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時期,我國史書上曾有洛邑(今洛陽)和陶(今山東定陶)是“天下中心”的說法。當時的中原系指洛陽到定陶一帶。
我國古代,曾將國土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個州。豫州被認為是居九州之正中,故名“中州”。河南簡稱“豫”,因而也叫“豫州”。古豫州不僅包括河南全省,也包括湖北省的北部。所以,古代的“中原”是指河南省和湖北省的北部地區(qū)。 隨著漢族祖先活動地區(qū)的擴大,“中原”的范圍也越來越廣了,后來擴大至全中國。《北史·王澄傳》云:“因茲大舉,無望中原”。這里的“中原”就是全中國之意。陸游所說的“北定中原”,系指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qū)。 今天,地理中和有關書籍中所說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包括河南省大部、山東省西部、河北和山西省的南部、陜西省的東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