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xiě)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cè)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道德通玄靜夫 " 道 " 者 , 陰 陽(yáng) 未 判 之 前 的 混 元 一 體 。 道 教 早 課 《 清 靜 經(jīng) 》 曰 : " 大 道 無(wú) 形 , 生 育 天 地 ; 大 道 無(wú) 名 , 長(zhǎng) 養(yǎng) 萬(wàn) 物 ; 大 道 無(wú) 情 , 運(yùn) 行 日 月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強(qiáng) 名 曰 道 。 " 《 道 德 經(jīng) 》 第 二 十 五 章 又 曰 :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欲 求 大 道 , 須 先 積 德 。 因 為 " 道 " 是 天 地 萬(wàn) 物 之 本 源 , " 德 " 是 " 道 " 的 動(dòng) 轉(zhuǎn) , 故 , 無(wú) 德 難 求 道 。 即 有 了 德 , 求 " 道 " 須 用 " 通 " 字 才 能 超 凡 入 圣 。以 人 身 內(nèi) 修 而 言 , 人 有 道 德 , 疾 病 不 生 , 諸 魔 不 侵 , 再 通 過(guò) 內(nèi) 功 修 煉 , 即 能 長(zhǎng) 生 不 死 , 若 再 不 斷 加 修 , 通 玄 達(dá) 竅 , 出 神 入 化 , 也 就 成 為 人 們 崇 奉 的 活 神 仙 。 夫 " 玄 " 者 , 深 遠(yuǎn) 之 謂 也 。 《 道 德 經(jīng) 》 第 一 章 曰 " 玄 之 又 玄 , 眾 妙 之 門(mén) 。 " 學(xué) 道 者 欲 求 " 玄 " , 必 靜 之 又 靜 , 定 而 又 定 。 以 靜 久 而 動(dòng) , 無(wú) 中 生 有 , 名 曰 : 陽(yáng) 生 活 子 時(shí) 。 以 其 動(dòng) 極 復(fù) 靜 , 有 又 還 無(wú) , 名 曰 復(fù) 命 歸 根 。 其 中 渾 無(wú) 物 事 , 是 無(wú) 欲 觀 妙 , 此 一 " 玄 " 也 。這 句 丹 語(yǔ) 是 叫 人 在 修 煉 中 , 注 重 一 個(gè) " 靜 " 字 , 把 后 天 的 心 靜 下 來(lái) , 自 然 才 能 妙 道 通 玄 。 真 常 守 太 清" 真 常 " 之 道 是 謂 先 天 大 道 , 《 老 子 》 曰 " 真 常 之 道 , 悟 者 自 得 。 得 悟 道 者 , 常 清 靜 矣 。 " " 真 " 者 落 實(shí) 也 ; " 常 " 者 , 中 庸 也 ; " 之 " 者 行 持 也 。 " 道 " 者 , 無(wú) 極 也 。 無(wú) 念 紛 擾 謂 之 " 真 " , 五 德 五 元 謂 之 " 常 " 。 欲 求 此 真 常 之 道 , 須 以 " 守 " 字 為 妙 。 如 何 " 守 " , 須 訪 拜 名 人 , 指 示 性 命 雙 修 之 訣 , 返 本 還 原 之 秘 , 但 要 時(shí) 常 參 悟 其 理 , 晝 夜 苦 修 其 道 , 不 可 半 途 而 廢 。 只 待 功 圓 果 滿(mǎn) , 才 得 見(jiàn) 到 太 清 老 祖 的 光 芒 , 此 類(lèi) 光 芒 即 是 自 己 本 來(lái) 的 真 面 目 矣 。 這 句 丹 語(yǔ) 注 重 是 指 在 修 煉 中 , 闡 述 " 守 " 字 的 重 要 性 。 《 真 觀 》 章 曰 : " 有 事 無(wú) 事 , 心 常 安 泰 , 與 物 同 求 而 不 同 貪 , 與 物 同 得 而 不 同 積 , 不 貪 故 無(wú) 憂 , 不 積 而 無(wú) 失 。 " 在 修 養(yǎng) 方 面 真 正 掌 握 " 守 " 的 妙 用 , 守 到 清 靜 之 極 , 恍 然 自 覺(jué) 也 。 清 為 圓 明 , 靜 為 安 寧 , 恍 然 者 , 金 光 也 , 自 覺(jué) 者 , 一 陽(yáng) 發(fā) 動(dòng) 之 象 也 。 一 陽(yáng) 來(lái) 復(fù) 本" 一 陽(yáng) " 之 意 , 是 先 天 的 一 炁 之 道 。 純 陽(yáng) 呂 祖 曰 : " 一 陽(yáng) 炁 發(fā) 用 功 夫 , 日 月 精 華 照 玉 壺 ﹙ 下 丹 田 ﹚ 。 到 此 緊 關(guān) 須 仔 細(xì) , 恐 怕 落 在 洞 庭 湖 。 " 日 月 比 作 人 之 二 目 , 好 像 兩 把 慧 劍 插 在 玉 庭 壺 ﹙ 下 丹 田 會(huì) 陰 穴 處 ﹚ 。 此 乃 修 道 人 的 緊 要 關(guān) 頭 。 一 不 小 心 則 走 丹 漏 爐 矣 , 豈 不 可 惜 ? 能 運(yùn) 真 陽(yáng) 逆 修 , 自 然 一 陽(yáng) 來(lái) 復(fù) 于 本 原 。 按 卦 而 言 , 一 陽(yáng) 為 乾 金 ﹙ 乾 為 老 父 ﹚ , 一 點(diǎn) 真 陽(yáng) 之 水 ﹙ 即 天 一 生 水 ﹚ , 落 在 坤 母 腹 中 ﹙ 坤 為 老 母 ﹚ , 卦 爻 坤 變 為 水 。 復(fù) 者 , 一 陽(yáng) 來(lái) 復(fù) 也 。 其 象 為 卦 , 五 位 屬 陰 , 一 位 屬 陽(yáng) , 所 謂 " 冬 至 一 陽(yáng) 生 " 乃 此 意 也 。 漸 趨 于 二 陽(yáng) 為 地 澤 臨 卦 。 臨 屬 陽(yáng) , 即 天 地 之 生 氣 到 來(lái) 之 意 , 由 此 漸 漸 移 于 三 陽(yáng) 卦 ﹙ 地 天 泰 ﹚ , 泰 者 通 也 。 即 天 地 生 通 暢 之 意 , 萬(wàn) 物 皆 因 此 而 生 , 此 時(shí) 三 陰 三 陽(yáng) , 陰 陽(yáng) 平 等 , 即 三 陽(yáng) 開(kāi) 泰 。 三 陽(yáng) 者 , 天 開(kāi) 于 子 為 一 陽(yáng) , 地 辟 于 丑 為 二 陽(yáng) ; 人 生 於 寅 為 三 陽(yáng) 。 " 春 " 字 三 橫 示 三 陽(yáng) , 中 透 人 字 , 取 人 生 寅 之 意 。 下 有 日 , 乃 日 光 普 照 , 才 得 春 暖 花 開(kāi) 。 至 于 四 陽(yáng) 即 : 雷 天 大 壯 , 五 陽(yáng) 天 訣 卦 。 直 到 純 陽(yáng) 乾 卦 。 乾 為 天 , 此 乃 修 成 乾 健 之 體 , 曰 : 元 亨 利 貞 矣 。 如 此 則 曰 " 在 世 長(zhǎng) 年 " , 名 曰 : 后 天 不 老 , 可 以 拯 救 世 人 疾 苦 , 大 積 陰 功 , 進(jìn) 而 修 成 大 羅 金 仙 矣 。 合 教 永 圓 明" 合 教 " 是 指 我 道 教 的 全 體 組 織 。 遵 照 祖 師 長(zhǎng) 春 真 人 的 經(jīng) 典 、 戒 律 為 指 針 , 從 進(jìn) 德 、 修 業(yè) 、 強(qiáng) 身 三 方 面 培 育 道 徒 。 在 修 業(yè) 上 以 " 入 世 " 、 " 出 世 " 之 法 來(lái) 要 求 我 等 全 真 教 徒 , 養(yǎng) 我 浩 然 正 氣 , 為 人 類(lèi) 多 做 好 事 。 培 功 建 德 , 力 行 正 義 , 抑 惡 揚(yáng) 善 , 不 謀 私 利 , 謙 虛 忍 讓 , 行 為 端 方 , 處 事 磊 落 , 正 心 修 身 , 廣 行 方 便 等 等 。 … … 都 是 表 現(xiàn) 在 人 的 道 德 品 質(zhì) , 此 為 入 世 之 道 ; 出 世 之 法 是 指 自 己 的 修 養(yǎng) 。 要 放 開(kāi) 人 我 觀 念 , 是 非 觀 念 , 不 為 物 累 , 讓 心 處 于 常 清 常 靜 境 界 … … 以 此 修 持 , 自 然 與 道 合 真 , 合 教 昌 盛 , 道 氣 常 存 , 智 慧 開(kāi) 明 , 神 通 恢 廓 。 至 理 宗 誠(chéng) 信" 至 理 " 就 是 天 道 。 《 老 子 》 曰 : " 至 道 之 精 , 杳 杳 冥 冥 " , 至 道 之 極 , 昏 昏 默 默 , 此 天 道 之 至 理 也 。 天 道 運(yùn) 行 , 不 偏 不 倚 , 至 為 公 平 。 如 日 月 照 臨 , 不 分 高 低 上 下 , 榮 賢 貴 愚 , 親 疏 貧 賤 , 胎 卵 濕 化 , 均 獲 日 月 照 耀 之 恩 , 這 就 是 天 道 之 " 至 理 " 。 至 理 必 然 要 宗 乎 志 誠(chéng) 信 用 。 " 信 " 居 五 行 之 首 , 極 為 重 要 。 孔 子 云 : " 人 而 無(wú) 信 , 不 知 其 可 也 。 " 守 信 用 , 全 為 真 意 , 在 內(nèi) 丹 修 養(yǎng) 方 面 , 真 意 屬 于 黃 庭 。 應(yīng) 當(dāng) 靜 守 黃 庭 。 待 守 至 虛 三 極 。 靜 之 篤 , 自 有 真 " 信 " 。 喻 寓 性 命 雙 修 , 坎 離 交 媾 , 全 憑 真 意 意 守 。 " 真 意 " 者 , " 黃 婆 " 也 。 所 以 靜 坐 修 煉 , 意 守 黃 庭 也 , 萬(wàn) 萬(wàn) 離 不 開(kāi) 黃 婆 , 離 則 氣 散 丹 漏 爐 冷 , 坎 離 不 能 交 媾 矣 。 這 句 丹 語(yǔ) 全 在 信 字 上 用 功 夫 也 。 崇 高 嗣 法 興" 崇 " 是 崇 拜 , 尊 崇 。 " 高 " 是 高 尚 。 人 有 崇 高 的 道 德 品 質(zhì) , 必 然 要 受 到 人 的 尊 崇 和 敬 仰 。 " 嗣 " 是 后 嗣 , 就 是 繼 承 祖 業(yè) 的 后 人 ; " 法 " 是 道 法 、 法 律 、 法 規(guī) 。 " 興 " 是 興 旺 昌 盛 。 這 句 丹 語(yǔ) 主 要 是 說(shuō) , 我 們 的 祖 先 具 有 崇 高 的 道 德 品 質(zhì) 。 給 后 裔 做 下 了 很 好 的 榜 樣 , 自 然 就 有 后 嗣 繼 承 , 并 遵 照 他 的 法 律 、 法 規(guī) , 模 式 去 行 持 、 繼 承 , 發(fā) 揚(yáng) 光 大 , 延 著 社 會(huì) 形 勢(shì) , 興 隆 發(fā) 達(dá) 。 以 修 士 而 言 , 有 崇 高 的 志 誠(chéng) 至 理 在 內(nèi) , 自 然 脈 絡(luò) 舒 通 , 氣 血 周 流 , 神 氣 調(diào) 合 , 興 隆 旺 盛 , 自 享 長(zhǎng) 壽 高 齡 矣 。 修 煉 至 此 地 步 , 可 施 道 法 拯 濟(jì) 民 苦 , 掃 清 宇 宙 妖 氛 , 普 度 眾 生 , 廣 積 大 德 , 不 負(fù) 祖 師 濟(jì) 度 之 婆 心 , 豈 不 是 為 我 龍 門(mén) 大 增 光 彩 嗎 ? 這 也 是 " 崇 高 嗣 法 興 " 的 一 個(gè) 特 征 。 世 景 榮 惟 懋" 世 " 是 世 界 , " 景 " 是 景 色 ; " 榮 " 是 榮 耀 ; " 惟 懋 " 是 盛 大 。 其 意 是 , 世 界 之 景 色 , 以 " 榮 懋 " 而 勉 勵(lì) 之 。 人 生 在 世 界 這 個(gè) 大 舞 臺(tái) 上 , 皆 以 榮 耀 富 貴 為 榮 。 對(duì) 國(guó) 家 有 超 級(jí) 貢 獻(xiàn) 的 , 加 以 榮 懋 而 勉 勵(lì) 。 對(duì) 修 士 來(lái) 說(shuō) , 不 能 以 榮 耀 富 貴 為 意 , 而 是 以 具 有 高 尚 的 道 德 品 行 為 榮 耀 , 這 才 是 真 正 的 懋 功 積 德 , 并 以 此 鼓 勵(lì) 大 眾 。 如 修 煉 內(nèi) 功 而 言 , 精 、 氣 、 神 三 寶 充 足 , 具 有 飽 滿(mǎn) 的 身 體 , 是 為 命 寶 的 好 基 礎(chǔ) 。 以 修 至 " 三 花 聚 頂 , 五 炁 朝 元 " 為 最 高 境 界 , 是 為 無(wú) 極 金 仙 。" 三 花 " 者 , 人 花 、 地 花 、 天 花 是 也 。 人 花 , 煉 精 化 氣 。 修 道 者 , 心 必 空 于 下 丹 田 , 戒 去 淫 欲 , 精 不 妄 泄 。 則 精 滿(mǎn) 不 思 淫 , 鉛 花 生 矣 。 地 花 , 煉 氣 化 神 。 修 煉 中 必 空 于 中 丹 田 , 無(wú) 驚 無(wú) 恐 , 則 氣 平 順 , 道 通 暢 , 中 氣 足 而 不 思 食 , 銀 花 生 矣 。 天 花 , 煉 神 還 虛 。 精 氣 雖 足 , 無(wú) 神 者 , 則 其 體 無(wú) 光 , 其 人 無(wú) 命 。 故 神 為 主 宰 , 必 空 于 上 丹 田 , 神 滿(mǎn) 不 思 眠 , 常 清 常 醒 , 脫 殼 還 虛 , 歸 虛 空 境 界 , 則 金 花 生 矣 。 " 五 氣 " 者 , 心 肝 脾 肺 腎 是 也 。 心 藏 神 , 為 南 方 之 火 氣 朝 元 ; 肝 藏 魂 , 屬 東 方 木 氣 之 朝 元 ; 脾 藏 意 , 為 中 央 之 土 氣 朝 元 ; 肺 藏 魄 , 屬 西 方 之 金 氣 朝 元 ; 腎 藏 精 , 為 北 方 之 水 氣 朝 元 。 此 為 三 花 聚 頂 , 五 氣 朝 元 之 理 , 依 此 修 成 天 仙 之 道 , 這 才 是 真 正 的 " 世 景 榮 惟 懋 " 呢 !
希 微 衍 自 寧" 希 " 是 希 望 。 " 微 " 是 玄 微 奧 妙 。 " 衍 " 是 玄 衍 。 人 有 所 希 望 和 志 愿 , 可 以 得 到 玄 微 奧 妙 并 且 使 后 裔 玄 衍 萬(wàn) 世 , 延 長(zhǎng) 開(kāi) 展 推 廣 , 自 然 安 寧 。這 句 丹 語(yǔ) 主 要 是 說(shuō) , 每 個(gè) 人 都 有 一 個(gè) 希 望 和 追 求 , 使 他 的 后 輩 , 代 代 傳 襲 , 并 能 成 為 棟 梁 之 材 , 繼 承 先 祖 的 遺 志 , 安 寧 的 延 長(zhǎng) 開(kāi) 展 。 比 喻 , 我 道 教 無(wú) 極 大 道 , 自 《 老 子 》 開(kāi) 創(chuàng) 以 來(lái) 先 祖 們 繼 承 和 發(fā) 揚(yáng) , 并 開(kāi) 展 演 化 , 使 我 教 優(yōu) 良 傳 統(tǒng) 玄 衍 延 長(zhǎng) , 后 繼 有 人 。以 內(nèi) 功 而 言 , 性 命 雙 修 , 神 凝 氣 結(jié) , 神 清 氣 爽 , 精 神 愉 快 , 渾 身 上 下 氣 血 暢 通 , 日 久 結(jié) 成 大 丹 , 內(nèi) 功 成 就 。附 注 : " 性 " 在 內(nèi) 丹 中 指 煉 心 而 言 , 為 心 的 代 號(hào) , " 命 " 為 功 法 的 代 號(hào) 。 修 性 即 修 心 , 修 命 即 求 術(shù) 。 神 即 性 也 ; 氣 即 命 也 。 性 功 無(wú) 為 , 命 功 有 為 , 目 的 則 是 一 致 的 , 名 曰 " 性 命 雙 修 也 " 。 至 此 則 玄 裔 萬(wàn) 世 , 嗣 系 玄 衍 , 千 變 萬(wàn) 化 , 具 有 千 百 萬(wàn) 億 化 身 矣 !謂 修 正 仁 義謂 修 者 , 修 高 尚 的 品 德 與 情 操 。 《 老 子 》 曰 : " 尊 行 可 以 加 入 " 即 此 言 無(wú) 狂 妄 , 行 貴 真 誠(chéng) , 以 此 嚴(yán) 其 操 行 , 是 為 修 身 之 要 領(lǐng) 。 古 人 云 : " 茍 無(wú) 至 誠(chéng) , 至 道 不 凝 " , 更 不 離 乎 修 正 仁 義 。 仁 者 為 慈 愛(ài) 優(yōu) 惠 , 真 誠(chéng) 自 然 , 五 行 屬 于 東 方 甲 乙 青 龍 之 木 , 義 屬 西 方 庚 辛 白 虎 之 金 。 所 謂 欲 修 至 道 , 先 積 大 德 , 更 離 不 開(kāi) " 正 " 仁 慈 與 剛 義 , 既 此 為 " 謂 修 正 仁 義 " 矣 。如 修 煉 內(nèi) 功 而 言 , 性 命 雙 修 之 法 , 久 久 行 持 , 精 、 氣 、 神 三 寶 充 足 、 結(jié) 就 金 丹 , 名 曰 : " 丹 在 身 中 " ; 仁 屬 東 方 甲 乙 寅 卯 之 木 為 青 , 號(hào) 曰 青 龍 ; 義 屬 西 方 庚 辛 申 酉 之 金 為 白 , 號(hào) 曰 : 白 虎 , 名 曰 " 非 白 非 青 " , 其 含 義 就 是 金 木 相 并 , 龍 虎 相 交 。 " 龍 " 屬 人 身 中 之 神 , 按 卦 屬 。 火 為 龍 , 但 龍 性 好 飛 。 " 虎 " 屬 人 之 腎 神 , 卦 屬 坎 為 水 , 坎 水 好 下 流 , 虎 性 好 沉 。 把 腎 之 元 氣 用 意 使 之 上 升 , 與 心 神 相 交 , 號(hào) 曰 : 水 火 既 濟(jì) , 亦 曰 降 龍 伏 虎 , 結(jié) 就 大 丹 , 這 才 叫 真 正 達(dá) 到 " 謂 修 正 仁 義 " 矣 。超 升 云 會(huì) 登此 句 丹 語(yǔ) 主 要 是 承 接 上 句 之 意 。 人 的 精 神 文 明 道 德 , 做 到 了 社 會(huì) 公 認(rèn) 的 " 諸 惡 " 莫 作 和 " 眾 善 " 奉 行 , 必 然 會(huì) 升 登 官 府 , 位 列 三 臺(tái) , 受 到 萬(wàn) 民 敬 仰 。 對(duì) 修 士 而 言 , 達(dá) 到 形 神 俱 妙 、 與 道 合 真 , 自 然 超 升 太 空 、 身 騰 紫 云 。 這 是 自 然 的 道 理 , 達(dá) 到 了 神 化 的 境 界 矣 !內(nèi) 功 而 言 , " 超 升 " 屬 于 人 的 性 神 也 。 性 神 屬 火 , 火 中 空 而 光 明 。 古 云 : 氣 清 而 周 流 , 人 之 腎 神 之 真 情 為 命 。 真 情 而 有 吸 引 力 , 好 感 促 而 情 為 愛(ài) 。 與 情 相 親 , 與 腎 氣 相 合 而 為 命 。 命 受 性 光 之 照 耀 , 自 會(huì) 乘 登 飛 行 , 流 通 周 身 , 其 中 奧 妙 極 為 神 秘 , 人 身 中 氣 血 周 流 , 太 和 真 炁 充 溢 , 氣 力 充 足 , 自 然 長(zhǎng) 生 , 在 世 長(zhǎng) 年 。 進(jìn) 而 加 強(qiáng) 奮 勉 , 再 求 精 進(jìn) , 則 飛 升 大 羅 , 金 仙 可 證 矣 。大 妙 中 黃 貴中 黃 者 , 亦 曰 黃 中 , 黃 道 、 中 黃 正 脈 、 中 央 戊 己 土 、 玄 竅 總 持 門(mén) 等 。 自 然 有 無(wú) 窮 奧 妙 , 全 憑 中 黃 丈 人 。 一 年 四 季 月 , 春 天 三 月 辰 , 夏 天 六 月 未 , 秋 天 九 月 戌 , 冬 天 臘 月 丑 等 為 土 。 何 為 土 王 用 事 , 就 是 四 立 ﹙ 季 節(jié) ﹚ 以 前 十 八 天 為 土 王 用 事 , 不 宜 動(dòng) 土 。 如 水 在 春 天 , 木 旺 瀉 水 無(wú) 氣 , 而 更 遇 土 克 , 勢(shì) 必 立 見(jiàn) 災(zāi) 禍 矣 。 雖 則 對(duì) 于 生 克 制 化 , 應(yīng) 當(dāng) 靈 活 運(yùn) 用 才 行 。用 于 修 養(yǎng) 方 面 , 欲 求 大 道 之 妙 , 全 賴(lài) 這 位 中 黃 丈 人 , 表 示 極 為 尊 貴 之 意 。 性 命 雙 修 , 龍 虎 交 媾 , 離 不 開(kāi) 真 意 , 真 意 也 就 是 中 黃 。 取 乎 中 合 之 真 意 , 使 之 神 凝 氣 結(jié) , 成 就 大 丹 。 但 決 不 能 太 過(guò) , 太 過(guò) 則 神 飛 氣 竭 , 反 而 不 美 , 是 謂 土 王 用 事 , 則 前 功 盡 棄 矣 。 《 太 上 黃 庭 內(nèi) 景 經(jīng) 》 曰 : 中 有 真 巾 金 巾 , 負(fù) 甲 持 符 開(kāi) 土 門(mén) , 即 天 門(mén) 泥 丸 , 地 門(mén) 尾 閭 、 中 門(mén) 夾 脊 、 前 門(mén) 明 堂 、 后 門(mén) 玉 枕 , 樓 門(mén) 咽 喉 、 房 門(mén) 絳 宮 等 等 。 五 臟 六 腑 皆 背 稟 焉 。 故 此 , 修 煉 家 多 注 重 此 脈 , 故 曰 : 大 妙 中 黃 貴 。圣 體 全 用 功圣 體 : 由 凡 體 通 過(guò) 修 煉 結(jié) 成 金 丹 , 名 為 圣 體 。 圣 體 也 就 是 上 句 所 說(shuō) 的 極 為 尊 貴 的 中 黃 丈 人 。 " 全 " 即 全 其 真 意 , 真 意 其 中 包 含 嬰 兒 姹 女 , 名 為 三 五 混 融 , 合 在 一 起 為 " 全 " 。 人 的 身 體 為 有 形 之 體 。 多 做 些 有 功 于 國(guó) 、 有 德 于 民 的 善 道 好 事 , 為 人 民 謀 幸 福 , 以 善 為 樂(lè) , 精 神 愉 快 身 康 體 健 , 這 才 是 實(shí) 名 圣 體 。 全 用 功 者 , 每 個(gè) 人 在 凡 體 上 , 都 有 自 己 的 工 作 , 無(wú) 論 是 單 位 或 個(gè) 人 , 都 應(yīng) 該 服 從 領(lǐng) 導(dǎo) , 聽(tīng) 從 分 配 , 全 心 全 意 , 一 絲 不 茍 地 對(duì) 待 自 己 的 工 作 , 與 人 為 善 , 樂(lè) 于 助 人 , 用 堅(jiān) 強(qiáng) 的 意 志 對(duì) 待 一 切 。修 習(xí) 內(nèi) 功 要 講 心 誠(chéng) 意 正 , 收 視 返 聽(tīng) 。 人 的 元 神 、 天 性 、 真 意 , 按 卦 為 坎 , 坎 中 滿(mǎn) 為 命 。 修 道 煉 功 、 取 坎 填 離 , 亦 曰 性 命 雙 修 , 又 曰 : 神 氣 凝 結(jié) 。上 言 的 三 五 混 融 者 , 首 先 要 明 確 五 行 , 五 行 者 即 : 水 一 , 火 二 , 木 三 , 金 四 , 土 五 。 木 屬 東 方 是 數(shù) 三 , 火 屬 南 方 是 數(shù) 二 , 加 在 一 處 為 一 個(gè) 五 ; 土 居 中 央 , 其 數(shù) 為 五 , 為 三 個(gè) 五 ; 水 屬 北 方 是 數(shù) 一 , 金 屬 西 方 是 數(shù) 四 , 加 在 一 處 為 二 個(gè) 五 。 其 意 是 把 東 三 南 二 、 北 一 西 四 、 土 五 加 在 一 起 , 名 為 三 五 混 融 。 修 煉 家 用 靜 功 , 三 五 混 融 神 凝 氣 結(jié) , 靜 之 又 靜 , 極 見(jiàn) 天 心 , 靜 到 虛 極 靜 篤 , 不 頃 刻 間 , 靜 極 生 動(dòng) 。 此 動(dòng) 即 本 身 之 活 子 時(shí) 至 矣 。虛 空 乾 坤 秀虛 空 是 大 宇 宙 之 意 ; 乾 坤 是 天 地 、 男 女 之 別 ; 秀 為 秀 麗 、 美 麗 、 俊 秀 。 用 大 宇 宙 而 言 , 乃 是 說(shuō) 天 地 、 山 川 、 江 河 、 湖 海 的 一 切 , 天 奇 、 地 幽 、 山 清 水 秀 等 等 , 都 是 天 造 地 設(shè) 的 , 鐘 靈 毓 秀 , 具 有 無(wú) 窮 的 美 景 , 令 人 極 目 遐 觀 , 神 馳 向 往 。 以 人 修 煉 而 言 , 虛 空 者 , 清 靜 無(wú) 為 清 心 寡 欲 也 。 乾 坤 者 乾 為 頭 , 即 人 之 頭 腦 , 頭 腦 之 神 , 即 人 之 " 性 " 也 。 坤 為 腹 , 為 人 之 腹 , 小 腹 之 下 丹 田 , 亦 名 海 底 。 道 經(jīng) 云 : " 性 在 天 邊 , 頭 也 ; 命 在 海 底 , 下 丹 田 也 。 " 何 為 丹 田 , 因 為 人 之 腎 臟 也 就 是 人 的 水 分 旺 , 內(nèi) 藏 為 先 天 之 元 炁, 人 生 得 父 母 先 天 之 氣 充 足 , 則 人 的 體 格 健 壯 , 人 的 腎 氣 充 足 , 即 真 陽(yáng) 之 精 炁 旺 , 發(fā) 之 為 情 為 命 。 精 滿(mǎn) 情 動(dòng) 生 欲 , 所 謂 之 處 為 之 丹 田 。 那 么 , 修 道 人 如 何 理 解 這 個(gè) 問(wèn) 題 , 欲 使 性 命 雙 修 , 將 腦 海 之 " 元 神 性 光 " 回 光 返 照 于 中 宮 , 同 時(shí) , 腎 中 之 元 精 真 陽(yáng) , 發(fā) 之 為 藥 、 為 丹 , 入 于 小 腹 下 丹 田 , 專(zhuān) 候 性 之 神 光 照 射 下 田 , 使 元 精 之 命 不 至 無(wú) 主 而 外 瀉 , 成 就 大 丹 、 溫 養(yǎng) 圣 胎 也 。 此 即 自 身 之 小 天 地 , 與 先 天 虛 無(wú) 元 始 大 道 , 心 心 相 印 , 息 息 相 通 。 此 則 得 到 先 天 太 和 真 炁 , 萃 于 我 身 , 此 是 鐘 靈 毓 秀 , 得 天 地 之 正 氣 矣 。金 木 性 相 逢金 木 者 , 陰 陽(yáng) 也 , 內(nèi) 藏 為 肝 肺 、 肝 肺 代 魂 魄 。 金 屬 西 方 庚 辛 申 酉 之 金 為 白 , 為 命 ; 木 屬 東 方 甲 乙 寅 卯 之 木 屬 青 , 為 性 。 " 金 木 性 相 逢 " 者 , 比 喻 砍 伐 木 材 須 用 斧 鋸 之 器 , 通 過(guò) 能 工 巧 匠 , 制 造 成 器 。 如 雕 梁 畫(huà) 柱 , 桌 椅 床 凳 , 工 藝 品 等 等 , 既 精 致 美 觀 , 又 利 于 人 用 , 凡 屬 木 制 作 成 材 , 都 須 經(jīng) 過(guò) 金 器 克 制 而 成 。用 于 內(nèi) 丹 修 養(yǎng) 上 , 金 屬 命 , 木 屬 性 , 名 曰 性 命 雙 修 也 , 可 是 也 決 離 不 開(kāi) 中 黃 丈 人 之 真 意 。 前 已 言 明 很 多 性 命 雙 修 方 面 的 丹 法 , 這 里 不 多 論 述 。 可 見(jiàn) 祖 師 長(zhǎng) 春 真 人 用 此 " 金 木 性 相 逢 " 五 字 真 訣 , 就 說(shuō) 明 了 丹 法 的 深 奧 妙 理 , 真 乃 意 味 真 長(zhǎng) , 令 人 深 思 也 。山 海 龍 虎 交山 高 海 深 , 龍 騰 虎 躍 。 在 世 界 這 塊 大 地 上 有 山 有 海 、 有 龍 有 虎 , 相 交 者 為 友 。 龍 虎 在 人 類(lèi) 社 會(huì) 比 喻 大 德 大 智 之 人 , 他 們 都 懷 壯 志 , 為 社 會(huì) 發(fā) 展 , 國(guó) 際 交 往 , 維 護(hù) 和 平 , 相 互 交 流 , 大 顯 身 手 , 造 福 人 類(lèi) 。 國(guó) 與 國(guó) 、 人 與 人 的 友 好 往 來(lái) , 都 是 龍 虎 相 交 的 一 種 表 現(xiàn) 。此 句 主 要 是 言 祖 師 長(zhǎng) 春 真 人 , 用 極 大 的 比 喻 , 期 望 龍 門(mén) 后 輩 門(mén) 人 , 應(yīng) 用 堅(jiān) 強(qiáng) 的 意 志 效 古 應(yīng) 實(shí) 。 在 修 煉 上 也 用 你 爭(zhēng) 我 趕 , 爭(zhēng) 前 啟 后 的 精 神 , 鼓 勵(lì) 后 人 , 個(gè) 個(gè) 得 道 成 仙 。以 內(nèi) 功 而 言 , 按 卦 象 , 山 者 為 艮 , 艮 者 止 也 , 山 止 而 鎮(zhèn) 靜 。 威 嚴(yán) 莊 重 。 海 是 北 海 , 海 為 海 闊 、 淵 博 洋 溢 , 深 潛 沉 靜 。 龍 者 離 也 , 離 屬 人 之 心 神 , 為 性 而 好 動(dòng) 。 虎 為 坎 為 人 的 腎 神 , 屬 命 亦 主 靜 。 其 本 性 是 : 火 炎 上 升 , 水 沉 下 潤(rùn) 。 修 煉 內(nèi) 丹 的 關(guān) 鍵 在 于 參 透 " 顛 倒 " 二 字 的 規(guī) 律 , 只 有 將 向 上 竄 的 心 火 強(qiáng) 抑 向 下 , 使 泄 的 腎 水 向 上 行 , 二 者 交 合 , 便 為 水 火 既 濟(jì) 。 自 可 以 性 攝 命 , 神 返 氣 回 , 返 老 還 童 , 在 世 長(zhǎng) 年 矣 。蓮 開(kāi) 現(xiàn) 寶 新蓮 花 是 個(gè) 純 潔 的 象 征 , 雖 出 污 泥 而 不 染 。 花 色 鮮 艷 , 中 通 外 直 , 香 遠(yuǎn) 溢 清 ; 蓮 既 開(kāi) 矣 。 如 慈 航 道 人 ﹙ 即 觀 音 菩 薩 ﹚ 海 內(nèi) 生 蓮 , 霞 光 四 注 , 寶 筏 普 度 。 又 如 鐘 、 呂 二 祖 傳 道 于 王 重 陽(yáng) 祖 師 , 叫 王 祖 面 向 東 看 , 有 七 朵 金 蓮 ﹙ 暗 示 七 真 人 ﹚ , 鐘 、 呂 二 祖 曰 : " 日 后 繼 有 萬(wàn) 朵 金 蓮 , 將 蓮 開(kāi) 現(xiàn) 寶 新 而 日 新 矣 。 " 果 然 后 來(lái) 邱 祖 全 真 龍 門(mén) 派 這 朵 寶 蓮 , 越 開(kāi) 越 興 , 一 代 比 一 代 更 加 新 鮮 。 以 治 國(guó) 而 言 , 有 功 于 國(guó) , 有 德 于 民 , 廣 積 大 德 , 多 行 方 便 , 猶 如 蓮 開(kāi) 現(xiàn) 寶 濟(jì) 世 , 則 日 新 而 又 新 。蓮 在 內(nèi) 功 喻 為 修 道 之 人 , 清 修 靜 養(yǎng) , 神 清 氣 爽 , 內(nèi) 外 澄 清 , 虛 極 靜 篤 , 不 久 而 活 子 時(shí) 至 此 , 便 出 現(xiàn) 了 " 火 里 行 舟 , 焰 內(nèi) 生 蓮 " 的 奇 異 景 象 , 正 是 蓮 開(kāi) 現(xiàn) 寶 而 新 也 。 既 蓮 開(kāi) 現(xiàn) 寶 而 新 , 修 士 應(yīng) 把 心 穩(wěn) 住 , 千 萬(wàn) 不 要 沖 動(dòng) , 全 憑 毅 力 掌 握 火 候 , 早 采 藥 苗 嫩 , 晚 采 藥 不 成 , 不 老 不 嫩 才 成 功 。 應(yīng) 用 陽(yáng) 九 吸 氣 上 升 , 運(yùn) 河 車(chē) 過(guò) 尾 閭 , 趨 夾 脊 到 玉 枕 , 至 昆 侖 頂 , 降 下 泥 丸 , 以 坎 填 離 , 化 玉 液 甘 露 , 以 舌 搭 天 橋 迎 甘 露 之 金 丹 , 采 藥 歸 爐 入 下 丹 田 , 溫 養(yǎng) 圣 胎 。行 滿(mǎn) 丹 書(shū) 詔行 滿(mǎn) : 功 行 圓 滿(mǎn) , 自 有 丹 書(shū) 下 詔 。 國(guó) 家 選 用 人 才 , 亦 名 金 榜 題 名 。 每 逢 大 比 之 年 , 參 加 考 比 , 成 績(jī) 優(yōu) 良 , 即 可 中 舉 登 科 。 成 為 國(guó) 家 的 棟 梁 。 利 國(guó) 益 民 , 光 宗 耀 祖 , 名 書(shū) 青 名 。以 道 家 而 言 , 做 到 三 千 功 滿(mǎn) , 八 百 行 圓 , 萬(wàn) 圣 欽 仰 , 自 然 感 動(dòng) 上 蒼 , 丹 書(shū) 來(lái) 詔 , 上 朝 金 闕 , 位 列 天 仙 , 千 真 拱 聽(tīng) , 萬(wàn) 圣 欽 仰 , 與 天 地 同 體 , 日 月 同 明 。按 本 身 內(nèi) 功 來(lái) 講 , 神 氣 充 足 , 精 全 氣 滿(mǎn) , 通 體 安 泰 。 以 性 功 所 言 " 性 " 屬 離 卦 為 火 , 火 為 神 火 為 " 丹 " , 丹 書(shū) 下 詔 , 就 是 把 心 神 收 歸 于 下 丹 田 , 即 名 丹 書(shū) 下 詔 。 詔 者 , 昭 也 , 下 詔 于 命 宮 , 名 曰 : 丹 書(shū) 下 詔 , 詔 是 坎 卦 的 真 陽(yáng) , 取 坎 填 離 而 成 乾 , 乾 卦 為 乾 健 之 體 , 實(shí) 名 純 陽(yáng) 屬 天 飛 升 大 羅 , 以 授 天 職 , 既 此 " 行 滿(mǎn) 丹 書(shū) 詔 " 也 。月 盈 祥 光 生這 句 丹 語(yǔ) 主 要 是 指 任 何 一 個(gè) 人 , 都 有 最 旺 盛 吉 祥 的 時(shí) 候 。 人 生 長(zhǎng) 到 二 八 歲 時(shí) , 為 精 神 充 沛 之 時(shí) , " 內(nèi) 含 鉛 八 兩 , 汞 半 斤 , 即 一 斤 之 教 " 。 如 每 月 十 五 日 月 亮 一 樣 , 光 彩 奪 目 。 人 生 在 這 個(gè) 時(shí) 候 , 也 是 極 為 寶 貴 的 時(shí) 光 , 身 強(qiáng) 體 健 , 活 潑 好 動(dòng) , 心 靈 純 潔 幼 稚 , 無(wú) 憂 無(wú) 慮 。在 內(nèi) 功 上 而 講 : 上 句 " 行 滿(mǎn) 丹 書(shū) 詔 " 純 是 性 功 , 而 這 句 " 月 盈 祥 光 生 " 可 純 是 講 的 命 功 , 兩 句 全 而 用 之 , 就 是 性 命 雙 修 , 也 是 取 坎 填 離 的 丹 語(yǔ) 。 如 此 " 月 盈 " 正 是 自 身 的 話 子 時(shí) , 也 是 藥 苗 不 老 不 嫩 的 大 好 時(shí) 機(jī) , 正 是 祥 光 而 生 , 抓 住 機(jī) 遇 , 采 藥 歸 爐 , 河 車(chē) 運(yùn) 轉(zhuǎn) , 過(guò) 尾 閭 , 度 夾 脊 , 趨 玉 枕 , 直 達(dá) 昆 侖 上 泥 丸 。 依 此 功 法 修 成 大 羅 金 仙 , 永 證 天 界 , 如 日 月 照 臨 , 護(hù) 國(guó) 佑 民 。萬(wàn) 古 續(xù) 仙 號(hào)本 句 是 指 于 國(guó) 有 功 勛 之 人 , 而 永 遠(yuǎn) 續(xù) 接 后 代 , 比 喻 我 們 的 祖 國(guó) , 歷 代 老 前 輩 為 國(guó) 為 人 民 立 下 了 永 恒 的 豐 功 偉 績(jī) 。 所 得 的 極 高 地 位 , 載 入 史 冊(cè) , 萬(wàn) 古 長(zhǎng) 存 。我 們 全 真 龍 門(mén) 派 的 后 學(xué) 弟 子 , 繼 承 道 教 優(yōu) 良 傳 統(tǒng) , 載 入 大 羅 金 仙 名 號(hào) 簿 上 , 也 是 萬(wàn) 古 長(zhǎng) 存 永 遠(yuǎn) 接 續(xù) 仙 號(hào) , 并 受 到 萬(wàn) 民 的 代 代 敬 仰 。以 內(nèi) 功 言 , 凡 能 醒 悟 修 煉 , 須 先 知 人 身 難 得 , 中 土 難 生 , 真 師 難 遇 , 口 訣 難 得 , 既 有 緣 得 遇 名 師 真 傳 , 就 要 珍 惜 時(shí) 機(jī) , 待 煉 到 結(jié) 就 大 丹 , 名 曰 : " 萬(wàn) 古 " 金 丹 化 為 陽(yáng) 神 , 名 為 仙 號(hào) 。 修 行 至 此 地 步 , 形 神 俱 妙 , 與 道 合 真 , 道 成 德 就 , 與 圣 同 體 , 普 天 同 慶 , 萬(wàn) 道 歸 一 , 直 達(dá) 到 " 萬(wàn) 古 續(xù) 仙 號(hào) " 矣 。詩(shī) 曰 :德 在 心 中 有 黃 芽 遍 地 走 。花 開(kāi) 結(jié) 碩 果 道 成 法 自 就 。三 界 者 是 親三 界 者 , 天 、 地 、 人 也 。天 界 , 道 氣 化 生 , 分 為 三 十 六 天 , 上 有 三 清 高 真 , 天 仙 眾 圣 。 他 主 管 天 地 人 三 界 、 十 方 、 六 道 的 一 切 崇 高 天 神 。 歷 代 得 道 祖 師 , 諸 圣 先 賢 , 大 羅 金 仙 以 及 諸 天 眾 圣 , 都 是 為 人 民 造 福 , 幫 助 老 天 爺 執(zhí) 行 天 道 的 , 所 以 稱(chēng) 之 為 天 界 , 即 上 界 。 人 生 在 世 賴(lài) 天 地 、 日 月 覆 載 照 臨 而 生 存 , 應(yīng) 與 天 界 是 為 至 親 。地 界 : 人 類(lèi) 萬(wàn) 物 都 產(chǎn) 生 于 地 , 地 就 是 我 們 的 老 母 親 。 樹(shù) 結(jié) 百 果 , 地 長(zhǎng) 靈 苗 , 人 類(lèi) 的 吃 喝 穿 住 都 取 之 地 界 , 若 沒(méi) 有 大 地 產(chǎn) 植 的 五 谷 雜 糧 , 金 銀 布 匹 , 來(lái) 育 養(yǎng) 裝 飾 , 就 無(wú) 法 生 存 于 世 。 然 而 , 死 后 也 更 離 不 開(kāi) 地 界 , 它 不 分 老 少 、 貴 賤 、 奢 華 、 骯 臟 , 統(tǒng) 統(tǒng) 擁 抱 于 懷 , 并 讓 你 安 詳 的 休 息 , 所 以 與 地 界 更 為 相 親 。人 界 : 指 人 生 活 動(dòng) 界 , 人 是 萬(wàn) 物 最 為 靈 巧 動(dòng) 物 , 與 天 、 地 并 列 為 三 才 。 所 以 人 應(yīng) 當(dāng) 先 盡 孝 道 。 古 云 : " 萬(wàn) 惡 淫 為 首 , 百 善 孝 為 先 。 " 先 想 想 身 從 何 來(lái) , 再 想 想 身 由 誰(shuí) 育 , 當(dāng) 然 人 身 由 父 母 而 生 , 那 么 宇 宙 為 一 大 天 地 , 人 為 一 小 天 地 。 所 以 天 、 地 、 人 并 列 為 三 才 , 孝 父 母 如 同 敬 天 地 。 同 時(shí) , 也 應(yīng) 注 重 愛(ài) 祖 國(guó) 、 盡 人 道 、 重 朋 友 , 睦 家 族 、 和 鄉(xiāng) 黨 , 與 物 同 類(lèi) , 天 長(zhǎng) 地 久 , 萬(wàn) 古 長(zhǎng) 存 , 永 遠(yuǎn) 和 平 下 去 , 這 樣 才 真 正 成 為 " 三 界 都 是 親 " 了 。
(余宗來(lái) 原載《中國(guó)道教》)
來(lái)自: 超凡子 > 《我的圖書(shū)館》
0條評(píng)論
發(fā)表
請(qǐng)遵守用戶(hù) 評(píng)論公約
王培生大師練功要訣、太極內(nèi)功圖解
精足氣則壯,氣壯神則旺,不僅體身強(qiáng)壯,而意且識(shí)楚清、維思敏捷。輩前師武總經(jīng)結(jié)驗(yàn)出指,練要功臻化于境,必經(jīng)須過(guò)“煉化精氣煉一氣神...
開(kāi)通八脈 陰蹺為先
它是任、督、沖三脈所起之處,任脈由會(huì)陰而行腹中,督脈由會(huì)陰而行背中,沖脈由會(huì)陰而行足少陰,故此穴一動(dòng),諸脈皆通。意守此穴,可使神入腎水以?xún)粜模谥A段可生精補(bǔ)虧,在煉精化氣階段為采藥之...
震陽(yáng)子內(nèi)丹法訣明指(3)
震陽(yáng)子內(nèi)丹法訣明指(3)神火運(yùn)之入乾頂, 氣化神液送坤宮;煉神合道 (溫養(yǎng)大丹 神化通靈)然道既是陰陽(yáng)二氣,必知此二氣之由來(lái)。修道之士,能將此一點(diǎn)祖氣還歸本源,此即取坎填離,又謂之“還丹”,也...
開(kāi)通八脈陰蹺為先
它是任、督、沖三脈所起之處,任脈由會(huì)陰而行腹中,督脈由會(huì)陰而行背中,沖脈由會(huì)陰而行足少陰,故此穴一動(dòng),諸脈皆通。意守此穴,可使神入腎水以?xún)粜?,在筑基階段可生精補(bǔ)虧,在煉精化氣階段為采藥之...
新版六字訣
2)動(dòng)作二時(shí)意守丹田。重心移到右腳后,左腳提起時(shí),從腳跟至腳尖要依次離地,落地時(shí)左腳腳尖至腳跟再依次著地,最后在保持兩肩齊平的狀...
最有效的氣功筑基功法
最有效的氣功筑基功法最有效的氣功筑基功法最 有 效 的 氣 功 筑 基 功 法網(wǎng) 上 很 多 說(shuō) 氣 功 的 , 但 廢 話 連 篇 , 不 乏 錯(cuò) 字 成 章 , 誤 人誤 己 。丹 田 在 何 處 , 說(shuō) 法 不 一 。上 丹 ...
太極丹功要術(shù)--王柏青(1653-1742,第4代傳人)
太極丹功要術(shù)--王柏青(1653-1742,第4代傳人)欲修丹功,象天法地。通連於天地祖氣,氣機(jī)循環(huán)還升降有序。其法,曰:神,曰:氣,曰:形。神者能輕靈,氣者有剛?cè)?,形者可縱橫。以氣擊敵勢(shì)未成,而無(wú)...
[轉(zhuǎn)]太極丹功要述
王柏青《太極丹功要術(shù)》
王柏青《太極丹功要術(shù)》王柏青《太極丹功要術(shù)》欲修丹功,象天法地。通連於天地祖氣,氣機(jī)循環(huán)升降有序。其法,曰:神,曰:氣,曰:形。神者能輕靈,氣者有剛?cè)幔握呖煽v橫。以氣擊敵勢(shì)未成,而無(wú)畏...
微信掃碼,在手機(jī)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