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國福文
龔思全圖
每逢農(nóng)歷臘月,歲序更新,張掛鐘馗像以鎮(zhèn)鬼魅, 成為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xí)俗。
傳說鐘馗乃終南山進士,因儀貌丑陋被皇上罷黜, 含恨自盡。死后為捉鬼大神,遍捉人間惡鬼。又有傳說 :唐明皇偶染瘧疾,夢中忽見紅袍小鬼盜走拍曲玉笛和 貴妃紫香囊,被藍(lán)衣大鬼擒住,挖其雙目而吞食之,并 奏曰:“臣鐘馗也。愿為皇上除盡天下妖孽。”吳道子 遵明皇夢中所見而作《鐘馗圖》:齜牙咧嘴,橫眉怒目 ,更兼聳肩、抖須、甩袍、憎恨人間丑行劣跡,具有一 種“要掃除一切害人蟲”的無敵氣概。歷代畫家相繼追 蹤,留下各具神采的鐘馗造像,鬼趣人情,丑中見美, 令人畏而敬之。
鐘馗入戲,首推《嫁妹》。北昆侯益隆與侯玉山并 稱瑜亮,河北梆子裴艷玲“反串”聲譽尤熾。畫家龔思 全戲化丹青,但見鐘馗頭上掛紅,臉含笑意,扎膀墊臀 的滅鬼之神,變成送妹于歸的“舅老倌”,于猙獰中橫 溢嫵媚,鬼氣中平添人情味。
《海外版》(1 9 9 8 0 6 0 4 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