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該作者 2樓 椅子 發(fā)表于 2010-02-20 01:43:59
趕上春節(jié),長話短說了
機身說完了,現(xiàn)在說說最重要的拍攝部分
1,銳度和細節(jié):我們都知道,相機的畫質(zhì)主要有鏡頭、感光元件和機內(nèi)處理來決定,卡西歐H10使用了自家開發(fā)的24-240mm EXILIM鏡頭、索尼1/2.3英寸1210萬有效像素的CCD傳感器以及自家獨特的具備雙CPU的EXILIM4.0處理引擎。索尼的這塊1/2.3英寸、1210萬有效像素的CCD傳感器市面上大多數(shù)的卡片DC都在用,相互之間沒有什么區(qū)別;更多的區(qū)別在于鏡頭和機內(nèi)處理。機內(nèi)處理方面,卡西歐似乎更多側(cè)重于功能而非畫質(zhì)。說到鏡頭,卡西歐自家的這枚鏡頭的銳度還不錯,在IT168的鏡頭分辨率測試當中,H10廣角端分辨率測試成績在2000LW/PH左右,長焦端則在1700LW/PH左右,對于一臺1200W像素的相機來說,這個分數(shù)還是比較不錯的,與同類機型相比的話畫質(zhì)處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不過我們也要搞明白一點,那就是銳度與細節(jié)是兩回事,銳度高不代表細節(jié)豐富,而現(xiàn)在的鏡頭技術是無法讓銳度和細節(jié)都同時做的非常好的,在銳度和細節(jié)之間,H10應該是選擇了前者(這也是大部分相機的選擇)。而在實際拍攝過程中,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卡西歐H10對于表現(xiàn)高反差景物(比如眉毛)的表現(xiàn)非常不錯,但是對于低反差景物(比如頭發(fā))H10則有些力不從心了,好在我們?nèi)粘5木拔?,大部分都是反差比較大的。
2,色彩:這方面,H10也跟大部分使用CCD的DC一樣。即便不使用美景(鮮艷色彩)功能,H10默認的色彩也比較鮮艷濃郁,不過在屏幕上回放與拍攝對象對比的話,還是可以感覺到略微偏離真實顏色,也就是比物體或者景物真實的顏色更加濃郁一些,很多人喜歡這種濃郁鮮艷的色彩,也有不少人喜歡忠于景物的原色。這就看個人喜好了。
3,高感控噪和細節(jié):高感控噪方面,H10的控噪風格類似于佳能G11,而不同于松下、富士等DC的風格,富士和松下等品牌的相機,其高感的風格是“高噪點、多細節(jié)”,而卡西歐H10以及類似的佳能G11/S90走的則是相反的一條路,也就是“少細節(jié)、低噪點”,以犧牲部分細節(jié)來換取高感時的低噪點,如下圖所示,這是ISO 800時卡西歐H10(左)與松下ZS3(右)的對比,

明顯可以看出來,在ISO 800的時候,H10的噪點要比ZS3少,但是相應的,ZS3有比H10更豐富的細節(jié),H10此時的畫面有些油畫風格了,而同時ZS3的某些地方開始出現(xiàn)偏色。我不敢妄言這兩種高感控噪風格的好與壞,我認為它們各有千秋,在經(jīng)過一定的后期之后,兩者的差距不會非常大。
至于H10高感光度下的噪點和細節(jié)的表現(xiàn),我已經(jīng)在之前的一個帖子里進行了分類和各檔ISO的圖片對比,
詳見此貼《H10感光度測試》http://dcbbs.zol.com.cn/55/321_548852.html
4,紫邊:紫邊是色散的一種,主要跟鏡頭有關。使用特殊的鏡片材料或是結(jié)構(gòu)(最常用的就是超低色散鏡片)以及縮小光圈是減少紫邊現(xiàn)象的有效手段,任何一款相機的鏡頭都有色散現(xiàn)象,只是程度不同罷了。紫邊最常見于在逆光以及反差比較大的場景。毫無疑問,卡西歐H10是我用過的6部相機里面,紫邊情況最為嚴重的一部,這應該主要“歸功于”H10的鏡頭,并且因為卡西歐H10沒有手動功能,無法手動設置光圈,也就無法通過縮小光圈的手段來控制紫邊。另外,由于新發(fā)布的H15和FH100都沿用了H10的這枚鏡頭,因此可以預見,它們的紫邊情況也同樣會比較嚴重。另外,在逆光拍攝時,H10比較容易出現(xiàn)眩光和紫斑現(xiàn)象。

5,畸變:通常情況下越是廣角就越是容易產(chǎn)生畸變,不過H10在這方面感覺上做的還是不錯的,這應該得益于非球面鏡的使用,至少平時拍照時如果不是特別仔細的話是很難看出來的,這一點H10做的甚至要比我以前用的松下LX3還要好一些。

[器材] 卡西歐數(shù)碼相機【卡西歐 H10】
[參數(shù)] 光圈: F/3.2 快門:1/400 焦距:4 毫米 感光度:64
[查看該相機參數(shù)性能]
6,焦段與光圈、快門:先看看具體參數(shù)吧:24mm-240mm焦段、F3.2(廣角)~ F5.7(長焦)的最大光圈、1/2 ~ 1/2000 秒的快門范圍(夜景最慢快門為4秒)。卡西歐H10的焦段是它的優(yōu)勢之一,24mm+10倍光學變焦,10倍光變有多大效果,看看圖就一清二楚了。最大光圈比較小,廣角端也只有F3.2,可誰讓它是一款小鏡頭口徑的卡片長焦呢,沒辦法,忍吧。自動模式下的最慢快門速度只有1/2秒,這點是我認為設計的一大敗筆,也許卡西歐設計人員認為對于大部分人來說,,1/2秒已經(jīng)夠長了,但是如果橫向?qū)Ρ纫幌?,就知道這個數(shù)字還是太小了。室內(nèi)和夜晚拍攝過程中,使用低感光度拍攝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曝光不足的情況,而如果提升該光度的話,則要忍受變壞的畫質(zhì)了。雖然在夜景模式下最慢快門提升到了4秒,但是因為夜景模式是對焦到無窮遠的,在近距離拍攝時還是不適用的。不知道卡西歐什么時候能改進這一點。

7,微距:相機的微距能力也就是最大放大倍率,是由相機的焦距和最近對焦距離共同決定的??ㄎ鳉WH10的微距最近對焦距離是7cm,這是在是有些非主流了,我05年的索尼W5還是5cm呢,現(xiàn)在的主流相機基本上都能做到1cm微距了,看來卡西歐在鏡頭設計方面還是有待提高啊。
不過如果我說,卡西歐的最大放大倍率超過市面上那些最近對焦距離為5cm的相機,你也許會不信,但這的確是真實的。這也是源于H10鏡頭的一個另類的特點,這是因為,雖然卡西歐H10的最近對焦距離是7cm,但最大放大倍率卻不在廣角端,而是出現(xiàn)在如圖所示的位置。也就是出現(xiàn)在7cm時的廣角端再稍微光學變焦一點時得到的。此時的最近對焦距離還是7cm,但是物理焦距和等效焦距已經(jīng)變成了7.1mm和40mm,大大超越了廣角端的4.3mm和24mm,由此等到的最大放大倍率已經(jīng)超過了市面上的那些5cm微距相機的最大放大倍率。另外要說的一點是,H10在廣角端的最近對焦距離是15cm,但只要稍微光學變焦一點,最近對焦距離就會縮短到7cm,這一點很詭異。

8,防抖:卡西歐的相機,用的都是感光元件位移防抖而不是光學防抖,這兩種防抖方式的修正效果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一個不同點在于取景過程中,光學防抖的相機屏幕中看到的是已經(jīng)經(jīng)過修正的效果,比較穩(wěn)定。而位移防抖的相機從屏幕上看到的則是未經(jīng)過修正的,取景過程可能會抖動的比較厲害,當然這主要體現(xiàn)在長焦端。別被我說的害怕了,雖然取景時會有些抖動,但是H10的防抖效果非常的不錯,個人感受,1/15秒及以下的快門速度都可以手持,手穩(wěn)的話,1/8秒也沒問題。
9,快門時滯與對焦速度:所謂快門時滯,指的是從按下快門到拍攝完成的延時。這個項目歷來都是單反的強項,單反的快門時滯一般在30-80ms(毫秒)也就是0.03-0.08秒。DC的表現(xiàn)都非常一般,基本都在0.2秒以上,有的甚至可以達到0.5秒;同紫邊情況一樣,H10也是我用過的相機里面,快門時滯最長的一部相機,由于沒有相應設備,我無法得出H10快門時滯的準確數(shù)字,但是拍攝時還是經(jīng)常會有比較明顯的延時感覺。雖然平時的拍攝比如風景、人像、微距等等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沒有影響,但在某些需要電光火石般反應的場合,還是相當讓人不爽。而在對焦速度方面,H10的表現(xiàn)也比較一般: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對焦速度非??欤饩€不足的時候?qū)顾俣缺容^慢,有時甚至接近1秒鐘;廣角端對焦速度比較快,長焦端對焦速度比較慢。
10,連拍與抓拍:卡西歐是一個在連拍方面比較偏執(zhí)的廠商,其F系列一直是相機連拍方面的旗幟,不過,H10一點也沒有繼承這個傳統(tǒng),可以說,H10在連拍上不但不是個巨人,反而是個侏儒。雖然在1280 x 960和1600 x 1200分辨率下,H10分別可以獲得每秒10張和4張的連拍能力,但是在全像素F畫質(zhì)的條件下,H10的連拍能力慘不忍睹,我之前做過一個簡單測試:全像素F畫質(zhì)常速連拍模式下,用金士頓16G的CLASS4速度的SD卡拍攝,90秒時間里只拍了37張照片(在換上SANDISK的ULTRA II高速卡之后,連拍速度提升到90秒44張),這個成績不怎么樣。而抓拍,可以說考察的是連拍速度、對焦速度和快門時滯三者的綜合能力,H10的這三個指標都不是很好,抓拍能力可想而知了,這也是我平時用H10打鳥和拍美女的時候最痛苦的一點。
11,視頻拍攝:H10最高支持1280x720、24fps的720P高清視頻拍攝,不過不支持攝像過程中的光學變焦,而且單個文件的長度最長只有10分鐘。視頻拍攝的清晰度和流暢程度都是不錯的,另外,由于卡西歐EXILIM4.0處理引擎的特殊性,H10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功能,就是攝像過程中的拍照功能,我原以為這個功能只是攝像過程中的一次截圖,后來發(fā)現(xiàn)拍出來的照片都是4000*3000分辨率的,這才明白EXILIM4.0處理引擎雙CPU的含義,一個負責照相,一個負責攝像,各司其職,所以在視頻拍攝過程中,另一個CPU還可以用來拍照,而視頻拍攝并不會因此而被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