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身邊的背景輻射 背景輻射也包括部分人為輻射,背景輻射也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大體以可見光分界,頻率低于可見光的輻射為非電離輻射,高于可見光的為電離輻射,諸如X 、α、β、γ射線。 說起輻射,人們就會有些害怕,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卻會給人體造成傷害。其實輻射并不是一種稀罕物,我們的周圍到處存在著輻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曬太陽、看電視、戴夜光表、乘飛機(jī)、拍X光片等,都會受到一定的輻射照射。只是生活中的輻照都是微量的,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人們也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大量的輻射對人體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們應(yīng)該通過采取一些相應(yīng)的保護(hù)措施來防止和減少輻射對我們?nèi)梭w的傷害。 天然背景輻照 自然界中放射性是到處存在的,我們一直在接受天然背景放射性的輻照。天然背景輻射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輻射,它來自外層空間,統(tǒng)稱宇宙射線;另一個來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質(zhì)(如空氣、水、泥土和巖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輻射。另外,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還會接觸到各種人為的輻射,如X光檢查,看電視,使用微波爐等。下表按輻射的大小列出了各種本底輻射。從中可以看到人類的吃、用、住、行都會接受微量的放射性輻照。 背景輻射的來源 住在核電廠周圍每年約0.0002毫希伏;乘坐飛機(jī)每小時約0.005毫希伏;每天看1小時電視每年約0.001毫希伏;吃食物每年約0.02毫希伏;宇宙射線每年約0.03毫希伏;大地和住房每年約0.05毫希伏;每天吸20支煙每年約0.038-0.075毫希伏;一次X光檢查約0.50-2.0毫希伏;我國高背景地區(qū)的天然輻照每年3.70毫希伏;放射性工作者的職業(yè)劑量限值每年50毫希伏;世界最高背景地區(qū)的天然輻照每年120毫希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