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靜難得 為了逃避生活的喧囂,擺脫人生的煩惱,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人在尋求寧靜。有人遠(yuǎn)離城市和人群,跑到荒山野林或孤島上去;有的深居簡出,躲進(jìn)小家成一統(tǒng),不管別人門前雪;也有的人到宗教境界中去尋心靈的寧靜。 寧靜是對人生的一種開悟,其美妙絕倫不僅在于外在生活的平靜,而且在于內(nèi)心的寧靜。所謂心平如鏡,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會被攝入其中,映于其上,善惡真假清晰可見,明察秋毫,但卻不會迷于其中,擾亂思緒,給人生帶來苦惱和憂煩。但是,寧靜難得。 寧靜源于內(nèi)心,但是它的敵人也源于內(nèi)心。這就是嫉妒之心、功利之心、貪婪之心、驕傲之心和野心。有野心的人,肯定得不到寧靜,因?yàn)樗偸菢淞⒁环N高不可攀的目標(biāo),非得要不斷拼搏才行。有野心,肯定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而不滿則永遠(yuǎn)得不到寧靜。 貪婪之心則來自欲望,欲壑難填,貪得無厭。有的人終日被欲望攪得心神不安,躁動不已。得之,則心花怒放,得意忘形,手舞足蹈;不得之,則朝思暮想,勞心勞神進(jìn)行策劃;如此怎么能得到心靈的平靜呢? 嫉妒之心,更是人心惡念叢生的根源之一。它會像毒蛇一樣吞噬著人的心靈,然后再把毒液吐向別人。 功利之心,最是人心疲憊的重要原因,老是不斷計(jì)較自己的得失,為一分一毫費(fèi)盡心思,忽喜忽憂,心理一點(diǎn)都無超脫,人生也就根本無平靜而言。 有驕傲之心,便要時時處處保護(hù)自己,為自己辯護(hù)。因?yàn)樗诳床黄饎e人、指責(zé)他人的同時,必定會招來許多不愉快的回報,人生必然不會平靜。 細(xì)細(xì)想來,所有這些“心”都生自于人的私心。所以,私心不去,克服這些“心”就非常不容易了。其實(shí),人的愚迷之處就是不懂得割舍那充滿誘惑的私心。 也許人可以在大自然中享受片刻的寧靜,但這一定是超脫了功利、貪婪、自私、驕傲和野心的那個片刻,就像李白《獨(dú)坐敬亭山》中所描敘的境界: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