 12.兩手托天 (1)站好中襠或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勢。 (2)兩仰掌上托掌心朝天,緩緩上舉指端著力,肩欲松開,肘欲伸直,兩目平視,頭如頂物。 (3)拇指由外側運勁傾斜,四指并攏,掌根蓄力屈肘徐徐而下,收回護腰。 (4)由仰掌在腰部變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站襠或指定的襠勢。 13.單鳳朝陽 (1)站好小馬襠或指定的襠勢,兩手屈肘,仰掌于腰部待勢?;騼墒址鲅齽?。 (2)左仰掌旋腕變俯掌,屈肘向胸之左上方運力外展,緩緩的運向右下方,屈肘運勁上抄作半圓形。收回護腰。 (3)兩掌用勁后收,同時慢慢起立,待立直時兩掌正好收至兩脅,往返3次,須用勁均勻。 (4)3次完成后將腰部之仰掌化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并檔或指定的襠勢。 18.烏龍鉆洞, (1)站好大弓檔,兩手屈肘,直掌于腰部待勢。 (2)兩直掌并行,掌心相對,徐前推,邊推邊掌心向下逐漸化成俯掌,指端朝前,上身隨勢前俯,下部兩足尖內(nèi)扣,用霸力而蓄。 (3)推足后旋轉,指端外展,蓄力而收,邊收邊掌心慢慢朝上,由俯掌演為仰掌護腰。 (4)將回收之仰掌化俯掌下按,兩掌后伸,同于大弓襠。 19.餓虎撲食 (1)站好大弓襠,兩手仰掌護腰。 (2)直掌前推,同時兩前臂也旋前,兩腕背伸,虎口朝下,腰隨勢前俯,前腿得勢似,后腿使勁勿松。 (3)五指內(nèi)收握拳,旋腕,拳眼朝天,屈肘緊緊收回護腰。 (4)將收回之仰掌變俯掌下按,兩臂后伸,同于大弓襠。 【主治病癥】 本功既能增強腰力、腿力、臂力和指力,又能調(diào)整內(nèi)臟功能,增強體質(zhì),有利于消除疼痛,是一種扶正祛邪的強健功。 【注意事項】 1.練功時以意運氣,以氣生勁,循經(jīng)絡而達四肢。 2.練功時要求全身肌肉靜止性用勁,呼吸要自然,不能進氣,即所謂“外緊內(nèi)松”。呼吸可采用腹式呼吸,練久熟練后可采用逆式腹式呼吸,可配合練功動作而呼吸。 3.上肢和腰部運動時,要求剛中有柔,剛柔相濟。 4.練功因人而宜,在站襠的基礎上再選練其它襠勢和其中若干功勢進行鍛煉。 5.練本功時,因汗出較多,切忌當風。 6.本功意在強壯,故在治病防病方面不如其他功法那么明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