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學案導學使用總結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一直存在著重教法輕學法,重提問輕思維,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傳授輕能力發(fā)展等現(xiàn)象。教師始終扮演主角,學生只是教學活動中的配角,甚至是觀眾,這阻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也就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那么,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使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呢?我們認為實施高質量的學案導學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和關鍵。 學案導學的編寫原則。 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fā)現(xiàn)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且學習也是一個新舊知識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發(fā)學生對知識本身發(fā)生興趣,產(chǎn)生認知需要,產(chǎn)生一種需要學習的心理傾向,從而激發(fā)自主探究的學習動機。學案的編寫,絕不是老師老師所要講授內(nèi)容的簡單照搬,而應是以問題貫穿,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結構,引導學生對新知識進行探究,思考。因此學案的編寫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以服務于學生為宗旨。 導學學案的設計 我們早期的學案以知識點講解為主,為了避免單純的呈現(xiàn)知識,我們對講解知識點所用到的例句設計成練習,增加學生的思考和訓練的空間。如,按漢語提示將句子補充完整,漢譯英,選擇等。因為英語的知識點是很零碎的,知識的種類也是互相交叉,因此從一句話中既可以學到一個詞的用法,又能練到時態(tài),語態(tài),句型等語法知識。也解決了學生動嘴不動手,看似會,一寫就錯誤連篇的情況。因此把例句設計成練習可以讓學生從一個例句中盡可能多的去應用知識。而知識只有通過應用才能真正轉化成自己的,才會有能力的發(fā)展。但是學案的設計也出現(xiàn)一些失誤。如設計的練習過多,舊知識練得過多導致喧賓奪主,有時新知識還沒講,就設計了過多的練習,而且只有知識的講解,缺少文章理解層面的設計。導致只有樹木,而沒有森林。因此經(jīng)過探索和改進,我們的學案改變了過去知識點堆砌的模式,改為既有內(nèi)容的理解,又有知識的講練。而且盡量做到新舊知識的有機結合,講與練的合理分配。下面以閱讀教學為例,介紹一下我們的導學學案的設計思路。 文章整體理解,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能(Reading comprehension) 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附有相應的問題,但這些問題以細節(jié)理解為主,學生不用動腦筋就可以從文章里找到。僅這些練習還不能滿足高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因此我們在合理使用這些練習的同時,又充分發(fā)掘教材,結合高考對閱讀的要求補充設計了深層理解方面的問題,如把握文章主旨,推理,判斷等,以及和高考新題型閱讀表達相似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設計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啟發(fā)和誘導,給了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意識到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單純靠課下做閱讀理解題才能訓練的(而靠課下做閱讀理解題是很難保證時間和效果的)。而且我們對學生預習時每次閱讀的任務都具體化:第一遍快速閱讀,掌握大意,初步獲取信息;第二遍仔細閱讀,進一步獲取信息,挖掘文章深層含義,并回答相應問題。 2、重點、難點導學,學習語言知識(Language focus) 在對文章整體理解之后,我們轉入語言點的學習,課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語言點和新的語言點是通過本環(huán)節(jié)進行講解和訓練的。但教師的講解不宜過多,我們要把正面講解轉化成有足夠思維量的問題情景。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分三部分: 初步掌握文章中的重點和點 (Good sentences from the passage) 我們把文章中比較好的句子找出來,重點內(nèi)容挖空,要求學生細讀文章后,除了把這些句子在文中找出,把所缺部分補充完整,還要求學生仔細思考所填部分,為什么這一部分重要,有什么重要的短語、句型、語法等,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敏感度。而這些知識屬于三分生,七分熟,學生能比較容易的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重點和難點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Further study) 我們對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型等進行拓展和延伸,通過橫向和縱向的聯(lián)系,把相對獨立的知識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旨在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綜合能力。 ( 3)小測試(Test yourself) 供老師當堂檢測或學生課下自測使用,幫助學生鞏固本課所學知識點。 4、鞏固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語用能力 (Language usage),即課后反饋訓練 (Homework)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翻譯句子,造句等形式旨在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應用,特別是對學生在寫的方面進行訓練,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在學案導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盡可能多地設計具有一定思維量的問題,讓學生積極進行思維活動,并留有空白,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觀察、思維、聯(lián)想、歸納、討論、總結、回答并進行填寫、從而發(fā)展智力,提高學習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