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畫豐茂 筆精墨妙——記書畫家安君康朋友眼中的安君康 2007-07-09 22:34:46 閱讀397 評論19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張軍
安君康先生是一位既充滿理想,又腳踏實地的人。他是西北一位頗有個性的書家,他的個性當然不是體現(xiàn)在他的日常言談舉止。作為藝術家,他的個性更多體現(xiàn)在他手秉錐毫縱橫筆墨的“灰飛煙滅”間,體現(xiàn)在他快筆如陣的充沛激情,體現(xiàn)在他節(jié)奏振掣飛揚的線型與篇章節(jié)律,更體現(xiàn)在他夸張浪漫的藝術情懷。 安君康是一位有著深厚傳統(tǒng)積極淀的書畫家。他生于秦,長于秦,長期生活于陜、甘、寧,活動于大江南北、黃河兩岸。遍訪名師,用實際行動實踐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和“好男兒志在四方”的人生信條。書畫藝術蜚聲三秦,名揚西北,特別是“水墨牡丹”的境界,造詣在當今藝壇實屬罕見。這一方面得益于他的天賦諸情,另一方面與他這些年來的勤奮努力不無關系。 自古為藝之人,一為殷實富有者,一為窮困潦倒者。前者視藝術為飯后之余事,后者則視藝術為事業(yè),安君康屬于后者。古人云:“窮而后工”。安君康正是憑著一種永不服輸,敢于向命運抗爭的精神,而步入書畫界的。書畫成了其生命的全部,他從一個小鎮(zhèn)走進了繁華的大城市,其書畫藝術之路充滿了艱辛與坎坷,同時伴有成功的喜悅與快樂。 安君康先生從小癡迷于書畫,主張“十分功夫,四分讀書,三分畫畫,三分寫字”并身體力行。以其特殊的人生經歷,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成就了“安公行草”的同時,也形成了具有自家風貌的“水墨牡丹”。他成功地運用了繪畫中強烈的虛實對比手法,在點畫中追求長短肥瘦,干濕濃淡,這使他的水墨牡丹迥異時俗,在當代畫壇獨樹一幟。是集筆墨干濕錯落,有法無法天趣橫生。如那些產生強烈視覺效果的牡丹,在他筆底,并無絲毫嬌治之氣,只是以濃墨淡筆信手而出,讀來每每令人有置身于花間草徑,山蔭道中,應接不暇之感。雖意到筆不到卻筆筆精妙,真可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充分體現(xiàn)了他駕馭筆墨的非凡能力。雖為小品,卻尺幅千里,筆精墨妙,展卷之時,尤如臥游名園幽境,令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
安君康的作品以節(jié)奏明快,清麗、雅拙著稱,觀其書畫,觀者在領略酣暢痛快、淋漓盡致的同時,更多的感覺是心靈極度自由地飛翔與無滯無礙的放松。特別是他飛快的運筆,迅速地調墨,遙空直下的疾書常常令觀者嘆為觀止,在不經意間,心跳竟跟著他筆下變化無常,若隱若現(xiàn)的點,線一起滾燙地跳動。 安君康是造型的高手。他作品中的字畫總是精靈般奔跳于我們的大腦與心田。從不做作,即使這樣,他在隨意浸染的筆肚中仍能將“墨分五色”很柔和巧妙地統(tǒng)一在其腕下隨意流淌的串串字群中,整體望去,墨色層次分明,有“風雨之調、春露之滋”之概。走近細觀,可覺每一點,每一線的“墨彩”豐富得很!明快的很! 筆者心儀先生是因其書畫作品,更重要的則是先生的人品。拉拉雜雜寫就這些并無他意,只是出于對安君康先生不棄后學,勤謹論藝的景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