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花酒 -
配方:洋金花30克,紅花15克,骨碎補15克,白酒300克。
制作方法::將上3味藥軋碎,置酒中浸泡,經(jīng)常搖動,14天后啟封,濾去藥渣,裝瓶備用。
功效與主治:生發(fā)。適用與脫發(fā)、斑禿。
服法:外用。用棉球蘸藥酒涂擦患處,每日3次。
舒活酒 -
配方:血竭15克,三七15克,麝香0.1克,樟腦3克,薄荷9克,紅花12克,冰片3克,白酒500克。
制作方法:將上藥研粗末,納干凈瓶中,加入白酒,加蓋密封浸泡10天,經(jīng)常晃動。
功效與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活絡。適用于各種新舊閉合性骨折。
服法:外用,取藥酒涂擦于患處,每日2次,每次5~10分鐘。
石楠地膚酒 - 配方:石楠葉36克,地膚子36克,當歸36克,獨活36克,米酒適量。
制作方法:將上述各藥同研細末,貯瓶備用。每次取藥末18克,置鍋中,加米酒200毫升,用文火煎煮至150毫升左右,連藥末分成3份。
功效與主治:祛風除濕,和血止癢。適用于風疹、癢疹等。
服法:每日3次,每次空腹服用1份。
蛇床子苦參酒 -
配方:蛇床子25克,苦參25克,防風12克,白鮮皮12克,明礬12克,川椒10克,50度白酒(或75%酒精)1斤。
制作方法:將上述各藥加工為細末,裝紗布袋中,用酒密封浸泡30天,經(jīng)常搖晃。除去藥袋即可。
功效與主治:祛濕,解毒,止癢。適用于神經(jīng)性皮炎,皮膚瘙癢,慢性濕疹,癬癥等。
服法:外用。每日3~4次,用脫脂棉球蘸藥酒外擦患處。
說明:本酒為外用品,不得內(nèi)服。若方中加入斑蟊3克、木鱉子5克,土槿皮15克,則效果更佳。
青果利咽酒 -
配方:青果250克,青黛2.5克,黃酒4000毫升。
制作方法:配制:將青果洗凈晾干,拍破后放入酒壇,加入黃酒,再放入青黛,攪拌均勻,加蓋封口。每隔5日攪拌一次,浸泡15天后,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清咽利喉。用于咽喉炎,咽喉干痛,煩渴等。
服法:每天1~2次,每次20~30毫升。
說明:青果即橄欖,有清熱利咽,生津止渴,開胃消痰的作用。
青果百合酒 -
配方:西青果45克,百合45克,米酒2斤。
制作方法:將青果、百合加工成粗末。用布袋盛,浸泡于酒中,經(jīng)常搖動,2周后去藥袋,過濾,即可服用。
功效與主治:清虛熱,利咽喉。適用于咽喉腫痛,口渴煩熱。
服法:每日3次,每次30~50毫升。
海馬酒 -
配方:海馬1對,枸杞子60克,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將上述2味藥浸于白酒中,密封,置陰涼處,2周后即可。
功效與主治:補腎陽。用于腎陽虛弱,命門不足的陽痿、腰膝酸軟等。
服法:每日1次,睡前溫服1小杯。
說明:陰虛火旺、性欲亢進者不宜服用。
固本回顏酒 -
配方:生地、熟地、天冬、麥冬、茯苓各75克,白參35克,白酒5斤。
制作方法:將上述各藥打碎,放酒壇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再入鍋煎煮1小時左右,以酒變黑色為度,過濾去渣,裝瓶備用。
功效與主治:滋陰益氣。適用于虛弱,勞疾,美容顏,烏須發(fā),久飲可面如童子。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杯。
說明:有內(nèi)熱者,人參減半量;下元虛弱或內(nèi)有寒者,可用韭菜子炒黃,研細末,和酒飲送服4克。
枸杞子酒(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 枸杞子是一味具有補益作用的常用中藥。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的作用。《壽親養(yǎng)老新書》說,長期服用枸杞子,可以使人“明目駐顏,輕身不老”。枸杞子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野生或人工栽培,藥源較廣,新鮮的或于枸杞均可用來泡酒飲用。
東北三寶酒 - 配方:貂鞭1具,人參30克,鹿茸片30克,白酒1000克。
制作方法:將人參切片,與貂鞭、鹿茸片一同放入酒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個月,經(jīng)常搖動。取上清酒液飲服。
功效與主治:補腎壯陽,養(yǎng)血益精。適用于腎陽虧虛,腰膝酸軟,精神萎靡,陽痿滑精,畏寒肢冷,小便清長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溫服20毫升。
說明:陰虛內(nèi)熱者忌服。方中貂鞭可以換以海狗腎、狗鞭等代用。
地黃天冬酒 -
配方:生地500克,生姜150克,天門冬250克,米酒5斤。
制作方法:生地取鮮者,洗凈;生姜、天冬去皮;三藥皆切碎,合搗成泥狀,納于壇中,加入米酒,密封壇口。將酒壇置鍋中隔水煮1~2小時,再浸泡5天,即成。
功效與主治:補腎延年,美容養(yǎng)顏。
服法:每日溫服50~60毫升,分次服用。
說明:本酒方見載于南北朝《太上靈寶五符序》,該書稱此酒“補虛勞,益精氣,令人健飲食,耐風寒,美顏色,肌膚光澤,延年”。
春壽酒 -
配方:熟地30克,生地30克,山藥30克,蓮子30克,天冬30克,麥冬30克,紅棗30克,米酒2000克。
制作方法:將紅棗去核,與其它各藥共加工碎,裝紗布袋內(nèi),扎緊口,放入盛酒的壇中,加蓋,置文火上煮5~10分鐘;取下候涼,密封置陰涼處7~10天,開封后,取去藥袋,即可。
功效與主治:補肝腎,養(yǎng)陰血,益脾氣。適用于腰酸腿軟,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頭發(fā)早白等癥。
服法:每日3次,每次15~30毫升?;螂S量飲,勿醉。
說明:此酒方來源于《萬氏家傳養(yǎng)生四要》,該書介紹此酒:“常服益陰精而能延壽,黑須發(fā)而不老,安神志以常清。”常飲此酒有抗衰老、延年益壽的功效,凡陰虛體弱者適于服用,而無流弊。
蟲草酒(補肺益腎,止咳化痰)
冬蟲夏草15g,白酒1D00g。將冬蟲夏草搗碎,放入瓶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半月左右即可。具有補肺益腎,止咳化痰之功效。適用于肺氣虛或肺腎兩虛而致的咳喘氣短,癆咳痰血,或陽痿遺精、腰膝酸痛及病后體虛不復等癥。冬蟲夏草味甘,性平,歸肺、腎經(jīng)。平補腎陽、陰精,尤益肺陰不足。外感風寒或?qū)崯峥人哉呒捎谩?/font>
補酒雖有益,但不可濫飲。一般每日早晚各服1次,最好在飯前服用,這樣有利于藥物乘酒力為人體吸收。藥酒性溫偏熱,每次飲用宜在10—30m],某些嗜酒者常把藥酒當作餐酒喝,且每每貪杯,結(jié)果傷及肝脾。飲用補酒類藥酒,忌與蘿卜、蔥、大蒜等同服。感冒、發(fā)熱、孕娠、經(jīng)期應當停服。此外,高血壓、心臟病、肝臟病、嚴重潰瘍病患者也應慎服藥酒.
參茸補陽酒 -
配方:紅參20克,鹿茸6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將紅參、鹿茸蒸軟,放入白酒中,加蓋密封,浸泡15天后,可以飲用。
功效與主治:補氣壯陽。用于陽虛畏寒,肢體不暖,腰膝酸冷,性功能低下等。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服15毫升。
說明:此酒對老年人陽虛火衰者有助陽之功效,但夏季不宜飲用,有火者慎服。
參鹿杜仲酒 -
配方:鹿茸10克,人參15克,杜仲30克,牛膝20克,石斛20克,白酒3斤。
制作方法:將上述各藥加工成粗末,裝入酒瓶中,加進50度白酒,加蓋密封,每日搖動1次,經(jīng)15天后,可以服用。
功效與主治:補腎壯陽,填精益氣。適用于身體倦怠,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精神萎靡等。尤適于中老年陽虛體弱者。
服法:每日2次,早晚空腹飲服15~20毫升。
說明:本酒如感味苦,可以加入適量蜂蜜。屬陰虛火旺體質(zhì)者,不宜服用。
補血烏須酒 -
配方:懷山藥120克,當歸60克,小紅棗90克,生熟首烏各500克,核桃肉90克,枸杞子60克,麥門冬30克,蓮子肉90克,生姜汁120克,蜂蜜90克,酒曲適量,糯米10斤。
制作方法:1. 將何首烏用水煎煮;2. 用煎何首烏的汁煮生地,至水漸干,加入生姜汁,再以文火慢煮至水盡,然后姜煮熟的生地搗爛;3. 糯米煮半熟,加酒曲釀酒,至有酒漿時,將搗爛的生地均勻調(diào)入酒糟中,3~5日后,壓去糟渣,取酒液;4. 將何首烏等其它各藥切碎,裝入紗布袋內(nèi),放入酒中浸泡,酒器密封,隔水加熱蒸煮1個半小時,取出放陰涼處,5天后即可以服用。
功效與主治: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fā)。適用于精血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軟,須發(fā)早白,面色萎黃,大便干結(jié)等。
服法:每日2~3次,每次1小杯。
說明:本酒健脾益腎,補氣養(yǎng)血,對于老年人和體虛者尤為適合,可以常服。
白術(shù)酒
配方:白術(shù)180克,糯米5斤,酒曲適量。
制作方法:將白術(shù)洗凈,軋碎,以水1000毫升煎煮,壓濾去渣,藥汁冷置數(shù)宿;糯米蒸煮,待熟后,攤涼,以藥汁拌勻,裝壇中,放置于溫暖處發(fā)酵7日,壓榨去渣,過濾后裝瓶備用。
功效與主治:益氣養(yǎng)血,生發(fā)更齒,使面有光澤,除病延年。
服法:隨意飲服。
鵪鶉酒 -
配方:鵪鶉1只,菟絲子15克,肉蓯蓉15克,白酒1000毫升。
制作方法:將鵪鶉悶死,去毛和內(nèi)臟,洗凈,切成小塊,與菟絲子、肉蓯蓉一起放入酒瓶中,密封浸泡半個月,取酒飲服。
功效與主治:滋腎壯陽,補腎固精,強骨抗衰。適用于陰虛陽虧,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遺精早泄,陽痿,未老先衰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毫升。
說明:鵪鶉為補益佳品,有補五臟,益精血的作用,是食療中常用補品。
阿膠黃酒(虛弱貧血,產(chǎn)后貧血)
阿膠250g,黃酒30ral。將黃灑置鍋內(nèi),隔水加蓋蒸約2~3小時,待全部溶化后取出即可,每日1-2次,每次服兩匙。此法適用于虛弱貧血,產(chǎn)后貧血,吐血、咳血、便血、子宮出血、鼻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虛癥。
章陸酒 -
配方:秫米150克,小麥500克,天門冬50克,章陸100克,酒曲適量。
制作方法:將小麥磨粉;天冬、章陸搗碎;與秫米共煮熟,加入酒曲,合釀酒,六十天后,絞去渣,存酒,備用。
功效與主治:益神智,聰耳目,除面??,消瘢痕。
服法:每日1~2次,隨量飲服。
說明:秫米產(chǎn)于北方,即黃米,又稱黃糯米,即粟米之粘者,有養(yǎng)陰益氣的作用。天冬益腎而補血。章陸,又名商陸,味苦性寒有毒,有通二便,瀉水散結(jié)之功效。本酒以秫米、小麥、天冬之補正,商陸之攻邪,對體肥胖而面部有褐色斑者適宜飲服。
烏須黑發(fā)酒 -
配方:當歸、枸杞子、生地、人參、蓮子芯各12克,五加皮6克,黑大豆25克,桑椹子12克,槐角子3克,何首烏12克,沒石子1對,旱蓮草9克,五加皮酒3斤。
制作方法:將上述各藥碾碎,裝紗布袋中,扎緊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1個月,每隔2~3天搖動1次。取出藥袋,過濾,即成。藥渣壓濾后,可以曬干,研細末,制成丸藥如黃豆大小,備用。
功效與主治:養(yǎng)血益腎,烏須黑發(fā)。適用于肝腎不足,氣血虛弱所致的腰酸乏力,頭暈耳鳴,須發(fā)早白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隨量飲服。并可送服丸藥,每次5克。
說明:浸藥用的五加皮酒應是用單味南五加皮釀制或浸出制成的藥酒,不可使用其它復方五加皮酒。
蜂蜜酒
配方:蜂蜜1斤,紅曲50克。
制作方法:將紅曲研細末,倒入蜂蜜中,加水1000毫升,攪拌均勻,加蓋密封,置溫熱處,2周后開封,過濾后,裝瓶備用。
功效與主治:潤燥,補中。適用于陰虛津傷,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20毫升。或隨量飲服。
說明:本酒用于陰虛津液虧少者,有較好效果。還可用于失眠、性功能減退、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等。
阿膠酒 -
配方:阿膠500克,黃酒2000毫升。
制作方法:先用黃酒1000毫升浸阿膠,上文火慢熬,令盡化;再加黃酒1000毫升,煮沸即成。
功效與主治:滋陰養(yǎng)血補虛。用治陰虛咳嗽,眩暈心悸,虛勞咳血,吐血,崩漏等。
服法:每日3次,每次空腹慢飲30~50毫升。
說明:阿膠比較滋膩,有胃病者,可在制酒時加入砂仁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