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輯
1.參附湯(陳自明) 腎陽虛汗。
?。ā秼D人良萬》)
【歌訣】
參附湯療汗自流 腎陽脫汗①此方求
衛(wèi)陽不固須芪附 郁遏脾陽術(shù)附投
【詞解】①脫汗:指病情危重,陽氣欲脫時,汗出淋漓
不止如油如珠的癥狀。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微欲
絕等危候。是腎中真陽外越,陽氣將絕的征象。
【組成】人參一兩(30g) 炮附子五錢(15g)
【用法】加生姜、大棗水煎,徐徐服之。
【功用】回陽固脫。
【主治】元氣大虧,腎中真陽虛衰外越。癥見自汗惡
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上氣喘急,或汗
多發(fā)痙等。
【分析】元氣大虧,陽氣欲脫之汗多肢冷為本方的主
證。下利腹痛為次要癥狀。故方中用人參大補元氣;附子溫
壯真陽,二藥合用,益氣回陽固脫,共為君藥。加生姜、大
棗可調(diào)補脾胃,固守中州,為佐藥。故見汗多肢冷,上氣喘
急,脈微欲絕等陽氣欲脫的危象時,急用本方,有回陽救脫
的效果。
【附方】(1) 芪附湯(《婦人良方》)黃芪—兩(30g)
附子炮五錢(1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氣助陽,固表止汗,
主治:腎陽虛衰,衛(wèi)陽不固,汗出不止
吐瀉腹痛等。
(2)術(shù)附湯(《婦人良方》)白術(shù)(30g)
原書未注劑量。
或惡寒肢冷、
生附子(15g)
用法:二藥為末,每次用五錢(10一l5g),加姜棗水
煎,和滓服。如不應(yīng),加倍用。
功用:健脾燥濕,助陽固脫。
主治:腎陽衰微,寒濕郁遏脾陽,脾氣脫陷。癥見汗出
身冷,氣短喘急,下利,脈微欲絕等。
按:《醫(yī)門法律》所載求附湯為白術(shù)一兩 附子五錢,
治脾中之陽遏郁而自汗;芪附湯為治衛(wèi)外之陽不固自汗;參
附湯治腎中之陽浮游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