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寂靜的尋求者。
愛除自身外無施與,除自身外無接受。愛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為愛在愛中被滿足了。
在你勞作不息的時候,你確實愛了生命。
在工作里愛了生命,就是通徹了生命最深的秘密。工作是眼能看見的愛。

你的歡樂,就是你去了面具的悲哀。
悲哀的創(chuàng)痕在你的身上刻得越深,你越能容忍更多的歡樂。
你的房屋是你較大的軀殼。
一片樹葉,除非得到全樹的默許,不能獨自變黃。
當(dāng)黑影消滅的時候,遺留的黑影有變成另一種光明的黑影。
你的苦痛是你那包裹知識的皮殼的破碎。
許多的苦痛是你自擇的。那是你身上的醫(yī)士,醫(yī)治你病軀的苦藥。

靈魂如同一朵千瓣的蓮花,自己開放著。
你的朋友是你有回答的需求。
思想是天空中的鳥,在語言的籠里,也許會展翅,卻不會飛翔。
心靈居住在有韻調(diào)的寂靜里。你的身體是你靈魂的琴。
美不是一種需要,只是一種歡樂。
你的日常生活,就是你的殿宇,你的宗教。
假如你要認(rèn)識上帝,就不要做一個解謎的人。

我飲水的時候,水也飲我。我是信仰者也曾是懷疑者;
因為我常常用手指觸摸自己的傷痕,使我對你們有更大的信仰和認(rèn)識。
給我靜默,我將向黑夜挑戰(zhàn)。人性是一條光河,從永久以前流向永久。
一個人的意義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東西。

我的生命內(nèi)的聲音達(dá)不到你生命內(nèi)的耳朵;
但是為了避免寂寞,就讓我們交談吧。
樹木是大地寫上天空中的詩。我們把他砍下做紙,
讓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空洞記錄下來。
詩人是一位退位的君王,坐在他宮殿的灰燼里,
想用殘灰捏出一個形象。
我們一切的自居,都是從心思的筵席上散落下來的殘屑。
思想對于詩往往是一塊絆腳石。

在母親心里沉默著的詩歌,在她孩子的唇上唱了出來。
當(dāng)一個男子的手觸到一個女子的手,他們都觸到了永在的心。
一個人自衛(wèi)的時候可能自殺。人間的葬禮也可能是天上的婚宴。
實際上我們只是對自己說話,只不過有時我們說得大聲一點,
使別人也能聽見。一個人有兩個我,一個在黑暗里醒著,一個在光明里睡著。
隱士是遺棄了一部分的世界,使他可以無憂無驚地享受著整個世界。
憂愁是兩座花園之間的一睹墻壁。
信仰是心中的綠洲,思想的駱駝是永遠(yuǎn)走不到的。
我們最神圣的眼淚,永不尋求我們的眼睛。

【內(nèi)容簡介】
當(dāng)真和善以如此美的方式道出,難道還需要將它們納入某種理論的范疇去進(jìn)行詮釋嗎?每一位讀者都不僅像汲取陽光空氣那樣自然地去品味紀(jì)伯倫的智慧和境界,去體驗自己內(nèi)心的渴望與滿足。
【作者簡介】
紀(jì)伯倫(Kahlil Gibran ,1883-1931),黎巴嫩詩人、小說家。曾留學(xué)法國,后短期僑居美國。作品多歌頌自然景色和愛情,流露感傷情緒。詩集有《淚與笑》、《行列圣歌》、《先知》等。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反映東方婦女的悲慘生活。除文學(xué)創(chuàng)作外,也擅長繪畫。
翻譯: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