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幾種常用蔬菜的藥用價值

 惜緣--書館 2011-01-06


苦 瓜
李時珍說:苦瓜氣味“苦、寒、無毒”,具有“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的功效?!峨S息居飲食譜》載:“苦瓜青則苦寒,滌熱,明目,清心??舍u可腌,鮮時燒肉先瀹去苦味,雖盛夏而肉汁能凝,中寒者勿食。熟則色赤,味甘性平,養(yǎng)血滋肝,潤脾補腎。”
    善于烹調的人,把苦瓜切斷,鹽腌片刻,即除掉一半苦味,再將苦瓜橫切成圈,釀以肉糜,用蒜頭、豆豉同煎,色美味鮮,足具風味。用苦瓜煮魚、肉,不僅不苦,反而鮮美。廣州人還以苦瓜做成涼菜,夏季飲用,清火消暑。

藥膳方選:
濕疹:苦瓜葉搗爛敷患處。
胃氣痛:苦瓜煅為末,溫開水送下。
小兒嘔吐:苦瓜根6克,水煎分服。


絲 瓜
    絲瓜為葫蘆科植物。始自南方,故有“蠻瓜”之稱。唐、宋以前無所聞?,F(xiàn)在南北皆有種植,早已成為日常蔬菜。
    絲瓜性味甘、涼、無毒,入心、肝、胃經(jīng)。能清熱化痰、涼血解毒,多用于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痔漏、帶下、血淋、疔瘡、乳汁不通、癰腫等癥。
    絲瓜入藥多用老者。李時珍曰:“老者燒存性服,去風化痰,涼血解毒,殺蟲,通經(jīng)絡,行血脈,下乳汁。”

瓜絡性平味甘。以通絡見長,常用于氣血陰滯的胸脅疼痛,乳癰腫痛等癥。
瓜藤通筋活絡,去痰鎮(zhèn)咳。
根能消炎殺毒,去腐生肌。
種子味苦微甘,有清熱、化痰、潤燥、解毒以及驅蛔蟲等作用。

藥膳方選:

1、絲瓜湯:絲瓜適量,煮湯服食??捎糜陬A防麻疹。
2、炒絲瓜子:絲瓜子炒焦,以酒熱服,并以渣炒熱敷痛處。治腰痛不止。

韭 菜

[性味] 味甘、辛,性溫。
[功能] 補腎助陽,溫中開胃,散瘀血。
[主治] 跌打損傷、噎嗝、反胃、腸炎、吐血、鼻衄、胸痛、陽痿、早泄、遺精、多尿等癥。

[臨床驗方]

1、治支氣管炎:韭菜根2把,大棗250克。水煎,去韭菜根,食棗飲湯。每日2次。
2、治急性胃腸炎:韭菜連根250克,洗凈搗汁,溫開水一次沖飲,每日3次。
3、治胃腸痙攣疼痛:生韭菜30克,五靈脂(研末)9克。以韭菜煎湯送服。每日2次。
4、治頑固性呃逆:韭菜籽研末,每次9克,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連服可愈。
5、治噎嗝反胃:韭菜連根洗凈搗汁,每次1湯匙,加入牛乳半杯,煎后緩緩咽下,每日數(shù)次。
6、治暑熱痱子、陰虛盜汗:韭菜根90克搗汁,加童尿或冷開水沖服,每日2次。
7、治中暑昏倒:韭菜汁1杯,灌下可解暑。
8、治鼻出血:韭菜汁1杯,夏天冷服,冬天溫服,每日2-3次。
9、治牙齦炎:韭菜根適量洗凈水煎,將熟時打入雞蛋,加入紅糖,煮熟共食,連服7天。
10、治狂犬咬傷、乳腺炎初起:韭菜1把,杏仁6克,共搗爛敷患處。另可同時內服韭菜汁1杯。每日2次。
11、治白帶過多:韭菜根適量洗凈水煎,將熟時打入雞蛋,加入紅糖,煮熟共食,連服1周。每日2次。
12、治痛經(jīng):韭菜汁1杯,紅糖水沖服。服后俯臥半小時有效。
13、治慢性便秘:韭菜根適量搗汁1杯,加適量黃酒開水沖服,每日1次。
14、治小兒遺尿:韭菜籽9克,研細末,和白面做餅,每日2次分服。
15、治夢遺滑精:韭菜籽炒熟,桑螵蛸、龍骨等份,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小豆大,餐后每服6克,每日2次?;蚓虏?00克,洗凈切碎,雞蛋2只去殼攪勻,加生油炒熟,少許食鹽調味。或用鮮韭菜黃100克,洗凈切成小段,豬腰1只洗凈切成薄片,加生油、食鹽同炒、佐膳。每日2次。
16、治足背扭傷:鮮韭菜適量,洗凈切短,加少量食鹽搗爛敷患處。每日1次,輕者一次見效,重者數(shù)次即可愈。
17、治關節(jié)扭傷:韭菜根90克洗凈切碎,加面粉30克,搗爛如泥,稍加白酒調成糊狀,每日1次敷于患處。或韭菜葉30克,搗爛,加姜汁敷于患處,每日1次。
18、治腰扭傷:韭菜60克,黃酒60毫升。韭菜水煎后加入黃酒內服,每日2次。
19、治撞傷腫痛:韭菜根100克,搗爛敷患處,或鮮韭菜150克,搗爛后加白酒少量敷患處,每日2次。
20、治誤吞金屬物或碎玻璃:韭菜不限量,洗凈切斷,放在水中煮軟淡食,金屬物可能隨韭菜與大便一起排出。
21、治蜂螫傷:韭菜30克,洗凈搗爛如泥敷患處。
22、治夜盲:韭菜100克,洗凈切斷,羊肝120克,切片,用鐵鍋旺火炒熟后食用。每日2次。
23、治陽痿遺精:韭菜150克,鮮蝦250克去殼,加調料炒熟佐膳。每日2次。
24、治肺結核體虛、糖尿病、陰虛盜汗:韭菜100-150克,蛤蜊肉200克,加水適量煮熟,調味佐膳服食。每日3次。

[用法用量] 每次50-100克,重癥可用至250克。炒菜、絞汁、煎湯服。
[使用注意] 熟食偏于溫補,生食偏于散瘀。若熟食,不可加熱過久。陰虛有熱或患瘡瘍、目疾的病人不宜服食或慎食。

[文獻參考]
1、《本草拾遺》:“溫中不下氣,補虛,調和臟腑,令人能食,益陽,止泄白膿,腹冷痛,并煮食之。”
2、《日華子本草》:“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腹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風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者,生研服。蛇、犬咬并惡瘡,搗敷。”
3、《本草品匯精要》:“辛微酸,溫。不可生食,酒后及熱病后勿食,不可與蜜同食。”

黃 瓜
[性味] 味苦,性涼。
[功能] 清熱止渴,利水消渴。
[主治] 腹瀉、痢疾、高血壓、燒傷、白癜風、汗斑等。

[臨床驗方]

1、治腹瀉:黃瓜葉曬干研末,每次10克,米湯送服?;螯S瓜葉切碎調醋,煎雞蛋食之。每日2次。
2、治痢疾:黃瓜藤、葉各500克,水煎服。或鮮黃瓜葉90克,干黃瓜藤3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分2次服。
3、治高血壓:干黃瓜藤加水濃煎,每日2次內服,每次100毫升。或黃瓜秧12克,水煎服,每日3次?;蝓r黃瓜秧25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2次服,或沖淡代茶飲?;螯S瓜秧,雞毛菜各9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2劑。
4、治燒傷、燙傷:老黃瓜種1只去瓤,搗爛取汁涂患處,每日數(shù)次?;蚶宵S瓜1只,切開取瓤裝瓶中,埋入地下1米深處備用,用時取汁涂患處。
5、治痱子:鮮黃瓜1只,切片擦患處。每日2—3次。
6、治白癜風:鮮黃瓜100克,硼砂20克。黃瓜搗碎取汁,硼砂研末調和,每日3次擦患處。
7、治花斑癬(汗斑):黃瓜1只對剖去籽,硼砂5克裝瓜中,充分攪拌,待溶化后取汗涂患處,每日1—2次。
8、治蜂螫傷:老黃瓜汁涂患處,每日數(shù)次。
9、治小兒夏季熱:黃瓜5只洗凈去瓤,切成條放鍋中,加少量水,煮沸后立即倒去水分,趁熱加入蜂蜜100克,調勻至沸即可,隨意食用。每日數(shù)次。

[用量用法] 每日100—500克。生食,涼拌,煎湯或者熟食。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可多食。
[文獻參考]
1、《日用本草》:“除胸中熱,解煩渴,利水道。”
2、《滇南本草》:“解瘡癬熱毒,消煩渴。”
3、《陸川本草》:“治熱病身熱,口渴,燙傷;瓜干陳者,補脾氣,止腹瀉。”

蓮藕 [性味]味甘,性涼。熟用性微溫。
[功能]清熱生津,涼血止血,散瘀。熟用能補益脾胃,止瀉,益血。
[主治] 防暑,失眠,高血壓,鼻出血,咯血,久瀉久痢,白帶,潰瘍等。

[臨床驗方]

1、防暑:鮮藕250克洗凈切片,加糖適量,水煎代茶飲;或荷葉適量,水煎代茶飲。
2、治失眠:蓮子心30枚,水煎加鹽少許,睡前服。
3、治高血壓、頭昏、失眠:蓮心2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4、治肺結核咯血:鮮藕節(jié)60克,鮮白茅根60克,水煎服用;或鮮藕250克,洗凈切片,加適量白糖拌食;也可用鮮藕搗汁,每日早晚各服400毫升。
5、治急性胃腸炎:鮮嫩藕1500克,搗爛取汁,分2次,用沸水沖服。
6、治久瀉久?。汉晒?0克,水煎,麥芽糖2湯匙調服。每日3次。
7、治嬰兒腹瀉:藕粉30克,加水120毫升,煮成100毫升,每日分3次食?;蚋砂咨?0克,研末,加米湯或開水200毫升,煮成150毫升,加少量白糖,每日分3次口服。
8、治吐血、咳血:干藕節(jié)30克,霜桑葉15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每日2次;或藕節(jié)5只切碎,加紅糖,水煎服。
9、治產(chǎn)后出血:鮮藕汁2湯匙,每日3次口服。
10、治白帶過多:藕汁250毫升,紅雞冠花3朵。水煎服,每日2次。
11、治氣血虛弱:蓮藕250克,豬脊骨500克,燉熟食,隔3天1次,2-4次可見效。
12、治肺熱咳嗽:鮮藕適量洗凈,榨汁100-150毫升,加蜂蜜30克,調勻內服。每日1次,連服數(shù)日 。
13、治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肺結核咯血:鮮藕汁30毫升,田七粉3克,去殼雞蛋1只,充分攪勻,隔水燉熟服用。
14、治產(chǎn)后惡露不暢、痛經(jīng):蓮藕250克,桃仁10克,燉煮,食鹽少量調味,飲湯食藕。
15、治嘔血、便血:鮮荷葉100克煎碎,鮮藕節(jié)200克,切碎,加蜂蜜50克,用木棍捶爛,加水煎煮1小時溫服,每日3次。
16、治細菌性痢疾:鮮藕1500克洗凈,用絞肉機加工成絲,以潔凈紗布絞擠取汁,加入紅糖200克,先以大火,后以文火煎成膏狀,加1倍量蜂蜜,至沸?;穑溲b瓶備用。每次1湯匙,沸水沖飲,每日3次。
17、治虛弱少食,吐血,鼻衄,便血:藕粉25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250克。加適量水,揉成面團蒸熟,分頓隨量煮食或煎食。

[用量用法]每日30-100克,可用至500克。生食絞汁,煮熟,炒菜食。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腹瀉腹痛者,宜少食。
[文獻參考]
1、《名醫(yī)別錄》:“寒,無毒。主消渴,散血,生肌。”
2、《食療本草》:“生食之,主霍亂后虛渴,煩悶,不能食;蒸食甚補五臟,實下焦。”
3、《日用本草》:“清熱除煩,凡嘔血、吐血、瘀血、敗血,一切血癥宜食之。”
4、《滇南本草》:“多服潤腸肺,生津液。

 

 


海 帶
[性味] 味咸性寒。
[功能] 消痰軟堅,利水。
[主治] 癭瘤、瘰疬、飲食不下、水腫、高血壓病等。

[臨床驗方]

1、治癭瘤、瘰疬:單用海帶50克,豬瘦肉50克炒食。每日1-2次?;蚝?0克,昆布3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2、治噎嗝,飲食不下:海帶50克,砂仁30克,共研細末,牛奶送服,每次15克,每日3次。
3、治疝氣,睪丸腫痛:海帶30克,海藻30克,小茴香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4、治水腫,腳氣:海帶30克,白茅根30克,豬苓10克,茯苓50克。水煎服,每日2次。
5、治高血壓:海帶30克,桑寄生30克,山楂20克,黃芩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6、治痰火蘊肺,咳嗽:海帶30克,魚腥草20克,桔梗10克,川貝末3克(沖服)。水煎服,每日2次。

[用量用法] 每次10-30克。煎湯,煮熟,涼拌,糖浸或作丸、散服。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身體消瘦者不可服。

[文獻參考]
1、《名醫(yī)別錄》:“主十二種水腫,癭瘤聚結氣,瘺瘡。”
2、《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水腫,淋疾,濕性腳氣,又治甲狀腺腫,慢性氣管炎,咳嗽。”
           

 

 

蘿 卜

[性味] 味辛、甘,性涼。
[功能] 清熱化痰,生津。
[主治] 小兒傷風咳嗽,咳嗽痰多,百日咳,扁桃體炎,猩紅熱等。

[臨床驗方]

1、治小兒傷風咳嗽:蘿卜汁15毫升,飴糖9克,加生姜汁3滴混勻,燉溫服用?;虬滋}卜5片,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去渣,加蜂蜜30克煮沸,徐徐飲完。
2、治感冒:白蘿卜250克,洗凈切片,加水300毫升,文火煎成200毫升,加適量白糖調味,趁熱先飲100毫升,半小時后再飲100毫升。
3、治咳嗽痰多:取霜降后白蘿卜,洗凈搗碎擠汁,燉后加適量蜂蜜溫服。每次60毫升,每日2次?;虬滋}卜、生姜、梨各適量,均勻切片后水煎代茶飲用。每日2次。
4、治麻疹咳嗽:白蘿卜籽60克,研細末裝入瓶中,每次6克,米湯送服,每日3次?;虬滋}卜適量,水煎加飴糖服用。每日2次。
5、治哮喘:白蘿卜200毫升,加蜂蜜30毫升同煎服,每日2次。
6、治慢性支氣管炎:白蘿卜250克,冰糖60克,蜂蜜適量,加水250毫升煎成100-150毫升,吃蘿卜飲湯。每日早晚各1次。
7、治扁桃體炎:白蘿卜汁30毫升,甘蔗汁15毫升,加適量白糖水沖服,每日3次。
8、治聲啞失聲:白蘿卜1只,加皂角3克,水煎后吃蘿卜喝湯。每日3次。
9、治百日咳:白蘿卜500克切片,加冰糖60克,水煎服,每日3次,連用數(shù)日?;虬滋}卜250克,橄欖6克,洗凈,切碎水煎,每日2次,連服數(shù)日?;蝓r白蘿卜適量搗汁,加適量麥芽糖,蒸熟后飲用。
10、治猩紅熱:白蘿卜125克切片,加青果6克搗碎后,水煎服。每日2次。
11、治胃痛:白蘿卜汁100毫升,加入少量姜汁溫服,餐后飲,每日2次。
12、治惡心嘔吐:白蘿卜1只搗碎擠汁,加紅糖少許開水沖服?;虬滋}卜1只切片后,用蜂蜜煎服,隨意嚼食,每日2次。
13、治痢疾:白蘿卜250克擠汁,加白糖30克開水沖服,每日2次?;蛱}卜汁60毫升,加濃茶1杯,鮮蜂蜜30毫升和勻蒸熱,一次服用。
14、治習慣性便秘:白蘿卜籽炒后研末,每次服9克,每日2-3次。
15、治吐血:白蘿卜汁30毫升,,藕汁30毫升,調勻服下,每日2次,連續(xù)服用。
16、治高血壓頭暈:白蘿卜汁15毫升,口服,每日2次,連服一周即有療效。
17、治偏頭痛:鮮白蘿卜1只,搗爛擠汁,加少量冰片,滴鼻,左痛滴右,右痛滴左。
18、治矽肺:每日大量吃鮮蘿卜和鮮荸薺,3個月后黑色痰可減少,咳嗽逐漸減輕,連續(xù)服半年到一年,癥狀可逐漸消失。
19、治上呼道感染:白蘿卜500-1000毫克,橄欖250克,水煎代茶頻飲。每日2次。
20、治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大蘿卜1只,蜂蜜60克。將蘿卜洗凈削去外皮,挖心,裝入蜂蜜。隔水蒸熟服。
21、治糖尿病:鮮蘿卜250克,干鮑魚25克,加適量水燉服,隔日一次,6-7次為一療程。
22、治支氣管炎,風熱咳嗽,咽喉炎:新鮮蘿卜洗凈搗爛,榨汁500毫升左右,加入麥芽糖50克,隔水燉熟熱飲。每日1次。
23、治食積:新鮮蘿卜250克,洗凈切成薄片,酸梅2枚,加清水1500毫升煎至700毫升,用食鹽少許調味,去渣飲用?;蛐迈r蘿卜葉300克,洗凈切斷,用油鹽調味炒熟食用。每日2次。
24、治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咳嗽多痰:白蘿卜1250克,洗凈切成細絲,用菜油煸炒到五成熟。另取豬瘦肉100克,剁細,與蘿卜絲調成餡,面粉250克作若干面團,放入蘿卜餡,制成小餅,油鍋中烙熟即成。每日2次。
25、治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白蘿卜250克,洗凈切絲,紫菜15克煎碎,陳皮2小片,加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可用適量食鹽調味,吃蘿卜、紫菜、喝湯。每日2次。
26、治肺結核低熱,虛勞,久咳不止:白蘿卜100克,生姜250克,鴨梨1000克,洗凈切碎,分別以潔凈的紗布絞榨取汁。將梨汁、蘿卜汁放入鍋中,先以大火煮沸,后以文火煎熬濃縮如膏狀時,加入生姜汁、煉乳、蜂蜜各250克攪勻。繼續(xù)加熱至沸?;?,待冷后裝瓶備用。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或加黃油少許沖飲,每日2次。
27、治食欲不振,腹脹,反胃嘔吐:鮮白蘿卜500克,洗凈切成丁,放入水中煮沸撈出,將水濾干,晾曬半日,再置鍋中,加蜂蜜150克,以文火煮沸調勻即可,冷卻后裝瓶備用。每次30克,每日3次。
28、治小兒食積、疳積:白蘿卜適量,與大米同煮粥食用。也可用煮蘿卜的汁與大米煮粥,加適量紅糖調服,每日3次。
29、治慢性喉炎:白蘿卜洗凈,搗爛取汁400克,與生姜汁500克拌勻,加白糖50克,水煎后頻頻服用。每日分3次服。
30、治糖尿?。禾}卜5只煮熟后絞榨取汁,加粳米150克煮粥食。每日2次。

[用量用法] 150-1000克。絞汁,生嚼,水煎湯,或煮粥食均可。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不宜生食,熟食偏于益胃降氣。一般服人參、當歸等補藥時,不可同時服用。
[文獻參考] 《唐本草》:“味辛甘,溫,無毒。散服及泡煮服食,大下氣,消谷,去痰癖;生搗汁服,主消渴。”

 

 

香 菇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補脾胃,益氣。
[主治] 脾胃虛弱,食欲減退,少氣乏力,子宮出血,子宮頸癌等。

[臨床驗方]
1、治脾胃虛弱,食欲減退,少氣乏力:香菇20克,水煎?;蛳愎?0克,雞肉50克,煮湯,飲湯食雞肉。每日2-3次。
2、治子宮頸癌:香菇30克,豬瘦肉50克。水煎。飲湯食肉。
3、治功能性子宮出血:香菇30克,焙研細末,每服3克,溫水下,每日2次。

[用量用法]每次10-30克,水煎湯、燉食或炒菜食。

[文獻參考]
1、《日用本草》:“益氣,不饑,治風破血。”
2、《本草求真》:“香蕈味甘懷平,大能益胃助食,及理小便不禁。”
3、《現(xiàn)代實用中藥》:“為補償維生素D的要劑,預防佝僂病,并治貧血。”
空心菜

[性味] 味甘,性寒。
[功能] 清熱涼血,利小便,解毒。
[主治] 維生素B2缺乏癥,帶狀皰疹,毒蛇、蟲咬傷,毒蕈中毒等。

[臨床驗方]
1、治維生素B2缺乏癥:鮮空心菜100克,蔥白50克。將菜洗凈與蔥白一起煮湯,食鹽調味,經(jīng)常食用。
2、治帶狀皰疹:空心菜500克,茶油500克。將菜去葉取莖切碎,置新瓦片上烤焦,研成細末,加入茶油攪拌成油膏狀,裝瓶備用。患處用濃茶水洗后拭干,涂搽油膏,每日2-3次,一般3-5天即可治愈。
3、治毒蛇咬傷:鮮空心菜150克,黃酒20-30毫升,將菜用涼開水洗凈、搗爛,置消毒紗布中絞汁,摻黃酒一次沖服。
4、治蜈蚣咬傷:鮮空心菜160克,洗凈,加少量食鹽搗爛敷患處,每日1次。
5、治毒蕈中毒:鮮空心菜250克,魚腦石15克。將菜用涼開水凈洗,切碎搗爛,置消毒紗布中絞汁。魚腦石搗碎另煎湯,一次同服。
6、治斷腸草中毒、急性砷中毒:鮮空心菜500克,用涼開水洗凈,切碎搗爛,置于消毒紗布中絞汁,一次服用。
7、治外痔:空心菜200克洗凈,切碎搗汁。菜汁放在鍋中先以大火燒沸,后以文火煎煮濃縮,到煎液較稠厚時加入蜂蜜250克,再煎至稠粘如蜜時?;穑鋮s后裝瓶備用。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化飲用,每日2次。
8、治糖尿?。嚎招牟斯?00克,加玉米須50克。水煎服,每日2次。

[用量用法] 每次新品150-500克。煎湯,煮食或絞汁等。
[文獻參考]
1、《嘉祐本草》:“甘平,無毒。”
2、《本草拾遺》:“解葫蔓草毒,煮食之,亦生搗服。”
3、《陸川本草》:“治胃腸熱,大便結。”

 

 

大頭菜

[性味]味辛甘、苦,性溫。
[功能]溫中下氣,利濕解毒。
[主治] 宿食脹氣,鼻出血,急性乳腺炎,疔瘡等。

[臨床驗方]

1、治宿食脹氣:蕪菁50克,煮羹食,每日2次。
2、治鼻中衄血:生大頭菜200克,搗汁飲。每日2-3次。
3、治急性乳腺炎,發(fā)熱,惡寒:大頭菜根葉200克,搗爛和鹽外敷,熱即換之。每日2-3次。
4、治熱毒風腫,疔瘡:大頭菜根葉200克,搗爛和鹽外敷,熱即換之。

[用量用法]每次50-200克??芍蟪矗螂缰剖?。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可多食。

[文獻參考]
1、《食治》:“主消風熱毒腫。”
2、《食療本草》:“下氣,治黃疸,利小便。根:主消渴。”“冬月作葅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氣,治嗽。”“和羊肉吃甚美,常食多不見發(fā)病。”
3、《醫(yī)林纂要》:“利水解熱,下氣寬中,功用略同蘿卜。”
4、《本草衍義》:“過食動氣。”

 


平 菇

[性味]味甘,性微溫。   [功能]補脾除濕,緩和拘攣。
[主治] 飲食減少,痹證,肢節(jié)酸痛,四肢拘攣。

[臨床驗方]
1、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平菇30克,水煎服。或平菇20克,豬瘦肉50克,煎湯,飲湯食肉,每日2次。
2、治痹證,肢節(jié)酸痛,四肢拘攣:平菇,水煎服,或平菇30克,薏苡仁30克,木瓜9-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用量用法] 每次15-30克。煎湯,煮食,或研細末服。


蘑 菇

[性味]味甘,性微寒。
[功能]補脾益氣,潤燥化痰。
[主治]維生素B2缺乏癥,粒細胞缺乏癥,白細胞減少癥,慢性肝炎等。

[臨床驗方]
1、治維生素B2缺乏癥:蘑菇100克,按患者口味調服,經(jīng)常食用。
2、治子宮頸癌:鮮蘑菇50克。每日1次煮食,療程不限。對早期患者有輔助治療功效。
3、治粒細胞缺乏癥:鮮蘑菇50克,加適量水煮熟,食鹽調味食。每日1次。
4、治白細胞減少癥,慢性肝炎:鮮磨菇100克,瘦豬肉100克,適量水燉湯,用少量食鹽調味佐膳。每日2次。

[用量用法] 每次50-100克。煎湯,煮食,或研細末服食。
[文獻參考]
1、《本草綱目》:“益腸胃,化痰理氣。”
2、《日用本草》:“天花蕈益氣殺蟲。”
3、《本草品泄精要》:“蘑菇乃蕈之屬也,……今人諸湯中食之味甚鮮美,但不可多食,由其動氣而發(fā)病故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