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忠言逆耳 【原文】聞古扁鵲之治其病也,以刀剌骨;圣人之救危國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體而長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國。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鵲盡巧;拂耳,則子胥不失:壽安之術也。病而不忍痛,則失扁鵲之巧,危而不拂耳,則失圣人之意。如此,長利不遠垂,功名不久立。 【譯文】聽說古代扁鵲醫(yī)治疾病,用刀來刺骨頭;圣人挽救危亡的國家,用忠言在君主的耳邊言說。刀刺骨,痛苦較小而對身體有長久的好處;忠言不好聽,違逆較小而對國家有長久的福氣。所以患重病的人想得到利益那就要忍住疼痛,勇猛剛毅的君主為了幸福就要聽逆耳的忠言。忍住疼痛,所以扁鵲能盡量施展技巧;能聽逆耳的話,那么伍子胥這樣的忠貞之士就不會喪失;這就是長壽又安定的辦法。生了病又忍不住疼痛,那么扁鵲也無法施展技巧;危險了又不愿聽逆耳的話,那么就會得不到圣人的心意。象這樣,有長久的利益也留傳不到后世,有功業(yè)名望也不能長久地樹立。 【說明】本節(jié)的重點就是“忠言逆耳”,忠言,就象扁鵲手中的手術刀,說出來刺中要害,讓人很痛;忠言,往往是不好聽的話,是違逆自己心愿的話,所以很多人聽不進忠言,而只想聽順從自己心意的話。尤其是平常都自高自大的人,驕傲的人,學識淵博的人,很難得愿意聽名譽地位學識都不如自己的人的話。但如果忍不住疼痛,真的就是扁鵲再生,這疾病也是治不了的。不虛心,那么就是圣人再生,也挽救不了危亡。所以,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 
|  | 
來自: 傳統(tǒng)文化網(wǎng)站 > 《安危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