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于如何做筆記
(一)原則:1、為有用認真記,不為好看漂亮記筆記;2、以聽懂為主,記錄為輔,未記下的以后再整理,必須有整理筆記的習慣。3、為今后復習提供資料。
(二)方法:
1、及時記清沒聽懂的問題,以供課后解決。怎么解決,三種途徑:(1)問老師;(2)和同學討論;(3)查資料。
2、記住教者思路:如主要板書,講課分析思路。
3、記老師重點強調的內容和補充的內容。
4、記聽課即時所悟或啟發(fā)。
5、記各科的基本要點。
6、記在什么地方呢。教材書和筆記本結合記,教材記解釋內容,筆記記補充內容,記思路等。
7、行間留有必要的空格,以備今后補充,一課之后留有空頁,以備今后歸納整理。課外所得也可以整理到筆記中。
提示:什么時候可以不聽課:教者講的內容你已懂了,可以學別的內容,以節(jié)約時間,但不能影響別人。如果老師的講課使你不能集中精力,那你要訓練這種不受干擾的能力。你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那就當復習課聽,主要聽清老師的歸納講評。這種情況,一般要在高中階段出現(xiàn),初中階段應盡量認真聽好當堂課,有一種同學,聽課時似乎懂了,但一做題又不會,這類同學還認為老師在浪費時間,就無所用心,這是不對的。還是老老實實聽懂為好。
關于理科類科目與文科類科目的筆記的不同做法:
(一)文科類科目筆記:重點是記:1、羅列知識點;如文學知識、語法修辭知識、歷史知識、地理知識,法律知識等;2、記教師的補充內容;3、記題型的類型;4、各單元及本課知識的歸納整理;5、課外所得的補充。
文科類科目(語、政、史、地、外,把數(shù)學暫時放到理科類中去)各科應以預習記錄為藍本,共同構成學習筆記。
語文重點記:文學知識、文體常識、課文思路及教師板書和強調的重點內容;
政治:記觀點、記概念,記題型;
歷史:記線索、記事件的構成要素;
外語:記例句、記句型變化等;
地理:記圖例及其產(chǎn)生各種各樣地理現(xiàn)象的原因及變化規(guī)律等等。
提示:請教各科老師,各科應找一本適用的相關輔助資料。
(二)理科類科目筆記
重點是記:1、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解釋;2、公式的推演及運用;3、羅列該課的知識點;4、例題的講解、思路變通;5、本節(jié)知識與上下節(jié)知識的連結點;6、課外資料所得的補充;7、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歸納整理。
理科類科目的簡便劃分: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暫把數(shù)學放在理科類中)
理科類各科目的筆記重點:
數(shù)學:1、公式推演及運用;2、例題思路;3、題型變化。
物理:1、物理現(xiàn)象簡記;2、定律、定理的內涵;3、公式的運用及變化;4、定理、定律的運用;5、自己對本章學習理解的小結。
化學:1、典型的化學現(xiàn)象;2、物質的化學性質及應用;3、典型的反映方程及變化;4、有關實驗的方法、步驟等。
生物:1、本章節(jié)所學的主要知識點及其結構體系;2、所學對象的生理特點規(guī)律及營養(yǎng)、代謝、生長的規(guī)律。3、有關生物工程的形成、應用,產(chǎn)業(yè)發(fā)展、前景。4、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形成與維護;5、有關實驗、實習課的準備、操作方法。
四、關于如何做練習題
學生學習階段做練習、做作業(yè),是學習過程消化鞏固所學知識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和重要手段,目前在初中教育階段,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這一手段被我們的教師運得有些過頭,致使我們的學生,面對各種大量的作業(yè),產(chǎn)生一種厭倦和畏懼情緒。這是目前教育界普遍的一個現(xiàn)狀。但是作為科學的教育,按照教育的規(guī)律應當酌情適量。作為學生,如何應對呢?
1、要正確認識做作業(yè)的必要性。一門知識,一堂課新授之后,做適量的作業(yè),來消化鞏固所學知識是必要的;作為學生、首先應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來對待作業(yè),認真完成。如果為完成任務做作業(yè),就會事倍功半。
2、總體上把握時間、精力分配的主動性,這當然在操作中會遇到一些麻煩,可能會來自科任老師的壓力。這一點也只能如是說而已,主要是教與學的有機配合,但是在課外,學生是有主動權的,特別是到了高中,作為學生,應懂得這個道理。
根據(jù)一線教師的經(jīng)驗和過來同學的介紹,有如下幾點值得吸取。
如果把題型的難易程度分為基礎題、中檔題、攻尖題,那么基礎題就是消化基本概念,學習運用所學公式,變通不大的就叫做基礎題。反映基本概念、原理、公式,但又在所學基礎上,對原有條件、情景有所變通的叫中檔題。在中檔題基礎上,再加大難度有所綜合的叫攻尖題。
根據(jù)以上劃分的基礎上,你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看自己是屬于哪一類水平者,處于哪一個層面上的對象,然后再采取對策。
基礎不十分扎實,現(xiàn)實狀態(tài)不十分理想者,請你多多注重基礎題。
①熟練掌握教材例題。特別是對于那些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理科科目不佳的學生,應作為重點。絕大多數(shù)例題,不但只是把它弄懂,而且要背下來,要消化解題思路,融會貫通。只要你堅持做到這一點,你會受益無窮。
②切實掌握教材課后思考題、習題,做到弄懂弄通。扎實一點,不要好高騖遠,這就是扎基礎。
3、正確使用參考書、輔導資料
為什么要講這個問題,從目前現(xiàn)狀看,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現(xiàn)在各科多少都有幾本參考書、題庫之類的課外輔導資料。這些東西,無疑對學生是有一定幫助的,但是作為學生,你的時間是有限的。現(xiàn)在這類資料,有很多資料是東抄西抄,粗制濫造的東西。學生如果拿到一本不理想的,不適合你的參考書,它就會浪費你的時間,收效甚微。所以,我這里提醒大家,各科的輔導資料,一定要請教科任老師或班上其他用過這些書的同學,要注意買適合自己的資料。比如你是中等程度的,你就不要用那種難度大的,這對你不但沒什么好處,反而還傷了你的自信心,使你對學習該科產(chǎn)生畏難情緒,所以要注意一定要用適合自己的資料書。
4、不要埋頭做題,要注重反思,總結歸納和整理。
同學們一定要注意,不管是哪一門科目,都不能一味地埋頭做題,題目是做不完的,一定要有選擇地做,特別做參考書上的題。一定要有針對性,要按照自己查漏補缺計劃來使用參考書,去做題。會做了就再不要做了。你暫不需要做,不會做的,也不要去浪費時間??傊欢ㄒ泻軓姷尼槍π耘c目的性。
其次是要注重反思、歸納總結。某一科目,比如理科類科目,做了一道題,一類題,一定要養(yǎng)成反思、歸納、總結的習慣。要反思別人為什么會這樣想,要歸納別人的解題思路。要總結做此類題的解題規(guī)律。文科類的題,也要及時總結題型的基本要求、做法。比如政治、歷史、地理類的題目,要及時總結,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一套資料,以提高效率,便于今后的復習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