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風(fēng)得意時,把握好自己的尺度
要知道得意者更易于忘形,當(dāng)自己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比較出色的成績,容易過高地看好自己,甚至據(jù)此而貶低別人。殊不知,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此時言過其實和自以為是的“露骨話”很容易招致別人的腹誹和嫉恨。所以,當(dāng)一個人在工作、學(xué)習(xí)和生活上躊躇滿志時,更應(yīng)該時時警醒自己,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態(tài)和謙遜做人的美德。
二、氣急敗壞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因為一個人在被傷害或被激怒時,往往出言不遜,仿佛不揭開對方的瘡疤便不足以泄憤。這時所說的“露骨話”雖然解了一時之憤,卻容易引發(fā)更惡劣的反抗甚至長期被對方懷恨的后果,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想想天下之大,人事之繁,何必激人至此呢?
三、特殊場合,勿自作聰明
在某些有特殊忌諱的場合,不要自作聰明,信口開河地道破事情的“天機(jī)”或隱情,以免引起他人的厭惡和不滿。要知道,世上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也有些事只能說不能做,但既便能說也要講究說的場合。所以在平時說話時,一定要看眉眼高低,注意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和所言之事對某個人或某個組織的影響。
四、難以回答時,模糊應(yīng)付
在向?qū)Ψ教嵋髸r,對于直露的話最好少說或不說。你的要求能不能被對方接受,你的想法能否被對方認(rèn)同,在諸如此類的問題尚未明朗之前,你最好用含蓄一些的言辭試探一下虛實,如果對方持肯定態(tài)度,你的要求可能較容易被接受。否則如果持否定態(tài)度,因你沒有直接挑明,問題還有回旋的余地,可另施計巧,另做打算?;蜻M(jìn)或退,回旋空間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