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如何泡藥酒?(五則) 家庭藥酒的制作

 圖書 館員 2011-03-24
泡藥酒一般用什么藥材比較好
(一)藥酒的作用
藥酒的作用,包含有“酒的作用和藥物功效”的雙重作用。由于每種藥酒都配入了不同的中藥材,因此藥酒的作用也隨之而異。
就其總體而言,藥酒的作用非常廣泛,既有補益人體之陰、陽、氣、血偏虛的補性藥酒,也有祛邪治病的藥性藥酒,其作用也有區(qū)別。如以補虛強壯為主的養(yǎng)生保健美容藥酒,主要作用有滋補氣血、溫腎壯陽、養(yǎng)胃生精、強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壽。以治病為主的藥性藥酒,主要作用有祛風散寒。止咳平喘、清熱解毒、養(yǎng)血活血、舒經(jīng)通絡(luò)等。疾病不同,作用亦異。
藥酒,是由酒與藥物配制而成。然而藥物的配入,是有針對性的和選擇性的,都是按特定要求加入的,因此配入酒中的藥物不同,其藥酒的作用也不同。如藥性藥酒,是以防治疾病為主的藥酒,在配方上都有嚴格細致的要求,是專為疾病而設(shè)的;補性藥酒,雖然對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主要是對人體起滋補增益作用,促進人體健康,精力充沛,預(yù)防病邪襲人。但也有一定要求,是專門為補虛糾偏,調(diào)整陰陽而設(shè)的。因此每一種藥酒都有不同的作用重點,都有其適應(yīng)范圍,難以盡述。每一藥酒的具體作用,可參閱應(yīng)用篇。
由此可見,藥酒的作用,是多種多樣的。其另一主要作用,酒入藥中,可以反佐或緩和苦寒藥物的藥性,免除了平時服藥的苦澀,也為人們所樂于接受。如有很多善于飲酒的人,常用人們?nèi)粘J称放渲扑幘啤<扔嗅t(yī)療作用,又有滋補保健作用,乃一舉兩得之功,真可謂善飲也。

(二)藥酒的選用
選用藥酒很重要,一要熟悉藥酒的種類和性質(zhì);二要針對病情,適合疾病的需要;三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四要了解藥酒的使用方法。
1.氣血雙虧者可選用龍鳳酒、山雞大補酒、益壽補酒、八珍酒、十全大補酒等。
2.脾氣虛弱者可選用人參酒、當歸北芪灑、長壽補酒、參桂養(yǎng)營酒等。
3.肝腎陰虛者可選用當歸酒、枸杞子酒、蛤蟻酒。構(gòu)圓酒等。
4.腎陽虧損者可選用羊羔補酒、龜齡集酒、參茸酒、三鞭酒等。
5,風寒濕痹、中風后遺癥等病癥可選用馳名中外的國公酒、馮了性藥酒和其它對癥藥酒。
6.風濕性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或風濕所致的肌肉酸痛者可選用風濕藥酒、追風藥酒、風濕性骨病酒、五加皮酒等。如果風濕癥狀較陘者可選用藥性溫和的木瓜酒。養(yǎng)血愈風酒等;如風濕多年,肢體杯木,半身不遂者則可選用藥性較猛的蟒蛇藥酒、三蛇酒、五蛇酒等。
7.骨肌損傷者可選用跌打損傷酒、跌打藥酒等。
8.陽痿者可選用多鞭壯陽酒、助陽酒、淫羊藿酒。青松齡藥酉、海狗腎酒等。
9.神經(jīng)衰弱者可選用五味子酒、寧心酒、合歡皮酒等。
10.月經(jīng)病者可選用婦女調(diào)經(jīng)酒、當歸酒等。
凡此種種,這里不一一例舉??傊幘扑渭膊∩醵?,一般可參考本書所列病癥之藥酒方,隨癥選用。
在預(yù)防疾病上,古人和民間也早有實踐,如重陽節(jié)飲用菊花酒,可抗老防衰;夏季飲用楊梅酒,可預(yù)防中暑;常飲山植酒,可防止高血脂的形成,減少動脈硬化的產(chǎn)生;長期服用五加皮酒、人參酒則可健骨強筋、補益氣血、扶正防病等等。
總之,選用藥酒要因人因病而異。如選用滋補藥酒時要考慮到人的體質(zhì),如形體消瘦的人,多偏于陰虛血虧,容易生火,傷津,宜選用滋陰補血的藥酒;形體肥胖的人,多偏于陽衰氣虛,容易生痰、怕冷,宜選用補心安神的藥酒。選用以治病為主的藥酒,更要隨證選用,最好在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選用為宜??傊x用有針對性適宜藥酒。藥酒既可治病,又可強身,這并不是說每一種藥酒都能包治百病,患者隨意拿一種藥酒飲用,就可見效。飲用者必須仔細挑選,認清自己的病癥和身體狀況,要有明確的目的選用,切不可人用亦用,見酒就飲。
如何泡藥酒?

一、藥酒的功效

我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與疾病作斗爭的進程中,深深體會到酒能將許多植物藥、動物藥的有效成分溶解于其中,并通過酒的善于通經(jīng)活絡(luò)、行氣活血功能,使藥力直達病處,較快地收到療效,因而創(chuàng)設(shè)了眾多的藥酒,有養(yǎng)生健身、補氣養(yǎng)血、壯腰補腎、活血化瘀、祛風活絡(luò)的獨特功能。在強身健體、防病治病中發(fā)揮了良好的作用。

藥酒包含酒和藥物的雙重功效,但主要是藥用。俗話說酒乃百藥之長,酒本身也有藥的作用;而且,酒可以把藥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全部溶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藥效。酒借藥勢、藥借酒力,酒和藥能互相提高作用。如果說平時單用藥時能發(fā)揮三分藥力,那么在藥酒中即可達六到八分。而且酒和藥混合后,酒勁會加大,如果平時能喝半杯酒,對于藥酒,就只能喝一口。

藥酒按照病情或保健目的的不同,其中所含的藥材性質(zhì)的也就不同,藥酒可以分為動物藥酒、植物藥酒、動植物藥酒,以及礦物類藥酒。常用的藥材有人參、蛇、枸杞、鹿茸、鹿鞭、冬蟲夏草、西洋參等。

應(yīng)該注意的是藥酒雖有許多優(yōu)點,但其中的酒精成分對一些疾患,如高血壓、中風、肝、腎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以及濕疹等皮膚病有害無益。一些傳染病如肺結(jié)核、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不宜飲用藥酒。另外,發(fā)熱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也禁飲用藥酒。

二、泡藥酒宜用什么酒

泡藥酒多用白干。

一般來說,浸泡滋補類藥酒,宜選擇乙醇含量稍低一些的酒,如黃酒或低度白酒。將已選好的藥材用紗布包裹或散放于帶蓋的陶瓷罐及帶塞的玻璃罐等容器中,按照處方要求的比例加入白酒或黃酒,密封浸泡。

酒的選用一般選用50度或以上的飲用酒為佳,因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過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殺滅中草藥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條件下飲用。

不同的酒對療效影響不大,一般根據(jù)個人喜好選取酒的度數(shù)和氣味。酒量小可選38度左右的低度酒;酒量大可選52度左右的高度酒。通常不選曲酒,因為曲酒是由酒曲發(fā)酵而成,其內(nèi)含有的酒曲香會和藥物的氣味混合,產(chǎn)生怪味,令人聞起來不舒服。通常多選老白干或黃酒,與藥材混合后氣味清淡、芳香誘人。

用白酒泡藥的好處是不容易變質(zhì),存放時間長。但在南方偶爾也用果酒來制藥酒,其酒精含量少,對人體刺激較小。使用果酒制作時,一般采用煮提法——將藥材煮好后,把藥渣去掉,取適量藥液兌入果酒中飲用。

三、泡藥酒宜用什么容器

泡藥酒不宜用塑料制品,因為塑料制品中的有害物質(zhì)容易溶解于酒里,對人體造成危害。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時,泡藥酒還應(yīng)盡量避免陽光照射或灼熱逼烤。

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瓦罐,不要用金屬容器,以免金屬中逸出有毒物質(zhì)或產(chǎn)生毒性化學(xué)反應(yīng)。

裝藥酒的容器多選磨口的玻璃瓶子,便于密閉、防止藥物氧化。深色的瓶子最好,如果用透明的瓶子,要注意不要在陽光下直射。

、泡藥酒應(yīng)注意事項

藥酒的浸泡加工涉及到藥材的選擇和具體的加工工藝以及看色矯味等問題,這些問題處理得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藥酒的保健效果,應(yīng)認真對待。

將藥材泡入酒中,室內(nèi)常溫保存,但是要注意密閉、避光,每天搖動數(shù)次,這被稱為冷浸法,是最常用的。還有一種熱煮法”——將藥材放入酒中加熱煮,可以溫陽解表。但是此種做法酒易揮發(fā),使度數(shù)變低,不宜長期保存,因此只適合于短期內(nèi)服用。

藥材可以整根放,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劑或者段劑,但很少研磨成顆粒。因為顆粒容易使藥液混濁,透光度不好,而且顆粒狀藥物溶解得快,濃度大。除非需要快速溶解者,才會使用大塊的顆粒。藥和酒的比例搭配也有講究。一般來說,浸泡后的藥材約占全部藥酒體積的1/3。

浸泡期間從開始的第1周算起,要每日晃動或攪拌1次,待1周以后可改為每周振動或攪拌1次,一般認為,晃動或攪拌的次數(shù)愈頻,其浸出的藥酒效果則愈好。浸泡時間一般以30天為好,若以1個月為準或浸泡更長時間,效果會更好。浸泡好以后即可過濾飲用。所剩藥渣仍可再加原泡酒量的一半進行再次浸泡,以充分發(fā)揮被浸泡藥材的藥用效果。

動物藥宜除去內(nèi)臟及污物,清水洗凈(毒蛇應(yīng)去頭),用火爐或烤箱烘烤,使之散發(fā)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僅可除去水分,還可以達到滅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濃度。還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飲用起來也有香醇的感受。凡已腐敗變質(zhì)或霉變的動物藥均應(yīng)棄之不用。

植物藥應(yīng)最大程度地除去藥材中的雜質(zhì)、污泥。浸酒的藥材應(yīng)較為干燥才能保證藥酒的效能。

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礦物藥,如含汞、砷、鉻、鉛等的礦物藥均不應(yīng)用來浸酒。我國唐代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為了長壽而服用含鉛、汞的丹藥、藥酒而喪命!

藥酒浸泡的時間一些古方或民間傳言,認為藥酒要浸泡數(shù)月至1年以上。筆者認為無此必要。一般浸泡1個月即可。有時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如不考慮美觀,可將藥材切碎浸泡。另外氣溫對藥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響,氣溫高則浸泡的時間短些,氣溫低則浸泡的時間長些。

當藥酒的顏色不再加深,表明藥物的有效成分已經(jīng)停止?jié)B出,藥酒濃度已達到最大,就可以服用了。一般來說,動物類藥酒浸泡12周才可以服用,而植物類藥酒35天就可以了。有些貴重藥材,可反復(fù)浸泡,離喝光前尚有1寸的液高時再次續(xù)入新酒繼續(xù)浸泡。

一旦出現(xiàn)下述情況,就不要服用了,如藥酒質(zhì)地混濁、絮狀物明顯、顏色變暗、表面有一層油膜、酒味轉(zhuǎn)淡、有很明顯的酸敗味道等。

、如何服用藥酒

服用藥酒時,不宜加糖或冰糖,以免影響藥效,最好加一點蜜糖,因為蜜糖性溫和,加入藥酒后不僅可以減少藥酒對腸胃的刺激,還有利于保持和提高藥效。藥酒的用量一般每次喝一兩到一兩半。不善飲酒者可將藥酒兌在黃酒或冷開水中,按量飲用。滋補類藥酒服用時間沒有限制;而治療用的藥酒,最好不要在空腹或者吃飯時用;安神類藥酒,適合在睡前12小時服用。

六、常用藥酒的配方及用法
1.補氣補血酒:
   
人參33克,黃芪25克,當歸身20克,龍眼肉60克,川芎15克,熟地45 枸杞20克。用50度米酒浸泡1個月。功能和用法:適用于氣血虛弱、面色蒼白無光澤,乏力,或月經(jīng)稀少色淡,月經(jīng)來遲等。每次服10~20毫升。不善于飲酒者可將此酒沖入湯水中飲用?;蛞源司茻蹼u效果亦佳。禁忌:感冒發(fā)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忌服。

2.壯腰補腎酒:
    
巴戟60克,肉蓯蓉45克,川杜仲33克,菟絲子20克人參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對,川續(xù)斷30克,骨碎補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個月。功能和用法:壯陽健腰補腎,適用于男子腰膝酸軟乏力,陽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壓,腰酸無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禁忌癥:同上。高血壓患者勿飲。
3.
活血化瘀酒:
    
田七(即三七)85克(打碎或切片),當歸25克,赤芍25 川續(xù)斷33克,蘇木28克,川芎30克,紅花18克,延胡索35克,香附15克,冰糖70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個月。功能和用法:活血化瘀止痛,適用于跌打損傷舊患,肌肉筋骨疼痛。每次服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處。禁忌癥:同上。
4.
祛風活絡(luò)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姜活、獨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烏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楓荷50克,威靈仙40 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個月。功能和用法:祛風活絡(luò),活血止痛,適用于慢性風濕筋骨疼痛,且疼痛多發(fā)生于寒冷潮濕天氣者。每日服2~3次,每次10~15毫升。亦可外搽患處。禁忌癥:同上。此藥酒含川烏,不能多飲。
5.
養(yǎng)生健身酒:
    
杞子90克,黃精65克,黃芪32克,當歸身28克,冬蟲夏草38克,龍眼肉60克,肉蓯蓉45 人參25克。50度米酒1.5公斤,浸泡1個月。功能:補氣血,養(yǎng)身益壽,是溫和的健身酒,可使人面色紅潤光澤。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量不宜超過30毫升,老年人以10~15毫升為佳。禁忌癥:同上。
6.
跌打損傷酒:
   
生川烏10克,生草烏10克,生南星10 生半夏10 兩面針15克,樟腦20克,大黃18克,冰片17克,細辛12克,蘇木32克,60%酒精1.5公斤,浸泡1個月。功能:活血散瘀,舒筋止痛。外搽疼痛部位,每日3~5次。皮膚破損處忌搽。禁止內(nèi)服。 

7、狗腎蜈蚣酒(主冶腎陽虛損)(陽痿)

狗腎1個,枸杞子30克,蛇床子20克,蜈蚣3條,白酒1000毫升。(制法)上藥浸入酒中,1周后飲用。(用法)每次溫飲約25克,每日1次,連服10天為1療程。

兩種養(yǎng)腎藥酒配方

不管男女養(yǎng)腎最為重要,下面兩種簡單藥酒方法朋友不防一試

●人參枸杞酒 

[配方]人參200克、枸杞子3500克、熟地1000克、冰糖4000克,泡白酒適量。

[功效]大補元氣,安神固脫,滋肝明目。適用于勞傷虛損、少食倦怠、驚悸健忘、頭痛眩暈、陽痿、腰膝酸痛等癥。
●八珍酒
[配方]當歸(全用,酒洗)150克、南芎50克、白芍(煨)100克、生地黃(酒洗)200克、人參(去蘆)50克、白術(shù)(去蘆,炒)150克、白茯苓(去皮)100克、粉草(炙)75克、五加皮(酒洗、曬干)400克、小肥紅棗(去核)200克、核桃肉200克,煮糯米酒適量。
[功效]和氣血,養(yǎng)臟腑,調(diào)脾胃,強精神,悅顏色,助勞倦,補諸虛。

在家做保健酒的配方秘籍
1、人參大補酒
配方:人參30克,熟地30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2500毫升。
制作方法:將人參去蘆頭,烘軟,切片;枸杞子去雜質(zhì),與人參、熟地同放入干凈紗布袋中,扎好袋口。將藥袋放入酒壇中密封浸泡,每天攪拌一次。15天后,將冰糖置鍋中,加少量水,加熱熔化煮沸,煮至微黃時,過濾去渣,待冷后加入藥酒中攪勻。靜置一段時間,取上清酒液即可飲用。
功效與主治:大補氣血,安神,滋肝明目。用于身體虛弱,神經(jīng)衰弱,頭暈?zāi)垦?,腰膝酸軟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飲服,每次30毫升。
說明:本酒對病后體虛,貧血,營養(yǎng)不良,神經(jīng)衰弱,糖尿病等有較好作用。無病者常飲,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飲用本酒,忌食蘿卜。
2、人參枸杞子酒
配方:人參20克 枸杞子350 克 熟地100 克 冰糖400 克 白酒5公斤。
功效:強壯抗老,補陰血,烏須發(fā),壯腰膝,強視力,活血通經(jīng)。適用于病后體虛及貧血、營養(yǎng)不良、神經(jīng)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飲用。無病常飲,亦有強身益壽之功。 大補元氣,安神固脫,滋肝明目。適用于勞傷虛損、少食倦怠、驚悸健忘、頭痛眩暈、陽痿、腰膝酸痛等癥。
制作:1.將人參烘烤切片,枸杞除去雜質(zhì),用紗布袋裝上扎口備用。2.冰糖放入鍋中,用適量水加熱溶化至沸,煉至色黃時,趁熱用紗布過濾去渣備用。3.白酒裝入酒壇內(nèi),將裝有人參、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加蓋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攪拌1 次,泡至藥味盡淡,取出藥袋,用細布濾除沉淀物,加入冰糖攪勻,再靜置過濾,澄明即成。
用法:飲用時,可根據(jù)自己的酒量,每次飲10-12克。
3、人參大補酒
配 方:人參5克,熟地黃25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2500克。
制 法:將人參去蘆頭,烘軟,切片,枸杞子除去雜質(zhì),與白熟地同放入潔凈的紗布袋中,封好袋口,把藥袋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攪拌1次。浸泡15天后,用潔凈紗布過濾,取藥酒備用。將冰糖放入鍋中,加少量水加熱溶化煮沸,煮至見微黃時,趁熱過濾去渣,待涼后加入藥酒中,攪勻。靜置一段時間后,取上清酒液即可飲用。
功 效:大補氣血。安神,滋肝明目。適用于身體虛弱,神經(jīng)衰弱,頭暈?zāi)垦?,腰膝酸軟等。無病者常飲,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功。
服 法:每日2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云南養(yǎng)生匯》 20120416 莫讓藥酒變毒酒
 
家庭藥酒的制作
家庭藥酒的制作主要涉及四個方面:酒的選擇,中藥材的選用和加工,藥酒的制作方法,以及藥酒的儲藏
一、酒的選擇
藥酒,用白酒、米酒或黃酒加入相應(yīng)的中藥材經(jīng)過浸泡加工配制而成。藥酒按照其作用大體可分為治療性藥酒和滋補性藥酒二類。滋補性藥酒雖然對某些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但其主要是對人體起滋補保健作用,促進身體健康。此類藥酒多具有較好的色、香和獨特風味,可作為一般飲料酒,可以佐餐或隨量飲用。治療性藥酒是以治療或防治疾病為主要作用的藥酒,在配方上多有一定的要求。
藥酒是酒和中藥共同加工制成的一種飲品,其中酒主要起溶解、析出、穩(wěn)定、調(diào)和味道等作用。藥酒的酒精度根據(jù)選用的酒種而有高有低。部分外用藥酒,還可以用藥用酒精來配制。在制作藥酒時,選擇何種類的酒作為溶媒是炮制藥酒的頭道步驟。
早在唐代,我國第一部官修的藥典《新修本草》就指出:“諸酒醇醨不同,唯米酒入藥?!彼蚊鲿r期,都是用米酒作為配制藥酒的原料,至清朝始,漸漸普及使用白酒來浸泡藥物?,F(xiàn)今,大多數(shù)藥酒仍然以白酒作為溶媒,這是因為白酒酒精濃度較高,容易將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制作藥酒時,不論選擇何種酒作為溶媒體,都應(yīng)注意酒的質(zhì)量、濃度和用量。所謂酒的質(zhì)量,主要指在購買酒時,要注意酒的色澤、氣味、口感等。一般說,炮制藥酒使用質(zhì)量優(yōu)等的酒為佳。以白酒為例,好的白酒應(yīng)是無色透明,不混濁,無沉淀物,氣味芳香,口味甘醇濃烈。而黃酒的質(zhì)量則要求色黃褐而透明,氣味濃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制作藥酒時,根據(jù)所需藥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濃度,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濃度過高,藥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滲出,而藥質(zhì)變硬,有效成分反而難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濃度過低,則藥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體積膨脹,同時一些苦味質(zhì)及雜質(zhì)等易被溶出,影響藥酒的氣味。一般來說,配制滋補類藥酒時,應(yīng)用的原料酒的濃度可以低一些;配制祛風濕,、活氣血、疏經(jīng)絡(luò)的藥酒,則原料酒的濃度可高些。
 
二、中藥材的選用和加工
配制藥酒時,要按照其主治和功效,選用適當?shù)闹兴?,特別注意同名但不同種藥材,或同一藥材不同使用部位或不同加工炮制的功能差異。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的不同,淮牛膝產(chǎn)于河南,含有多量鉀鹽和皂甙,功能以補肝腎,強筋骨為主;川牛膝則產(chǎn)于四川,不含皂甙成分,臨床應(yīng)用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為主,兩者有較大區(qū)別。另如,地黃有生地、熟地之分,生地擅長清熱涼血養(yǎng)陰,而熟地偏于養(yǎng)血滋陰補腎;當歸用須活血,用身則補血;小麥分淮小麥和浮小麥,前者安神,后者斂汗;黃芪用于固表、利水、托瘡等應(yīng)生用,用于健脾補中氣應(yīng)炙用。凡此種種,選用均應(yīng)加以注意。
選擇好藥材之后, 在制作藥酒之前,還應(yīng)進行適當加工處理, 如洗凈泥沙、揀去雜質(zhì)、切片軋粉、裝袋包扎等。此外,有些藥材還要進行炮制加工,以減輕毒性,使適于用來制作藥酒。早在唐代,孫思邈就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合藥酒,皆薄切藥?!币话阏f,用來浸泡藥酒的中藥都應(yīng)或切成薄片、碎片,或軋成粗末、小塊,有的礦石類及介殼類藥還需碾成細粉狀,這樣做的目的是擴大藥物與酒液的接觸面,有利于中藥有效成分的擴散、溶解和析出。但也要注意碾末不宜太細,過細則破壞藥物的細胞,可使細胞內(nèi)一些粘液質(zhì)或不溶物質(zhì)進入酒液,不但不利于有效成分的擴散、溶解,還會使藥酒混濁。有的藥物帶有毒性,如附子、半夏等藥物,使用之前應(yīng)進行必要的炮制加工后再使用。
 
三、藥酒的制作方法
我國已經(jīng)有上千年藥酒制備的歷史, 方法由簡到繁, 多種多樣, 各有所長。最初的制備方法是將中藥直接放入酒中浸泡,如唐代孫思邈就說:“凡漬藥酒,藥皆切細,生絹袋盛之,納酒中,密封頭,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為度,去渣,服酒?!崩顣r珍則另有方法,他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或以藥煮汁和飯,或以藥袋安置酒中,藥入壇密封,置大鍋中,水煮一日,埋土中七日,出火毒乃飲。”綜合歷代醫(yī)家制作藥酒的方法,按生產(chǎn)方法的不同,主要有浸漬法、滲漉法、釀造法等方法。
浸漬法是家庭藥酒制作時最常用的方法,具體又有冷浸法和熱浸法的不同。對那些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單味藥,或味數(shù)不多的藥物,或有較強揮發(fā)性成分的藥物,多采用冷浸法。如果藥酒的處方配伍眾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就應(yīng)當選用熱浸法。對酒精度數(shù)較低的酒,如黃酒、果酒,不容易將藥物中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出來,也常常利用加溫的方法使藥物的有效成份能盡可能多的析出。
冷浸法:將藥物適當切制加工,若泡用的酒量不多,可將切片或粉碎的藥物用干凈紗布、絹布袋包裝,扎緊袋口,放入酒器中;大劑量制作則不用袋盛,直接將藥物置于容器內(nèi),然后加入適量的白酒或黃酒,密封浸泡。浸泡時間根據(jù)處方需要和酒量多少而定,一般經(jīng)1個月左右,最短不少于7天。密封后的酒器應(yīng)放置在陰冷避光處,適當攪動或晃動,使酒與藥物能充分接觸。開始每天攪動或搖晃1次,7天后可改為每1周攪動或搖晃1次。待藥物有效成分浸出后,取上清酒液,藥渣壓榨后棄去,酒液靜置過濾澄清,貯存在酒瓶中,慢慢飲用。有些藥酒需浸泡較長時間,如龜蛇酒、三蛇酒、虎骨酒等均需浸漬3個月至半年,才可飲服。另有一種冷浸方法,不需壓榨去渣,而在浸泡到一定時間,即開始取上清酒液服用,服去一半藥酒液時,再加入適量原料酒,如此往復(fù),直至藥味清淡為止。余下藥渣,可研為細末,用第二料藥酒送服。如參茸酒就可用此法泡制。
 
熱浸法:將藥物軋粗末,或切薄片,放進酒器內(nèi),加入適量的酒,密封瓶口,然后隔水蒸煮至沸,取出候冷,放置于蔭涼處,繼續(xù)浸泡至規(guī)定時間,濾取上清酒液,藥渣則壓榨后取液過濾,兩液合并,經(jīng)澄清后,裝瓶慢慢飲用。另有一種方法也屬于熱浸法,即將藥物放陶器(如砂鍋)中,加入適量酒,用厚紙將酒器口封固,浸泡數(shù)小時后,上文火慢煮至沸,取下候涼,靜置2~3日,濾取上清酒液,藥渣壓榨取汁,過濾澄清,兩液合并,裝瓶備用。
 
滲漉法:滲漉法適用于大量藥酒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設(shè)備。滲漉法使用的工具稱滲漉筒,是一種呈上寬下窄,上面敞口,下面有水龍頭開關(guān)控制的滲出小口的筒式或缸式裝置。這種方法利用酒液自上而下,緩緩滲過藥粉,形成良好的濃度差,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擴散和析出,其浸出效果優(yōu)于浸漬法,成份提取也較浸漬法完全。制作時,先將藥物軋成粗粉狀,加適量白酒浸漬2~3小時,使藥物充分浸潤膨脹,然后分層均勻裝入底部墊有脫脂藥棉或濾過紙的滲漉筒中。每次裝藥都用木棒將藥壓緊,注意不要將滲漉筒過于裝滿,以三分之二容量為宜,藥物上面蓋以干凈紗布,再在紗布上鋪一層洗凈的細小石子,以免加入酒時,藥粉浮起。倒入酒前,先打開下面的開關(guān),放出筒中藥物內(nèi)的氣體,再慢慢加進白酒,當液體自下口流出時,關(guān)閉開關(guān),將流出的液體倒回滲漉筒,繼續(xù)加酒至高出藥物表面2~3厘米,蓋上筒蓋,密閉放置數(shù)天。打開下口開關(guān),使經(jīng)過滲漉的酒液緩慢流出,流速要控制,不宜太快,如以10公斤藥粉計算,每分鐘流量在30~50毫升左右。同時還要注意隨時在上面補充加入白酒,使酒不低于藥物表面,至原料酒加完。當滲漉出的酒液達到所需藥酒量的80~85%左右時,停止?jié)B漉,取藥渣進行壓榨取液,與滲漉液合并,澄清過濾后,裝瓶密封備用。
 
    釀造法:本法是用米、曲和藥物,通過直接發(fā)酵的方法釀取成酒。古代常用此法,而近代民間還有應(yīng)用。其方法為:根據(jù)處方取用適量的米(糯米或黃粘米)、酒曲和藥材。先將藥材撿洗干凈,打成粗粉狀;米淘洗干凈、曲粉碎。以水浸米,令膨脹,然后蒸煮成干粥狀,待冷卻至攝氏30度左右,加入藥粉和酒曲,攪拌均勻,置陶器內(nèi)發(fā)酵。發(fā)酵時應(yīng)保持適當?shù)臏囟?,如溫度升得太高,可適當攪拌以降溫。經(jīng)過7~14天,發(fā)酵完成,經(jīng)壓榨、澄清,濾取酒液。將濾取的酒液裝瓶,再隔水加熱至75~80攝氏度,以殺滅酵母菌及其它雜菌,保證藥酒質(zhì)量并便于貯存。另一種方法是先煎煮中藥,取藥汁與米攪拌同蒸煮,然后加入酒曲發(fā)酵成酒。用釀造法制作出的藥酒,酒精度較低,適于不會飲酒者。
制作藥酒時,為了緩和藥性,調(diào)和口味,便于服用,還常會使用一些矯味劑或著色劑,常用的如紅糖、冰糖、白砂糖、蜂蜜等。
四、藥酒的儲藏
配制藥酒時,在準備工作階段,除了購買藥材外,還要選擇合適的制酒用的器皿。選用合適的酒器對浸制藥酒,保證制酒質(zhì)量以及貯藏藥酒都十分重要。制酒容器應(yīng)以陶瓷制品或玻璃制品為宜,而不宜使用鋁合金、錫合金或鐵器等金屬制品。使用的酒器應(yīng)有蓋,以防止酒的揮發(fā)和灰塵等污染。陶瓷容器具有防潮、防燥、避光、保氣,以及不易與藥物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等優(yōu)點,而且外形古樸美觀,具有文化特色。但在防滲透方面要比玻璃制品差。玻璃酒器經(jīng)濟價廉,容易獲得,是家庭自制藥酒常用的容器。但玻璃有吸收熱的特點,且透明透光,容易造成藥酒中有效成分的不穩(wěn)定,影響貯藏。一般應(yīng)選用深色玻璃酒器為佳。藥酒制作完成后,應(yīng)及時裝瓶或盛壇,酒器上口要密封,勿使酒氣外泄,防止空氣與藥酒接觸,以免藥物氧化和污染。封好瓶口的藥酒應(yīng)放置在陰涼干燥和避光的地方。服用時,隨飲隨倒,倒后立即將瓶口或壇口封閉。
此外,如果配制的是外用藥酒,還要注意應(yīng)做好標記,放置到安全合適的地方,以免被誤作內(nèi)服藥酒飲用。
(醫(yī)藥網(wǎng)整理)
 
李輔仁--保健藥酒六配方

李輔仁,1919年生,為 我國近代四大名醫(yī)施今墨的嫡傳弟子,素有“中醫(yī)泰斗”之盛譽。
    中國人對酒的研究與應(yīng)用,可謂爐火純青。從 釀酒、飲酒到賞酒、論酒,酒已滲透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自古以來,酒與醫(yī)素有不解緣,繁體“醫(yī)”中有個“酉”,酉者酒也。酒性溫,味辛而苦甘,醫(yī) 家之所以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于臟腑、四肢百骸之性,故有“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中醫(yī)認為久患疾病必將導(dǎo)致正氣虧虛、脈絡(luò)淤阻,因 此各種慢性虛損疾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血不暢、經(jīng)脈滯澀的問題。藥酒中含有補血益氣、滋陰溫陽的滋補強身之物,加上酒本身辛散溫通的功效,有 利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患的防治。
    李輔仁教授行醫(yī)60余年,自 擔任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高級醫(yī)療保健工作后,其主治方向轉(zhuǎn)為以診治中老年病及養(yǎng)生為主。作為一名中醫(yī)大家,李老對藥酒也是情有獨鐘。以 傳統(tǒng)古方為基礎(chǔ),積數(shù)十年臨床經(jīng)驗,李老配制出六壇保健藥酒。在這里,我們將這六壇酒的配制方法公之于眾,以望更多的人能夠從中受益。
1.首烏益壽酒:

何首烏10克,黑 芝麻10克,黃精10克,當歸10克,枸杞子10克,杭白芍10克,黃芪10克。

【配法】將上藥共煎成濃汁,過濾去渣,兌 入25度500毫升高粱白酒內(nèi)。如多配可按比例類推。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50毫升。
    【主治】鬢發(fā)早白、腎虛腰酸、腿軟乏力、氣 虛血弱,久服無副作用。

2.丹參酒:

丹參10克,檀香、木香、砂 仁各5克,赤芍、黨參各10克。
    【配法】將上藥共搗成粗末,加 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澄清去渣,以不見雜質(zhì)為佳。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毫升。
    【主治】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 肌梗死等,有活血化淤、益氣強心作用。

 3.養(yǎng)血安神酒:

茯神10克,炒棗仁10克, 五味子5克,夜交藤5克,秫米5克,白芍5克,琥珀粉5克,桑葚5克。
    【配法】諸藥共研細末,兌 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過濾去渣。
    【服法】每晚服30—50毫升。
    【主治】長期失眠,入睡難,醒得早,多 驚恐夢,日久體弱,記憶力差,神疲乏力等癥。

4.玉屏風酒:

黃芪15克,防風10克,白 術(shù)15克,柴胡10克。
    【配法】諸藥共研細末,兌 入低度白酒500毫升,澄清后去沉渣。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
    【主治】體弱畏風或氣候變化時易感冒者,有 補氣扶正、抗風寒、防感冒之功效。

5.枸杞子酒

枸杞子60克,桑葚子20克, 百合20克,蓮子10克。
    【配法】將上藥兌入500毫升低度白酒內(nèi),浸 泡2周,澄清去渣,不去掉原藥亦可。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主治】補腎益精、安神滋陰,治水腫脹滿、腰 背酸痛等癥。

6.生脈酒:

黨參10克,麥冬10克,五 味子5克,龍眼肉20克。
    【配法】將上藥濃煎去渣,兌 入低度白酒500毫升。
    【服法】每日3次,每次15毫升。
    【主治】為強心復(fù)脈劑??裳a氣斂汗,對氣短、 口渴、脈虛弱等癥有療效。

自制藥酒巧養(yǎng)生

冬季寒氣逼人,此時正是配制藥酒養(yǎng)生,借以驅(qū)寒祛病的最佳時機。當然,藥酒并不是任何人都適合飲用的,也不是可以無限量、無期限地服用,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年齡、體質(zhì)來選擇。下面介紹幾則藥酒的簡易制作方法及效用。

    腰酸腿軟:杜仲酒

    制法:杜仲200克,川芎30克,白酒500毫升,將兩藥切碎如黃豆大,浸泡于白酒之中,密封,5日搖動1次。10日后取酒飲用,每日2次,每次10毫升。

    功效:具有壯腰固腎、活血化瘀之效,適于腰脊疼痛、腿膝無力者。

    腎虛腰痛:茴香酒

    制法:小茴香30克,青皮50克,白酒1000毫升。將小茴香搗爛,青皮洗凈晾干,浸入白酒之內(nèi),瓶貯密封,隔日搖動1次,10日后濾渣飲用。每日2次,每次10毫升。

    功效:具有濕腎散寒、疏肝理氣之功效,用于治療寒疝、小腹冷痛、腎虛腰痛、脾胃氣滯者。

    降壓降脂:山楂酒

    制法:山楂200克,白酒1000毫升。將山楂洗凈晾干,浸入白酒中,瓶貯靜置,隔日搖動1次,1周后濾液備飲。每日2次,每次10~20毫升。

    功效:具有行氣散瘀、消食健胃之效,適用于肉食積滯、瀉痢腹痛、婦科瘀阻、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癥。

    活血止痛:五加皮酒

    制法:五加皮60克,白酒1000毫升。將五加皮搗碎,裝入瓶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置陰涼處,常搖動。1月后濾渣飲用。

    功效:具有補腎健脾、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用。適于中老年人坐骨神經(jīng)痛、肝腎不足腰膝酸痛者。

    延年益壽:菊花酒

    制法:杭菊花、生地黃各250克,地骨皮50克,白酒5000毫升。將藥物搗碎,浸泡白酒之中,密封靜置。1周后將藥物攪晃1次,待澄清即可飲用。每日1~2次,每次20毫升。

    功效: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壯筋補髓、延年益壽之功用,對老年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均有積極的預(yù)防和治療作用。(楊吉生)

東南西北泡藥酒

  中藥泡酒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內(nèi)經(jīng)素問》中提到“醪醴”,就是治病的藥酒。但是,泡藥酒也講究地域差異,我國北方多寒,南方多熱,西部多燥,東部多濕,須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

  北寒 藥酒主補陽氣

  首都師范大學(xué)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藥學(xué)部主任  郭桂明

  我國北方主要包括京津冀、黑吉遼、河南、山西等地區(qū),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較少。北方人一般口味較濃烈,喜食肉食,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發(fā)病率較高。由于天氣寒冷,還易導(dǎo)致陽氣不足。冬季是飲用藥酒的最佳時節(jié),而從冬至前后到次年開春,正是人體補陽氣的好時機。

  北方泡藥酒應(yīng)以補益、安神、祛風濕為主,常用中藥材包括人參、鹿茸、冬蟲夏草、肉蓯蓉、枸杞、五味子、川牛膝、蛤蚧(去頭足)及蛇類(去頭及內(nèi)臟)等。以下推薦常用的兩款泡酒方。

  枸杞酒:取枸杞子200克,洗凈放入玻璃瓶中,倒入38度白干酒1000毫升,加蓋蓋嚴,放置避光處,浸泡5天后即可飲用,飲用前搖動數(shù)次。善飲酒者每次30~50毫升,不善飲者每次15毫升;每日兩次。常喝可滋補肝腎、益精養(yǎng)血,適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早衰、陽痿、腰酸體倦、耳鳴頭暈、健忘等癥。

  三七紅花酒(外用):取三七50克,川牛膝30克,切成小段;紅花30克,揀凈雜質(zhì);三藥放入玻璃瓶中,倒入50度白干酒500毫升,加蓋蓋嚴,避光浸泡30日后即可使用。該方為外用方,有活血散瘀、祛風濕、止痛之效,適用于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腫疼痛,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痛。用時反復(fù)取適量藥酒外擦患處或疼痛部位至發(fā)熱,用衣被保暖,每日2~3次。孕婦及失血者禁用。

  需注意的是,一旦藥酒出現(xiàn)下述幾種情況,就不要服用了:質(zhì)地渾濁(有效成分被氧化)、絮狀物明顯(有效成分變質(zhì)、析出)、顏色變暗、表面有一層油膜、酒味轉(zhuǎn)淡、有很明顯的酸敗味道等。▲

  東濕 健脾養(yǎng)胃為上

  東南大學(xué)附屬中大醫(yī)院中醫(yī)內(nèi)科副主任醫(yī)師  朱欣佚

  我國東部包括江、浙、滬、閩等地區(qū),臨海傍水,溫熱多雨,相對其他地區(qū)濕熱之氣較重,對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有一定影響。該地人群體質(zhì)較為嬌弱,容易出現(xiàn)脾胃病、皮膚病等。

  東部地區(qū)泡藥酒時,酒精度應(yīng)偏低,藥性平和一些。一般白酒度數(shù)在40度左右為好;黃酒酒精度低,但藥效較白酒略差些。針對東部地區(qū)的特點,推薦以下兩款泡酒方。

  五精酒:取枸杞子500克,松葉600克,黃精400克,白術(shù)400克,天冬500克放入砂鍋中,加水煮到10升(若無大砂鍋可分次煮);細曲研末,備用;糯米瀝半干蒸熟后,倒入缸中待冷,加入藥汁和細末,拌勻,密封,置保溫處,21天后去渣備用。五精酒一方以釀造法制成,不寒不熱,溫潤和平,能夠健運脾胃、補益精血、祛風除濕,是延年益壽的佳方。適合于各年齡段人群,對體倦乏力、食欲不振、頭暈?zāi)垦!㈨毎l(fā)早白、肌膚干燥、瘙癢等癥,都有療效。

  楊梅酒:江浙一帶還有泡楊梅酒的習慣。制作方法:將楊梅洗凈后用鹽水浸泡1小時,瀝干水分后晾干,在泡酒容器中一層楊梅一層冰糖地鋪好,然后加入白酒,沒過楊梅幾公分即可,放置陰涼處釀制20天左右。常喝有止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藥酒一定要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辨證選方,肝腎功能不佳者、兒童及月經(jīng)期女性不宜服用。▲

  西燥 重在益氣滋陰

  甘肅省中醫(y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yī)師  雷作漢

  西部地區(qū)包括西南五省區(qū)市(四川、云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qū)(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以及內(nèi)蒙古、廣西。西南地區(qū)水資源豐富;西北地區(qū)缺水,且氣溫偏低。

  中醫(yī)認為,地域差異會導(dǎo)致體質(zhì)不同,西部地區(qū)因其特殊性又分成幾種情況:1.氣虛、陽虛體質(zhì)者多分布在西部、東北部,人容易出現(xiàn)感冒、胃下垂、虛汗、呼吸短促、腹瀉、水腫及腰腿痛等癥;2.南部和東部高溫多雨,濕熱、痰濕體質(zhì)者多,易患粉刺、瘡癤、黃疸等疾病;3.而在多風、干燥、強紫外線輻射的地區(qū)容易產(chǎn)生陰虛體質(zhì),易患咳嗽、干燥綜合征、甲亢等陰虧燥熱之病。

  西部地區(qū)泡藥酒,一般酒精度較高,一年四季均可飲用。以下推薦幾個泡酒方,建議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應(yīng)用。

  人參麥冬酒:取人參5克,麥冬10克,熟地10克,黃精10克,五味子10克,白酒1000~13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服用。每次15~20毫升,每日兩次。該方能夠益氣養(yǎng)陰,適用于病后體虛及神經(jīng)衰弱者,無病者常飲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但是有舌苔黃膩、口苦口干、皮膚油、大便黏膩等癥狀的濕熱、痰濕體質(zhì)者禁服。

  益氣活血酒:取黃芪6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牛膝10克,白酒2500~30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后服用。每次15~20毫升,每日2次。該方可益氣活血通絡(luò),適用于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肢體麻木、口角流涎或遺尿失禁,屬氣虛血瘀體質(zhì)者。有活動性出血、血壓控制不理想者禁服。

  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汞、砷、鉻、鉛等)的礦物藥,如雄黃、朱砂等,均不適宜浸泡成藥酒。我國的多位皇帝,如唐太宗等,都是因為服用含鉛、汞的丹藥、藥酒而喪命,需特別注意。 ▲

  南熱 主打活血祛濕

  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湖南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學(xué)部教授  劉紹貴

  我國南方主要包括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區(qū)。該處水濕之地偏多,炎熱時節(jié)相對較長,冬季雨雪天氣較少,人的肌膚腠理較為疏松,易受外邪侵襲,一般多見時疫溫熱型疾病和風濕痹癥,如病毒型傳染病、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

  南方泡藥酒,除了普遍使用具有溫陽補腎、壯骨、舒筋、氣血雙補等功效的藥物外,還多用祛風除濕、通絡(luò)止痛之品,如久負盛名的史國公藥酒、異蛇酒、三蛇酒、天麻酒、木瓜酒等。以下介紹兩款南方泡酒常用方。

  補腎強腰酒:取淫羊藿30克,桑寄生30克,巴戟天30克,木瓜10克,杜仲10克,牛膝30克,秦艽30克,防風30克,當歸30克,川芎18克,桑枝30克,熟地黃20克,茯苓45克,炙甘草30克,用冷開水快速洗凈瀝干,再將藥物置于磨口玻璃瓶或瓷瓶內(nèi),用2500毫升白酒浸泡,加冰糖50克,密封瓶口,置陰涼避光處,30日可取酒服用。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常喝可補肝腎、壯腰膝,適用于風濕關(guān)節(jié)炎、肝腎虧虛兼有風濕的腰腿疼痛、骨質(zhì)增生等疾病。

  養(yǎng)血駐顏酒:取枸杞子45克,西洋參15克,龍眼肉60克,當歸45克,山藥60克,紅棗45克,洗凈后放在適宜浸泡的容器內(nèi),加入54度糧白酒1500~2000毫升,密封浸泡30日即可。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功效為補血、養(yǎng)血、駐顏,尤適合女性飲用,可防治血虛氣弱、面色萎黃等癥。

  南方夏季一般不宜飲藥酒,平時可在中餐或晚餐前后1小時飲用,不宜睡前飲?!?/span>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