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栽草莓的種植方法 一、選用盆、土及品種。盆栽用盆選擇徑口在20-30厘米的陶瓷盆為宜。盆土選用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土壤。品種采用歐洲四季紅,長虹2號83-38等優(yōu)良的四季草莓品種盆栽為好。全年可以多次開花結果。 二、栽培技術。盆栽時間一年四季均可。但從園地起苗上盆,最好在秋季進行。選擇健壯秧苗,起苗時要多帶土,摘除老殘葉,將苗木根系剪留10厘米左右。讓根系舒展栽入盆土中。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不埋心為原則。土要按實,固定苗位,使土面與盆口保持3-4厘米距離。栽后澆透水,放置陰涼處3-5天,然后搬到光線充足處。 三、肥水管理。四季草莓1年多次開花結果,營養(yǎng)消耗多,要加強養(yǎng)分補充??捎毛F蹄、魚骨、家禽內臟、豆餅等,加水腐熟發(fā)酵,漚制成液態(tài)肥水或追施復合肥。一般每星期追肥一次。室外盆栽,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澆水時,應事先將水曬暖再用,切忌直接用井水或自來水澆灌。 四、苗木管理。盆栽草莓應加強植株管理。一是適時疏蕾、摘葉、摘除匍匐莖。即將無效的高層次花,在花蕾分散期適量疏除。去除老葉、殘葉、病葉和多余匍匐莖,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提高果實質量。二是架果造形。即用鐵絲或竹簽做成不同形狀的果架,放入花盆將果穗架起,促使果穗通風透光,果實著色均勻,防止泥土污染果實,減少病蟲危害。同時,也可以利用匍匐莖進行藝術造型,提高觀賞價值。三是防治病蟲要采用相應的綜合防治措施。 五、換盆。盆栽草莓結果2年后,應于結果后換盆或換盆土。換盆時,先將植株從盆中取出,剪除衰老根、死根和下部衰老根莖,再栽入新的盆土中。 六、溫、濕度。一般盆栽草莓要求溫度為20-25℃,冬季室溫保持在15℃以上?;ㄅ枰旁谕L向陽處,盆土經常保持濕潤為宜。 草莓屬薔薇科:草莓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果品中上市最早、周期最短的水果。目前我國大面積草莓生產多系露地栽培,采收供應期集中在5~6月份。隨著消費需求的增長和保護設施的發(fā)展,將圣誕節(jié)、元旦、春節(jié)等三大節(jié)日作為重點,利用節(jié)能高效日光溫室將采收期提至12月至次年3~4月,即冬茬或冬春茬栽培,增加了冬春淡節(jié)供應,經濟效益較高,很適庭院栽植。同時利用草莓植株矮小,生長發(fā)育易控制的特點,可盆栽、盒栽、盤栽等,既美化環(huán)境,又增加收益。 1、草莓栽培特點 (1)花芽分化草莓大多數品種在溫度為13~17℃,8~12小時日照下分化花芽。在5~12℃的溫度下不論日照長短,皆能分化花芽。當溫度在30℃以上,不論日照長短,都不能分化花芽。4℃以下植株休眠,花芽分化停止。不同品種間花芽分化需要的低溫和日照長短有差異。 一季草莓于秋季形成花,來春開花,初夏集中結果。二季萄對花芽分化要求的低溫和日照長短感受不敏感,除年前秋季分化花芽,初夏開花結果外,在當年夏季冷涼和較長日照下再次分化花芽,至秋冬二次開花結果。四季莓花芽分化不受低溫短日約束,四季皆能開花結果。 ?。?/span>2)開花授粉與果實成熟草莓在日平均溫度 10℃以上開始開花。開花前花藥中的花粉粒初步成熟,已有較低發(fā)芽力,開花后2日發(fā)芽力最高,花粉發(fā)芽適溫25~27℃。開藥適溫14~21℃,臨界最高相對濕度 94%。溫度過高過低,濕度過大或降雨均不開藥,或開藥后花粉干枯、破裂,不能授粉。雌蕊受精力從開花當日至花后4日最高。由昆蟲、風和振動力傳播花粉。 果實發(fā)育最適日溫18~20℃,夜溫12℃。果實成熟適溫17~ 30℃,積溫約 600℃。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 30~ 50日,溫度低則成熟慢。適溫時果柄粗,高溫時細。在日照強度欠和較低溫的環(huán)境中,果實所含芳香族化合物、果膠、色素和維生素C均較高。 ?。?/span>3)休眠現象植株從秋至冬,受低溫短日的影響,葉中合成、積累休眠素類物質,全株矮化,葉柄短,葉片小而平地開花?;ū?,果小,產量低,不發(fā)生匍匐蔓和停止花芽分化,發(fā)生休眠現象。這是草莓植株適應冬季低溫而形成的一種耐寒的生理狀態(tài)。植株進入休眠后,需經過一定時期的低溫(-5~8℃)才能恢復生長。休眠期的長短,依品種而異,四季莓等休眠淺的品種僅50小時以下,北方露地品種需500~700小時。露地栽培的休眠期一般從10月中旬開始直到翌年1月。生理休眠解除后如溫度過低,乃處在強制休眠狀態(tài),待春暖日照加長,才能進入正常生長。 2、草莓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span>1)溫度草莓根系在2℃時便開始活動,根系生長最適溫度為 17~18℃, 30℃以上根系加速老化。草莓植株不耐熱,較耐寒,在氣溫達到5℃時開始生長,生長范圍10~13℃,適溫是15~25℃。匍匐蔓發(fā)生適溫 20~30℃,葉生長溫度 13~30℃,30℃以上高溫和15℃以下低溫,光合效率降低。-1℃以下35℃以上植株發(fā)生嚴重生理失調。但越冬根莖能耐-10℃的低溫。6~8月份天氣干旱,炎熱,日照強烈,對草莓生長產生嚴重的抑制作用,不長新葉,老葉有時會出現灼傷或焦邊。草莓在平均溫度10℃以上開始開花,如果花期遇0℃以下低溫或霜害,會使柱頭變黑,喪失受精能力。 (2)光照草莓是喜光作物,對光照的要求有兩個方面。一是對光照強度的要求,生長期間葉片周際的光照強度在2.5~6萬勒克斯范圍內,光照越強,生長越好。二是對日照長度的要求。草莓在苗期和結果期對日照長度沒有嚴格的要求,從光合作用角度講,日照時間越長越好,但光照過強并伴隨高溫時應采取遮光降溫措施。 ?。?/span>3)水分草莓的根系入土淺,不耐旱,但葉片較多,葉片更新快,因而需水量較多。為了解決需水量大,根系淺而少的矛盾,就必須多澆水,始終保持土壤濕潤。一般要求,正常生長期間土壤相對含水量不低于 70%;果實生長和成熟期需水量最多,要求達到 80%;花芽分化期要求水分較少,在 60%為宜。 草莓既不抗旱,也不耐澇。要求土壤既能有充足的水分,又有良好透氣性。長時間田間積水,將會嚴重影響根系和植株的生長,降低抗病性。嚴重時會引起葉片變黃、脫落。雨季要注意田間排水。 (4)土壤草莓是須根系作物,大部分根系分布在20厘米淺層土壤中,因此土壤表層結構和質地好壞,對草莓的生長有嚴重的影響。最適于保水、排水、通氣性良好的富含有機質肥沃的土壤。草蔥對土壤要求不嚴,沙壤土能促進早發(fā)育,前期產量較高,但土壤易干旱,結果期較短,產量低。在粘土上植株生長慢,結果期較遲,但定植后二、三年植株發(fā)育良好。草莓喜微酸性土壤,以pH5.5~6.0為宜 3、苗木培育在草莓生產中主要選用匍匐莖形成的秧苗與母株分離形成新的草莓苗木的方法,來進行苗木培育。母株管理要圍繞節(jié)省營養(yǎng),以促進抽生匍匐莖和培養(yǎng)健壯子苗。去母株花序,母株成活后產生花序要及時去掉,積累營養(yǎng),提高苗木繁殖率。母株抽生匍匐莖時,要及時引壓葡匐莖,并向有生長位置的床面引導抽生的葡匐莖,當匍匐莖抽生幼葉時,前端用少量細土壓向地面,外露生長點,促進發(fā)根。進入8月以后,葡匐莖子苗布滿床面時,要采取摘心及時去掉多余匍匐莖,控制生長數量。一般每一母株保留5-6個葡匐莖苗,多余的匍匐莖在未著地前去掉,9-10月即可培育出壯苗。 4、定植 (1)、整地:栽前一周整地,每畝施優(yōu)質農家肥4000-5000公斤左右,深翻30厘米、整平、耙細,根據栽培密謀起壟做床,一般床高10-15厘米,壟床面寬60-70厘米,壟床間距20-30厘米,壟床向與溫室朝向一致。 (2)、定植時間:日光溫室栽培草莓的定植時間由苗木和當地氣溫條件決定,一般苗木可以在花芽分化形成花芽前或花牙形成以后進行栽植。但是,在低溫到來前,新植草莓必須能夠恢復正常發(fā)育。丹東地區(qū)于9月10月中旬栽植為好,其次也可于7月中至下旬在草莓花芽分化前栽植。 6、定植后管理 (1)、土壤管理草莓栽植后主要管理內容是土壤水分。由于室內氣溫高,土壤水分蒸騰系數大,空氣溫度大,因此,灌水時間一般在傍晚進行。溫室內灌水要一次灌透水,不要勤澆水或灑水,從而調解空氣過高的溫度。草莓栽植后發(fā)現雜草及時鏟除即可。 (2)、植株管理草莓栽植成活后對植株管理主要包括三個內容:一是除葡匐莖。及時摘除植株抽生的葡匐莖,做到隨見隨除,集中清出室外銷毀。二是除枯葉、弱芽。草莓成活后葉片不斷老化,光合作用減弱,并有病葉產生,因此生長季節(jié)要不斷除掉老黃葉、病葉和植株上生長弱的側芽,以節(jié)省營養(yǎng),集中營養(yǎng)提供結果。三是疏除花蕾。在開花前疏除多余的花蕾。大型果的品種保留1、2級序花蕾;中、小型果品種保留1、2、3級序的花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