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街頭盡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數(shù)百萬人都一起走上了街頭,但都自動列隊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無喧嘩,我在開車,路上塞車,但也毫無喇叭聲,眼前的一切,仿佛是部場面巨大的無聲電影。”——微博網(wǎng)友
  “東京街頭盡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數(shù)百萬人都一起走上了街頭,但都自動列隊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無喧嘩,我在開車,路上塞車,但也毫無喇叭聲,眼前的一切,仿佛是部場面巨大的無聲電影。”
 微博網(wǎng)友
 
 “幾百人在廣場避震完畢,整個過程,無一人抽煙,服務員在跑,拿來一切:毯子,熱水,餅干。所有男人幫助女人,跑回大樓為女人拿東西,接來電線放收音機。3個小時后,人散,地上沒有一片垃圾,一點也沒有。”
 
 微博網(wǎng)友
 
 東京
 
 秩序如常只是街上人少點
 
 本報訊 12日是周末,東京晴朗,下午電車開了。從上海來總部出短差的湖南漢壽小伙郭鳴甚至悠閑地上街,不緊不慢買了一塊手表和一只LV錢包。街上人少了一些,但秩序如常,沒有異樣。這里是東京。
 
 “感覺東京城市秩序良好,也沒有什么緊張氣氛。除了拿著當天報紙或者在手機上看最新新聞的人,別的和往常沒有什么兩樣。”目前在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教師易山告訴記者。
 
 東京池袋車站西口是公交車車站集中的地方,一輛接一輛的公交車有條不紊地運行著。遠遠地看到站牌處人頭攢動,所有的人都在排隊等候上車。
 
 S形的長龍蜿蜒了數(shù)百米,沒有人知道隊伍最后在哪,進行交通協(xié)管只有區(qū)區(qū)數(shù)人,沒有工作人員維持、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人們?nèi)匀蝗绱俗杂X地排隊。
 
 ?。ㄗ诤蹋?br>
 不給別人添麻煩
 
 日本人較少當眾哭泣
 
 本報訊 “不給人添麻煩”這是日本人的常識,這句話出現(xiàn)在給小孩學習的《社會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節(jié)。讓別人不快、讓別人擔心、讓別人操心,都屬于“給人添麻煩”的范疇。
 
 服從維護集體主義
 
 日本人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悲哀,反而對因自己的悲哀而讓別人擔憂和牽掛表示歉意。
 
 在大地震中,如果家人朋友遭遇不幸,日本人通常也不會號啕大哭,只是默默承受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當有人獲救時,代替“謝謝”說 “對不起”的人也不少,對他們來說,比起感謝,給別人添麻煩的心情更多。
 
 此外,不給別人添麻煩也可以解釋日本人的忍耐力和自律精神,隨地吐痰、不大聲喧嘩、不插隊、亂扔垃圾等等都被視作給別人添麻煩的行為。
 
 當這種社會行為規(guī)范變?yōu)榇蠖鄶?shù)人的自覺意識以后,少數(shù)“不拘小節(jié)”的人也會慢慢自律起來。
 
 即便是在大地震這種生死攸關的時候,日本人仍然幾乎苛刻地維持著公共秩序。在以“災民”為標簽的那個集體中,個人離不開集團,集團保護個人,只有絕對服從才是維護集體利益的表現(xiàn)。這個時候并不需要“個人英雄主義”救他人于水火,“和大家一樣”不僅容易形成合力,克服困難,也能保障系統(tǒng)運行的效率。不夸張地說,任何原因?qū)е碌暮鍝尯筒忍な录缀醪粫谌毡景l(f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