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英語有效教學實踐報告 (清風淡云原創(chuàng))
英語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要求每位英語教師應當實現教學觀念由“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 向“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轉變的改革。“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能力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方法,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我們英語教師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這幾年,我同廣大同仁一樣,積極投身于教改第一線,不斷地摸索、實踐、分析和總結,下面我把自己是如何進行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和大家交流一下,以求共享和提高:
一、注重情感投入,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這些年與學生相處我發(fā)現,現在的學生自身的特點與前幾年大相徑庭,這些學生單憑關、卡、壓是很難出成績的,因此,課下我與他們打成一片,與他們談心,和他們成為默契的好朋友,果真情感是連接教師與學生心靈的紐帶,學生首先接受了老師,他不討厭你,他就愿意學習你的學科,即“親其師而信其道”,所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那么教師就要研究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的動態(tài),平時做好他們的心理轉化工作,這樣就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激趣、啟智、導學,引發(fā)學生有效“動”起來 自從這一學期以來我感覺這屆學生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課上聽講精神又不能十分專注,更談不上能做好筆記了。另外為了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閱讀水平和書面表達能力我采取以下的教學措施: 1、首先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我利用每節(jié)課開始,學生起初學的知識少就集體說這兩句話:“English is easy . I can study English well” 隨著知識的增多,就改為:“ English isn’t difficult. I want to study English well . I must study well.” 另外當我們教學數字時,教學生唱《Numbers》,在學習名詞復數時教學生唱《Ten Indians boys》;在教學“Where do you come from ?”。我利用《兩只老鼠》調來教學生,使學生能夠提高了學習英語興趣,而且學生能夠記憶比較深刻。 還有采取話題進行課前熱身,這些內容的選擇結合課本教材,有時是學生的經驗,介紹經驗的學生是從每次單元的優(yōu)勝者中選出,因此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比較高,都想把自己的學習經驗與大家分享,來展示自己的才華。 2.引導學生在新知學習時動起來 在課堂上,學生是主體 ,我力爭改變過去那種滿堂灌、死氣沉沉的教學模式 ,要把舞臺讓給學生,讓他們動起來。教師應采用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在精神、心理、思維和身體活動諸方面積極參與到新知學習中去,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以“視聽說”的形式引發(fā)他們談論最喜歡的野生動物、節(jié)日、青少年問題、影視明星……學生進入情景后,我就在學習內容的關鍵處或學生學習的疑難處設問,通過學生的分析、推理、判斷來培養(yǎng)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卮鹨粋€問題,享受到一次快樂,在不斷的參與中,不斷地體驗著成功。事實證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方式既能誘發(fā)學生的外部動機,又能激發(fā)他們的內部動力。 3.鼓勵學生在操練環(huán)節(jié)中基本動起來 操練是學生鞏固并實踐新知識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如果能讓學生在操練環(huán)節(jié)中動起來,就可以促使他們將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并發(fā)展成為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初中英語教材中有很多貼近生活的內容,教師可讓學生結合課堂學習自行設計、改編,通過把單調的課文、句型變成活潑生動、妙趣橫生的對話、小品、story telling等表演活動,達到既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又滿足學生自我 表演欲望的作用。 三 .加強學法指導,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的讀背習慣 學英語離不開單詞的運用、詞組的搭配及句型的操練。讀背結合是積累語言的重要方法。英語教學家胡春洞指出:“大量背誦是通往真實交際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成績差,往往是不肯花時間讀背單詞、詞組和句型。因此,每次授課后,我總是會布置學生熟讀和背誦一些主要詞句和段落,讓他們養(yǎng)成每天朗讀和背誦英語的習慣,通過與家長的經常性聯系及默寫、抽背等形式檢查他們的讀背情況。為了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為高效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我還經常性地指導他們掌握一些記憶的方法和技巧如:根據讀音和音節(jié)來記憶單詞,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記憶詞組和句子,用歸納法、對比方法來記憶相近或相異的句式等。 2.提高學生的聽力技巧 盡管新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許多聽力訓練的材料,而且我們教師也一直在給學生進行著多種多樣的聽力練習,但是,有一部分學生的聽力水平仍然不高。一般說來,造成聽力理解困難的因素很多,如生詞、復雜的句子結構、內容熟悉度、語速和語音語調的變化以及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等。針對這些情況,在平時的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讓學生平時多聽、多說,多模仿,增強語感,聽時要注意語調、連讀、爆破等語音現象。另一方面,在聽的時候,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消除情緒障礙,努力抓住關鍵詞、重點句,迅速辨析、思索。不要因為聽不懂一、兩個詞或幾句話就失去信心 。有些詞或句可結合上下文去猜測。只有堅持長期訓練,聽力水平才會逐步提高。 3.拓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一種語言的綜合能力。它主要表現在閱讀速度和閱讀準確性兩方面。在閱讀過程中,一定要教育學生改掉聲讀、指讀、譯讀、心讀等不良習慣,要求學生要盡量減少眼停次數,擴大視力范圍。要善于根據上文已出現的語言信息,預測下文要出現的信息,既要注重文章表層整體理解,又要通過語篇邏輯關系研究細節(jié)暗示,引導學生比較、歸納、分析得出正確結論。此外,還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猜詞技巧,如:從上下文的同義詞、反義詞中獲知詞義,從語境中猜測詞義,從構詞法來判斷詞義等。 4.鍛煉學生的寫作技能 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審題,依據不同題型的具體特點,準確、全面地把握題目中以各種形式所提供的信息,真正弄清需要表達的對象及內容,經過精心構思、選詞后才正式動筆。寫時要注意用英語進行思維,切記逐字翻譯所給的材料,要用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詞句,寫后還要通篇檢查全文,確保格式正確,語言通順、條理清楚。 四、搞好課堂和考試后的激勵評價工作,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這一點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效果很好,尤其課上效果更好,當學生能夠對話、學生能夠回答問題時教師都可以給你學生以評價,學生能夠積極性便會高漲起來,還有考試后學生的單元成績優(yōu)秀與及格 、進步都可以不斷地改變形式進行過程獎勵。 以上是我在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中所作的幾點嘗試。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離新課標對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本著:“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因材施教,注重實效。”的原則, 在實踐-——理論——實踐的軌道上不斷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更好地適應新時期英語教學的需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高一級學校輸送高素質的人才而努力奮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