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洋狀 的李娜怎能 代表中國形象
李娜澳網(wǎng)決賽失利后,國內再無力挺“一姐”進入國家形象人物篇的呼聲,反而因為她在比賽中“告洋狀”而飽受國內觀眾詬病。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好評如潮來自世界網(wǎng)壇。WTA(女子職業(yè)網(wǎng)球選手協(xié)會)主席兼CEO斯黛西·阿拉斯特評價李娜堪稱中國的“國家英雄”,已成為中國的形象大使。 有瑕疵才是真實的形象,濃妝艷抹也許光鮮無比,卻是從真實進入了夢幻。 敢于接受和亮出李娜原生態(tài)形象的人,本身才是真正的中國人。連同李娜,才是正宗的中國形象。一個社會若能如此,才是一個真實的社會。 李娜,帶給我們驕傲;我們,要給李娜以包涵。 對李娜來說,埋怨觀眾不如提升自己;對觀眾來說,確實要提高特殊競賽的觀戰(zhàn)禮儀水平。如欣賞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樣。對中國網(wǎng)業(yè)來說,球員和觀眾需要共同成長。 李娜調侃和示愛丈夫怎么就庸俗了?難道一定要像演藝明星那樣在公眾場合“秀恩愛”?難道要“個體戶”也學“國家金牌機制”中的幸運兒“先謝國家”? “不論胖SHOU帥丑,我都永遠跟你走。”這句話可能是說給如姚晨之類走紅明星們聽的吧。這句話會不會走紅網(wǎng)絡呢? 李娜在比賽中如果對國人稍有得罪,在亞軍感言可是親近了家鄉(xiāng),其實在他國說家鄉(xiāng)理當指中國。何況是針對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如果全中國人不領情,武漢人肯定是領情的。因為李娜本身就是“很武漢”的江城女子。 她脾氣豪爽,為朋友兩肋插刀不含糊,為了球友的工資能漲上去,她索性輸?shù)糇约旱谋荣?。她為公益捐款動則一百萬、五十萬。她不怕得罪觀眾,從不順著媒體的樹桿爬。 在本次澳網(wǎng)決賽中,雖然孫晉芳稱她已經(jīng)發(fā)生了蛻變,但秉性難變(“姜山”也末改)。她抱怨現(xiàn)場的中國觀眾好心做了錯事,影響了自己的比賽。她抗議記者的閃光燈導致自己對來球的誤判。她又沖著丈夫姜山吼叫:“別沖我喊。”相遇冠軍只有一步之遙的難得機會,她似乎在延續(xù)一個另類規(guī)則:當需要她狠狠堅持一下時,她選擇了放棄。 準確地說,雖然李娜算是網(wǎng)壇高齡選手,從一個頂端選手的內涵和性格來說,她仍然處在蛻變和成熟過程中。當球打得順風順水時,她有心情去呵護一“不速之飛蟲”,當重壓之下急躁之時,她一網(wǎng)拍“煸”過去。以往遇到觀眾“干擾”比賽,她直接朝觀眾發(fā)怒,這次她選擇讓裁判出面調停。照說這是按“國際慣例”辦事,可惜方式和細節(jié)太“國際化”,讓她的愛國同胞消化不良。 李娜比起國家形象片中的“英雄人物”、“成功人士”,也許有太多差距。比其中很多標致人物,展示更多的是爽性和真實。但她對武漢父老鄉(xiāng)親來說,就如普通的兒女或者姐妹一樣,大家不會感到唐突和生分,與崇高和偉大更不相關。當國家形象大使,李娜也不一定具有多么迫切的主觀愿望,如果行,那是水到渠成。不行,繼續(xù)做好自己,與武漢一起成長,繼續(xù)蛻變。 “總是創(chuàng)造第一”,足夠做武漢這座城市的形象代表。 成為這座城市人們心中的一個標桿,舍“娜”其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