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是偶然,還是注定,我從小學到大學就讀的四所學校,不是瀕臨湖池,依江伴水,就是校園里泛著湖塘,淌著溪流??傊?,校園似乎離不了水。而現(xiàn)在的重大更是二者皆占,我當然萬分歡喜。 學校當然離不開水。水是生命之源,吃喝洗漱、灌湫草木、須臾離不開水。我指的水卻不是這生活用水、這水可用井水,自來水。。。我所說的是露在地面上點綴校園景觀的水。 水,西方人贊揚她有四性:簡樸、純潔、靈慧、普慧 (simplicity、purity、subtlety、andcharity)以四位美麗的仙女象征它們。我們中國人雖然也頌揚水,文人墨客贊美“高山流水”,有時卻要帶個尾巴,比如說“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好像沒有那神威暴烈的“龍”,水就不靈了。更多的時候人們對她似乎有點鄙夷懼怕,比方說:“水性揚花”“洪水猛獸”,甚至把那些假冒偽劣的下等商品斥之曰“水貨”。不過,學校以水為伍,至少說明,讀書人,做學問的人,是引水為知己的。是的,孔夫子早就說過:“智者樂水”。 當水不是為了維持生活的時候,她就變成了一種文化,一種精神。是為景觀欣賞,閑情逸致而存在。展現(xiàn)的是一種更高級,更豐富的生活。水,在這兒起著啟迪心智,陶冶性靈,追求美好,熏染卓越的作用。 水有這么大的作用嗎?是! 你看她,靜如鏡,動則流。如鏡,把周遭的景色盡收,似真實,如虛幻,微風吹起。若隱若現(xiàn);卻如現(xiàn)實世界化為的知識,亦正亦扭,時時反芻體驗。她奔流不息,從不回頭,有時看似停滯止步,卻浸潤土壤,滋養(yǎng)鮮嫩的青草,開出絢麗的花朵,或生發(fā)參天大樹,重把水分揮發(fā),灑向空間,化為雨露;恰像勤奮耕耘,學無止境,從不倦息,在對真理的不竭追求中充實人生,豐富了人類文明。 你看她,清明澄澈,晶瑩透底,卻蘊涵無窮營養(yǎng),讓魚蝦嬉游成長,讓自己生動活潑;恰似智者光明磊落,胸懷坦蕩,他們包容治學中不同意見的砥礪和碰撞,這過程既錘煉了自己,又為創(chuàng)造、發(fā)展新說與新學開路;他們不懼瑕疵,視之為營養(yǎng),從中受益,啟發(fā)生機。 水的形態(tài)、行為、品格多么像求知,問學之道!難怪孔夫子要說“智者樂水”了。 你會說:“我們的生活急匆匆,誰有這樣的閑情逸致,如此的浮想連篇!”要知道,為溫飽而掙扎產(chǎn)生不了科學,閑情逸致才會有科學。急匆匆,去掌握已知。急匆匆,去完成既定程序。要探索未知,要尋求科學的新知,需要閑情逸致,需要高談闊論、遐想神思。水給我們以啟迪,以借鑒。水給我們的校園,提供文化的境界和園地。 永遠的校園,永遠的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