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針
(一)取穴 常用穴:①屋翳、足三里、膻中、合谷;②天宗、肩井、肝俞、乳根。 備用穴:分2組:①減合谷,加太沖、俠溪、膈俞、期門;②減肝俞,加脾俞、三陰交、足三里。 (二)治法 每次取常用穴1組,交替輪用;據(jù)癥酌加備用穴。操作法為:屋翳穴針刺呈25度角,向外刺入1.5寸,膻中穴向下平刺1.5寸,肩井穴針尖向前平刺1寸,天宗穴針尖呈25度角向外下方刺入1.5寸,均以得氣為度。其他穴位按腧穴一般操作法。獲得針感后,用提插結(jié)合小捻轉(zhuǎn)手法,用瀉法及平補(bǔ)平瀉法。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用同一手法行針2次。每日或隔日1次,10~14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經(jīng)期一般停針。 (三)療效評價(jià) 療效判別標(biāo)準(zhǔn):痊愈:乳房疼痛及腫塊消失;顯效:經(jīng)前、生氣及勞累后,乳痛較治療前明顯減輕,體積縮小一半以上,壓痛輕微;有效:經(jīng)前、生氣、勞累后乳痛減輕,腫塊變軟,體積縮小但不到一半,有壓痛;無效:癥狀與體征同治療前。 共治622例,其中痊愈271例(43.6%),顯效181(29.61%),有效133例(21.4%),無效37(5.9%)。其總有效率為94.1%(6~8),對不予任何治療的80例,觀察其自愈情況,結(jié)果顯效2例(2.5%),有效6例(7.5%),無效72例(90.0%),有效率僅為10.0%(6),表明針灸療效是確切的。另外還對86例和66例人觀察1~3年的遠(yuǎn)期效果,分雖有效率為81.4%和92.4%,證實(shí)針灸尚有較好的遠(yuǎn)期療效(5)。 耳針 (一)取穴 常用穴:乳腺、內(nèi)分泌。 備用穴:小葉增生加神門,囊性增生加乳根(體穴)。 乳腺穴位置:對耳輪部,與屏上切跡同一水平處(即胸穴)下方。 (二)治法 常用穴皆取,備用穴據(jù)癥而加。病變在單側(cè)者,針1側(cè)耳,兩耳交替;病變在雙側(cè)者,兩耳均取。耳穴探得敏感點(diǎn)后,即速刺入,待有脹痛等得氣感后留針。體穴乳根采取與胸壁平行,向上或向外上針刺,得氣后,大幅度捻轉(zhuǎn)0.5~1分鐘,留針。留針時(shí)間:耳穴為2~3小時(shí),體穴20~30分鐘。每日針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天。 (三)療效評價(jià) 共治83例。其中小葉增生18例,經(jīng)1~4療程治療,痊愈8例(44.4%),有效9例(50.0%),無效1例(5.6%),其總有效率為94.4%。囊性增生65例,痊愈44例(67.7%),有效19例(29.2%),無效2例(3.3%),總有效率96.7%(11,12)。 穴位微波冶法 (一)取穴 常用穴:①乳根、陽陵泉;②膺窗、膻中。 備用穴:豐隆、足三里、血海、膈俞。 (二)治法 每次取常用穴1組,酌加備用穴1個(gè)。用微波針灸儀進(jìn)行治療。治療時(shí)將無針幅射器放于所取穴位上,調(diào)整調(diào)節(jié)器幅度。使患者有溫?zé)後樃袨槎?,一般?0~25伏。開始治療時(shí),每穴20分鐘,癥狀減輕后每穴15分鐘,每日1次,20次為一療程,停治5~7天再繼續(xù)下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jià) 共治53例,痊愈25例(47.2%),顯效13例(24.5%),有效12例(22.6%),無效3例(5.7%),總有效率為94.3%(10)。 艾灸 (一)取穴 常用穴:乳中(患側(cè))、足三里。 備用穴:太沖、氣海、太溪。 (二)治法 以常用穴為主,效不顯時(shí)加備用穴。用艾條灸,每次灸20~40分鐘。肝郁氣滯者,以患者感局部舒適為宜,灸時(shí)可略短;沖任不調(diào)者,火力要足,灸時(shí)要長,灸后患者感胸內(nèi)發(fā)熱及下肢有熱困感為佳。每日灸治1次,10次為一療程。停灸3日,繼續(xù)下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jià) 本法用于治療男性乳腺增生病。共治25例,痊愈13例(52.0%),顯效6例(24.0%),有效4例(16%),無效2例(8.0%),總有效率為92.0%(4)。 穴位冷凍 (一)取穴 膻中、乳根、阿是穴。 (二)治法 采用電子冷凍增熱針灸治療儀治療。上述穴均取。針刺手法為平補(bǔ)平瀉,灸柄溫度在-10℃~-20℃之間,留針15~20分鐘。每日1次,6~12天為一療程,停治3~5天再針灸。 (三)療效評價(jià) 共治30例,以前述標(biāo)準(zhǔn)評定:治愈25例(83.4%),顯效3例(10.0%),有效1例(3.3%),無效1例(3.3%),總有效率為96.7%。與普通針刺和服中藥組比較,有效率以穴位冷凍針灸為高(3)。 電針 (一)取穴 常用穴:分二組。(1)屋翳、膻中、合谷;(2)天宗、肩井、肝俞。 備用穴:太沖、太溪、足三里、氣海、三陰交、乳根。 (二)治法 以常用穴為主,二組穴位交替選用;據(jù)癥酌加備用穴。屋翳穴針體呈15度向外平刺1.5寸,膻中穴向下平刺1寸,肩井穴從后向前平刺1.5寸,天宗穴向外下方平刺1.5寸,其他穴位均按常規(guī)刺法進(jìn)行。針刺得氣后接通電針儀,選連續(xù)波,頻率60次/秒,電量以患者耐受為度,每次通電20~30分。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月經(jīng)期停止治療。 (三)療效評價(jià) 以共治260例,痊愈167例,顯效47例,有效4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81%(13)。 主要參考文獻(xiàn) (1)肖少卿?;疳樦斡樘蹬c乳癖的經(jīng)驗(yàn)介紹。上海中醫(yī)藥雜志1958;(5):22。 (2)郭誠杰,等。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的療效及免疫學(xué)觀察,全國針灸針麻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一),1979:64,北京。 (3)侯升魁,等。冷凍針灸治療婦女乳腺增生90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84;4(5):15。 (4)鄭少祥。灸法治療男性乳腺增生25例上海針灸雜志1987;(3):30。 (5)郭誠杰,等。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的近遠(yuǎn)期療效觀察及機(jī)理探討。中醫(yī)雜志1987;28(3):47。 (6)郭誠杰。針刺治療乳腺增生500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86;6(4):2。 (7)袁碩,等。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病110例療效分析。中醫(yī)雜志1983;24(8):57。 (8)趙懷儒。針灸治療乳腺增生12例療效觀察。河北中醫(yī)1983;(4):48。 (9)蓋靜玉。氦氖激光治療乳腺增生50例。中華理療雜志1985;8(3):192。 (10)袁碩,等。微波針灸治療乳腺增生53例療效觀察。中醫(yī)雜志1987;28(6):55。 (11)顏美萱。耳針治療乳腺增生癥18例療效觀察。新醫(yī)藥學(xué)雜志1979;(4):44。 (12)北京醫(yī)學(xué)院。全國中草藥新醫(y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1972:585,甘肅。 (13)郭英民,等。電針治療乳腺增生260例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92;12(6):13。 。 |
|
|