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驕陽似火,萬物疲懶。數(shù)株梧桐,撐一片綠蔭;蟬聲流瀉,此起彼伏,,給幾乎窒息的空間,帶來勃勃生機。
蟬的傳說,,如齊女化蟬、孫為爺死,都是凄涼悲切的。蟬的形象,歷來貶多褒少。諸如:“寒蟬凄切”、“高柳亂蟬嘶”、“枯形閱世、病翼驚秋”等;多少文人騷客,以蟬隱言塊壘、以蟬抒發(fā)愁緒、以蟬哀其遲暮。平頭百姓者,則鄙其不懂裝懂,厭其攪人清夢,種種不肖,很受人嫌棄的。
想蟬蒙垢于地下,蟄伏于黑暗之中,歷盡艱難曲折,破堅土蛻硬殼,方見光明,始沫雨露,得以舒肢展翼、居高而鳴,個中滋味,惟蟬知了。蟬積數(shù)年之功,止作一夏之鳴;知時日之短,爭長歌不息,毫無委頓之態(tài)。蟬的這種從黑暗到光明、從地獄到天堂的生命軌跡;這種視大限若等閑的無畏氣慨,即是被頌為萬物靈長的人,非超群者亦難以領(lǐng)略。
蟬之鳴矣,求其友聲。古人詠蟬詩云“垂委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蟬有此知已,當高鳴無憾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