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東山鎮(zhèn)“雕花樓”院落 吳儂軟語的蘇州普通話娓娓動聽、令人陶醉。如果兩位蘇州女孩用蘇州話吵架,外人還以為是唱評彈呢,好聽!而到了蘇州東山鎮(zhèn),看完“雕花樓”,稱其為“江南第一樓”更是名不虛傳。 蘇州東山雕花樓重點是“雕”字。跟隨導(dǎo)游,我們走進(jìn)大院,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無處不雕、無雕不精、所有的雕梁畫棟都有典故的“雕花樓”。 雕花樓坐西朝東,圍墻很高,占地面積2畝,望過去很有些神神秘秘的感覺。 一進(jìn)“雕花樓”大門,我就看到“聿修闕德”四個大字雕于中坊門樓中央上方。記得導(dǎo)游介紹說是修行和積德行善的意思。中國人最講究門面,高高的門樓上,清代書法家題寫的這四個大字和落款,刻得相當(dāng)傳神,更奇的是在四個大字周圍,竟然井然有序地雕滿了古代美麗的傳說故事,畫面栩栩如生。上方是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八仙慶壽場面,取長壽之意。下方雕了十只梅花鹿,取十全十美之中又有“祿”的意思。左右各有一如鏡框般的“兜肚雕”,一個雕刻了古代舜堯禪讓的故事,以寓德。另一個雕刻了文王訪賢的故事,以寓賢。下方橫幅雕刻唐代大將郭子儀做壽,7個兒子和8個女婿一共15男前來賀壽的熱鬧場面,取多子多福、子孫滿堂之意。門樓的頂梁更是典型的江南頂脊,頂梁正中央,乍一看有點像是雕了一幅“聚寶盆”,其實是雙喜字。還有“福、祿、壽、喜、財”這許多中國人最向往和崇拜的5種意境。 正要轉(zhuǎn)身跨入雕花樓,被導(dǎo)游攔住了。我問為什么?她笑而不答,卻讓我們看門檻上雕的蝙蝠鎖眼和門窗上面的精美雕刻,并給我們講述著這些雕刻的故事傳說。 走進(jìn)雕花樓后感覺還真不一樣。雕花樓主廳號稱“鳳凰廳”,廳內(nèi)雕刻有172只一共86對鳳凰,據(jù)說蘇州當(dāng)?shù)匕l(fā)音,“八六”諧音“百樂”。我一聽就樂了,要是在華南廣東可能就要改成168對鳳凰,諧音“一路發(fā)”了。 雕花樓滿眼都是故事,有“桃園三結(jié)義”“三顧茅廬”等等。 大廳延廊雕刻的春蘭、夏荷、秋菊、冬梅個個都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到了樓上才發(fā)現(xiàn),這個外表為兩層的小樓,其實還有3樓。設(shè)計上叫做明2樓,暗3樓。主人富有,但又盡量不對外顯富,站在樓外根本看不出這實際上是座3層樓房。這就是中華文化講究的藏而不露,韜光養(yǎng)晦。 “雕花樓”原名“春在樓”。二樓高懸于客廳墻中央的“春在樓”木匾書法,顯得蒼勁有力。導(dǎo)游介紹:“春在樓”典出自蘇州清代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也有說是取自名聯(lián)“向陽門第春長在,積德人家慶有余”。木匾后面居然開有暗道出口,儲藏家中最值錢之物。當(dāng)年強(qiáng)盜幾次來搶劫雕花樓,都沒有發(fā)現(xiàn)這暗道機(jī)關(guān),只好無功而返。 雕花樓始建于1922年,當(dāng)年,東山人金錫之和金植之兄弟在上海倒棉紗生意發(fā)了家,他們?yōu)樾⒕茨赣H,就請江南名師給設(shè)計了這座雕花樓,據(jù)說動用了250多位能工巧匠,耗資17萬銀元,花了3年時間才建成。 走出“雕花樓”,眼前是亭臺樓閣、假山盆景、小橋荷塘,一派典型江南園林風(fēng)光,在這里,還可以眺望東山名景觀山亭,有副對聯(lián):“青山無奈露真容,綠水有意藏幽姿”,這也正是雕花樓的真實寫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