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進士?歷代進士有多少? 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此稱始見于《禮記·王制》。 隋煬帝大業(yè)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后,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在我國1300年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shù)至少有98749人。古代著名作家大多是進士出身,諸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向、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贾羞M士,一甲即授官職,其余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