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之士大夫,講究“清高”,恥言金錢,非說不可時,稱之為“阿堵物”。“阿堵物”原是口語中這、這個的意思;換言之是能堵心眼、堵眼睛、堵腸胃,還會堵塞靈魂的“那個東西”。
然而,從李德林開始,寫作就開始索要稿費了,他清楚自己筆下的每一個字都是勞動成果。這個李德林膽大包天,他一開始索要稿費就是向當(dāng)時的皇上隋文帝索要的?!端鍟?#183;鄭譯傳》記載:隋文帝叫李德林起草詔書,牛氣的李德林不理睬,隋文帝不明白怎么回事。這時一旁的高穎在旁邊戲道:“筆干了。”鄭譯也乘機說道:“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于是后來,人們就把寫作文章書畫所得的酬勞,謂之潤筆。 在古代,拿潤筆最多的當(dāng)屬韓愈。 和現(xiàn)在一些作家一樣,韓愈也不是靠他正經(jīng)的文學(xué)作品發(fā)財?shù)?,而是靠給別人以致是死人樹碑立傳或撰寫碑文、墓志銘或祭文發(fā)的財。他創(chuàng)作題材廣泛,長短不一,有報告文學(xué),如《平淮西碑文》、《張中丞傳后敘》;有墓志銘,如《貞曜先生墓志銘》、《南陽樊紹述墓志銘》;有祭文,如《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還有碑文、廳壁記等。 憲宗元和九年,吳元濟反唐,唐憲宗派大將李愬討伐。李愬雪夜奇襲蔡州,活捉吳元濟。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韓愈受托寫《平淮西碑》,他將功勞完全記在大將韓弘身上。韓弘自然大喜過望,拿出500匹絹相贈。500匹絹是個什么概念呢?相當(dāng)于當(dāng)時的7690斗米,當(dāng)時一斗米約有13斤。韓愈一篇千字文就拿了約20萬元稿費,你叫他不富都不行。 有了這次記錄,以后韓愈索要稿費基本都是以500匹絹為標(biāo)準(zhǔn),那派頭現(xiàn)在許多大腕兒都是跟他學(xué)的。 對一些有錢人來說,一直盛行請名人學(xué)士為已故親人撰寫碑文、墓志銘或祭文的習(xí)俗?!度蔟S續(xù)筆·卷六》載:“長安中爭為碑志,若市賣然。”也就是說,大家都來吃這碗飯,寫墓碑的人數(shù)超出了市場需求,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在買方市場里,同行即冤家,此作家與彼作家搶寫同一塊墓碑,就會鬧出些不愉快來。然而,韓愈是文章泰斗,誰能與他爭鋒。 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得了潤筆,自然要作出一些違背良心的文字來,為人歌功頌德,為人樹碑立傳。 劉禹錫說韓愈“三十余年,聲名塞天,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價,輦金如山。”這樣豐厚的稿酬是我們難以想像的。韓愈一生為他人作碑文65篇,所得財貨之多可想而知。 韓愈的為官為文,一直是毀譽不已,好作“諛墓”之作是他為人詬病的一大因素?!缎绿茣?#183;韓愈傳》載:韓愈死后,韓門弟子劉義,偷走了韓愈的黃金數(shù)十斤,臨走還說了一通調(diào)皮話:這是你韓大作家奉承死人得來的,我不拿白不拿。 摘自《今晚報》作者:李新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