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忙碌的日子里 有那么一段時間,每周必去看望父母大人,與他們坐一坐閑聊家事也好。許是母親習慣了我的習慣,當我改變這個習慣,半個月或更長時間才去看望她老人家時,有一次,母親送我到路口,便問我:“為什么你會那么累(忙)呢?”我告訴她,現(xiàn)在事情比較多,各人不一樣。 一友人問過我,高三真的那么忙嗎?我說我是“新手”,相對來說要忙些。我沒有說的是,我還有生管工作。 我不搓麻將、不打牌,不K歌,不跳舞,基本沒應酬,電視劇也很少看,是一個被別人看成是沒被“污染”也沒“生活”的人。同事討論某電視連續(xù)劇時,我插不上嘴。她們笑話我:那你那么多時間拿去干什么了?我只能一笑了之。 四月中旬去某縣一中參加市高三學科會,夜晚,東道主及該縣的好幾位大學同學很熱情地邀請K歌,我卻始終做一個旁觀者。我明白,我無法融入這樣的娛樂生活。 用“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來形容過去的每一個日子并不夸張。我沒有去記至今已是第幾周,但當踏進教室的那一刻,黑板一側(cè)寫著的“離高考還有XX天”幾個醒目大字自然地映入眼瞼。醒目的大字警示著走進教室的每一位師生,高考的腳步聲越來越臨近了。盡管我仍感受不到班級里臨考前應有的緊張氣氛,但我懂得,被迫學習是一種無奈,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教育投入與產(chǎn)出的低性價比,大學畢業(yè)即失業(yè)的就業(yè)現(xiàn)狀,是學子們?nèi)狈W習動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于她們中的很大部分,讀書不是首要任務(wù),B班與C班其實沒什么差別(C班即是《今日說法》一案例里被采訪的一位班主任說的“基礎(chǔ)班”,我們稱它“平衡班”)。六分之五女生與六分之一男生組合的B班級,始終營造不起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知識“欠賬”太多,底子薄,是動力不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我想,這就好比拔河,老師是教練,可是,隊員們的勁不往一處使,作用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又怎么能戰(zhàn)勝對手呢?教練干著急管啥用?。?? 她們心焦嗎?晚自習鈴聲響過十幾分鐘,我走進教室,正碰上四、五個女生圍攏在一起分開水,其他,有悠閑地喝著茶水的,個別學生正吃著水果、點心,部分肯學的學生正埋頭看書、做習題。 眼前的這一切早已司空見慣,我用平和地語氣對她們說:“你們,真像個教授,好悠閑噢。生活保健很重要,但是這些后勤工作一定要記得課間去完成。”她們很快散開回到各自座位上,含羞而微笑地看看我。底子薄更要給予信心,也只能這樣。“你們要從自身實際出發(fā),盡力而為,注意方法和科學安排時間,過程努力了,不管結(jié)果如何,也都問心無愧了。懂嗎?”我看見有幾位學生沖我點了點頭。但愿她們能懂。 她們,一定是渴盼著放假的。而我,也盼著假期。到時,即可去學駕車拿駕照,要不然,可是會OUT了。 重復著每一個相同的日子,機械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wù)。沒有娛樂,沒有固定周末。周末加班,加班費一定不少吧?實話說,假期補課是縣里同意,學校組織的,而且,不向?qū)W生收取任何費用。日前,學校艱難地要來了縣財撥款,用以補發(fā)2009年暑期以來的補課費,不足的由學校支付。學校資金短缺,無法墊付不足部分,只好以每節(jié)課35元再打七點五折計,總算是打到老師們的賬戶上了。不知情的熟人、親朋聽說是教學高三畢業(yè)班,自然地會加上一句:那你們的收入多多?每每聽到這樣的詢問,心里總感覺有些酸楚和委屈。酸楚和委屈的已不是人民幣多少的問題,而是教師勞動的不被尊重。 沒有生活的日子里依舊在為生活忙碌著;忙碌的日子里,在生活的每個角落,我的心充盈著歡愉。2010-04-23 19:4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