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借、風(fēng)霜二詩帖》全文 欲借嵯峨萬仞崇。故將工巧狀層峰。 數(shù)尋蒼色如煙合。一片盤根似蘚封。 院宇接連常籍竹。池亭掩映卻憑松。 分明裝出依巖寺。只欠清宵幾韻鐘。 風(fēng)霜正蠟晨,早見幾枝新。 預(yù)荷東皇化,偷回北苑春。 旗槍雖不類,荈孽似堪倫。 已有清榮諭,終難混棘蓁。 作者:北宋第八代皇帝。1100~1125年在位。年號先后為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宋神宗趙頊之子,哲宗趙煦之弟。他重用蔡京、王黼、童貫、高俅、朱□、梁師成、楊□、李彥等人,橫征暴斂,驕奢淫逸,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置造作局,專門制造供皇室享用的奢侈品。又設(shè)蘇杭應(yīng)奉局,搜括民間奇花異石,用大量船只一批批運至開封,稱為花石綱。在開封用人工筑成一座周圍十余里的艮岳,在山上興建亭館樓臺,耗費巨萬。設(shè)“西城括田所”,以沒收荒地及戶絕田為名,霸占大量民田。他迷信道教,極力抬高道教的地位,設(shè)道官階二十六等,和政府官吏同樣領(lǐng)取俸祿?;兆诘母嘟y(tǒng)治,激起了方臘、宋江等農(nóng)民起義(見方臘起義)。宣和二年(1120),派人與金朝訂立盟約,相約夾擊遼朝。在對遼作戰(zhàn)中,更加暴露了宋朝政治的腐敗與軍事的無能。宣和七年金兵滅遼后即乘勝南下攻宋。徽宗慌忙傳位給太子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與欽宗同為金朝所虜,押解北上。后死于金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徽宗在藝術(shù)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書善畫,書法稱“瘦金體”。 《欲借風(fēng)霜二詩帖》,紙本,楷書,33.2x63公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由兩首七言與五言律詩合并而成,也名為“欲借、風(fēng)霜二詩”帖。過去學(xué)者推測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歲(1110)時所作。 宋徽宗趙佶生于公元1082年,即北宋元豐五年陰歷十月十日。據(jù)說他降生之前,他的父親宋神宗曾經(jīng)來到秘書省,觀看過收藏在那里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畫像,并對這位亡國之君的儒雅風(fēng)度極為心儀,隨后趙佶就降生了。并且,史書很認真地記載說,在他出生時,他的父親宋神宗夢見李煜前來謁見。這種李煜托生的傳說固然不足為信,但在趙佶身上,的確有李煜的影子。趙佶自幼愛好筆墨、丹青,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在書法繪畫方面,更是表現(xiàn)出非凡的天賦。 他確實是中國歷代帝王中,藝術(shù)天分最高的皇帝。如果沒有坐上皇帝寶座的話,他可能會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相當偉大的藝術(shù)家。至少在中國書法史和美術(shù)史上,他都會享有無可爭辯的崇高地位。那說不定就是又一個偉大的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了。 宋徽宗在當上皇帝之前,確實也是一個多才多藝好學(xué)上進,相當討人喜歡的好皇子,在宮廷內(nèi)外,朝野上下都有很不錯的口碑。據(jù)說,他從小就舉止不凡,當時的皇家貴戚子弟大多喜歡追逐聲色犬馬,惟獨宋徽宗每日沉浸在筆研、丹青、圖史、射御之中,這顯然是一些相當正派健康的嗜好,因此,到十六七歲時,他已經(jīng)“盛名圣譽布于人間”。 這位皇帝獨創(chuàng)的瘦金體書法獨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沒有人能夠超越。這種瘦金體書法,挺拔秀麗、飄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書法的人,看過后也會感覺極佳。宋徽宗傳世不朽的瘦金體書法作品有《瘦金體千字文》、《欲借風(fēng)霜二詩帖》、《夏日詩帖》、《歐陽詢張翰帖跋》等。此后八百多年來,迄今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高度,可稱為古今第一人. 《欲借、風(fēng)霜二詩帖>>,就是展現(xiàn)了宋徽宗“瘦金書”神采的精品之一。帖上的每一個字都細瘦、挺拔,筆劃舒展、遒麗。在轉(zhuǎn)折處,都明顯可見書家刻意將藏鋒、露鋒、運轉(zhuǎn)提頓的痕跡保留下來,形成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似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而內(nèi)斂,連筆似飛而乾脆等特點,通幅極具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