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詞作及琴簫合奏欣賞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dòng),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詞作欣賞
詞的上片寫元夕之夜,臨安城里的燈火和觀看燈火的盛況。開頭兩句說,滿城的燈火,象一陣春風(fēng)把千樹萬樹的花兒吹開了一樣;又好象是春風(fēng)吹落了滿天的星斗。“花千樹”、“星如雨”,是指五顏六色的燈火。“寶馬雕車香滿路”,是指貴族人家乘坐馬車,出來觀燈的氣派。“寶馬”,貴族人家的馬,養(yǎng)得驃肥體胖,身上還佩有貴重的裝飾品,故稱“寶馬”。“雕車”,指飾有金邊和花紋的華麗的馬車。“鳳簫”,是簫(一種樂器)的美稱。“玉壺”,指月亮,是比喻的說法。“魚龍舞”,指玩耍燈火的游戲。“魚龍”,指燈籠。 下片寫了兩層意思,前三句寫婦女們穿著美麗的服裝,打扮得漂漂亮亮,成群結(jié)伴,笑逐顏開,在街上觀看燈火的歡樂場面。蛾兒、雪柳、黃金縷,都是婦女頭上的裝飾品。“盈盈”,指美好的儀態(tài)。“暗香去”,古代婦女身上,帶著裝有香料的物品,她們走了,那散發(fā)出來的香氣也沒有了。所以叫“暗香去”。最后三句寫被尋找的那個(gè)人,與眾不同,不在熱鬧的街上觀看燈火,卻獨(dú)自一人待在燈火闌珊(稀落)的地方,沉思默想。在這里,作者顯然是有所寄托的。它含蓄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不肯與投降派同流合污,甘愿寂寞,以保持高潔的品德。“驀然”,即忽然。這幾句不但含意深,而且構(gòu)思新巧,富有意境。 清末學(xué)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fēng)雕碧樹。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他引用晏殊、柳永的幾句詞,原意都是對(duì)愛人的思念。晏殊這三句詞說:昨天夜里,秋風(fēng)緊吹,吹落了許多碧綠的樹葉。“雕”,雕落。柳永這兩句詞說:為了思念她,人已經(jīng)變得消瘦而憔悴,束腰的衣帶,也漸漸地寬了起來。雖然這樣,我也決不會(huì)感到后悔。“伊”,指她。王國維在引用辛棄疾的這幾句詞時(shí),字詞稍有變動(dòng)。王的這段話是要說明這樣一個(gè)意思:只有經(jīng)過千百次的探索,堅(jiān)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學(xué)到真正的知識(shí),才能得到成功。后來,辛棄疾的這幾句詞,成了人們經(jīng)常引用的名句。 琴簫合奏欣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