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心的交換》 我越來越相信一句話,我們要現(xiàn)實,因為我們的肉體是物質的,然而我們要浪漫,因為我們的思想是非物質的。我會無條件的為某人心動,但是我不會無條件的因為某人而心動一輩子。呵呵。我有自己的標準,我絕不會純粹地為愛堅持。然而這標準,絕不能物化成他有什么工作,有多少存款,有沒有房子,有什么個性,有什么學歷,有什么家庭背景,有什么外表,有什么高度。 因為這些都是理性的,頭腦勾勒的,而對一個人心動,那是心在動,不是腦在動。所以我討厭聽到有人說:你和我的理想有差距,我也許不能讓他的頭腦滿足,但是我卻可能讓他的心滿足。倘若給我機會,讓我滿足了他的心,他的頭腦肯定就可以安靜的休息會了。 對于愛情的東西,今天的理解和八九年前的理解并不一樣。中學時候暗戀過一個男生,每天傻乎乎的一放學就沖到單車棚,極目遠眺的地毯式掃描,直到看見他,然后心跳加速,和他上前打招呼,與他并肩前行一段路,朋友式的聊天,互相問候一聲,便覺得滿足,回到家里,拿出日記,細細的記載自己的心情。課間時候,如果他正好能夠闖入我的眼簾,便呆呆的看著,心里冒著美美的泡泡。然而直到今天,我依然沒有告訴他我曾那樣迷戀過他,如今,我們是很好的朋友。我很慶幸自己當初沒有這樣做。因為那個時候,我還不明白什么是愛情,我也沒有能力去思考什么是愛情,當然,今天我所理解的愛情是不是正確,也還是有待考證。 將近十年以后,如果還會那么癡傻的無條件的對一個人那樣狂熱,那我就該去撞墻了。我從來不愿意將自己塑造成為一個可以單方面無限專情或者深情的人,喜歡一個人本就不容易,而“愛”這個字,對我來說,更是不可能那樣輕易說出口。 我會喜歡一個人,為什么?因為我能感覺到自己的心動,會思念,會牽掛,會關心。為什么我會心動?用比較風雅的話來說,就是:被他的靈魂吸引了,用俗點的話來說,就是:我對他有感覺了。因為欣賞他,佩服他,感覺他與我有著類似的靈魂,相信他是那個有能力與我攜手共進的人。心動,是用心感覺的結果,不是思考出來的結果。 我毫不懷疑,當我真的愛上了一個人的時候,我可以為他付出所有。但是愛是什么呢?愛不是心動,不是喜歡,愛是心的交換?!液芟矚g這句話,愛是心的交換。兩心互換的時候,才達到了真愛的境界。 當我愿意給一個人我的心的時候,這個人必然也要愿意將他的心給我。而交換心是需要能力的,這能力,對我來說,便是有一顆聰慧的心來了悟這世界,看透這人生,適應這社會,同時還要熱愛這生活。有能力與我一起去浪漫,這是我對伴侶最基本的要求。 我所說的浪漫,不是小女生的浪漫,不是要一朵花,一個娃娃;不是要花前月下,甜言蜜語;不是要徹夜不眠去看星星月亮太陽;不是要彈吉他唱情歌給我聽……那些東西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我所說的浪漫,是他可以和我一起體驗生活的真諦,和我一起感受這大千世界,和我一樣覺得生活中處處都充滿了新奇和美好,是可以為著自己的事業(yè)追求努力不懈,踏實前行,是到了二十年以后,還會發(fā)出感嘆:生命真是神奇美妙,是會和我一同去學習新的東西,培養(yǎng)新的興趣;是可以甘于平淡但絕不甘于平庸;是可以堅持自己的原則理想。 遇到有這種能力的人,我很難不動心,很難不喜歡,然而,這喜歡變成愛的過程,是互相為對方付出,為心的交換做準備的過程,或者說,是逐漸看清楚對方的心,進而逐漸進行心的交換的過程。 我愿意先去付出,但這付出一定要首先有回應,投之以木瓜,雖然不必馬上報之以瓊瑤,但是起碼也要馬上報之以微笑,報之以感動,尤其重要的是,報之以理解,這理解表示他有能力領悟我的意愿,有能力接受我的心,倘若我的付出只是石頭沉入大海般連波瀾都不能興起,我的付出又何嘗有任何意義?比如若我為了讓他輕松,說個我最喜歡的笑話給他聽,他卻根本不能感受到這幽默,給一幅我最喜歡的畫給他看,他覺得那東西只是一堆嚇人的墨跡,讀一首我喜歡詩給他聽,他覺得那只是一堆無聊的文字……若他對待這世界的方式與我完全不同,他完全不能理解我的付出,那么他便沒有了接受我心的能力,一個人,倘若沒有能力接受我的心,我斷然不會心動付出,倘若心動了,付出了,我遲早也會明白這種心動付出是一種錯誤,那么我只能怪自己居然看錯了對方,我竟然誤以為他是有能力與我進行心的互換的,于是我一定會立刻停止自己的錯誤。無論怎么痛苦,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我一定會從這錯誤中走出來,繼續(xù)堅定的走自己的路,尋找對的人。 接下來,這付出一定要有回報,這回報證明他有能力交出他的心,倘若他理解了我的付出,因這付出而感動了,接受了這付出,那么他一定會回報。回應和回報是缺一不可的,因為缺少任何一樣,心的交換都不能夠完成。愛情也是一種買賣,這是我的想法,是心的買賣。一個人若能讓我心動,而且我確切的知道他是有能力接受我的心的人,我會等他,等著他什么時候開始回報,只要有一絲希望,我會努力,因為我知道,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多么不容易。 如果是我沒有能力接受他的心,我不會勉強他要他把自己的給我,因為我知道照看著我沒有能力照看的東西,只能讓自己挫敗痛苦。然而我會努力去追隨他的步伐,直到我確定我永遠都追不上他的腳步。這就像工作一樣,雖然我們不能傻傻的去做一份我們知道自己永遠不能勝任的工作,但是我們需要在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中不斷的學習進步,努力克服一切困難。 我不在尋找另一半的標準上,首先加上:一定要對我很好很好。我明白,真正愛我的人一定會對我很好很好,然而愛我的人,未必就能為我所愛。所以,遇到一個人,我會不會心動,與他是不是對我很好很好沒有關系。我知道這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別人對你好,是因為別人愿意交心給你,別人覺得你有能力接受他的心,但是他卻未必有能力接受你的心。倘若他無能力接受你的心,卻真的走到一起,你的心會毫無著落。 因此,我尋找另一半的標準,首先是他看起來有能力接受我的心,而我看起來也有能力接受他的心。這“看起來”當然是我通過自己的心所作出的也許并不科學并不客觀的判斷。因此是否真的能夠走到交心的那一步,需要時間慢慢體會。我相信一見鐘情,而我卻更相信一見鐘情背后互相摸索對方的心交換對方的心的漫長的過程。將另一顆心放在自己原來放心的位置,其中必然有很多需要改變磨合適應的地方。器官移植手術并不難,醫(yī)生找到合適的器官,病人調整好身體的狀態(tài),手術就可以進行,難的是克服移植之后的不良反應,一步錯,滿盤皆落索。 正是因為我如此理解愛情,所以我對一個人心動的時候,不會說,這輩子我就認定他了,因為這個階段我所了解的他,不可能是他的全部,甚至有可能還不是真實的他。我會給自己時間去用心感受,去讓自己真正了解他,我絕不會倉促下最后的決定,我會謹慎的,一步一步的靠近他的心,看清他的心。我所害怕的,只是倘若我對他心動了,付出了,等待了,但是他卻因為種種世俗的原因,不愿意花費自己的時間,精力,心情,給彼此一個將對方的心看清楚的機會。若他真是那個正確的人,那就麻煩大了。我們連下判斷的機會都沒有,怎么可能交心?必然就這樣永遠的錯過彼此了。 我現(xiàn)實嗎?毫無疑問。我理想嗎?毫無疑問。這就是我。我不需要世人都理解我,我只需要那個讓我愿意交出心也愿意慷慨的將他自己的心給我的人來理解我。心的交換完成之前,我會好好的珍惜保護自己的心,一旦我們互相交換了真心,我一定會愛他如愛自己,一定會喜歡他如喜歡自己,一定會欣賞他如欣賞自己,一定會照顧他如照顧我自己,一定會愿意為他舍棄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因為我們融為一體,密不可分,因為我知道,他也定會如此待我。
《讓心帶路》 朋友說,今世的愛人,是唯一的。那個人,與你相愛,便是與你進行了心的交換,這才是真愛。你的心在他的心里,而他的心在你的心里。你們愛對方,就像愛自己。你要獨立,否則你便沒有能力和對方交換心。 于是我知道,這個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找到自己的真愛,其中,有很多人,沒有機會碰到自己的那個唯一,選擇了一個錯誤的人。但是,也有人找到了正確的人,卻可能已經(jīng)沒有能力進行心的交換。因為我們變得理智,變得冷靜,我們都被世俗蒙蔽了心靈,我們擁有了智慧,我們有越來越多的經(jīng)驗,我們越來越懂得如何分析問題,于是我們開始用頭腦來分析心的感受。可是,我們卻不知道心和腦互相不能明白,有些東西,只能用心去體會。 當你牽掛著一個人的時候,不是馬上告訴他,你正在想著他,而是用頭腦分析,該不該讓他知道你的牽掛。當你關心一個人的時候,不是依從心的指使,告訴他希望他照顧好自己,而是用頭腦分析,說出這樣的話會有什么后果。當你想要見到一個人的時候,你不是馬上跑去見他,而是思考是不是應該去見。當你和一個人在一起覺得快樂的時候,不是繼續(xù)體會這種快樂,而是思索自己是不是應該擁有這樣的快樂。 我們越長大,越是用頭腦控制心靈,越是告訴自己應該如何,而不是告訴自己,我想如何。我們不知道,頭腦,應該是為心靈服務的,心靈永遠都不應該是思維的奴隸,心要得到自由,才能夠領會美好生活的真諦。 為什么我們不能停止思考,讓心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